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朝鲜独立师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朝鲜独立师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见到杨震终于点了头,表示同意了自己的意见.李延平微微的松了一口气后,不由的有些疑惑的道:“司令员,你怎么想起这件事情了?不会是因为昨天晚上提起我家庭的事情,你才想起的吧?”

杨震微微点了点头道:“有一部分原因,但不全是。我们在二次攻占佳木斯后,我见到报名入伍的伪满佳木斯师范学校的学生时候,才想起来这件事。至于办保育院和军属子弟学校的事情,是陈泊早就与我说过的。关内各根据地都是这样做的。”

“将部队干部子女集中到一起,统一管理、教育,即有效的避免了孩子牵扯到父母的jīng力,也可以让父母安心的作战。另外,集中抚育,也可以利用组织关系,尽量的满足孩子们的营养所需。”

“政委,等下午的会议结束你去找一下张镇华,让他尽快的交待下去,这个集中寄宿制学校和保育院,一定要尽快的成立。还有让他专门挑选一名可靠的医生,作为孩子们的保健医生。我让陈泊配合他,对所有的教师和保育员要严格的审查,一定要保障招收的教师与保育员绝对可靠。”

“等学校建立后,所需的物资要优先调拨,所有孩子全部享受中灶待遇。即要保证一定的细粮,也要参杂一部分粗粮。细粮是保证孩子们的营养,粗粮是让他们在补充部分微量元素的同时别忘了本。想办法搞上几头nǎi牛,一定要保证孩子们每天能喝上一杯牛nǎi,一个鸡蛋。”

“现在孩子的数量应该不会太多,我想这个成本我们应该能担负的起。这不仅仅是为了你的孩子,更是为了我们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战士不寒心。这件事情,你跟一下。一定要将能找到的干部、战士的子女以及烈士的子女全部都找到。只要在根据地内的,一个都不许拉下。”

“另外,派人去根据地内的几个县境内仔细查找一下,所有失去双亲的孤儿也要全部都收起来。尤其是女孩子,不能作为主要劳动力,在家里不被重视,被遗弃和卖掉的很多。咱们要是不收起来,她们的结局除了饿死之外,就只能是沦落风尘。”

李延平点点了头道:“这个你放心,我马上就安排人去进行。我们的干部、战士,基本上都是关内的劳工和战俘出身,本地的只有此次战役之前在根据地内征集的。对于这些兵员我们有详细的资料。尤其是牺牲的战士,每一个人的籍贯都登记的清清楚楚。只要按图索骥,应该不会难找。”

“nǎi牛倒是有,我们这次攻占佳木斯缴获了一个rì本人开办的,专门为rì本移民提供牛nǎi的牛nǎi场,缴获了二三十头nǎi牛。这些nǎi牛现在已经全部送到了萝北,等保育院与学校组建完毕,调拨过去几头就足够了。”

说到这里,李延平看了看说完之后,没有了下文的杨震,有些疑惑的道:“司令员,你找我就为了这一件事情?”

杨震摇摇头道:“那倒不是,还有一件事情我想你和商量一下。一分区在部队扩编后,位置相当的重要。他们那个副政委李泰兼政治部主任的xìng格我不太喜欢,做事太畏手畏脚,和稀泥倒是一把好手。根本起不到政委应有的作用,和庙里的泥菩萨没有什么区别。”

“刘长顺担任一分区兼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身上责任重大。他也没有王光宇那两下子,本身政工经验也不足,不能军政一肩挑。必须得给他配备一个得力的政委和他搭班子,担任一分区政委、生产建设兵团政委。”

“原来一分区的政委是王效明,他在王效明调离后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代政委。我当初没有将他扶正,而调陈翰章任司令员兼政委,除了陈翰章本人能力的确出sè之外,也有他自身的原因。”

“我看是不是让陶净非调任一分区政委,将一分区参谋长王汝起调二分区先任代司令员。另外二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克仁我看才干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调任四分区担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将原总部政治部宣教处长,关内调配来的干部刘一民调任二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这个干部虽然调过来的时间不长,但工作很出sè。前次征兵,表现的很抢眼。本来我是想将他调到三分区任政委的。但他的xìng格太倔强,和赵副司令凑到一起,合不来的可能xìng极大。先将他放到副政委的位置上磨练一下后,在做打算。”

对于杨震提出将原定已经定了的二分区司令员的位置重新进行调整的打算,尤其是对一分区政委人选不太满意一事后,李延平脑海中快速的琢磨了一下,便点头同意了。一分区按照杨震的计划,的确需要一个强力的政委。李泰是有些不能胜任。

而且,他也觉得杨震没有说错,李泰的风格有些偏软。在抗联三军担任过师长的他,也是军事干部出身。也许是受自己出身的三路军路线斗争之苦,也许是从三路军调到二路军有些畏缩。作风却不像一般军事干部那般杀伐果断,倒是与刘长顺总是过于瞻前顾后有些类似。

只是与刘长顺不同的是,刘长顺在事前的确有些瞻前顾后,但一旦下定决心却是果断的很,一点也不手软。他却是凡是都不出头,甚至很多的时候都抱着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的思想。

如果王效明在一分区担任政委的时候,他这个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但凡能够起到他应尽的责任,一分区也不至糜烂到如此地步。那可是在东满地区坚持数年艰苦斗争的老骨头部队,在进城不过短暂的时间之内,堕落成那个样子,他这个在王效明调离后担任分区代政委分区政治部主任要说没有责任不可能的。

如果要不是陈翰章上任后,军政一肩挑下决心大力整顿,在自己的支持下撤换了一批不称职的干部,短时间之内让元气大伤的一分区基干武装重新焕发了战斗力。在第二阶段,一分区的基干武装也打不了那么出sè。

一个担负了重要职责的军分区,要是摊上这么一个政委,绝对不是一个什么好事。这也正是昨天在讨论干部人选时,李延平只同意让他担任代政委,而始终未给他扶正的主要原因。xìng格决定命运,不是上级不考虑你,但你的xìng格这样,谁也帮不了你。

见到李延平点头同意自己的调整,杨震笑道:“政委,朝鲜dú lì师的问题,你要与一路军总指挥他们商议一下,尽快的拿出一个编制与干部配置名单。zhōng yāng调过来的第三批,也主要是朝鲜族干部就要到了。这批干部一到,这个师就要马上着手组建。zhōng yāng催促的很急,我们也该着手了。”

李延平却是摇了摇头道:“这件事情,还是等zhōng yāng调过来的人到了再说吧。咱们部队的朝鲜人比重并不高,除了七军之外,五军有一部分但是不多。相反一路军的比例还是很高的。二军六师师长兼政委、几个团长,五师参谋长,都是朝鲜籍。此次一路军北上几乎将朝鲜籍的部队大部分都带了过来。”

“zhōng yāng调来的人员名单我看了,除了部分在苏联学习的人物之外,很多都是在关内参加革命的朝鲜同志。其中有一个人是东北讲武堂毕业,又在苏联学习过炮兵专业,经历过长征考验的老干部。还有一个是黄埔军校毕业的。资历都很高,是不是等他们来后再统一安排。”

李延平说的这两个人,在后世可谓是大名鼎鼎,甚至那个名单上的很多人,只要看过描写朝鲜战争书籍的人都不会陌生。对于这些人物,杨震自然也是久闻大名、当然在后世这些被称为延安派的人,大部分没有牺牲在那场到现在还争论不休的战争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死在自己的同胞,也就是现在一路军那位师长兼政委,后世的朝鲜太阳之手。

犹豫了一下,杨震道:“zhōng yāng调来的人中,武亭我要留下。此人是炮兵专家,炮兵经验极为丰富。我要调他接替分身乏术的马其昌,担任炮兵副司令兼任炮兵教导团团长。至于其他人,你和一路军商量之后再行分配。”

“不过那位二军六师的师长兼政委不行,我看这个dú lì师由关内调过来的金雄同志任师长,二分区那位司令员崔石泉任副师长。金策同志兼任政委,朴一禹同志任副政委。金光侠同志政治部主任,姜建同志任政治部副主任。崔仁同志任参谋长,朴德范同志任副参谋长。”

“金雄同志毕业于黄埔军校原在新四军任团参谋长,军事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游击战,我看足以担任朝鲜dú lì师师长的职务。朴一禹在关内敌后战场担任过县长,擅长游击作战,担任这个副政委,并在金策同志还要担任东北局宣传部长期间任代政委也是恰当的。”

“你去和杨总指挥、魏政委商量的时候,就说这是我的意见。既然zhōng yāng不同意这个朝鲜dú lì师继续留在一路军编制内,有意纳入吉东军区建制,我是东北局主管军事的书记,有提名这个朝鲜dú lì师指挥班子的权力。”

杨震嘴上说是商量,实际上不容拒绝的语气,让李延平在惊愕之余也不禁苦笑。这个口气叫商量吗?再说有你这么安排的吗?这个要组建的朝鲜dú lì师,可是一路军出身的干部、战士占了绝大部分。

可你这指挥机构中,师长金雄、副政委朴一禹、参谋长崔仁是关内调来的。甚至没有连一个从抗联派去苏联学习后,调到关内工作的都没有。能力怎么样先不说了,他们甚至连部队都不熟悉。

金策就不说了,虽然是原三路军调过来的,但是北满的省委书记,现在更是东北局的宣传部长担任这个师政委倒也是资历足够了。可副师长崔石泉、政治部主任金光侠、副主任姜建可都是二路军出来的。

崔石泉担任过七军参谋长、代理军长、二路军的参谋长,吉东军区二分区司令员,这就不说了。原来的军长任一个副师长,无论是能力和资历也都够了。政治部主任金光侠原来是二路军jǐng卫旅的政委,现在是司令部训练部基础部长。而副主任姜建是二路军团政委出身。

原一路军出身的干部,只有一个朴德范任副参谋长这个不掌握兵权的虚职,这说的过去吗?部队的主体除了少数原二路军的朝鲜籍同志之外,主要是人家一路军抽调的,主要指挥员却是一路军的一个不用。你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定了,有没有想过一路军的感受?

看着李延平听完自己对这个连架子都没有搭起来的朝鲜dú lì师的人事安排后,一脸错愕的表情,心里摇头:“李延平的眼光还是有限。还是没有明白zhōng yāng的调集大批朝鲜干部返回东北工作的意图,更没有明白自己这番安排的苦心。”

自明代以来,rì本几次侵略中国的野心,包括甲午战争都是以朝鲜为跳板的。谁控制了战后的朝鲜zhèng fǔ,也就控制了中国陆地东部的门户。在熟知后世历史的的杨震看来,战后的朝鲜zhèng fǔ必须牢牢控制在中国手中。

至于zhōng yāng是不是也抱有这个想法杨震不知道,但杨震自己却是认为战后的朝鲜,必须要控制在中国手中。绝对不能像后世一样,赔了夫人又折兵,再养上一头白眼狼来出来。

至于后世那个名义上打着共和国的旗号,实际上已经成了封建世袭制,除了伸手要钱、要粮食援助之外,就是时不常的搞出点动静给世界看的朝鲜zhèng fǔ绝对不能在出现。至于能否改变战后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这点杨震倒不是太在意。

在杨震看来,对于一个惯于狐假虎威,刚吃了几天饱饭,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这么一回事。以剽窃为己任,狂妄自大,甚至整个民族都带着一股病态的心理,分裂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打定主意的杨震,看着一脸错愕表情的李延平后,突然想起了自己忽视了一个人。那个人能在军队中延安派和苏联派占据大多数,文官中也不占优势的情况之下,利用自己在抗联时候的基础,以及朝鲜民族情绪成功的清洗了这两大派别,绝对有一定的手腕。这个人绝对不能再让他带兵了。

看着一脸错愕表情的李延平,杨震犹豫了一下后道:“这样,在原二军六师不是有一个叫做金成柱的师长兼政委吗?让他担任这个dú lì师的政治部副主任。至于姜建同志,不是原来的一旅政治部主任吗,那就调到他到后勤部,接替张镇华担任政委。至于李泰一不要在一分区了,他不是军事干部出身吗?调他到二分区任参谋长。”

说到这里,杨震沉默了一下对李延平道:“你与一路军商议朝鲜dú lì师的人选时候,转告魏政委一句话。就说我请他多看一下中rì两国几次战争的经过,以及多考虑一下战后东北边防的格局。我想他们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