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八十七章 英国人的鸡肋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八十七章 英国人的鸡肋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其实杨震在部队挑选武器装备,尤其是重装备的时候,并未一味的要求先进,一味的要求别人提供性能最先进的武器.他更多的是看重是不是符合自己部队的现状,以及保证补充的能力。

杨震为抗联师一级选择的无论是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还是fefh一零五榴弹炮,都是可以使用马匹牵引。而且这两种火炮与同口径火炮相比,重量都是比较轻,牵引方式也极其灵活,必要的时候可以由人力转移,很符合中国人的体质。

尤其是fefh一零五榴弹炮,可以使用马匹牵引。以及不到两吨,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人力转移的重量,很适合抗联现状。最关键的是作为德国陆军师属标准火炮,这些火炮在战场上装备的数量相当大,被缴获的可能性也最大,还是比较容易获得的。

这也是杨震为何在m三零火炮,形成生产能力之后,却一直控制其产量。使其在整个战争之中,总产量并不高。而将生产能力主要放在zls三七十六毫米加农炮,以及为德制一零五榴弹炮生产零部件上。

就是因为这种苏式火炮的确性能先进,炮弹的威力也大,也同样能够用马匹牵引。但是也秉承了苏制火炮一贯的优点,那就是实在是太重了。三吨多的行军重量,对于中国的道路来说,作为一种师级火炮实在是太重了。

而且中国的马匹矮小,力量也不如苏联的顿河马,牵引这样一门火炮,需要的马匹数量太多。对于下面的部队,也是一个沉重的压力。以及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桥梁,也无法承受这么重的火炮通行。

杨震在这件事情上,考虑的很全面。从火炮的来源,火炮的牵引方式以及通行能力,他都详细的考虑到了。苏德战场,还有英国人在北非战场上,缴获的坦克不见得有多少,但是火炮的数量肯定会满足自己需要的。毕竟与坦克相比,德军的火炮数量要多的多。

对于杨震的这几个要求,霍普金斯与韦维尔上将都不约而同的用怀疑的眼光,打量了杨震好大一会。才由霍普金斯开口道:“杨,你应该相信我们援助你们的诚意。你不应该对美利坚合众国与大不列颠王国,协助盟友的决心有所怀疑。”

“就算在运输途中会产生一些意外,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美国方面答应给你们物资和装备,会一样不少的运到满洲的。尤其是武器装备,我可以用人格担保,我们答应的一样都不会少你们的。”

“作为美国的前商业部长,我坚信美利坚合众国有能力也有把握,在满足其他方面战线,以及自身所需的情况之下,满足你们的所有需要。这一点,你还有你的同僚们,大可不必要有什么担心和隐忧。”

“我清楚你担心的是什么,但是我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德国的坦克和火炮,先不说英**队现在缴获了多少,能不能满足你们的需要。就是数量足够,但是单单就维修、保养这一方面,根本无法与有着稳定供应渠道的我们相比。”

“要知道,就算我们答应提供给你们缴获的德军武器装备,但是你们根本就无法获得必要的零部件补充。没有稳定的零部件来源渠道,你们怎么能够保证转交给你们的德国装备可以在战场上使用?”

“更何况,英国方面目前在北非战场上的态势,并不是很理想。德国人在北非战场上,投入的力量也不是最多的。即便是我们同意你的这个要求,但是寥寥无几的战利品,怎么能够满足你口中战场上巨大的消耗所用?”

“杨,还是那句话,你应该相信你的盟友,会按照我们签署的协议一丝不苟的来执行。而我们美利坚合众国,也有能力在你们大规模的扩充军队情况之下,保证你们所有的武器装备达到你们想要的标准。”

霍普金斯的反驳,杨震却是摇了摇头道:“老朋友,不是我不相信美国有没有能力去履行你们的诺言。我还是那句话,战争之中什么样的情况都会出现。为了应对意外,我们必须要有多手准备。至少在你们美国方面提供的坦克没有按时到位,火炮数量也许不足的情况之下,我们能有应付意外的手段。”

“而且老朋友,在这里的人都是明眼人。我说句毫不客气的话,如果我们与苏联人都急需坦克补充,你们是优先给我们,还是先给苏联人?就算你们美国目前还没有参战,大规模的扩军暂时还无法实现。但是苏联方面,还有北非的英国方面有需要怎么办?”

“按照目前苏德战场上,苏军损失坦克的数量以及速度来看。你们需要给他们补充多少辆坦克,才能让他们军工能力全面恢复战前产量之前,保证苏军的作战能力不被德国人彻底的击垮?”

“要知道生产足够数量的坦克,可能会需要一个月。但是让这些坦克在战场上损失掉,却是只需要短短的几天而已。而仅仅从苏德战场目前进行的几次会战来看,苏军每场战役损失的坦克数量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其数量之大,甚至你们美国人,都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将他们的战损本补充完毕。”

“打个比方,一个月之内你们生产了三千辆坦克,但是英国方面因为战损过大,自身的产量短时间之内无法满足,急需在短时间之内至少补充一千辆坦克。而苏联人要必须得到一千辆以上的坦克,才能维持战线。”

“而我们也正在准备一场攻势,需要补充至少五百辆的坦克。可美国方面只生产了三千辆的坦克,在三个盟友又同时有需求的情况之下,你们该如何的分配?是先满足我们所需要的五百辆坦克,还是将所有的坦克优先给苏联和英国方面?”

“如果美国也参战,那么到我们手中的坦克数量只能会更少,而绝对不会更多。老朋友,我承认以美国的制造能力,远远的超过德国与日本的工业总和。但千万不要忽视了战场上巨大损耗,对装备补充数量的需要。”

“我们没有能力去苏联和英国,还有你们美**队碗里面抢食。说实在的,我们想抢也抢不到。对外交通线都在人家手中控制着,那里轮的上我们去抢?但是我们扩编以及补充战损,也需要大量的重装备。”

“自己的生产能力提高,又需要一个过程。那么怎么办?只能想办法找到替补的方案。就算那些德国货是二手的装备,但是毕竟在美援不足的情况之下,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老朋友,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杨震的话音落下,霍普金斯还没有回答。那边一直没有说话的韦维尔上将,却是突然开口道:“这一点,我们可以满足你们。我们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战争全部结束,我们缴获的德军重装装备,可以全部转交给你们。”

“而且我们英国方面,也可以从明年开始提供一批盟约者巡洋坦克,交给你们使用。杨,这批坦克的性能在欧洲战场上虽然已经落后,但是对付日军的坦克,却是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韦维尔上将的回答,杨震却是了然的看了他一眼之后,嘴角微微有些上翘,露出一丝多少有些讽刺意味的笑容。而韦维尔上将,在看到杨震露出的这一丝笑容之后,却是多少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是两个人都明白,这位韦维尔上将为何这么表态。有了德国坦克和火炮作为替代品,英国人就有光明正大的借口,可以将美国人援助给抗联类似装备份额,划到自己的名下。

至于那些因为开足马力后跑不了几公里,引擎就要会开锅等原因,无法再北非战场上使用。而且无论是装甲,还是火力都已经落后于德国坦克的英制盟约者巡洋坦克,他们也是抱着这个想法。

那些盟约者坦克因为引擎的问题,几乎无法投入到北非战场作战。而且这种坦克装甲薄弱,火炮性能差、口径小,远非德军三号、四号坦克的对手。尽管一千多辆的产量也不算小,但是却无法离开英国本土到北非作战。

对于英国人来说,这批坦克几乎已经成为鸡肋一样的东西。用,与德国人对抗即不是对手,也相当的不可靠。扔了,这么大的数量,多少还感觉有点可惜。毕竟这些坦克,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除了过于糟糕的引擎之外,对付日本坦克还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英国人提出来将这批坦克交给抗联,明显是趁着这个机会甩掉这些已经成为鸡肋一样的坦克。还有借口偷天换日,用这批在欧洲战场已经是废物一样的坦克,去换美国人性能更好的坦克。

而英国人只要提出来,以美英两国的关系来说,以及美国人对欧洲战场的重视来看,美国人不答应的可能性极低。如果到那个时候再点出来,或是拒绝接收,可就是什么都来不及了。

尽管对于英国人的想法心知肚明,但是杨震却并未直接挑明。对于这位韦维尔上将这位英军资深上将,究竟沙场的老将来说,他不能与史迪威那个战场上的毛头小子同等对待。必须要给予一定的尊重,这是他作为军人对一名实战经验丰富老兵的最起码要求。

该说的话,必须要说明白。否则面对这些比苏联人还厚黑,脸皮还要厚的英国人,抗联肯定要吃大亏的。但是要讲究说话的方法和态度,既要将话点明了,又不能伤到这位老前辈。对,的确是老前辈。

虽然不是一国的军人,但是这种对久经沙场老兵的尊重,却是全世界所有军人都必须要有的最基本道德。面前的这位韦维尔上将,与史迪威那个家伙是两码回事。那个家伙虽然做到了少将,但是到眼下一天战场没有上过,还算不上真正的军人。

对于这位战功卓著,可谓是英军资深名将的老前辈,杨震没有办法像对史迪威少将那样直接,或是说连削带打的硬是把那个家伙的嚣张气焰给压了下去。自己即要将话点透,又不能伤害到这位老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