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24 来源:笔趣阁

因为那场特大暴风雪,已经与总部失去联络数rì的李明瑞在五天前终于重新与总部取得了联系。原来他们的行程因暴风雪阻隔,而耽搁了数rì。生怕部队在这场对面都看不清楚人的大雪中迷路,李明瑞只能先找一个山洞休整,等雪停了再继续南下。

只是没有想到,这场雪后,山中积雪过深,有些路线已经无法通行,只能重新寻找路而耽搁了行程不说,因气温剧降电台也出现了一些小毛病。携带的手摇发电机,怎么弄都不启动。为了抢回失去的时间,李明瑞只能便想办法修,便行军。

好在郭炳勋给他配的那个报务员的水平还是有的,经过几天的努力总算见到了点成效。不过即便这样,也是直到五天前,罢工了数rì的手摇发电机才勉强恢复工作后,才重新与总部取得联系。

不过,手摇发电机虽然勉强修好还能勉强使用,但电台又不知道出现了什么毛病,信号时断时续的。所以对李明瑞那边的情况,杨震与郭炳勋也知道的不太清楚。但有一点,两人还是知道的。

李明瑞经过在没腰深的积雪中经过数rì的艰难跋涉,虽已经进入敦化境内,却还没有能找到董平与黄大力带领的其他的部队。而且李明瑞汇报在山中几次遇到rì伪军小股部队。经过仔细观察,这些rì伪军应该是进山,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的先头部队。

因为电台出了一点小毛病,信号时断时续的,李明瑞只能在有限的通信时间之内,先汇报敌情以及寻找黄大力、董平的情况,至于自己现在的情况,却是半点没有说。

现在山中气温下降剧烈,积雪没腰,行动异常艰难。各支小分队已经在山中活动相当长的时间,补给恐怕早已经用光。让他们在山中继续坚持下去,很是让杨震有些担忧。

听到杨震有些迟疑,郭邴勋沉思了一下后道:“这样,反正我们还需要休整个一两天,制作干粮、调剂弹药、对部队的建制做最后的调整,不能立即出动。至于他们的情况,等晚上到了与他们联系的时间到了时,与他们沟通一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再下最后决心吧。”

听到杨震即将率部队南下敦化境内作战的想法,总指挥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在总指挥看来,既然已经选择出击,那么不妨将出击的目标选择的远一些,打出去。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敌人,也更有利于保护秘营。

总指挥的意见显而易见,他建议杨震将出击的目标选在下江地区,可以与目前北撤的七军以及四军、五军余部,以及可能还活动在吉东地区的二军部队协同作战。这样相互有一个依靠,对于部队活动会更加方便。

而且随着rì伪军对下江地区的清剿进入尾声,下江地区的rì伪军很有可能已经陆续撤回,这样一来下江地区的敌情相对来说会有一定的缓解。下江地区与目前自己所在的位置山水相连,南可以与一路军留在吉东地区的部队相互策应,北可以与三路军的部队取得联系,可以说部队出击下江地区不算孤军作战。而且下江地区是抗联二、三路军主要活动地区,群众基础也要好的多。

在总指挥看来,出击下江无论是敌情还是我情来说,在目前的情况之下无疑都是一个最佳的方案。最关键的是跳出外线作战,可以有效的调动对下一步很有可对老黑顶子秘营展开清剿行动的rì伪军,保护好这块根据地。

对于总指挥的建议,杨震琢磨了一下才道:“您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总指挥,现在三路军与一路军活动在吉东地区的部队我们多长时间能够与其取得联系,您能在短时间之内找到他们吗?”

|“至于七军,总指挥,您认为他们还有主动向敌人发起攻击的实力吗?对于七军来说,现在更需要的是修养身息,尽快的恢复实力。rì伪军对下江地区虽然已经进入了尾声,但总指挥进入尾声,不代表rì伪军会在短时间之内从下江撤军。”

“的确,作为对下江清剿的rì军主力。其第四师团第八联队已经调回,但现在下江地区还有多少rì伪军我们并不清楚。目前唯一清楚的是,rì军对我们的清剿并未动用其下江地区的部队。所以我认为rì军也许会将rì军部队撤回来,但伪满军非但不会调离,弄不好还会增加兵力。”

“下江地区背靠苏联,是关东军未来对苏作战的一个重点方向。rì军必定会在此重点设防。甚至都有可能我们认为rì军会从下江地区会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下江地区是要出击的,但必须先打一仗在走。”

“一是给敌人造成以我军因秘营已经暴露,而不得不转移的印象。二,也是为了能更好的调动下江地区的rì伪军兵力。想办法在将下江地区的rì伪军吸引过来一部分。给部队外线出击,带来更大的便利。”

“而且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出击下江,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现在我们对下江的形势很陌生,那里现在究竟怎么样,我们一无所知。所以这一仗,我们必须要打。鬼子第八联队刚刚从下江地区撤回来,对于那里的形势应该很清楚。只要抓到俘虏,我想我们应该能得到一些有用的情报。”

对于杨震想要通过审讯俘虏获取下江地区情报的想法,别说总指挥,就连郭邴勋、李延平、彭定杰等几个人都感觉到荒唐。总指挥与李延平等几个抗联出身的人都知道抓获rì本jǐng察也许还相对容易些,若是想抓一个rì军俘虏,却是难上加难。

尤其是这个第四师团,是rì军正规野战师团,是号称明治大帝创建新式陆军以来第一批正规陆军师团。其资格之老,在rì军陆军之中绝对数一数二。想要在这种rì军部队抓战俘,根本就不可能。至少抗联在东北地区已经活动了数年,但抓获的俘虏却是还连一个巴掌都能数的出来。

抓获的这些俘虏还大多数都是战斗意志远不如那些rì本兵坚韧的rì本jǐng察。正规军的俘虏不能说没有,但是几乎少的可怜。而这些俘虏,即便是被俘的了,这嘴巴也很难撬开。这一点倒是与抓获的rì伪军特务有着天壤之别。

总指挥与李延平等几个抗联出身的人虽然感觉到杨震的这个想法有些荒唐,但看着自信满满的杨震好赖没有张嘴问出来。而郭邴勋却是直接道:“团长,您想抓rì军俘虏获取情报,这在理论是一个想法。可在实际cāo作之中会很难。”

“自去年七七事变中rì全面战争爆发以来,仗到我们被俘的时候已经打了将近一年。但rì军士兵意志之顽强、坚韧,为诸国之罕见。即便对于一向以意志坚定的德军来说,也远远不如。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之下,宁愿自杀,也很少有甘心就俘的。**数百万部队,打了几次大会战,抓获的俘虏却极少。而且这些战俘极难驯服,很难从其口中套取到有用的口供。”

“在徐州会战期间,我听在二战区与十八集团军配合作战过的川军袍泽曾提起过,你们十八集团军在平型关战役的时候,曾为想抓几个俘虏付出过不小的代价。我们不能让悲剧在我们的部队身上上演,为了几个死不开口的俘虏让部队白白的付出牺牲。”

对于几个人的忧虑,杨震笑了笑道:“若说对付别的rì军部队,我还真没有这个底气。但是面对这个第四师团的部队,只要我们打的顺利,我想弄几个rì军俘虏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且我保证,只要我们能抓到俘虏,他们就一定能开口。”

对于杨震的这种肯定能抓到俘虏的自信从那里来,几个人虽然不太清楚。但既然他坚持从rì军俘虏从获取情报,别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毕竟仗还没有开打,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到时候看情况,自己再想办法劝解吧。

只是让几个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南下敦化的这几战,杨震抓俘虏的诺言不但实现了,还弄了不少。而且让几个人感觉到吃惊的是,这些几乎就不像他们印象中顽强的rì军士兵,只挨了几鞭子,便有什么说什么。

其骨气之低,便是连那些伪满军jǐng都远远不如。当然这都是后话,眼前对几个人来说,既然劝不住杨震,那么现在最关键就该是怎么琢磨打好这一仗了。

就在杨震与郭邴勋调整部队,为南下出击敦化做着最后准备的时候,从已经北撤至同江、富锦地区的七军来派来与总指挥联络的交通员带来的七军人员给总指挥带来了一个噩耗。这个噩耗,几乎将总指挥击垮。

虽然北撤至富锦、同江地区以避rì军锋芒,但北撤的七军部队面临的困境却没有从根本上缓解。虽然七军依靠有利的情报支撑,集中小股部队在乌苏里江上击毙了一名rì军少将,但自身也遭到了rì伪军近似疯狂的报复。

入冬以来,七军在rì军的严密封锁与围剿之下,损失极为惨重。不仅所有秘营在rì伪军的围剿之下全部丧失,而且自身也损失大部。北满地区已经进入酷寒,但七军始终未能筹集到足够了棉衣,部队几乎无法过冬。

在严峻的形势之下,为了给战士们筹集到棉衣以及过冬的给养,无奈之下,七军刚刚上任不到一个月的代理军长只能冒险在敌情严峻的情况之下集中主力冒险去打rì伪军重兵聚集的集镇。

对于情报尚算灵通的七军来说,他们知道鬼子的封锁计划与年初相比又有了极大的变化。rì伪军将所有物资都集中到了其重兵驻守的较大村镇,按人头分配供给数量。自己就算是打下几个集团部落也筹集不到足够的给养。

为了能在北满近似乎残酷的冬季中让部队生存下来,就算这位代理军长明知道是龙潭虎穴也只能硬着头皮去闯。不过这位代理军长倒也算是一员虎将,采取调虎离山的办法,虚张声势将驻扎在目标的rì伪军大部调离,自己亲自指挥七军的一个主力师趁虚攻克了目标。

此战虽然筹集到了足够的给养与物资,但在撤退的途中被rì伪军骑兵追上。为了掩护这些保障七军过冬的物资,这位代理军长亲自带领两个主力团断后。

经过半天苦战,物资虽然保住,但终归因为实力过于悬殊,掩护部队全军覆灭。这位代理军长与大部战士牺牲,少部分战士被打散。

这些被打散的三十多名战士后在一名团政委收拢之下虽重新集结起来,但因后路被切断只能南下寻找二路军总部。

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在方正以东南山区一处新建的秘营中找到了总指挥留下的少数留守部队。而此时,南下的三十多名战士,因为饥寒交迫,极难筹集到给养,到达方正的时候,因为冻饿牺牲甚多,已经不足半数。

为了向总指挥汇报七军的情况,也因留守部队本就不充足补给维持自身尚且困难,在根本就解决不了七军部队的给养。这位团政委只能带着这个七军主力师剩下的最后这十五人由二路军总部交通员护送南下,继续寻找总指挥。

因为rì伪军对宁安西南山区封锁极严,他们对地形又不熟悉,在封锁线整整转悠了十rì,才从一名采参老客的口中,得知一条进山的小路。而仅仅就在这几天中,仅剩的十余名战士因为冻、饿,又牺牲了四名。等他们在杨震处找到总指挥后,七军的两个建制最完整的主力团已经剩下不到十人。

听到这位团政委的汇报,在看看眼前作为七军主力三师的两个团仅剩的这不到十名战士,总指挥的眼前一黑,几乎晕倒。对于已经损失余烬的二路军来说,在五军部分西征失散部队还不知道去向的时候,还勉强保持着建制的七军几乎是总指挥战斗下去的唯一希望。

虽说七军在今年rì伪军对下江地区的大举清剿中损失惨重,部队实力由千余人急剧将至目前的二百多人,但总体实力却依旧是二路军中最多的,同时也是建制最完整。

虽然七军在撤到同江、富锦地区后,因部队损失巨大而缩编成了两个师,但实力和骨干尚存。尤其在四军全军覆灭,五军大部损失,一部下落不明,唯一一个西征时留守在下江的三师也几乎全部损失的情况之下,成为二路军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一个军。

但这一次七军二百多人,却一下去折损近半,军长也阵亡,这一下子七军本来就已经很不足的元气又一次大伤。缩编后的五个团,仅剩下了三个。甚至可以说十去其四。这还是自己知道的伤亡,还有作为佯动的其余部队伤亡,还没有包括在内。刨除此战伤亡的部队,七军仅剩下的这一百多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总指挥心知肚明。

总指挥现在心中最担忧的在七军严重受挫,曾经兵强马壮的二路军部队已经所剩无几的情况之下,下江地区的抗战局势究竟该如何走向何方。而七军剩余部队的安危,对于总指挥来说反倒不是太过于忧虑。

七军军长虽然阵亡,但自己那位兼任七军党特委书记的云南讲武堂同学,七军创始人的参谋长还在。只要有他在,七军剩余部队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但对于总指挥来说,七军今后的出路却是他急需面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