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墙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墙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51 来源:笔趣阁

陈翰章的这个决定,刘雁来并未感觉到意外.两个伪满军旅,近六千受过全部日式军事训练的士兵,在这个时候的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补充兵员。眼下部队自突破松花江沿线以来一直未能补充兵员,很多建制单位只能采取缩编的办法,尽可能的保证战斗力。

而现在部队在迂回穿插的情况之下,这补充兵员更加难以解决。三师在巴彦塔拉一战伤亡不轻,缺额一直无法解决,损失的建制单位迟迟无法补充。这种情况在不解决,已经影响到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了。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甄别并进行思想教育,从这两个旅的伪满军之中,挑选出来部分人补充进部队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将因为损失过大,而只能缩编的一些建制单位,在不依靠后方补充的情况之下,重新的充实起来。

只是从现在到明天中午之前,已经只剩不到二十个小时的时间,再加上政治部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抽调出太多的人手。就算甄别的时候手松一些,再加上体检,也很难甄别出陈翰章要求的人数来。而且对于目前伪满军的情况来说,陈翰章的这些要求也有些高。

实际上在前年,关东军就进一步的加强了对伪满军的控制。而在去年会战结束之后,关东军已经彻底的停止从汉人之中,征集伪满军的野战补充兵员。甚至连东北境内的朝鲜人和满族人口之中征集兵员,也做了严格的限制。

现在伪满军的补充兵员,大多数都来自朝鲜半岛。而原有的伪满军,则被缴械之后充当所谓的工程部队,也就是苦力部队。现在整个伪满军体系之中,达到陈翰章要求的军龄最好在一年之内的新兵,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补充进部队的几乎没有。即便是有,受过的训练也多是以修建工程为主。

除了从去年夏季会战展开之前完成全训的老兵之外,新补充进入伪满军的那些人之中,最适合这个选拔条件的人,除了修建各种工程所受的训练之外,完成全部军事训练的几乎没有。即便这些人比较好改造,但是补充进部队也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形成战斗力。

想到这里,刘雁来还是劝了一下:“司令员,按照关东军目前对待伪满军的态度来看,这批伪满军很难满足您的需要。按照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自去年会战伪满军表现的不可靠之后,关东军不仅将原有的伪满军改为劳工部队,同时已经基本上停止了从所谓的伪满洲国境内征集作战兵员。所有征集的新兵,只不过是顶着军队的名义,充当苦力而已。”

“配合关东军作战所需的作战兵员,基本上由日军从朝鲜半岛征集的朝鲜人重新组建,只不过是顶着伪满军的一个名头而已,实际内容已经天差地别。这种情况之下,新入伍的伪满军受过的军事训练水平可想而知。”

“不仅质量远远无法满足您的需要,数量恐怕更是与您要求的天差地别。按照您的这个标准,恐怕只能从去年夏季作战之前征集入伍的伪满军之中挑选。因为只有军龄一年以上的老兵,才能符合您的要求。”

“司令员,其实按照我们现在的情况,我们不见得非得死板的按照以前俘虏的伪满军老兵和新兵之间的不同,在选拔的时候进行区别对待。这批伪满军的情况您也了解和亲眼看到,我们几乎可以说是将他们从日军的屠杀场上营救下来的。”

“这种情况之下,我想只要我们做好战斗动员,我想其中依旧对日伪政权还是死心塌地的人,虽然不能保证不可能绝对没有。但是我想吃了这么多的苦头,尤其是已经见到日军屠杀的机枪之后,数量绝对不会太多。”

“而且虽说其中排以上军官的数量并不多,营连级军官更是少的可怜。但是我想这个时候被充做劳工的,肯定是被日军认为思想不稳定的人。这些所谓的班长以上军官,日军并未因为他们的身份,而给予什么样的特殊待遇。一样都是衣衫褴褛,严重的营养不良。”

“甄别是要甄别的,其中的顽固不化的,为日军充当密探的人必须剔除。至于其他的人,我想司令员您是不是有些多虑了?就算那些十足的老兵油子,有了之前的经历,恐怕也不会在对日军死心塌地或是玩什么两面手段了吧。”

“而且我们又不是将他们单独的编成独立建制,而是要将他们打乱之后分别编入各个现有建制之内。同时在缺编严重的部队,进行大的建制内调整,保证建制内原有老兵占据一半的数量,我看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刘雁来的劝说,让陈翰章沉思了一下之后微微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就由你看着去安排。但是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保证绝对不能在这些人被拉上战场的时候,出现战场反水这种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陈翰章的点头,让自迂回穿插以来,尤其是部队在进入通辽战场以来,一直为补充兵员无法抵达,部队在战斗之中因为伤亡,出现的缺额无法补充而苦恼的刘雁来,自然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这近六千人之中,挑选出一千五百人左右,应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字。有了这一千五百人,至少可以解决三分之二的补充兵员所需。如果需要的话,这些人之中还可以再多挑选一些。

至于武装这批兵员的武器那倒是现成的,虽然缺少重机枪,但是步枪和轻机枪的数量上也勉强够用。抗联制式装备虽说没有,但是缴获的日军轻重机枪和步枪以及弹药,补充给这些伪满军还是可以的。

即便还有一些缺口,但是可以从王光宇司令员那边调拨。他们将第七师团大部围歼,并全歼了二十三师团。即便是将其中相当的一部分转交给了挺进军,但是以他们缴获的装备和弹药数量来看,应该还有相当的富裕。

调拨给通辽战场,也应该没有问题的。同时通辽这边,可以抽调部分伪满军俘虏,调拨给他们作为补充兵员使用。这么做对于西满两大战场来说,也是一个相当两利的选择和作法。想必,王光宇司令员那里应该没有太多的问题。

陈翰章这里紧张的调整部署,那边已经指挥穿插部队抵达通辽县城外围的王均。没有丝毫犹豫的,不顾部队疲劳立即指挥已经迂回到位的部队,立即发起抢占巴家围子、东洼子潘家窑,以及小街基一线的战斗。

相对于孔家窝堡一线激烈的争夺战,对于这三个就在通辽城头日军守军眼皮子底下的三个村落的争夺,反而并没有遭遇到多少困难。日军的抵抗与火力支援,也远不如孔家窝堡一线激烈。

自鬼武五一在孔家窝堡一线,丢掉了整个通辽城内一多半的兵力之后,川并密在四面受困,兵力已经不足以控制城外所有要点的情况之下。认为与其将手中已经不充足的兵力,分散放在城外固守城外几个要点,被抗联分割之后一口口的吃掉。

还不如将大部分的兵力收缩进城内以及火车站,加强城内以及火车站一线的防御。依靠城内的建筑、街道和抗联打巷战,尽可能的拖延一天是一天。这对眼下的通辽城防御,才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通辽城墙外的这些据点,有的直接放弃转而使用炮火控制,有的兵力只有一个步兵小队。兵力最多的潘家窑一线,也不过只有半个中队的步兵外加一个工兵小队的兵力而已。

甚至距离城墙只有五百米的小街基已经实际上被其放弃,只用城墙上的机枪火力和城内的炮火控制。

不过说是以城墙上的火力控制,但是实际上在抗联已经打到了眼皮子底下的情况之下,城墙上那些机枪几乎可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虽说有炮火支援,但却因为炮弹的数量不足,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少的可怜。

而这个距离,却正是发挥抗联各种直瞄火力最佳射程。同时在战斗之中跟随部队运动过来的双联装十四毫米高射机枪、二十三毫米双联装高射炮,以及数量最多的十二毫米机枪,也像是打靶一样将城墙上的日军掩护火力,一个个敲掉。

别说城墙上战利品的马克沁机枪也好,日军制式装备的九二式重机枪也好。就连东北军生产的仿制品也好,日军正宗制式装备的大正十一年式步兵平射炮,或是九七式二十毫米自动炮。甚至就是九二式步兵炮,也在这场较量之中败下阵来。

甚至最后就连步兵,都在城墙站不住脚。而日军在缺口处用沙袋垒成的简易工事,被在十二毫米机枪掩护下的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一个个的在近距离摧毁。或是最后被调转枪口的双联装十四毫米高射机枪,直接连里面的防守兵力一同打成零件。

外围战斗打响不到一个小时,整个通辽东面城墙上的日军火力,即被清理的一干二净。攻击部队除了需要担心城内炮火之外,即便是在日军眼皮子底下作战,也不用担心城墙上的日军火力压制。

参战的五十四团部队,不仅仅在短时间之内连续拿下小街基、潘家窑、巴家围子、东洼子,通辽城东的四个战略要点。甚至五十四团一营一部,三营的两个排,分别从小街基、东洼子分别突入了通辽城内。

配属的坦克,则利用步兵打开的缺口快速的冲进城内,以准确的直瞄火力掩护步兵后续部队进城。同时进至巴家围子的部队,也对正东城墙发起攻击,并已经突破日军城墙防线,正在逐步清理城墙上的日军残余守军。

通辽的日军,在孔家窝堡一线流的血实在太多了。其目前可以参战的日军守军数量,已经无法控制城外的所有要点。他们只能将已经相当有限的兵力收缩到城内,以便进行最后的负隅顽抗。

面对着已经突破城墙的抗联部队,血已经流光了大半的通辽城中日军,已经无力与其争夺突破口。只能利用城内的街道和房屋,匆匆构筑的街垒拼命的抵抗着,试图维持着城内防线的完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