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八十六章 杨震的野望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八十六章 杨震的野望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0 来源:笔趣阁

穆长秋这么做,是有他的原因的.早在分兵的时候,考虑到整个绥远蒙古民族情绪,陈翰章就再三叮嘱穆长秋。对于归绥城内的喇嘛庙和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一定要注意保护。如果日军逃窜进去,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尽可能的不要动用炮火,以免引起民族情绪对立。

同时陈翰章命令他在攻取归绥之后,归绥城内的伪蒙古自治政府那些头头脑脑,要尽可能的生俘。尤其是在此次在此次会战发起之后,中央点名要的德王和李守信、吴鹤龄三个人,务必要生擒活捉。其余的蒙奸和汉奸,也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归绥是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所谓的首都。而这个名义上归属汪伪政权,实际上是独立性质的伪政权,几乎所有的机构,都在归绥城内。这批汉奸加蒙奸虽说人人皆可杀,但是中央要求这批汉奸要尽可能的活捉。

在攻入归绥城后,穆长秋便立即着手根据大青山游击支队拿出来的名单进行搜捕。只是虽说抓到伪民政部长、财政部长、畜产部长,加上现在被伪政权改名为厚和豪特特别市的市长等十几个著名的蒙奸。

但是伪蒙古自治政府的四大巨头,所谓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主席德王,副主席兼蒙古军总司令李守信,参议长吴鹤龄,外加行政院长卓特巴扎普却是都跟着日军跑进了绥远将军府之内。

这座绥远将军府虽说不是喇嘛庙,但是考虑到建筑结构,以及司令员口中的历史价值。再加上那几位中央点名要的蒙奸和汉奸,使得穆长秋在部署最后方面围歼战的时候,多少有些棘手。

但对于穆长秋来说,命令就是命令,绝对不能违反。所以再仔细考虑了一下之后,他最终还是放弃了直接用在归化城的做法,用炮火覆盖将建筑物和里面的日伪军一同送上西天的做法。还是选择了火炮口径小的bt坦克作为近距离直瞄火力,掩护步兵进攻。

步兵则采取多路渗透,同时发起攻击,分散日军兵力的战术。为了减少伤亡,穆长秋在突破外围之后,将一挺双联装十四毫米机枪拆卸开来,运进这个庞大的院落内,直接担任掩护一线步兵进攻的任务。

此刻除了归绥将军府日军,还在进行着最后的负隅顽抗之外。在整个绥远城其他方向的枪声,已经全部平静了下来。困守北城门的部分日伪军,在十五团两个加强连的前后夹击之下全部被歼灭。

城南的日军,也在回援突破口的时候,与十三团三营遭遇。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该部二百余名日军全部被击毙。七百多伪蒙古军,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也就是说经过一夜两天的激战,整个归绥城内外的日伪军,除了困守绥远将军府的百余名残余日军之外,大局基本上已经奠定。

此时已经接到陈翰章电报,没有太多时间在归绥继续耽搁下去的穆长秋,给进攻将军府的部队命令是三小时之内务必结束战斗。其余的后期清剿,则交给了一同进城的大青山游击支队的主力进行。

自己则指挥部队进行短暂的休整,并利用这段难得的休整时间检修一下装备。以及对伤员的安置,对物资的调整。等待最后的战事全部结束之后,按照预定计划向绥南方向穿插与主力汇合。

实际上投入最后收官战的部队,也没有用他等上三个小时。尽管在日军的垂死挣扎之中,最后参战的部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最后的战斗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干净利索的结束,以这座将军府为最后抵抗据点的日伪军全部被歼。

在最后的关头,日军蒙疆驻屯军骑兵集团司令官西原一策中将与妻子,以及身边的一群参谋,还有部分重伤员躲到一个地下工事之中,拉响了整整一箱子手榴弹全部自尽。除了被击毙的日军之外,剩下的日军官兵也全部自杀。

至于中央点名的那三位大蒙奸,可没有那个勇气自杀。见到自己的靠山倒了,直接带着护兵投降了。这几位老兄一到手,就被塞进了一架特地从林西调来的运输机内送往延安。中央急需从他们的口中,查明一些重要的情报。

尤其是涉及到蒙古族内部的某些事情,是中央最急需知道的。否则,要这三个中国人中的败类做什么?早在西线集群夺取归绥飞机场之后,一架飞机就已经飞抵在机场待命,准备随时将这几位以及中央点名的其他蒙奸送往延安。

这边归绥作战,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收官阶段。那边于归绥战役打响的同时,越过归绥一路向西疾进,以配合晋绥军区主力部队夺取包头行动的由该集群组建的快速支队,则在大青山游击支队一个骑兵营的引导之下正在兼程西进。

这支部队的真实意图,并不是真的要参与到夺取包头的战役中去。此次作战晋绥军区加上中央从陕甘宁边区调集的部队,总共编成了九个旅、三个骑兵旅、三个独立步兵团,以及四个炮兵团参战。

此战晋绥军区可谓是全军出动,除了新动员的几个团之外,所有的老部队全部编入此次北上行动。面对着包头的两个师的伪蒙军,一个骑兵大队,两个步兵中队,有晋绥军区已经足够了,还用不到抗联在去参合一脚进去。

他们的真正任务,在晋绥军区主力还在向包头方向疾进。而在抵达包头之后又要全力夺取包头,暂时无暇西顾的这段时间之内。配合晋绥军区部分先遣兵力,抢占乌梁素海至乌加河一线,切断某些方向插手的意图。

在西线部队抵达归绥的同时,晋绥军区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包头外围,并已经开始争夺包头外围的部分据点。包头境内的日伪军,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势必要收缩本就有些不足的兵力。在这种情况之下,以河套方面那位指挥官的能力,这个机会如果抓不住就怪了。

尽管知道河套方面插手的情况,几乎会百分之百的出现,但是无论是从军事,还是经济多重角度考虑。除了绥西的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之外,绥远这份独食,杨震是吃定了。因为抢占绥远可以直接保护陕甘宁边区,打通与关内的联系之外。这里丰富的矿产,是杨震建立自己现代化的国防工业所必须的。

包头北面的达尔罕、茂明安两旗境内有丰富的铁矿、稀有金属以及稀土资源之外,包头本地就有冶金行业需要的上好炼焦煤、动力煤。而且包头紧邻黄河,水资源并不缺乏。在南边的陕北,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陕北地区有石油,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尤其是后世的人,对坐落在陕甘宁盆地内的大名鼎鼎延长油田,都是很了解的。但是在抗战期间,中央依靠手头有限的机械,采取了种种的办法,甚至土法上马保证石油生产进行,并进行部分冶炼,恐怕就几乎没有人知道了。

陕甘宁地区中国人最早发现石油的地区,在近代更是曾经打出过中国第一口油井。虽然因为设备和技术的限制,产量一直不高。到了抗战期间,因为缺乏采油设备和技术,每年的产量更是维持在几百吨。从中提炼的煤油,更是中央主要财政来源之一。

后世很多人断章取义,仅凭一些乱码七糟、不知所谓的东西,就指责陕北时期中央是贩卖鸦片一类的所谓特货维持资金来源。而眼下的杨震在抵达延安之后,才清楚的知道,这些特货除了陕北的池盐和煤炭之外,基本就是原油和部分的制品。

中央提炼的煤油虽说因为工艺不高,而导致杂质高,使得价格上有些偏低。但是也正是因为价格的优势,在整个大西北地区都很受欢迎。美孚的煤油是好,可这价格也高。延安出产的煤油,虽说质量有些差,但是价格却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所以销路一直都很不错。

陕甘宁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缺乏的是设备和技术,使得产量以及炼油能力始终不高。甚至因为炼油能力过于低下,无专用储备设施,而刻意的降低石油产量。如果抗联能够打通与陕北的直接联系,将设备运到陕北,可以极大的减轻抗联对华北根据地支援的负担。

最起码为华北部队提供的汽车以及机械化装备,所需的油料不用千里迢迢的从东北转运。延安地区的石油储量,如果真的进行开发,完全可以超额的满足所有的需要。而且这里的油井的地质条件虽说有些复杂,但是钻探的深度远远低于东北。

除了陕北与本地的丰富资源之外,在包头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更是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铀矿、芒硝、盐、碱等资源。除了眼下因为某些原因地广人稀,以及交通不是太便利之外,可以说包头地区几乎就是一个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特种钢材冶炼基地,以及化工原料基地。

后世的这里是整个西北最大的钢铁产地,也是最中国主要装甲钢、特种钢材的产地,稀有金属的产地。甚至可以说没有包钢的建设成功,就没有后世中国人完全独立自主的军事工业。而在眼下,这里不能稳稳的控制住对杨震的整个发展计划几乎是至关重要。

正是因为包头地区,在杨震的整个工业发展计划之中,处于一个极端重要的位置。所以杨震才再三叮嘱陈翰章,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抢先占领包头周边地区。哪怕就是与河套地区的八战区部队翻脸,也要将乌加河以东,乌梁素海东岸直至色尔腾山一线,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其实要不是担心引发全面内战,杨震甚至想连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地区一并的吃下。因为在鄂尔多斯高原,有他眼下最急需的铀矿,还有大量的极易开采的煤矿。不仅储量足够满足需要,而且开采难度也远比东北小的多。

抛开眼下的全民族危机,以及曾经与这位名将,因为隔着时空留下的惺惺相惜那种感觉之外。其实杨震在心里面,都有些期待河套的方面为了某些原因能够首先动手。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一举拿下鄂尔多斯高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