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将不如激将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五百二十六章 遣将不如激将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至于眼下所需的日军制式大功率电台,倒是不用去后勤仓库或是地方军区现调集.驻哈尔滨军用机场就有一部现成的作为与各地机场进行联络的备用电台。接到郭邴勋的命令,这部日军大功率电台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被装上一架c四七运输机,赶往林西机场。

不过报务员,郭邴勋并未在王光宇的司令部中选择。而是从总部通信部挑选了精通日语的报务员,以及译电员各一名,外加一名最好的通讯参谋,以及征得杨震同意之后,将跟随杨震从新四军调到抗联工作的叶超,连同电台和一份郭邴勋经过缜密思考之后,制定的一个无线电迷惑计划一起空运到林西机场虽然时间很仓促,计划不可能做的太过于详细,只是一份根据整个战局的大致计划。至于详细的问题,尤其是在很可能已经有少量日军溃军撤过西拉沐沦河的情况之下,对第六军司令部可能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答复上也许考虑的不是那么太详细。

但是郭邴勋,已经尽可能的考虑的周全一些。他之所以将担任多兵种综合训练计划制定的五部副部长叶超也调过去,就是为了在应对日军第六军的质疑上,尽可能的给予一定的答复。

叶超在调到抗联工作之后,因为能力突出,很是受到郭邴勋的器重。在经过五个月的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之后,在郭邴勋要求之下,改变了原有的去生产建设兵团担任主管作训的副参谋长的命令,而是被郭邴勋留在了一处担任主管大型合成训练的四科科长。

叶超为人应变能力相当不错,考虑事情全面,对上级的意图领悟力也相当的强。综合指挥能力在调到抗联之后经过系统的学习,又有了很大的提高。郭邴勋让他去阿鲁科尔沁旗担任这个临时的第七师团长,还是能够部分弥补计划制定有些仓促可能会造成的漏洞。

尽管这么做,在已经制定了一个大致计划的情况之下显得有些繁琐。但是这就是郭邴勋的性格,要么就别去做,要么就尽可能的做到最好。在他看来,上级考虑的详细一些,下面的部队就会少付出一些代价,成功的希望也就大一些。

他的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看来有些婆婆嘴,也认为作为上级也有些管的过于死板了一些。不过郭邴勋向来就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这个当初在缺少合格参谋的情况之下,养成的习惯一直被郭邴勋保留了下来。

在送走了叶超去履行新的职责之后,郭邴勋又亲自要通了马春生和王效明二人的电话。明确的将杨震的要求和战术意图,详细的告诉他们。命令他们不管有什么困难,一定要按照总部最新要求在指定时间之内,完成所有的交接。

很明显在电话那头的马春生在这个时候,被从新京换下来很不情愿。尽管总部给他下达的命令这次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他始终行动缓慢,迟迟不愿意与王效明移交。

此刻他的九师因为之前战损比较大,就在新京以北与九台交界处进行补充、进行短暂修整,只要王效明到了随时便可以进行移交。但是这个家伙就是一直拖着不办,自己也在新京前线不回九台。

在早就有心拿下新京的马春生看来新京的诱惑力,很是比其他的方向要大的太多。甚至作为此次会战主要作战方向和目的的林西方向,都没有新京对他有吸引力。

在他已经摸到新京城区边上,甚至小股部队已经渗透进新京的时候。将他从新京战场抽调出来,他自然不会太情愿。而且对于手下的部队从两个步兵师外加骑兵两个独立团、两个坦克教导营,直接被降成一个师加上部分机械化、骑兵集群的规模,也多少有些不满意。

为将者没有一个愿意自己指挥的兵力被越调越少,对于用兵一向颇有汉初那位淮阴侯韩信,多多益善风格的马春生来说。手下能够指挥的部队,被调整的越来越少相当的郁闷。更何况这次还是从主要方向,调整到他眼中的次要方向,他就更不情愿了。

但这次郭邴勋的态度很明确,也相当的强硬。在电话之中直接告诉他,如果他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完成交接那么总部就换人。如果再不换脑子就换人,这是总部的最终决定。

如果他在犹豫不决,总部就将杜开山调回来,接替他担任这个迂回穿插任务。而他则将被调到生产建设兵团去,只要郭邴勋还是抗联参谋长,他就会一直在哪里待到战争结束,不要在想着回到主力部队,甚至就连地方军分区二线部队都不会在有他的位置。

实际上从马春生调到新京战场之后不久,;郭邴勋就对他一而再的不按照总部命令执行,擅自行动很是不满意。如果不是现在挑选不出来接替人选,从来不插手干部任用的郭邴勋早就向杨震提出换人了。

为了避免马春生在此次相当关键的迂回行动中,再出现行动迟缓,贻误整个战机的事情,郭邴勋直接下了死命令。从不轻易用撤职、调任这些话来威胁人的他,甚至直接说出了撤职,调任抗联所有主力部队干部内心中发配地的生产建设兵团这样的话。

原本就对郭邴勋有些心存畏惧,知道参谋长一向是言既出,那么就行必果的人。在郭邴勋强硬的语气之中,知道不是在开玩笑的马春生这才不敢在讨价还价了。老老实实的按照总部的要求,向王效明转交了新京战场的指挥权。

放下手中的电话,郭邴勋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亲自起草了两封电报。一是给杜开山,让他一定要沉住气不要草率行动,更不能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之下擅自行动。他手中的三个师部队,是抗联在整个西满战场最后的预备队,一定不能轻易的暴露目标。

二是给通辽战场的陈翰章,让他对自己的侧翼,尤其是开鲁方向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境内的敌情变化进行严密的监控。除了叮嘱他多注意自己的侧翼之外,郭邴勋只将林西战场的战况向陈翰章做了一个详细的通报。至于其他的话,郭邴勋连一个字都没有多说。

陈翰章是抗联纵队一级干部之中能力最强的一个,而且少有的军政双全的干部。在郭邴勋私下看来,陈翰章多兵种指挥,以及对新战术和战法的领悟能力,还在杨震最重视的王光宇之上。他的才能,是所有纵队一级干部之中综合水平最好的。

而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高低不同,也就意味着自尊心的高低,能力越强的人自尊心也就越重。作为抗联纵队一级干部之中,年纪最轻的一个,又是综合能力最好的一个,陈翰章的自尊心可谓是相当的强。

原本郭邴勋认为陈翰章会在王光宇之前,完成总部的作战计划。因为通辽的地形相对林西来说,更有利于发挥机械化部队作战的长处。而且作为日军首批机械化师团,二十三师团的装备水平也在林西战场主要守敌十四师团之上。

虽说年初的空中绞杀战,让二十三师团元气几乎尽丧。但是在上半年关东军不计代价的补充之下,二十三师团已经恢复了九成的战斗力。坦克的补充,虽然还没有恢复到年初的态势,但是其余的重装备数量却是已经补充完毕。

而且作为所谓满蒙国境地带的林西日军工事群,密度和齐备程度也要远远的高于纵深的通辽。虽然没有东满地区的那种大型要塞群,其所谓的国境筑垒地域各种工事,却是相当的齐全。而且林西至巴林右旗、赤峰一线,为大兴安岭南麓,地形也要比位于西辽河冲击平原和科尔沁沙地的通辽相对复杂的多。

但是郭邴勋却没有想到,在装备和火力相同,兵力配比甚至还高于林西战场的通辽战场上,陈翰章的进展速度却远远的慢于条件远不如他的林西战场。这多少有些让郭邴勋感觉到相当的而意外。

陈翰章过强的自尊心,在郭邴勋看来甚至有些走了一定的极端。他不能容忍自己在战斗之中在条件相等的情况之下,进展落在任何一支兄弟部队后面。对于这样的人,激将法要比直言不讳的批评更能激发他的斗志。

只要陈翰章能抢在关东军下一步的意图展开之前,拿下通辽那么关东军无论再有任何的动作,都将失去一个根本的立足点。因为在郭邴勋看来,无论关东军此次全面反击的重点是不是通辽。

但有一点,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只要陈翰章拿下通辽、开鲁一线,击溃十四师团抵抗,抗联在整个西满战场这盘棋就彻底的活了。到时候通辽与林西战场连成一片,在加上已经逐步肃清的通辽以北,安广、镇赉以西广大地区,形成了完备的纵深,整个战役的主动权就牢牢的抓在抗联的手中。

关东军就算是炸开松花江大堤,将新京以北的抗联部队与身后分割开来,也改变不了整体战局的不利局面。即便关东军再调集几个师团投入到西满战场上,但是面对王光宇和陈翰章所部联手几百辆坦克的冲击力,恐怕他们也无法重新夺回主动权。

看着郭邴勋给陈翰章和杜开山的电报,杨震摇了摇头什么都没有说。对于郭邴勋的这点心思和想法以及意图,他还是明白的。说实在的他也想尽快的拿下通辽,打通与林西战场的直接联系。

但这个十四师团居然能抗住陈翰章二百辆坦克掩护之下的攻势,让这位去年将整个朝鲜北部搅合一个底朝天的猛将,在这么长的时间之内进展如此之慢,想必问题不会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郭邴勋的想法没有错,只是杨震担心有些事情往往是欲速则不达。的确拿下通辽,整个战役的主动权就彻底掌握在抗联手中。但很多事情不是着急就能解决问题的,从现在整体局面来看,陈翰章那里稳扎稳打,等到马春生行动展开之后再进行总攻击更稳妥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