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妥协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四百九十六章 妥协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听到李延平说明这些土匪的身份,杨震皱了皱眉头道:“告诉陈泊在剿匪过程之中,务必要除恶务尽。..:不能给将来留下一丝一毫的隐患。北满地区山高林密,一旦这些土匪流窜出去,会牵扯我们极大的jīng力。”

“这些人不是打家劫舍的土匪,都是政治土匪,留着他们是一个相当大的不安定因素。不要搞什么坦白从宽回家过年的那一套。对于匪首,抓到一批杀一批。尤其是那些政治土匪和抗联的叛徒,绝对不能手软。其他的一般匪徒,包括一贯道的各级首领都去劳动改造。”

“至于抗联的叛徒,团以上的抓到以后一律送到军区政治部和东北局社会部严格审查。在变节中有出卖同志,协助rì军对抗联清剿的要严惩不贷。对逃散和被打散,现在希望归队的原抗联官兵也要严格审查。确实没有叛变行为的,可以考虑重新安排工作。”

“但是一定要控制使用。因为有些事情,直到暴露了你才知道真相。尽量不要安排在军队之中。尤其不要安排到重要的部门。对解救出来的被俘同志,也必须要经过严厉的审查,确定没有叛变的,或是就地复员安置到生产建设兵团,或是返回一线作战部队。”

原来杨震与后世很多人一样,对党内、军内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对待被俘或是溃散人员返回后,长时间的隔离审查,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很反感。但回到这个时代后,却发现压根就不是那么一回事。、自己部队的被俘人员与关内被俘后被押到东北来的人员是两回事。关内被俘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因为不愿意充当伪军或是被rì军视为死硬分子的,才会被押到东北做苦工。至于那些摇摆人员,则早已经成为了关内伪军基础军官和士兵来源的一个重要补充。

而自己部队的被俘人员,由于其特殊xìng绝对会是rì伪军发展渗透进自己内部的情报人员一种重要手段。倒不是说所有被解救出来的被俘人员都不能相信,但这些人还是有要严格审查的必要。防微杜渐,这是必须的。

每一次战争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被俘人员这个道理杨震明白,他也不会歧视那些被俘的人员。但对于被俘人员的严格甄别,杨震认为还是要做的。尤其是在斗争环境如此残酷的情况之下,审查是必须的。

想了想后,杨震又道:“对于我军被解救出来的被俘人员审查,一定要把握住两点。既要做到严格,但也不能捕风作影,无限制的上纲上线。既不能伤害到我们的同志,也不能放过一个危险分子,这个尺度一定要把握好。因为人心一旦伤了,再想弥补就不容易了。”

说到这里,杨震看了看表,时间已经到了,便收住了话题让人去将格里戈连科少将一行人请回来。但是在格里戈连科少将返回后,谈判却是依旧不顺利。虽然已经在交换上有了共同点,但是对于这两处矿产资源价值的折价和经营年限双方依旧是分歧较大。

鹤立的石墨矿折价已经很明白了。按照苏联以五折优惠价出口国民zhèng fǔ的t二六坦克每辆两万美元计算,加上转交生产技术、全套图纸以及援建坦克生产厂的费用来估算,这个石墨矿可以直接估价在一千二百万美元。在价格上,双方的差距主要是在七台河地区的煤矿上。

现在七台河地区共有rì本人开发的六个煤矿,杨震的意思是转让其中的两个。加上八年的经营权,折价一千五百万美元。其中三成作为偿还对苏贷款,剩下的七成则由苏联方面在两个月,转交一批高shè武器抵账。

至于转让经营权的年限上,自然不会一上来就亮出底线的杨震只同意八年。但苏联方面则坚持要至少签订十五年。苏联方面认为,杨震只估算了这些矿产的大致资源价格,但没有考虑苏联方面需要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苏联方面为了开采这些矿产,不仅需要协助杨震所部将已经被炸毁的佳木斯松花江铁路桥修复,还要将原来的鹤佳铁路延长至萝北口岸。而且苏联方面还要投入大批的机械设备用来采矿。这些都将是一笔巨大的投资,都要折算进去。八年的时间,根本就无法收回成本。

而苏联方面虽然在七台河地区煤矿的折价上面没有不同意见,但他们却认为杨震至少已应该拿出其中的一半来偿还苏联方面之前对杨震所部贷款,剩余的一半,苏联方面将按照出售给国民zhèng fǔ的价格,以市场价格的一半出售一批七十六点二毫米高shè炮和二十五毫米高shè炮,用于抗联的要地防空。

而且苏联方面虽然同意将石墨矿的初步提取就设在根据地内,并尽量的使用中国工人。但坚决不同意杨震规定的石墨矿每年十万吨原矿,煤矿每年开采量不得超过二百万吨的开采限量。也不同意杨震派人监督其产量。

在苏联方面看来,既然经营权转让给了自己,那么自己每年生产多少煤炭和石墨自然自己说的算。这一点上,外人不应该,也没有权利去干涉。

对于苏联方面的一半用来偿还贷款本息的要求,杨震根本就不同意。要是按照苏联方面的建议,自己根本就换来的防空装备,跟自己所需的数量对比远远不够。而且苏联方面提出的七十六点二毫米高炮和二十五毫米高炮,也不是杨震所要的。

对于苏联人拒绝在每年的产量上设置限制,本就对苏联方面将自己出口的煤炭估算成白菜价相当不满意的杨震,更是无法接受。他认为苏联方面之所以选择这两处的矿产作为交换条件,应该对这两处矿产资源有了相当的了解。至少大致的储量是很清楚的。

相对于国内紧缺的石墨资源,自身有着世界上两个最大煤矿资源,但却多为炼焦煤以及气煤,优质的动力煤储量并不多的苏联人盯上七台河地区的煤矿,恐怕就是看中那里的优质动力煤。

而且对于苏联来说,三十年代新开发的库兹巴斯煤矿生产产能还未上去,其主要产品供应苏联西部工业区,东运数量并不多。而顿涅茨煤矿虽然产量巨大,但是又主要供应自身所在,同样也是苏联最大工业区,乌克兰工业区使用的情况之下,给远东地区找一个可靠的能源来源,已经成为苏联方面非常急迫的事情。

尤其是在顿涅茨煤田距离西部边境过近,整个煤田处于德国轰炸机作战半径之内。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业用煤备用来源,对于苏联方面来说,也是一个必要的选择。杨震也正是利用这一点着手,改变了自己财政大出血的命运。

但相对于依靠残酷剥削劳工,采矿行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大部分为手工cāo作的rì本人来说。苏联人的全机械化开采让杨震很是担心。一旦苏联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利用其高度的机械化采矿方式进行破坏xìng的开采,会给本身储量远不如苏联几大煤田丰富的七台河地区造成毁灭xìng的破坏。

所以杨震在尽量缩短经营权的期限之外,也希望对苏联采矿的力度进行一定的限制。这些矿产资源是上天赐予中华民族的,虽然出于形势的要求,不得不将经营权转给外国人一段时间。但却绝对不能允许对方进行破坏xìng的开采。杨震可不想这些后世本应该辉煌的矿山,在自己手中提早进入资源枯竭期。

几十亿吨的储量看起来很大,但是对于每年成千上万吨的开采量来说,这几十亿吨的煤矿资源说多也多,说少也少。如果进行破坏xìng的开采,十年之内这些煤矿还能剩下多少,杨震虽然不清楚,但至少大致也能算的出来。

最关键的是,在杨震的盘算中,二百万吨十年之内的产量,即便是按照苏联方面每吨四十卢布低的吓人的定价,也足够偿还在没有产生新贷款之前,自己目前所欠的外债,再多自己就亏大发了。所以杨震希望能够定制一个产量上限。但是他的这个想法,苏联方面却是坚决不同意。

经过一整天的唇枪舌战,尽管双方出发点差别交待,但出于各自的战略发展的考虑,最终还是都各让一步,做了部分的妥协。

最后苏联方面同意了杨震的要求。七台河地区的煤矿三成作为偿还苏联贷款,其余的七成全部用来交换高shè武器。同时苏联方面还同意不在提供已经落后的七十六点二毫米高炮,而是提供最新式的苏制防空武器。

苏联方面同意在三个月之内,提供二百六十门八十五毫米高炮、五百门三十七毫米高炮,七十部大功率探照灯和三十五套听音器。所有人员,由苏联远东军区代为培训。并同意七台河地区煤矿的年产量不超过三百万吨。

杨震也同意不对鹤力地区的石墨矿进行产量的限制,同时同意苏联方面因为限产所需动力煤不足的部分,由抗联方面以现有煤炭价格的八成五提供。同时抗联必须每年为苏联方面提供四百万吨煤炭、五万吨镁矿石作为偿还之前所欠贷款使用。同时将转让的生产经营权延长到十年。

而且杨震也同意,在取得苏联方面意见之前,在这十年之内不会将手中控制的矿山的经营权转交给其他国家。同时也同意在目前黄金生产已经完全恢复的情况之下,今后在购买苏联方面物资的时候,不在完全采取以货易货的支付手段。而是采取使用黄金和现汇支付至少三成的货款。

对于进入抗联工作的苏联工程技术专家以及技术人员,全部由抗联统一按照其在苏联的工资标准的一倍,用美元或是rì元现汇支付工资。根据地内生产的粮食,苏联方面有优先的购买权。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