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后一个伏击圈

而更让曹亚范难以接受的是,他之所以将围歼突围日军的任务交给挺进军的这个旅.是因为在调整部署的时候,该旅的旅长和政委,再三要求自己部队来挑这个担子,承担沿途设伏围歼突围日军的战斗。UU小说,uu234

这个由晋察冀部队组建,旅长和政委全部来自晋察冀军区的旅。在另外一个主要来自太行部队组建的旅,短时间之内全歼日军一个加强大队之后,明显受到了不轻的刺激。在之前一直没有捞到主要战斗的情况之下,在曹亚范调整部署的时候,再三要求将层层设伏的这个担子交给自己。

曹亚范也是考虑到眼下自己的部队,在兵力使用已经到了极致。在还要围歼罗福沟以西日军残部的情况之下,实在已经无法抽调出太多的兵力,来实施这个围三缺一,在运动中歼敌的整个计划。

同时考虑到日军在突围的时候,虽说元气还在,但是兵力总数已经下降到之前的一半。挺进军的这个旅,在兵力上占据优势,火力上也不次于日军。最关键的是他们就部署在日军撤退的路线上,使用他们承担这个任务,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

所以在几经考虑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他们旅长和政委的要求,将沿途设伏的任务交给了他们。结果却打成了这个样子,一个加强营几乎全部阵亡。老骨头一下子损失这么大,这让他和总部怎么交待?

虽然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全歼了日军三个不算完整的步兵中队,外加配属的炮兵一部。这个战果对于挺进军来说,可谓还是第一次。但是这场战斗中伤亡数字,真的很难让曹亚范接受。

如果不是这个营长满身是伤,即便是兄弟部队,曹亚范都控制不住心头的怒火,替他们的领导好好的管教他一下。不过虽说在该营长面前,曹亚范忍住了怒火。但是对于赶过来的他们的旅政委,尽管是兄弟部队,他可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相对于曹亚范铁青的脸色,从十家子南沟战场赶回来的该旅政委,现在也是满肚子的火气。一战之中出现这么大的伤亡,一个加强营都打光了,要说心疼他比曹亚范更加的心疼。这个营是原来以晋察冀军区的大功营,加上军区政治部警卫连编成的。

所有的干部和战士,都是从晋察冀出来的老骨头。甚至有两个连长是老红军。就连一般的战士,都至少有一年以上的军龄。全营上下没有一个新兵,是他们旅眼下唯一一个建制完整的营。

该营的营长和教导员,一个是当年二十九军的连长,在卢沟桥就与日军交过手。在参加八路军之后,更是屡建奇功,带的部队一向是老总手中的救火部队。一个是北平师范学校的高材生,又在延安抗大培训过,是一个难得的军政双全干部。

之前魏家窝棚战斗打的那么艰苦,旅长都没有舍得将他们调上去参战。旅长和他,是准备将这口钢刀用到刀刃上。这次多路设伏,旅长也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将这个营放到第一道伏击圈上。

结果一战下来,这个营连一个架子都没有留下来。一把钢刀就这么折断了,让他这个当政委的那有不心疼的,要知道这可是他们旅头等的主力营。也是全旅的拳头部队,一直都是用在最关键地方的。

这只不过作为政工干部出身,这位从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任上下来的旅政委。尽管也是满肚子的火气,但还是能勉强压制住的。战斗已经打成了这个样子,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生怕该部在最后一个伏击圈,也打成这个样子的曹亚范,不敢在十家子耽搁太长时间。在安排人立即收容牺牲的干部、战士遗体,以及救治伤员之后。将他们的旅政委抓上自己吉普车,立即赶往了十家子南沟至大麦沟一线战场。

好在虽说紧赶慢赶,再加上两地的直线距离并不远,曹亚范赶到的还算及时。总算在十家子南沟战场那位旅长,发起总攻击之前赶到了他的指挥所。没有让十家子一线的一幕,在另外一个战场重新上演。

原本在十家子一线打响之后,前方已经在无敌军。不敢在回头的冈岛重敏大佐,却没有想到。他带着仅剩下的三个多步兵中队,一个机关枪中队外加一个大队炮小队,进至十家子南沟至大麦沟一线的时候,结结实实的一头扎进曹亚范给他布置的最后一个伏击圈。

面对着冲过来的日军,亲自指挥最后一个伏击圈的挺进军旅长,立即调动手中仅有的两个营,在集中了几乎全旅的炮火掩护之下,依靠手中控制的各个制高点,以逸待劳的与当面日军激战。

他将全旅仅有的六挺德制mg三四机枪,加强两挺马克沁重机枪,遏制整个山路的出口的大麦沟正面。以这种德制机枪的高射速,利用地形的掩护,死死的封死日军突围的路线。同时将两个营两个重机枪连的十二挺九二式重机枪,加强部分轻机枪,成交叉射界的部署在各个制高点周边。

将旅属山炮营的主力,部署在大麦沟战后侧翼方向,专门压制敌军的集团冲锋。将该团所属步兵炮连,则部署在大麦沟屯中。专门提前打日军的机枪阵地,以及压制敌军纵深兵力。

在山路两侧,他没有将火力点部署的山脊处,而是全部放在了山腰的正面和侧翼。同时将所有的迫击炮,全部运动上山,部署在山路两侧山地的反斜面上。各个阵地之间,全部架设了野战电话线。

并集中一批神枪手,以战斗小组的形式,利用地形埋伏起来,专门打敌军的掷弹筒手。为了保证机枪阵地的安全,他再三的叮嘱这些神枪手,轻易不要开枪。别的什么都不用管,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绝对不能让日军的掷弹筒手,靠近机枪阵地一百米之内。

这位与日军在华北敌后战场,打了整整四年交道的旅长,对于掷弹筒的威力很清楚。一旦让日军掷弹筒手靠近机枪阵地一百米之内,机枪阵地对于这种打过来的时候,几乎是悄无声息的武器,根本没有任何的防御能力。

在华北历次反扫荡作战之中,日军的掷弹筒手给部队的机枪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在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之下,机枪尤其是轻机枪,几乎是华北各个部队的火力支柱。一旦数量本就不多的轻机枪被打掉,整个防线基本上就垮掉了。

没有了机枪的掩护,单靠本就弹药不多的步枪外加土造手榴弹,是很难抵挡住日军的攻击。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位旅长很清楚在此战之中,要想达成自己的战术目的,各个机枪阵地是关键。

尤其是在大麦沟一线,只部署了一个连,那几挺德制机枪几乎是整个防御的核心。如果这几挺德制机枪被打掉,单靠仅有的一个连的兵力,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日军长时间的轮番攻击。

而一旦大麦沟一线被日军突破,整个战场也就垮了。日军的炮兵他不担心,在他的眼中在这种近距离作战之中,无论日军的步炮协同能力再好也施展不开。他最担心的就是日军大量装备的,对机枪火力威胁也是最大的掷弹筒。

这发射时候几乎不需要任何阵地,打起来极其方便,而且悄无声息的玩意。不仅当初的抗联,在关内无论是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都吃过无数的大亏。只不过抗联为对付这玩意,配备了六零炮。

挺进军虽然也配备了一定抗联制造的这种轻便迫击炮,但是限制于抗联的生产能力,配备的数量还不多。近距离的支援火力,还是以缴获的掷弹筒为主。所以在还需要针对其他方向的情况之下,有限的六零炮也不能都集中在这一件事情上。

也正是在关内吃过无数的大亏,在准备的时候他对日军的掷弹筒手,特别的注意。专门安排了一批神枪手,并给他们配备了最好的步枪。他给这些人的命令是就算日军冲到眼前,也不用他们管。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死死的盯着日军的掷弹筒手。绝对不能让日军的掷弹筒,打掉一挺机枪。而自己的掷弹筒手,则被他加强到机枪阵地上,只打日军战术小组,封锁日军可能架设机枪的部位。

相对于十家子一线死打硬拼,依靠刺刀见红,硬生生的干掉了日军三个不满编步兵中队的营长。这个旅长到底是红军时期就担任过团长的老干部,打伏击的经验要丰富的多。他的这个火力部署上,很是有一些特点,更具备了相当的针对性。

在他看来十家子南沟至大麦沟一线,是罗福沟以东战场日军撤退的必经之路。而这一线,基本上都是山地。日军无论是向朝阳方向,还是建平方向突围,都要经过这里。所以他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必要担心日军尖兵和斥候部队,发现自己的埋伏之后,会选择其他的路线。

只要自己将突围的日军兜在这里,日军除非拼命突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办法可供选择。而自己只要保住几个最重要的制高点,就可以将日军死死的压制在山路上。到时候,自己就可以从容的一口口的吃掉被围的日军。

当然他知道,在这里自己即便集中了两个营,在兵力对比上所占据的优势不多。所以他比较聪明的选择了以火力,代替兵力封锁住日军的突围路线。而且在火力部署上更是前重后轻,所有的机枪都被他放在了第一线。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给与突围的日军最大杀伤。

使用自己手中并不多的炮兵,分为几个集群,各自锁定目标,标出整个山路的射界。专门打日军的兵力集群,绝对不让日军集中到一起。在整个火力部署上,也采取了点面结合,以点为主,以点状的交叉火力控制面。

为了保证此战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他甚至将部署在唐家杖子的一个营,以及配属的炮兵都向大麦沟一线运动。以便在需要的情况之下,可以在第一时间向大麦沟一线增援,保证对当面之敌的围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