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四十三章陶净非的感慨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四十三章陶净非的感慨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51 来源:笔趣阁

这场在两所医院以及周边点燃的那把毁灭性大火,也在充足的准备之下,虽然也引起了一定的混乱。但在周边部队以及地下党组织的大量工人有效控制之下,尽管整整燃烧了一天一夜,但好在最终没有大面积的蔓延开来。

只不过在三十枚凝固汽油弹的威力之下,当火势最终熄灭的时候。这一片的所有建筑物,都已经烧成了一片白地。就算有带菌的跳蚤和老鼠跑出来,在大火燃起的高温之下,也无法存活。

杨震的当机立断,将日军细菌战部队垂死挣扎之举,可能会带来的风险降低到最低。不过天津的这把大火,让天津人可谓是记忆深刻。几十年之后还有人感叹,多亏了杨震那把大火,将日军细菌战部队一把火彻底的毁掉。否则一旦那些病毒一旦蔓延开来,天津指不定要死多少人。

不过在大火熄灭之后,还有些不放心的天津工委与陶净非,在杨震的督促之下组织大批人手,在整天天津河西范围之内,人口聚居区大面积喷洒低浓度醋酸。整个日租界使用飞机和人力,大量喷洒的杀毒药水。

在天津城区分发灭鼠药类,并发动一场浩大的灭鼠运动。就连下水道里面,也洒放了大量的石灰。同时将天津城内各个中药店内的板蓝根,实施集中控制,转入储备使用以预防可能会出现的爆发大规模传染病。

在天津市内选择医疗水平最好的两到三所医院,设置隔离病房,一旦有不明原因发病者要先行隔离。天津工委要组织一批医疗预备队,以及拿出一套涉及到医护、交通、卫生等方面应急预案。

同时杨震想办法从东北,给天津调集了大批的防护服、医用口罩,并从天津战场上自己部队中,直接调出五辆中吉普,以及从战场上缴获的十辆日本卡车,临时改装为救护车,调拨给天津工委使用。

虽然眼下天津还未发现有任何传染开来的模式,但杨震却是将后世那场**流行期间,国家采取的办法拿到了现在。当然眼下可动用的财力、物力,与后世无法相比。但杨震依旧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之下,尽可能的要求下面做的圆满一些。

即便是会战第二阶段打响之后,杨震以总前委的名义依旧不断的从前线发报,对天津的防疫工作提出要求。这对于基本上从不插手地方工作的杨震来说,可谓是极其罕见。但直到四四年入冬,天津以及周边未出现大面积的爆发,甚至连小面积传染也没有出现,杨震才最终放下心来。

相对于接到审讯报告,得知天津城内已经再无日军其他细菌战部队,日军华北方面军所属的这支北支甲一八五五部队,除了在青岛秘密基地部分人员,几乎已经被自己全部一网打尽之后,内心才略微松了一口气的杨震。

在日租界出现变局的影响之下,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天津战场的局面快速的扭转,却是让一直在接手天津战场之后,因为战局久攻不下,而心中一直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陶净非也松了一口气。

在大和公园激战的同时,之前沿着福岛大街向北推进的那个营,虽说被日军阻击在基督教会一线。但是却切断了日租界南部地区,与华界之前的联系。给从日租界与南运河之间华界内攻击的部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战机。

在接到何志山的汇报后,陶净非立即敏锐的抓住日租界战局变化的有利时机,将一个完整建制的团,立即从沿着日租界斜插进紧邻的华界。沿着治安里、广善大街一线,向广兴大街一线穿插攻击前进。

陶净非投入的这个团,把握的时机和位置都相当精准。这一拳正好狠狠的砸在了日租界以北,整个海河西岸华界守敌的腰眼上。这里正是日军整个河西守军两部的结合部,正是处于整个河西日军最关键的位置。

日军在天津的整个河西地区防御态势,是以日租界和华界之间的分界线,形成南北两大块防御区。这道线以南的日租界、英法租界,是日军天津守敌主力四十八师团的四十八步兵联队外加部分辎重、工兵一部,独立混成十五旅团一个步兵大队。以及主力已经在外围战场,独立第十一混成旅团残部。

而在日租界以北整个华界,包括天津老县城在内,是以四十八师团的台湾步兵第一联队一个步兵大队为基干,加上从北平战场上撤下来的五十九师团和一一零师团残部。再加上二十七师团被全歼后,仅存的四个步兵中队,以及留守的工兵和辎重兵各两个中队。

一方面是养精蓄锐已久,在外围作战之中也受到一定的损失,但是元气尚在的精锐。一方面是收拢的在北平打剩下的,已经是锐气尽丧,全靠日军特有的惯性和意志力,以及完整的防御体系和超级不要脸的作战计划,还在坚持残兵败将。

无疑日租界内的四十八师团的这个步兵联队,在整个河西战场,起到的是骨干作用。眼下日租界的骨干,自身已经处在难保,再也无法给与华界的守军任何支援作用。对华界的残兵败将们,在心理上的打击是相当巨大的。

陶净非从日军在整个河西骨干阵地上,打出的这一拳无疑让日租界以北的残兵们,彻底的动摇了信心。再加上这个团在他们的核心阵地之内,不断实施穿插迂回。以及正面越来越大的压力,使得日租界以北的日军整体防御态势全线动摇。

经过六个小时的反复冲杀,从日租界向北出击的这个团,几经苦战终于撬动了整个海河西岸,原本僵持不下的战局。该团从侧翼的穿插,打乱了日军在南运河南岸,直到日租界的整个部署。

而在海河东岸由日本桥一线,向金汤桥攻击的三师主力,经过苦战连续拿下社会局、满铁等重要目标。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之后,最终拿下了金汤桥,这座连接海河东西两岸的桥梁。

全师快速通过金汤桥后,连续抢占公安局、第一区公署、总工会等沿河重要据点,与河西部队汇合。在三师主力渡河之后,日军在河西的整体防线,就像一面摇摇欲坠的楼房一样开始倒塌。

至于河东战局,崩溃的时间还要早于河西。在三师以南投入战斗的三十七师并三师一个团,先后攻占了原俄租界的英商太古码头、亚细亚火油公司、开滦矿务局之后,以一个团的兵力,经过整整四个小时的激战,攻占了连接法租界与河东的万国桥。

打垮了日军部署在河东的****第二联队、第一联队的一个步兵大队,外加由武装的日本侨民,临时编成的一个特设联队,独立混成旅团两个步兵大队组成的守军,夺取了整个原俄国、意租界区。

该部在攻占万国桥一线后,立即渡过一个团进入法租界。配合法租界正面进攻的兄弟部队,迅速的攻占了整个法租界。在陶净非调整战术部署后的四十八小时,除了英租界还有部分残敌还在顽抗之外,天津城内大部分地区已经肃清。

南运河以北的战局,则是整个天津市区战斗之中结束最早的一个。就在河东、河西日军整体防御彻底崩溃的同时,南运河以北原本就在苦苦支撑的日军守军,便已经被分割、合围在几个据点之内。

改部守军是日军增援一个师团主力被击沉在渤海之内后,仅存的一个丢光了重武器的联队残部为主,加上台湾第一联队一个步兵大队,外加四十八师团搜索联队主力,以及日本海军在天津人员组成。无论是战斗力和战斗意志,还不如河西华界区的一一零师团和五十九师团残部组成的守军。

在加上这一带已经属于天津外围,在与其他友邻部队的配合被切断后,战斗力下滑的相当快。在南运河以北的部队,又采取了先吃肉、后啃骨头的战术,最早结束了南运河以北的战斗。当金汤桥、万国桥相继被抗联部队攻占的时候,南运河以北的枪声已经落幕。

天津战局大局落幕,让陶净非彻底的松了一口气。当初在北平战事结束后,一号调自己来天津战场,接替被紧急调回东北的王效明的时候,他就知道天津之战会是一个硬骨头。但他也没有想到,这一战居然会是如此的难打。

尽管王效明之前已经完成对天津的合围,给自己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无论是外围各个要点的争夺战,还是市区的巷战,都让陶净非感觉到打的异常艰难。自参军以来,天津这一战,可以说是他经历过的最难打的一战。

不过尽管是自己经历过最难打的一战,但好在是基本上啃下来了。眼下整个天津城区,除了少量残敌还在肃清之外。大部分的日军已经被解决,可以说大局基本上已定。天津的工厂区,虽说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但基本上还是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作战之中虽然也出了一些纰漏,但好在处置的及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后果。眼下的陶净非,也卸下了心中最大的一个包袱。这种即要彻底的消灭守敌,又不能对城市造成太大的破坏,还要完成的保护工厂区的大城市攻坚战,真的还不是一般人能够打的。

而就在天津战局已经开始崩溃的同一时间,在塘沽方向参战的抗联部队,在一个半履带装甲车营的配合之下,已经完成塘沽攻坚战,彻底收复了这个天津新的出海口。只不过日军在最后时刻,抢先动手炸毁了塘沽码头周围所有的日本军需仓库。

不过虽说塘沽码头周围的仓库,都被日军抢先动手炸毁。但是整个塘沽港的码头,却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这些码头以及设备完整的保存下来,对于中国人来说,远比那些日本军需仓库要有价值的多。

在塘沽解放的同时,日军设置在塘沽内,专门从华北向日本转运劳工的劳工营内,幸存的七千多准备掠往日本的劳工和战俘,也基本上都安全的营救了出来。至塘沽收复,预示着整个天津战场的战事,基本上已经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