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一十二章这种仗我们打不了

领袖斩钉截铁的话,让第一次与zhōng yāng领导见面,还沉浸在兴奋中的李延平微微一愣道:“主席,这些装备都是军区特地从储备中调拨,给zhōng yāngjǐng卫团换装的.这是军区常委会的决定,我必须执行。”

主席却是一摆手道:“你们处于无后方作战,面临几十万的rì本关东军。形势要比关内恶劣的多。我们在大后方,安全的很。这些装备我们不能要,你们全部运回去。这么多的弹药,够长征的时候打两次湘江之战了。”

说罢转身对着身边的jǐng卫团团长、政委道:“这些武器一支枪、一粒子弹也不许要,全部退回去。想要好装备,你们自己到战场上去缴获。你们谁要是敢要,我就处分你们。”

听到主席湖南口音中的坚决,又见到jǐng卫团长一副不舍的表情,李延平连忙劝解道:“主席,我们现在有兵工厂可以自行生产大量的武器、弹药。尤其轻武器,数量充足。产能足够我们使用,甚至还可以达到一定的储备。”

“最近我们又从江北购买了其去年波兰军事行动中缴获的大批二手武器装备,仅仅七九子弹其数量足够我们使用几年了。而且这些捷克造武器,并不是我们的制式装备。我们手中的数量不多,我们没有必要专门为其制造零部件。对于我们来说,这些捷克式装备好是好,但形不成规模,用处并不大。”

“这些装备留在我们手中用处不大,但是关内使用量较大,弹药口径也通用。我们当初选择这些捷克造,也是考虑到通用xìng的因素。至于那些美国造汤姆逊手提机关枪,也是同样的道理。这种手提机关枪的点四五子弹,我们现在根本就不生产,库存弹药打光了,就成了废铁了。”

“zhōng yāng在大后方,与国内其他地方有陆路交通联系,同样比较好补充。还有那些七六三手提机关枪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产量很大,每个月都在一千余支左右,足够我们使用了。请主席和zhōng yāng放心,我们绝对不干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

“这些装备留在zhōng yāng,发挥的用处更大。陕北离rì占区只有一河之隔,zhōng yāngjǐng卫团以及留守部队的装备又实在太破了,都是些老套筒、汉阳造、辽十三一类的老枪,要不就是老式的驳壳枪。这些武器怎么能保证zhōng yāng的安全?这些装备既然已经运到延安了,就还是都留下吧。”

说到这里,李延平琢磨了一下道:“主席,我们的装备真的很充足,有能力为zhōng yāng提供部分急需装备。这次我带来了我们上次作战时,苏联同志帮我们拍摄的一部纪录片。zhōng yāng首长看过之后,就会明白我们了。”

听到杨震还拍了战地纪录片,领袖很是感觉到兴致勃勃。连忙让人准备好场地,到晚饭过后将在延安的所有领导都找了过来。观看的时候,还特地将李延平安排到自己身边,以便一边看一边为自己解说。

一场真实的战场记录片看下来,几乎所有zhōng yāng领导,尤其是来自各大主力的主要首长都感觉到异常震撼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现代化的战争。而领袖却也从兴致勃勃,变得很沉默。

散场后,心怀各异的首长中离去后,领袖留下了正副总指挥、三个主力师中在延安的正副师长等主要军事干部回到自己住处开会。待jǐng卫员上完茶水退出去后,领袖扫了一眼在座的几位道:“你们是党内的主要军事干部,也是久经考验的老同志了。”

“对他们播放的这部战场纪实片感觉怎么样?听那个李延平和我说,为了拍好这部战场纪实,苏联方面牺牲了数位电影工作者。他跟我保证这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真实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在主战场拍摄的。我把你们找来,想问问你们对这种作战方式的体会。”

总司令闻言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道:“主席,这种作战模式,我们不会打,也打不起。他们一个连有九挺轻机枪,营有六挺重机枪,团有轻重迫击炮、步兵炮、速shè炮各一个连,旅有一个十二门制的山野炮营。他们一个旅的火力顶的上我们开赴抗rì战场之前,三个师的所有火力数量了。”

“这还不算他们手中掌握的直属炮兵,尤其是那种新式十二联装的速shè火炮,一门炮我看足以顶上一个山炮营。我听那个李延平提起,他们从去年开chūn的群策山作战开始,到秋季战役结束,一年之内仅仅山野炮弹就消耗了十余万发。”

“到秋季战役结束,几乎所有储备炮弹消耗余烬。这还不算在历次作战中缴获的上万发野山炮弹和消耗的迫击炮弹。主席,这种作战模式,不用多打上两天就足够将我们全军的弹药储备全部打光。”

“咱们那个团要是有上一门迫击炮,那可是主力中的主力了。他们一个团的火力配置都赶上我们的一个师了。整个十八集团军手里就一个十二门在山西捡晋绥军丢弃的十二门晋造七五老式山炮,就那么几发炮弹,打一发还得总部批准。”

“我看了一下他们那些自造的冲锋枪,就是我们说的手提机关枪。其构造简单,比我们之前内战时从国民党军缴获的花机关和汤姆逊手提机关枪都轻便。xìng能和质量也要好于国内仿造的花机关枪。”

“我们现在虽然组建了一批兵工厂,也能少量的生产轻武器。可我们的那些轻武器跟人家的没有办法比。原材料使用的都是轨道钢,强度不够,击针容易断裂。那些手榴弹还是以黑火药、铸铁为原材料,很多都是一炸两半的。”

“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加上弹药始终匮乏,这种战斗我们还是不要想了。况且,从我们目前训练的程度上来看,就是我们有他们的装备,我们也无法打出这样的仗来。我们一个新兵训练只能打上一两枪熟悉一下枪的xìng能,因为弹药匮乏大部分的新兵只能在战场取得作战经验。”

“对于炮兵的使用,在大部分的部队几乎都是一片空白。他们的电台在战时可以加强到营一级,营以下还有有线电话。我们一个主力团都没有一部电台。甚至有些后组建的军分区都没有电台。”

“而他们一个士兵的训练弹药基数是二百发,这样的代价我们承担不起。基础训练的不足,通讯手段的匮乏,使得我们就算有他们的装备,要想打一场这种规模的战役,一年之内也做不到。”

“主席,他们的步炮协同战术、炮兵的弹幕shè击技术,野战工事的构筑、机枪火力的配置,这些我们现在无论如何也是做不来的。就算**中最jīng锐的德械部队与之相比,也差上一些。”

说到这里,总司令摇摇头道:“我真想不出来,他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之下,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北满虽然物产丰富,但地广人稀,基础薄弱。又处于rì伪军重点控制的满苏边境地区。”

“而他们不仅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部队,还建立了一个规模那么大的兵工厂。可以生产出质量优良的武器和弹药。就算有兄弟党的支援,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总司令的话音落下,那边一二九师的刘师长也点头道:“先不说装备上的差距,就只是作战技能上,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太大了。我在苏联留过学,他们那种步兵散兵线紧贴炮兵打出的弹幕攻击的水平,恐怕苏军也达不到这个标准。”

“刚刚的记录片中我重点看了一下他们的炮兵,除了火炮数量和配置合理之外,我看的更多的是他们的炮兵技术。其火炮从行军进入作战状态的转换时间、火炮阵地的布置,都是相当有水平的。除了单炮shè击jīng度还有些略差之外,其炮兵的技战术已经是超过苏军的水平了。”

“而这些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是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从他们发展的时间来看,他们的炮兵能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训练强度恐怕要极高,而且在训练之中弹药的消耗量也会极大。当然,这也不排除他们在战斗中也会吸取大量的经验。”

“从现在看,除了直属炮兵的数量还不如rì军之外,以及没有航空兵、装甲兵之外,其武器装备已经达到rì军一线野战师团的标准。而战斗素质,虽然与rì军老牌常备师团还有一些差距,但已经不大。与rì军新编成的师团相比,其战斗素养已经可以说是持平。”

“人比人气死人那。他们在北满扑腾了一年半,从叫花子变成了大财主,我们还是老样子。我的一二九师,出征时近万人步马枪加在一起才有四千多一点,就这些武器还分成四五个口径。”

“有晋造的仿三八、国造的汉阳造、老套筒,子弹互相不能通用。就这样也还才有四万多发子弹,平均每支枪不到十发子弹。刺刀寒酸到东挪西凑,才五五把。平均一百七十支枪才有一把刺刀。轻重机枪加在一起才一百多挺,总归才有六门迫击炮。”

“虽说出征时路过山西阎老西给补充了部分和几部十五瓦的电台,总部又下拨了几十挺苏制轻机枪,可这和人家山野炮齐全,轻重迫击炮还是没法比。要是我们有他们一半的装备,也就不用有些人总说我们游而不击了。”

“就是现在部队发展到了几万人,可全部火力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他们的一个团。看着他们这些全套的rì式装备。主席,我可给您丢脸了。我这个当师长的,论环境和部队的老底子,可都比他们好的多。”

“咱们现在的部队都是以三个主力师为骨干发展起来的。这些骨干可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底子可是比他们好的多。虽然在敌后活动,但是群众基础也要好的多,尤其是人口基数要比他们那边大的多。可几年下来,我们这些老前辈大多数混的可远不如当初我手下的这个连长。”

刘师长的这些话说的颇为有些自嘲,但也是实情。部队原有装备就不足,再加上挺进敌后大量的扩编,装备和弹药奇缺。要想打这样的一场战斗,恐怕将三个师的老底子都划了、划了,也打不起。

对于刘师长的自嘲,领袖摆了摆手道:“这个你们还真没有办法比。他们一出山就缴获了rì军一个大型的军火库。听他们说,这个军火库是关东军对苏作战战备仓库,单单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弹就储备了十多万发。他们去年的作战,主要就是依靠这个仓库中的武器和弹药。”

“除了山东部队和新四军负责人因为路途遥远和rì伪军封锁严密之外,而没有能来之外。在座的几乎覆盖了我军所有大区的诸侯。这次将大家从前线请回来,一是听听他们的经验介绍,而也是zhōng yāng要代表他们向诸位化缘。”

“刚刚老总已经说了,满洲尤其是他们现在所处的北满地广人稀,兵员补充困难。他们目前虽然占据了伪满三江省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总人口只有一百多万。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根本就不敢放手征兵。眼下他们的补充兵员极为匮乏。”

“他们现在部队的基础是以劳工和伪满国兵俘虏扩编的。诸位也明白,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被rì军掠夺到东北的劳工数量虽多,但大部分不在他们控制区内。所以他们提出希望zhōng yāng帮助解决部分兵员和干部。作为补偿,他们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之内为大家空运部分装备。”

“经过zhōng yāng研究,晋察冀军区出两个团,一二九师成建制的抽调七七二团、十四团,并从太行军区、太岳军区各抽调一个团的地方部队。一二零师兼晋西北军区抽调七**团,决死纵队工卫旅、一纵队一个旅。同时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抽调一个团。整建制的空运东北。”

“另外zhōng yāng决定由晋察冀军区、晋西北军区,一一五师、一二九师,以及山东部队抽调jīng干人员,分别组成两个架子团,一并调拨东北。同时zhōng yāng也会从抗大抽调部分干部,调拨东北。”

“此次北运的兵力攻击两个旅零八个团,各师以及各军区要抽调得力干部指挥。另外,各部队原有武器装备全部留下,到东北之后由吉东军区另行补充。各位老总,你们这次可也算是变相的发了大财了。留下的这些装备,好不好两说,不过手中终归宽敞了很多不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