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四百零七章 连带的其他影响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四百零七章 连带的其他影响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45:51 来源:笔趣阁

将杨继财的劝告,不软不硬的顶了回去之后.看了看腕上手表的时间,知道留给自己时间已经不多的王德耀,将杨继财留在指挥部居中协调。自己则不顾杨继财的劝阻,带着二团主力向预定战场全力的压了过去。

看着王德耀的背影,杨继财的脸色多少显得有些阴沉。倒不是因为王德耀临走时候的那番话,让杨继财有些无法接受。在杨震的影响之下,一向以大哥为追赶目标的杨继财的心胸还没有那么的狭窄。

虽说见面的时间不多,但很有灵性和天赋,自己也肯下苦功的杨继财从作为全军一号首长的大哥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多见面时机,杨震经常挂在口中教育他的两句话,杨继财一直都牢牢的心里面。

杨震经常告诫他,想要作为一名合格的,符合部队需要的指挥员最重要的是有两点绝对不能放松。一个是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不断的开阔自己的眼光。以便自己的实际能力,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否则注定就会被淘汰。

时代是飞速变化的,一成不变的守旧只能被淘汰。尤其是对于一名指挥员来说,他的视线一定要跟的上装备的发展和变化。作为一名指挥员,只有学会合成化作战,才能在军事变革剧烈的今天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会被淘汰。

这一点,对于一名指挥员的成长极为重要。不接受新鲜事物,对新装备、新战法不能及时的掌握,就只能在战场上被淘汰。而被淘汰所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前途,还有成千上万干部、战士的鲜血和生命。

法国之所以在西欧战场上溃败的如此迅速,就是他们的观点过于守旧。尽管发展与研制了很多现代化的装备,但是高层的思想僵化,眼光不能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即便有着现代化的装备,却依旧无法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所以作为一名正处于时代变革,科技飞速发展时期的军事指挥员,头脑的发展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变迁。对于新的军事学说,要勇于去探索和发现。固步自封,以过去已经过时和落后的经验,去指挥现在的战争,那么只能是失败。

第二点,就是要有开阔的胸襟。不仅要有接受不同的意见,更要有容人之量,不要怕与有个性和傲气的人相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人只能是庸才。而且只有有真正能力的人才有傲气,因为至少他自己认为自己有傲气的资本。作为一名指挥员只有心胸开阔,眼界才能更宽。

对于杨震的这两点要求,杨继财一直都牢记在心,甚至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所以他脸色的变化,并非是因为王德耀临走时候的那几句话。而是因为他很担心,王德耀如此行事,轻易的,甚至说是草率的脱离指挥位置,会影响到战局的发展。

王德耀带走了整个阿鲁科尔沁旗战场部队的一半,这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有战机不去捕捉,这也是一种失误。但是王德耀没有考虑到后续将会出现什么反应,这就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了。

作为参谋长,杨继财看着地图上整个阿鲁科尔沁旗西南战场上单薄的防御兵力。再看看身边一个作战参谋,正在地图上标示的第七师团其余两个联队最新位置,心中充满了浓浓的担忧。至于王德耀的最后那番话,他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看着杨继财有些阴沉的脸色,一边还以为他因为王德耀那几句话有些不痛快的邱金堂笑了笑道:“小杨,老王的那番话,你也别太往心里去。这个家伙就是这么一个炮筒子脾气,那个劲上来的时候说话不管不顾的,也不管别人能不能接受的了。战场上杀出来的人吗,说话嘴上就缺少一个把门的。”

虽说与眼前的这位年轻参谋只见过几面,相互之间并不是很了解,但是邱金堂对于杨继财可谓是久仰大名了。知道眼前杨继财虽然很年轻,但是很得王光宇,甚至是总部二号和三号的看重。而在林西战场上,更是被王光宇当成了救火队员和预备指挥员使用。

而在此战之前,他在王光宇那里曾经看过杨继财绘制的,那副整个炮兵司令部没有几个人能够有这个水平的嫩江军区地图时候,也不禁在喝了一声彩的同时,也曾经动了挖人的心思。只是碍于王光宇死活不放人,才最终不了了之。

邱金堂知道眼前的这位年轻干部,虽说年纪很轻,但是才华相当的横溢。可以说是目前总部各级作战参谋之中,绝对的佼佼者。年轻人吗,再加上才华突出有点傲气,无法接受王德耀的话也很正常。

虽说邱金堂的年纪也不大,也只有三十多岁。但是作为一名老兵,他对这些年轻干部,总喜欢以老大哥自居,而且他很喜欢和年轻干部在一起。他可不希望这个年轻人,心中因为王德耀的那一番话,留下点什么不好的想法。

而作为老战友,他更不希望王德耀这里,因为主官与参谋长不和,使得指挥上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战局。军事主官如果和参谋长之间出现隔阂,这无疑对战局是一个相当不利的影响。

今天看到杨继财在听完王德耀临走时候的那番话,脸色有些不对,还以为这个年轻人因为年轻气盛,有些接受不了王德耀那番自己听着都有些不中听的话。所以才特地的劝说一下,希望眼前这个年轻人不要因此产生与王德耀之间的隔阂。

听到邱金堂这些劝说的话,杨继财苦笑了一声道:“首长,我不是因为王司令的那几句话生气。他是我的上级,对于他的批评对与不对,我必须要接受。而且我的心胸,也没有那么的狭窄,容不得一点批评和不同的意见。他是军事主官,说什么也是正常的。”

“我只是担心,他的这次作战会带来的连带其他影响。整个阿鲁科尔沁旗战场上的形势,会不会因为他今晚的夜袭,而发生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变化。确切的说,我们当前的第七师团整个行动计划,会不会因为他的这次行动而改变。”

“首长,日军虽说骄纵了一些,但是他们并非都是傻子。在我军的地空火力夹击越来越猛的情况之下,死教条的不会改变原有的计划。冒着这么大的伤亡,继续原有的计划。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日军向来是不择手段的。”

“而且日军一向的反应速度并不慢,甚至还要在我们大部分的部队之上。如果说日军摸清楚我们在整个西满战场上的实际兵力部署,我并不相信。我们部队的保密工作,没有那么的懈怠,也没有那么多的漏洞可供日军去抓。”

“但是如果说日军摸清楚了我们在阿鲁科尔沁旗的大致兵力部署,我还是相信的。白天虽说我们一直沿着地形节节抗击,并未死守任何一地。但是我们还是有伤亡,甚至有被俘的人员出现。”

“尽管战斗不激烈,敌军却是很容易通过这些,乃至整个战场上的形势变化,就能大致的掌握我军在阿鲁科尔沁旗的兵力数量。日军中绝大部分参谋虽说骄狂了一些,但是他们在军事理论,尤其是对战场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的水平,可是在我军之上。这么一点形势再判断不出来,那么他们的军校也就白读了。”

“一旦王司令那边夜袭战斗打响,在你们重炮和航空兵空袭之下损失惨重的国崎登,会不会顺势而为,利用我军防线上的兵力减少的机会,放弃继续西进至东乌珠穆沁旗的计划,改为就地向巴林左旗强行穿插?”

“如果国崎登真的改变原有计划,放弃切断林西战场我军可能存在的补给通道,并放弃眼下关东军已经展开的正面强攻加上后路包抄的战术。调转方向,利用我军防线上出现的漏洞,强行向林西战场我军侧翼突破。那么我们手中仅剩的一个团,能不能抵挡的住日军两个联队的突击?”

“首长,即便我们白天给第七师团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对,再加上夜间的轰炸和炮击,日军的伤亡数字不会太轻。但即便是日军步兵联队损失惨重,他们的工兵联队和辎重联队,随时可以并入步兵联队作为补充兵员使用。”

“而按照我们以往对日军这种老牌师团作战的经验来看,日军的工兵与辎重这种非战斗兵员的实际战斗能力,并不比日军正规步兵要差。甚至可以说,不用经过特别的训练,就可以当做步兵使用。他们的非战斗兵员,与正规的野战部队区别,只是针对的重点不同而已。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发下武器就可以作战的。”

“按照我军的战斗力来看,我们的一个团在打防御作战的时候,面对日军一个联队是没有任何的问题。甚至在面对面的硬碰战斗之中,也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两个日军联队同时发起攻击,那么情况很有可能会脱离我们的掌握。”

“即便有地形可以依托,但是我们一个团的兵力还是过于单薄。更何况我们目前手中的这个团,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经验,都远远无法和老部队相比。干部和骨干虽说都是老兵出身,但是没有战斗经验的新兵太多了。”

“这样一个团的兵力,在地形相对复杂的情况之下。要防守这么大的范围,根本就守不住的。我们的防线几乎可以说,就是一张网眼过大的渔网。要是日军集中兵力,我到还不算担心。但是却是恰恰他们眼下这种以大队为建制的情况,却是我最担心的。”

“因为我们都不知道,第七师团会选择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完成转向。如果日军在我军地空火力夹击之下,不集中兵力而是就采取以目前大队为建制,如水银泻地一般向我们防线渗透,我们拿什么去防御?”

“而一旦阿鲁科尔沁旗一线被突破,那么整个林西战场的左翼,将会全部的处于被动的情况,甚至整个林西战场左翼会因为兵力不足,有可能会全线崩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日军的一个师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