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勋的建议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勋的建议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0 来源:笔趣阁

再又仔细查看了一下参谋刚刚将老总电报上的内容,标示过的山西地图之后,杨震摇了摇头:“此次针对日军扫荡,情报上的落后,给我们造成了太大的被动.现在的情况是,我们现在即便调集炮兵兼程南下,恐怕也很难通过日军的封锁线了。”

“冈村宁次这次抢先下手,给我们来的这一手釜底抽薪,已经给我们造成了相当的被动。其先以一部兵力将我军吸引在晋东北,抽调大批日伪军对我太行、太岳两大根据地实施大规模的扫荡。”

“再加上迟迟未有任何动作的三十二、二十一这两个师团,让我们即便想要调整作战部署,都相当的投鼠忌器。现在无论我们如何动作,都已经在实际上慢了很大一拍,日军的动作快的远远超过我们当初的预料。”

“无论是我们还是关内的兄弟部队,都犯了一个毛病,都还是在以老眼光看待问题。却没有想到日军此次会通过大范围的调整伪军部署,打乱伪军的建制,搅乱我们的视线和情报来源。”

“利用这些前**中的杂牌部队,对地盘的渴望、保存实力的想法,以及装备和兵员的补充作为诱饵,以伪军代替日军作为主力,承担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冈村宁次这一手以华制华,玩的真够漂亮的。”

对于杨震的感叹,郭炳勋想了想道:“一号,我们现在不是感叹的时候,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问题。如果日军真的封锁了正太与南同蒲铁路沿线,那我们该如何的解决老总的这封电报?大部队护送我们抽调不出兵力,小部队护送这一路上很不安全。”

“老总的命令,我们得执行。但是怎么执行,眼下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实际上,在地面炮兵过不去的情况之下,我们也可以使用航空兵代替地面炮兵。但是关内部队没有地空火力配合的经验,也缺乏地面引导员和相对应的装备。”

“杨继财在太原一战的时候,为了避免误伤,甚至不敢用航空兵对一线作战实施支援。只敢使用航空兵,对日军纵深阵地实施轰炸。如果派出空中支援,反倒是很容易引起作战混乱。”

“但如果迟迟拿不出办法来,等到日伪军彻底的完成部署,我们就彻底很难在寻找到机会,将炮兵派到太行山区了。现在日伪军刚刚完成展开,伪第二方面军主力还在豫东一带。想想办法,还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郭炳勋的话,让杨震看着山西地图陷入沉思。良久才抬头道:“命令陈翰章立即抽调一个坦克营、一个骑兵旅组成一个快速支队,掩护抽调出来的炮兵,利用日军尚未对晋察冀根据地扫荡的机会。经晋察冀北岳区,强行向正太路穿插前进。”

“去年日军为了扫荡晋察冀北岳区,在北岳区的腹地修建了大量的公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公路,以最快的时间将这些炮兵运送到太行根据地。沿途还可以得到晋察冀二分区和四分区的掩护。”

“现在不是中路还没有大量的日伪军出现吗?这就是一个机会。无论小鬼子留下这个空缺什么意思,都要好好的利用。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抽调出来的炮兵以及装备,安全的送到正太路以南。”

“告诉陈翰章,抽调的炮兵要以轻便的日制山炮为主,再加上一部分重迫击炮。如果条件可以,将他的部队之中现装备的二十四门日制九四式山炮,七门九九式重山炮,连同炮兵全部调拨给太行军区建制。另外让他在抽调两个一零七火箭炮连,也一并转交过去。”

“至于炮弹,以最大的携行能力为准。能带多少,就带多少。调出这些炮兵之后的缺口,总部将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他补充完毕。同时通知驻陕北和绥南的航空兵,在陈翰章向南护送期间,要做好全程的掩护。”

“另外告诉陈翰章,我同意他抽调一批精干部队,深入晋西北纵深,查找这个左间支队的主力踪迹。还有让他组织一批卡车,加快晋绥军区主力的返回速度。不是到偏关境内,就算了解,而将晋绥部队送到他们该布防的地方去。”

“老郭,你让张镇华清点一下库底子,看看我们手中还有多少七九子弹。另外,咱们手中现在不是有七架英制轻型运输机吗,也全部调到大同机场。利用轻型运输所需起降距离短的优势,直接将这批弹药送到太行和太岳根据地。”

郭炳勋按照杨震的意图,快速的起草完毕给陈翰章的电报。只是在略微犹豫了一下之后,在杨震命令的基础上略作了一些变更。一是让陈翰章选择护送部队的时候,要派出一名得力干部指挥。

如果将炮兵护送过正太铁路之后,护送部队后路被切断实在无法返回,则就地留在太行军区,归属太行军区指挥配合其做好反扫荡战斗。同时挑选一名得力的政工干部,以便协调两军之间的关系。这名政工干部,最好是从太行军区调到东北工作的干部。

二,让陈翰章在选择护送部队南下的时候,选择路线上要慎重一些,不要草率行事。同时建议陈翰章从抵达晋北地区的北岳区部队那里,协调一支部队参与的护送任务之中。这些部队虽说装备差,但是熟悉晋东北的地形和敌情。还可以与沿途的晋察冀地方武装,做好协调工作。

在必要的时候,哪怕走一些弯路,也要尽可能的将这批太行区反扫荡急需的火炮和炮兵送到地方。如果沿途能避开日军,就尽可能的避开日军。以保证太行部队,在火力使用上的突然性。

三,告诉陈翰章,在眼下总部已经来不及抽调的情况之下。不管他是从战利品之中,还是从自己部队之中出血,要给太行区部队筹集至少五万具防毒面具。同时从他的部队之中,抽调出一个营的防化兵,以及一批急救药品和医务人员,同时送往太行区。

最后郭炳勋在电报上,直接告诉陈翰章。考虑到关内兄弟部队通讯能力比较差,为了避免连同关内兄弟部队电台一起干扰,眼下电子干扰机不宜出动。在寻找左间支队主力踪迹方面,让他尽可能的争取到晋绥方面的配合。

到底是滴水不漏的郭炳勋,在这些细节上考虑的相当的详细。看完郭炳勋改动完毕的电报,杨震满意的点了点头。尽管两个人之间已经默契到用不到说什么,但杨震依旧对自己这位心细如发的参谋长竖起了大拇指。郭炳勋补充的这些,正是自己没有考虑到。

只是在给陈翰章的电报发走后,郭炳勋却是头疼起来:“一号,现在咱们这里已经没有七九子弹。在全军完成换装之后,七九子弹的生产,本身就已经停止。只不过在挺进军抵达北满之后,为了给他们换装,才重开的生产线。”

“但是总产量也并不算多,总数相加只生产了几百万发。现在这批子弹,连同苏联扣押我们物资和装备一事出现之前,最后运过来的一批,已经全部转交给了挺进军。这种子弹,我们实在没有了库存。而且汉阳造的子弹,我们是早就一发库存都没有。”

“一号,实在不行,您和挺进军的两位首长商量一下,从他们那里先匀出来三百万发子弹,转交给太行和太岳军区。挺进军在上都河和新店的后勤仓库里面,现在还有一千万发子弹,储备数量还是比较充足的。”

“从他们那里先调出三百万发,让我们匀过这口气。留下的缺口,我们在想办法填补。哪怕是重开生产线,为他们再生产一批也是可以的。一号,我也知道这有些为难。挺进军目前也正处在一个关键位置上,这个时候抽调他们库存的这些弹药,有些强人所难。”

“但我们现在手中,真的是一发七九子弹的库存都没有,更没有汉阳造所使用的那种圆头子弹。所有的这种子弹,此战之前已经全部调拨给了挺进军。挺进军现在清一色的德制口径武器,他们的需要量很大。”

“至于抵达晋北的北岳区那几个团,干脆将他们换装成日制的武器装备,我们也好解决补给的问题。陈翰章那里数量不够的话,我们可以从东北战场缴获的战利品之中,调拨出一部分。”

“要么就将库存的那些,我们从蒙古军队手中缴获的苏制轻重机枪和苏制步枪,以及去年战役结束之后,李明峰上交的轻重机枪都移交给他们。这样,北岳区部队的轻武器口径,至少与我们的部队做到一致。也可以减轻一些我们的后勤压力,避免出现混乱。”

“另外我们手中还有苏联方面转交过来,原本因为有些损坏而没有配发给挺进军,现在刚刚修理完成的一千五百条德制九八k步枪,一百三十支德制mp四零冲锋枪,十挺德制mg三八式机枪,我看都可以转交给太行部队。”

“我们虽说没有七九子弹,但是九毫米手枪弹的数量却很充足。我让张镇华从库存的九毫米子弹之中,调拨出来二十万发。其实一号,如果您同意的话,我们现在库存的那一万多支意大利步枪,以及所有的库存也可以转交给他们。”

“这些意大利造步枪,现在我们已经基本上不在使用。地方武装,已经全部换装为日制武器。在入库之前,也全部经过检修和修理、保养,投入到一线作战部队使用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问题。弹药数量充足,足够使用三年的。”

“现在对于关内部队来说,首先需要的是有足够弹药补充的武器。武器不是问题,但有没有弹药保障能力却是关键。这些意大利步枪我们已经全部完成检修,弹药数量相当充足。即便不交给主力部队,但是配发给地方部队却没有问题。”

“这样可以将地方武装的那些,缺乏弹药来源的土造步枪淘汰,升级地方武装的战斗力,更好的配合主力部队行动。这些意大利步枪我们放在仓库里面,还需要大量的人员保养。尤其是弹药,再不使用掉可能要过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