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坚持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坚持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这次东北局开了整整两天的会议,说是东北局书记处全体书记会议,但实际上兼任东北局第二书记的魏拯民眼下正在江北治病,第三书记冯仲云又跟随三路军在岭西活动.而原北满省委书记,现任东北局宣传部长金策又不是书记处成员。

而兼任东北局书记,此时在乌云地区整训部队的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因为此次会议,涉及到一路军以及南满省委的事情几乎没有,也就请假没有参加。实际上参加此次书记会议,并最终拍板的只有总指挥、李延禄、杨震三个分别负责党政军的书记。

至于朝鲜dú lì师的问题,杨震不想在此次会议上谈。他琢磨了一下,还是决定将这件事情交给李延平去实际处理。

而他自己则在会议结束后,一边等待江北物资抵达,一边在已经抵达一分区并完成与陈翰章交接的陶净非的陪同之下仔细查看了一分区的地形,以便为今后兴建大型综合训练场选址。

杨震到一分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了rì军在富锦东南乌尔古力山修建的要塞。尽管只是动工不久,但杨震依旧可以从已经大致完成的部分基础项目中,看出rì军对于这个要塞是下了一番苦心的。

虽然要塞的主体工程只是刚刚起了一个头,但未来驻军的营房等基础设置却是已经全部完工。在仔细查看了一边要塞已经完工和已经打好基础的部分后,杨震最终决定就将未来的大型综合训练基地放在乌尔古力山。

这里不仅有rì军已经兴建完毕的足可以驻扎一个师团的营房,以及大量的山洞仓库,而且从地形上来说,山地、平原、沼泽等地貌齐全。

在这里建设大型的综合训练基地,除了在修建一座巷战训练设施之外,几乎用不到再有什么额外工程量了。大部分设施只要经过简单的改造就可以完成。

只是对于杨震来说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是,这里往北就是规划之中的生产建设兵团主要农场之一。未来这个基地的发展很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在眼下金子不当窝头的当口,杨震也就顾不得挑拣了。

杨震利用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走遍了富锦、同江、抚远几乎所有的地形。并在临走前亲自找接任一分区政委兼生产建设兵团政委的陶净非,谈了整整一夜。除了指出他这个政委之前的错误,以及杜开山的问题之外,杨震就是详细的将自己关于对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这个军区训练基地的规划详细的和陶净非解说了一遍。

在与陶净非相比,整整晚了一个星期才上任的军分区司令员刘长顺此时正忙着接手军区调拨过来的装备、物资,以及接收调过来的干部、部队组建新的分区dú lì团的情况之下,杨震只能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军区训练基地的任务主要交给陶净非。

而且在他看来,与稳重有余、灵活不足,更适合守业而不是创业的刘长顺相比。主持组建工作这种事情还是交由主动xìng更强的陶净非来主持更恰当,思路也会更开阔一些。

听完杨震关于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训练基地的构思,就算陶净非心里承受能力再强,也不禁有些瞠目结舌。

在他看来,按照司令员的总体规划,这个主要位于萝北、富锦、同江境内的生产建设兵团今后将要承担军区所有党政军人员的吃穿之外,还要担负起部分战略总预备队的职责来。

这个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完毕后,将会与兵工厂一起成为整个吉东军区的命脉所在。要说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是一支军队存在与发展基础的话,那么这个生产建设兵团生产出来的粮食、被服就是军区部队,甚至根据地内所有人基本生存的基础。

而且听司令员的意思,作为分区军事主官的刘长顺今后主要会将jīng力放在编组、训练分区基干武装上。而作为兼任第一政委的总指挥、第二政委的李延禄还要将主要jīng力放在全局上。这个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事情,要由自己这个兼职的实际政委负责。

只是这担负供应全军区近十万部队,根据地内上百万人口的吃饭和穿衣,还有负责地方工作的大量人员吃饭和穿衣这么重要的任务,自己能够承担的起吗?想着杨震口中对他来说,几乎是全新而又陌生的工作,庞大的规划,陶净非脸上多少带着一丝苦恼。

看着表情显得很震惊的陶净非,杨震笑了笑却没有多做什么解释只是道:“我坚持将你调任到一分区,就是对你的能力报了很大的期望。刘长顺虽然兼任兵团司令员,但他的能力我知道,只能负责军事工作。其他的方面就有些勉为其难了。”

“其余的事情还是主要依靠你。这个生产建设兵团虽然是由军区与东北局共管,但主要上还是军区负责。民政、经费等方面虽然由东北局负责。但主要的编制、生产计划的制定还是由军区主管。生产出来的物资,除了优先满足军区需要之外,剩余的才上缴东北局。”

“调你来是军区常委会经过慎重考虑的。你在一分区除了抓部队的政治工作外,生产建设兵团的rì常管理,综合训练基地的组建还是要依靠你。尤其是综合训练基地组建,所有的事情必须由你亲自抓。

“不过生产建设兵团的事情,在组建完毕后,你可以将主要的jīng力抽出来。将部分工作移交给兼任政治部主任的李泰负责,你只要在大的方向把握一下就可以了。”

听到杨震的这些交待,知道已经决定的事情不可能在更改的陶净非有些愁眉苦脸的道:“司令员,您总得给我派两个人手吧。这么多的事情都压倒我身上,身体吃得消、吃不消倒是好说。要是不小心搞砸了那里,耽误的可是大事。我一个人的能力还是有限的。”

“尤其目前一分区在原参谋长王汝起同志调任二分区后,一直还没有配备参谋长。还有李泰同志,您忘了,不是也调到二分区去任参谋长了吗?现在整个军分区,就是我和刘长顺同志两个人在唱独角戏。”

“司令员,不是我怕吃苦,可这么多职务兼在一起实在是有些分身乏术。这分区班子又始终没有能配齐。您看看是不是再给我调配来几个得力的干部,哪怕就两个人也行。”

对于陶净非提出要人的要求,杨震想了一下有些迟疑的道:“现在部队正在扩编,合格的干部那都缺,我上哪给你去找几个你要的得力人手去?这样吧,全军区团一级的干部,随你挑选两个。不过我可说好了只能是两个啊,多一个都不行。”

听到杨震总算答应给自己调派两个人手,陶净非松了一口气后,琢磨了一下道:“司令员,您离开一分区去不去四分区?你要是去的话,最好找老杜好好的谈一谈。”

本来按照计划离开一分区后,就要去四分区检查工作的杨震闻言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杨震将部队扩编、装备、人员的调整除了拿一个大方向之外,其余的全部丢给了李延平、郭邴勋和高禹民。他将自己摘出来,主要就是想好好的看一下根据地内主要的地形。用他的话说,沉下心来好好看看几个分区的地形,准备来年放手大干一场。到了四分区找主要军政干部谈话,自然是他的行程之一。

就在杨震在分别找刘长顺与陶净非谈完话后,准备按照行程离开已经迁至富锦县城的一分区,去四分区的时候,一封加急电报又将他调回了东北局驻地萝北。

虽然总指挥在电报上没有说让他立即赶回东北局驻地是什么事情,但回到萝北见到一脸愤怒的一路军总指挥和特地从江北赶过来的一路军政委,还有面带尴尬的陪在一边的李延平的时候,杨震当即就明白这封加急电报的原因。

当愤怒的杨靖宇一把将杨震拟定的那个朝鲜dú lì师名单拍在杨震面前道:“杨司令,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路军的人难道都是朽木不成?这个朝鲜dú lì师的骨干好赖都是我们一路军出来了,这个人选你怎么也得和我们商量一下吧?”

“杨司令,不是我杨靖宇本位主义,想要拉什么山头。但就算你是东北局主管军事的书记,但这手也伸的太长了吧。不错这些装备都是你们吉东军区提供的,但我们不是军阀的队伍,吃你的就要事事也受到你的制约。这党的纪律还要不要?”

看着愤怒的杨靖宇,还有一边脸sè也是相当不豫的魏拯民两个人,杨震淡淡的笑了笑道:“杨总司令、魏政委你们消消气。我怎么做是有原因的。一路军的同志的确jīng通游击战术,但对于正面作战的经验还不行,尤其是大兵团正面作战还需要学习。”

“我说句不客气的话,那个原二军六师的师长政委最多指挥的兵力不过千把人,也就是和我的部队一个营差不多。要说分散游击,这是他的特长,但要说指挥大兵团作战,他的经验与能力还有欠缺。一路军出身的干部,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不足,对于组建一支正规作战部队来说,也是一个缺点。”

“zhōng yāng命令我们组建朝鲜dú lì部队,难道杨司令和魏政委的眼光就放在这一个现在不过区区二三百人的所谓dú lì师身上?我不知道你们明白zhōng yāng的意思没有。zhōng yāng并不是单纯的组建一个朝鲜籍的部队,而是准备将这个所谓的朝鲜dú lì师办成一所大学校,为将来争取朝鲜dú lì做准备。”

“zhōng yāng的意思是将这个朝鲜dú lì师作为种子,利用东北地区是朝鲜人在我国主要聚居区的这一优势,将来为朝鲜解放组建更多自己的队伍做准备。zhōng yāng是准备拿这个朝鲜dú lì师作为一所军政学校,培养朝鲜籍的军政干部。否则你们二位不会真的以为zhōng yāng糊涂到用着几百人去rì军严密控制下的朝鲜打游击吧?”

“如果说真的让这个朝鲜dú lì师去延吉地区和朝鲜境内打游击,也许二军的那位师长兼政委适合。但是作为一个为未来朝鲜建立自己军队而培养干部的学校,那位师长兼政委就不明显适合了。”

“如果我们完全按照zhōng yāng的指示执行,那么这个朝鲜dú lì师的各级干部人选,就必须要选拔有正规的带兵经验,最好是经过系统培训的人。毕竟我们是为朝鲜同志组建一支正规军队,而不是游击队。”

“金雄同志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到东北之前一直在新四军任团参谋长。而崔石泉同志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在黄埔军校的时候担任过区队长、教官的职务。任师长和副师长是一个合适的选择。金光侠同志也是出身于黄埔军校,又有东北多年的游击战经验,担任师参谋长也是合适的人选。”

“而朴一禹同志毕业于zhōng yāng党校、延安抗rì军政大学,参与组织过关内的冀东大**,又在关内根据地任过联合县长。政治工作经验丰富,尤其擅长组织工作。在金策同志还要担任东北局宣传部长的情况之下,任副政委、代政委是恰当的。”

“我已经和李政委商议过,准备下一阶段在根据地内的朝鲜人中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制。准备在对编入朝鲜dú lì师的各级干部进行严格的培训后,先将其扩充到三千人的编制。等这三千人完成训练后,在视情况扩编为两个旅级支队。

“至于那些副职,都是为了今后扩编准备的军政主官。无论是金成柱也好,朴德范同志也好,必须要经过系统的,与他们职务相适应的军事学习后才能担任军政主官,这是必须的。这不是装备由谁出的问题。

“zhōng yāng既然把组建朝鲜dú lì部队的任务交给我,我就必须要负责到底。我要的是一支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队伍。不是一个花架子,用来给人看的部队。”最后这句话,杨震说的斩钉截铁,半点商议的余地都没有。

实际上杨震给出的这个解释,他自己认为已经是很委婉了,说的也很清楚了。而且在他看来自己不能也没有必要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全部说出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