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二十章 承诺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二十章 承诺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在杨震损招迭出之下,李延平的诉苦大会开的相当的成功。不仅成功的争取到了大部分伪满军俘虏加入部队,还成功的挖到了一条大鱼,抓到了一个伪满上校旅参谋长。

对于这些伪满军官,尤其是那个郭大chūn口中,依仗着驻本旅的rì军最高顾问是自己rì军陆军士官学校老师作为后台,排挤他们那个老东北军出身旅长的参谋长进行了严格而详细的审问之后,杨震与李延平共同签署了处决书。将其全部处决。

这次诉苦大会不仅使得大部分被俘的普通伪满士兵志愿参加了抗rì,还通过那些找了各种理由,不想留下的伪满军jǐng人员之口宣扬出去,给那些伪满汉jiān以极大的震慑。只是凡事有好的一面同时,往往总是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杨震果然没有料错,总指挥对于杨震未经请示,处决了被俘伪满军连以上军官,甚至包括了部分班排级军官,尤其其中还有一个旅参谋长之事极为震怒。

只是这件事情上,出于对杨震威信的维护,作为总指挥的老部下,李延平与王光宇都对总指挥进行了隐瞒。而其余的干部战士,别说一直跟着杨震的老骨干,就是那些抗联出身的人也出于对汉jiān的痛恨,也上下一心帮着隐瞒。

当总指挥接到自己jǐng卫员报告赶过来的时候,只看到满地十几个被刺刀挑了的伪满军官的尸体。对于这些汉jiān,杨震是不会舍得珍贵的子弹的。

总指挥指着一地尸体,对着杨震与李延平几个人怒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你们还要不要党的政策?你们还要不要纪律?你们不是土匪,是革命军人。你们知不知道,你们这么做rì后会对争取伪人员的工作造成多大的被动?”

集体批评完,总指挥又挨个点名。第一个被点名的就是杨震。对于自己的老部下李延平与王光宇很了解的总指挥知道,他们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未经请示,擅自处决俘虏。做出这个决定的,恐怕只有眼前这个胆大包天的年轻团长。

“杨团长,擅杀俘虏,这就是你在党zhōng yāng那里学到的?我们的党zhōng yāng就是这么进行对敌工作的?我不相信我们的党,俘虏政策就是这么做的?”

“你是在zhōng yāng身边工作过的人,无论你是什么原因来到东北的。但你知道不知道,你虽然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但在很多抗联将士心中,你的所作所为就代表着党zhōng yāng。你这么做,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你知道吗?”

见到总指挥第一个将炮口对准了杨震,本来准备做解释工作的李延平微微松了一口气:“总指挥还是明白人,知道这个事情是谁做出来的。”只是庆幸归庆幸,李延平还得想法子怎么去向总指挥为杨震辩解。

只是还没有等绞尽脑汁想着怎么为杨震辩解的李延平想出法子时候,却没有想到批评完杨震的总指挥又将矛头对准了他:“还有你,李延平,你是老党员了,是抗联的高级干部了。你不是不知道我们的对敌斗争政策,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这么做?”

“你是他的政委,他犯错误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去阻止他?他年轻气盛,你也年轻气盛?你这个政委就是这个水平?就是这么工作的?要是这样,要你这个政委还有什么用?”

“还有你,王光宇,你是我的老部下,还是任过师政委的人,也是你们五个人之中唯一真正做过高级政工干部的人。出了这种事情,你为什么不去阻拦他们,还帮他们一起隐瞒?你的政策学到哪里去了?”

杨震指挥班子之中,除了郭炳勋因为不是党员,又是友军出身,总指挥有些忌讳没有批评,而彭定杰因为留守秘营没有到场之外,其余的三个人全部都被总指挥点名狠狠的批评了一遍。

对于总指挥的怒气,杨震摆出了一副鸵鸟的姿态,根本就不应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被总指挥训斥的面红耳赤的李延平,直努嘴,示意他去解释。

见到杨震的示意,李延平唯有苦笑不已。对总指挥xìng格很了解的他,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在总指挥发火的时候,去解释。尽管总指挥的话说的很重,他有些担心杨震接受不了。但实在没有胆子这个时候去劝解的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等总指挥的怒火稍息之后,才将与杨震商量好的说辞说出来。

其实对于总指挥语气有些重的批评,杨震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是还很高兴。总指挥当面直言不讳的批评,正说明了总指挥做人为人光明磊落,有什么话当面提出来,不在背后搞小动作。

无论自己将其视为真正的上级,还是名义上的上级。有这样一个上级总是比那些专门在背后搞小动作,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打仗不行,搞小动作倒是很在行的人强得多,也安全的多。至少自己在前面拼杀的时候,不用担心后边有人会搞鬼。

难怪在后世自己知道的历史,这位二路军总指挥虽名声在抗联三路军中并不是最响亮的,但在军内,尤其是二路军各军之中受到的评价远比三路军那几位号称马列专家的人要高的多。也更受拥戴的多。二路军中的政治斗争也是最少的。有这样一个上级,总会让人安心的多。

听取了李延平的解释,总指挥yīn沉的脸sè虽然依旧yīn的厉害,但已经好了许多。脸sè缓和下来之后的总指挥也知道自己的语气有些重了,本来心中还有些担心杨震年轻气盛,对于自己的批评无法接受。

只是没有想到,挨了批评之后的杨震,既没有表现出一副无法接受,也没有表现出一副在认识到自己犯下的严重错误有深刻认识,反倒是表现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

看着挨了批评之后,反倒是一副得意洋洋样子的杨震,本来怒火已经有些平息的总指挥差点又没有暴跳如雷。若不是旁边的李延平暗中轻轻的拉了他一把,恐怕杨震又要挨一顿批评。能把温文尔雅,一向沉稳,极少动怒的总指挥气成这个样子,杨震至少在二路军中还是头一份。

见自己的批评对这个家伙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又不好在批评下去了,总要给这位年轻的将领留些颜面的总指挥无奈之下,只能苦笑着指着杨震道:“你这个家伙,打仗倒是能打,可你这脸皮也是够厚的了。”

“你这些想法是不错,可你采取的手段我不赞同。既然这件事情你们团几个主要领导已经形成了统一意见,我就不再追究。你还年轻,按照你的能力,将来你会走的更远。无论你走上高级将领位置的那一天,我能不能见到。但我还是有些忠告,你要记住。”

“这些忠告你认为是作为一名老战士,老党员的忠告也好,认为作为一名老大哥的善意也好,我都希望你能记住他。”

“对敌斗争是一件及其复杂的事情,并不是单单靠杀戮能解决的。你是一名军事指挥员,是部队的军事主官。你的所作所为,要给下面起到一个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单单依靠意气用事。凡事要多考虑一下其他的方面,尤其是对敌工作。亏得你们还成了对敌工作部门。”

“要是都像你这么做对敌工作,恐怕那些你们要争取的人早就被你们都杀光了。因为很不幸,够得上资格被你们争取的,都在你们处决的范围之内。”

“你作为高级指挥员,无论在任何形式之下都要冷静。只有冷静,考虑事情才能越全面。有很多的时候,单纯的依靠军事手段是解决不了全部问题的。对于那些伪满的军政人员,只要不是罪大恶极的,我们能争取尽量还是要争取的。对于党的现行政策,你比我了解。我希望你又时间能多去学习一下。”

说到这里,总指挥叹息一声道:“我已经决定选派了五军三师的政治部主任,以及一名团政委,按照你说的办法分路去山东、河北一带寻找党zhōng yāng。希望这次不要再让我们失望了。”

对于总指挥的忠告,杨震还是听了进去。对于杀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但杨震一直认为,以东北如今的严峻形势,对那些为虎作伥的汉jiān绝对不能手软。

若是想要打破敌人严密的统治,为自己部队争取到生存所需的环境,只能重病下猛药。只是这些话,现在当总指挥说,恐怕又是要一番说教。犹豫了一下,杨震还是将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多少有些不服归不服,但杨震面上还是表现的很谦虚。

看着杨震摆出的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总指挥摇了摇头,他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劝告杨震能听进去多少。但对这件事情却没有继续的追究下去。

只是在拿到对伪满军政人员的审讯记录之后,总指挥的脸sè却是很难看。当拿到了对参与对下江地区清剿的rì军第八联队俘虏的口供之后,总指挥的脸sè由难看转向了铁青。

从对rì伪军的审讯结果,总指挥知道自己的二路军留下下江地区的部队除了极少数部队隐藏到深山老林还在坚持斗争之外,其余的部队除了少部被俘、投敌之外,大部牺牲。

已经撤至富锦、同江地区的七军部队以及四军、五军少数残部,在受到了重创之后,已经在占据绝对优势的rì伪军的围追堵截之下,几乎可以说陷入了绝境。

自西征失利之后,便一直失去联络的五军军长以及其率领的五军部分部队的下落也从这些俘虏的口中得到了查实。他们在rì伪军追击之下,在无法摆脱追兵情况之下,无奈只得过江退入苏联暂避。

而为了打破rì伪军的清剿,同样进行西征的三路军部队,主力也受到了重创。虽然损失小于二路军,但却同样的陷入了困境。西征虽然取得了部分的成功,并未能让三路军彻底的摆脱困境,自身反倒是因为冻饿,在西征途中损失惨重。

本身实力相对雄厚一些的三路军西征虽然避免了二路军那样的巨大损失,但总兵力由西征前的两千余人,急剧下降到了不到八百人。多名师团干部牺牲,短时间之内丧失了连续作战的能力。而各留守部队的损失更为惨重。两名师长相继叛变,使得三路军留守下江的数百人大部牺牲。幸存下来的少数部队被迫退入苏联境内。

现在摆在退至富锦、同江地区的以第七军为主的二路军残部面前的是在粮弹两缺,补给无着,并失去了友军策应极为严峻的局面。是全部战死,还是另寻出路,给部队至少赢得一段休整时间,几乎已经成了总指挥最艰难的选择。

没有想到形势会急剧变化的如此恶劣,活动在北满的二路军、三路军相继失败。除了三路军部分部队退至黑嫩地区之外,原活动在下江地区的抗联数个军大部分牺牲,部分叛变,仅有少量部队退至苏联境内。可以说,下江地区的抗rì斗争已经接近失败。

尽管一直想得知三路军的情况,一直在寻找失散的五军部队,但当从敌人口中得知了自己想知道一切的总指挥,却因为时局的急剧恶化,一下子变得苍老了许多。

对于总指挥的脸sè变化,已经看过审讯记录的杨震自然心知肚明。但事情已至此,在与七军无法取得直接联系的情况之下,对于七军面临的困境,杨震也是鞭长莫及。对于三路军面临的困境,他更加无能为力。

沉思良久,杨震抬起头对着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的总指挥道:“总指挥,是该下定决心了。”

杨震说的下定决心是什么,与他有过长谈的总指挥自然心知肚明。只是这个决心对于总指挥来说,真的很难下。

犹豫了良久,总指挥还是断然摇了摇头道:“他们撤过江去,整个下江地区你们就真的成为了孤家寡人了。孤木难支啊。他们留下下江地区,虽然实力大减,但对你们还是一个支援。至少能吸引rì伪军的部分注意力。”

说到这里,总指挥抬起头,期盼的看着杨震道:“小杨,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称呼你。我知道你鬼点子多,今儿我不是以总指挥的名义,我只是以一个抗联普通老战士的身份问问你,对于七军的困境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对于总指挥的渴望,尽管不忍心,杨震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总指挥,你说的那些道理我明白,我更知道七军撤走之后,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

“但总指挥,我们现在真的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若是七军能再坚持半年,形势也许还能有改观。但现在时间不等人,七军的处境不等人。在坚持下去,不用rì伪军围剿,就是冻饿,也将七军冻垮了。”

“我们出击就算能够吸引部分rì伪军,但我们的实力毕竟有限。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子?北满地区十余万rì伪军,我们又能吸引过来多少?况且,rì军到目前还在不断的增兵中。”

说到这里,杨震看着总指挥虽然意料之中,但失望到极点的失落神情,咬咬牙道:“总指挥,您也不要过于失望,我们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我答应你,只要七军还能坚持半年,不,只要三到五个月,我会努力想法子挽回下江地区的抗rì局势的。但是现在我需要的是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