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计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计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对于被科瓦廖夫揭了老底,杨震却没有半分的不好意思.实际上对于杨震来说科瓦廖夫虽然说的没有错,自己手头的确有足够的汽车,而且数量足以满足鹤立地区的煤炭外运。但汽车这东西不是马,给点草料就可以跑。它是需要大量的汽油的。

所以对于科瓦廖夫揭老底的行为,用不着不好意思的杨震只是淡淡的道:“科瓦廖夫同志,您说的没有错,我的确有数量足够的汽车。但您也知道,这汽车跑起来是要烧油的。可我现在最缺的就是汽油。”

“在只能依靠缴获的汽油作战的情况之下,我无法拿出太多的汽车用于运输这些非军用物资。您也看到了,即便这次我到鹤立来,也是骑马,而没有乘车。我想骑马与乘车在舒适xìng上的差别,您应该明白。”

“科瓦廖夫同志,我并非是要敲诈伟大的苏维埃。如果我但凡有其他的办法,这架飞机我完全可以免费的送给苏联同志。但我们现在确实需要大量的无烟火药,希望苏维埃方面能够体谅我们的这个需求。”

“大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全力的保证作战物资的储备。您也是军人,应该知道一场战役需要消耗多少的物资。朱可夫将军在诺门罕战役期间,一天的物资消耗量,我想您心中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数字。”

“当然我的部队无论是机械化程度,还是火力都远远无法与朱可夫将军的部队相比。但至少弹药的需求量却是也相差不太多的。火箭炮是对付rì军重兵集群的重要武器,对于我们下一步作战可以说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彻底的击破rì军此次重兵围攻。”

“而我们现在即便停下所有使用无烟火药的武器生产,全力保证火箭弹的生产。按照现在库存的火药数量与还相当有限的生产能力,也无法制造太多的火箭弹。所以向伟大的苏维埃求助,几乎是我们目前能做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

说到这里,杨震脸sè变得异常严肃道:“科瓦廖夫同志,也许您不知道,这次作战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一旦作战失利,我们将再无任何退路。而伟大的苏维埃前面的投资,也将随着我的部队全线崩溃,而全部的丧失掉。

看着杨震诚恳的目光,作为格鲁乌驻远东军区最高负责人,对于东北境内rì军动向可以说有一定了解,甚至是相当了解的科瓦廖夫知道杨震说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就他所知,此次rì军单单新成立的野战师团就调集了两个,这还没有将所谓的满洲**这样的傀儡部队算在内。

目前困守在下江地区数县境内,几乎没有任何后方的杨震所部,一旦在战斗中失利,将会面临彻底失败的危险。因为除了这几个县的根据地之外,在rì伪军严密统治下的东北,除了深山老林之外,他们再也找不到任何一处可以休整、补充的地方。

而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一旦他的部队在作战中失利,苏维埃前期在他们身上的苦心投资,将会全部付诸东流。将会重蹈西班牙内战的覆辙。

实际上科瓦廖夫中校此次来,对于杨震有可能的漫天要价,苏军总参谋部并不是一点准备也没有。但苏军总参谋部的意思是军工原料可以给一些,但武器坚决不能再给。因为已经战云密布,一触即发的欧洲形势,让苏军不敢冒着两面作战的风险,全面引起rì苏交战。

而且从总参谋部的意思来看,总参谋部是准备将这支中国同志的部队控制起来。以便不远的将来有一天在欧战爆发后,能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牵制住在满洲的rì本关东军。

并在不影响远东地区稳定,不引起rì苏大规模的战争的情况之下,尽快使其强大起来,以使得rì军无暇北进。所以让他一定要想办法控制住这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以便使其为苏维埃祖国利益效力。

所以在物资援助的方式面前,让他尽量避免无偿援助以及交换的形势,但可以提出贷款的模式。另外,虽然不能增加对其武器的援助,但要使其武器的自给率达到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也许总参谋部认为相对于武器弹药,在更难自制的军工原料方面卡脖子会更划算,而且不至于引起对方的过于反感。所以科瓦廖夫这次来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想办法降低其军工原材料的自给能力,使其对苏联的提供原材料形成依赖xìng,以便将这支抗联武装更好的控制在手中。

接到莫斯科的这道命令,科瓦廖夫马上明白,这个决定不是总参谋部自己可以决定的,肯定是来自统帅部上层的意见。恐怕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之内,让莫斯科对东北坚持抗战的中国同志之前思路急转直下的原因,应该是受到了欧洲rì益紧张的局势影响。

对于这架在西班牙内战时候表现出sè的意大利新式轰炸机,总参谋部的兴趣并不是很高。能拿回来更好,拿不回来也无所谓。红军已经有了几种速度更快,xìng能更好的新式战斗机在进行试验。这种意大利飞机对红军形成的威胁并不是很大。

飞机要不要无所谓,但有一点科瓦廖夫却是很清楚。那就是按照总参谋部的意思,这支中国抗rì武装必须要控制在苏联手中,至少要在战略方面控制他们为苏联服务。也就是说科瓦廖夫此次返回东北,这架飞机的事情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沉默了好大一会,科瓦廖夫才道:“杨震同志,这架飞机,我们要求无偿提供给我们,这最起码向莫斯科显示了我们之间合作的真诚xìng,以便为今后继续合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鉴于你们目前的形势,你需要的这批物资我们可以提供,但必须要以贷款的形势。”

“我们可以以贷款的方式按照比国际价格稍低的价位出售你们所需要的物资。由于中国同志面临的军事压力,这批火药可以先行发货。至于价格,可以稍后再算。另外,今后中国同志购进的其他物资都可以使用贷款的形势购买。考虑到中国同志的困难,可以先记账,等累计到一定的数目后,再行支付。”

“不过杨震同志,你们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今后对于红军现役的武器装备,我们不会再提供。能出售给中国同志的只有你们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以及基本的物资。如果苏维埃认为中国同志战斗失利,形势恶化,再无继续战斗下去的可能,我们可以随时中断合同。”

听到科瓦廖夫终于松了口,杨震丝毫没有犹豫的点了点头:“可以,这架飞机我们无偿的送给你们。我们所需物资由你们按照秘密贷款的方式提供给我们。但有一点利息不能定的太高,你们也要考虑我们的偿还能力。”

“另外在支付本息的时候,我们希望可以采取灵活的付款模式。您知道的对于硬通货,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数量。只能视情况,采用煤炭或是其他的矿石支付。必要的时候,请允许我们可以拖欠一段时间。”

“另外,我们希望亲爱的远东军区可以帮助我们培训一批飞行员,当然这些费用可以作为贷款的一部分偿还。我们还希望伟大的苏联红军能够卖给我们一到两架的远程飞机。使得我们可以架设一条经过蒙古通往延安的空中桥梁。”

“当然在目前的形势之下,一切维护和保养还需要苏联同志的帮助,而这些同样可以作为贷款的一部分执行。”

说到这里,杨震笑了笑道:““当然如果我们战败了,这张合同即便苏联同志想要执行也得有一个执行的对象不是?所以为了伟大的苏维埃援助中国同志的心血不白流,为了我们能更有力的狠狠打击rì本法西斯,我希望苏联同志能尽快的将答应的物资运到。我们的兵工厂还在等米下锅那。”

两个人可谓是都心怀鬼胎,杨震想利用苏联的想法,尽可能的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而科瓦廖夫也明白的告诉杨震,这是一份尽管是卡脖子的合同,但也要视你们的战事进展情况,可以随时撕毁的合同。

一份贷款与物资出售合同还尚未签订,相互之间便告之对方这份合同可能随时遭到撕毁,这也算是谈判史上的一个奇谈了。

对于杨震的要求,临来之前,得到了充分授权的科瓦廖夫想也没有想的便点头道:“可以,除了飞机一事还需要莫斯科同意之外,其余的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我这次来的人中就有这方面的专家。”

科瓦廖夫的干脆,杨震也不拖泥带水的道:“这样,我让我们后勤部彭部长来和你们谈判。你也知道现在大战一触即发,作为最高的军事指挥员,吉东军区的司令员,我不可能离开前线太长时间。”

说罢,杨震笑了笑道:“不知道科瓦廖夫同志有没有这个兴趣跟我一起回到前线去看看?参观我们是怎么与万恶的rì本法西斯战斗的?对了,顺便还可以参加我的婚礼。”

对于杨震的邀请,科瓦廖夫明显并不怎么感兴趣:“杨震同志,我刚刚从诺门罕战场回来,不辞辛劳的又来到了您这里,已经是很疲惫了。况且我还要督促我们的专家尽快与中国同志达成协议不是吗?”

“至于对于您的新婚,我会送上亲手制作的礼物作为贺礼的。不过杨震同志,您认为在敌情如此严峻的现在您结婚适合吗?我想这对于士气会很不利的。”

对于科瓦廖夫对自己即将举行的婚礼合适不合适的评价,杨震并不太以为意。用西方的眼光来看,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举办婚礼的确有些不太适合。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这种做法却正是可以起到变相鼓舞士气的做用。

两**致商议完毕,便各自以最快的速度调人进行谈判。毕竟形势越来越紧张,早一些谈好,也早一些可以解决杨震面临所部的急需。

而在距离萝千里之遥的延安,刚刚听完林总的汇报,便接到了杨震请示的关于继续向苏方以贷款的形势购进一批急需的战略物资的电报,领袖将处置权却是交给了刚刚从杨震那里返回的林总。

仔细看了一番杨震的请示电报后,林总笑了笑对领袖与总司令道:“主席无妨,我看可以在这方面给他充分的授权。”

“近一个月的接触下来,他给我的印象很深。如果说我对他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么除了他的那些可以称的上胆大包天的战斗经历之外,那就是他本人的个xìng。”

“在我看来他首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其次才是一个***员。他身上的民族xìng很强,虽然没有明说,但潜意识里他给我的感觉对于苏联党的防备之心极重。他对苏联同志是即用,但是更防。”

“我看他这个贷款购买急需物资的想法,一固然是眼下既无与后方的直线联络通道,也无一切补给来源的他们急需。二恐怕也不是没有借机从苏联同志那边能捞多少就捞多少的想法。”

“您看看他和苏联同志签订的这张所谓的合同,这哪是合同,简直可以说是相互都在算计对方。这张合同看起来很重要,但仔细品味过后,说穿了实际上是一文不值。”

“苏联方面随时可以依照形势的变化,撕毁这张合同。而他们也同样可以依照形势的变化,拒不履行合同。拿矿产资源冲抵贷款,我真不知道他们那里除了煤炭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用来交换的大型矿产。”

“而集中在鹤立一地的煤矿受战局的影响又太大,在战争形势之下,随便找一个借口就能搪塞对方还款的要求。您不知道,这个家伙自从上次与苏联方面签订了以煤炭换粮食的协议,人家的粮食都运过来半个月了,他却百般抵赖,才还了人家一千吨煤炭都不到。我回来之后,恐怕更是一个子都不会付。”

“就是他完全履行合同,在rì伪军的严密封锁之下,他那些煤炭除了苏联方面还有地方去卖吗?这个小家伙鬼道的很,苏联同志恐怕在他身上很难占到什么便宜。当然这不排除苏联同志有其他目的的原因。但我有种感觉,东北的形势我们可以放心的交给他,在他身上,绝对不会出现我们担心的那种情况。他吃不了亏的。”

“另外,主席他要的那几个人是不是可以给他?他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利用贷款从苏联方面购进几架远程飞机,打通他们与zhōng yāng的空中联络。我们手里不是有一批在xīn jiāng学过飞行的人吗?我看可以统统的都给他。”

对于林总的评价,领袖沉思了好大一会,下决心道:“我看可以下这个决心了,给他放权。让他按照形势自己去制定发展方向。一切以东北抗战大局以及保证党对东北抗联的充分领导为前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