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空间大玩家 > 第十七章 校场(下)

空间大玩家 第十七章 校场(下)

作者:兰花疏影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2:15 来源:笔趣阁

见那十人就要扑来,赵承平忙止住:

“等一下,大王说最后立在场上,是不是离开这四边的边界线就算输。”

“是。”

赵承平点点头,看着那十人,右手抬起,食指向前勾了勾。

他那副轻蔑的表情激怒了站在场上的禁军,不知是谁带头向前,其余人也一涌而上,赵承平向场边跑去。

旁边围观的禁军以为他这是要逃跑,发出一片嘘声,不料赵承平突然从兵器架上抽出一把长戟,又以横扫,将兵器架连同上面插着的武器挑飞摔出很远,想要不离开边界线拿到武器,已是不能。

现在赵承平虽是以一对十,但是那十个禁军也不敢掠长戟之威,秦军作战靠的是战阵优势,而禁军也是从军队中选拔出的精英人才,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就算是列阵,也就逃不开长戟的锋刃。

下面有人叫道:

“你拿戟算什么本事?”

赵承平眼光冷冷一扫:

“又没说不让拿,他们自己不拿兵器,怪我?”

要说那十个禁军是出于对自己武力的绝对自信所以才不拿兵器,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只是由于刚才那一场,大家都是赤手空拳,再加上被昭襄王方才的赏格一催,生怕自己落在人后,失了得赏格的机会。所以,那十个人都是急匆匆的空着手上来了。

能赢就是王道,管他用什么手段。

长戟在赵承平手中被挥得虎虎生风,场上之人都在赵承平周围,想等他气空力尽之后再一拥而上,不料,等了好一阵,赵承平竟无半点疲态。

不行……越来越想吃街上那家羊肉饼了。

突然间,长戟一抖,赵承平易守为攻,笔直对着面前一人刺去。那人一路后退,此时,其他人大喜,只要动,就会有破绽,他们紧随在后,想要在赵承平背后出手。

不料,那笔直向前的长戟竟像是有灵性一般,突然由上而下劈下来,正正劈中了紧跟着赵承平准备出手的禁军肩膀,划开长长一条口子,鲜血倏然涌出来。

其他人还不及回神,长戟又向他们逼来,原想趁火打劫的那些人反而陷入了危险的境地,知道这些人不会对自己手下留情,赵承平自然也不会客气,速战速决。

所谓的技巧,在绝对的力量与速度之下,都是没有意义的。

虽然赵承平对长戟的正确使用一无所知,但是,他的破绽刚刚露出,还没有来得及抓住,下一次的攻击就已经袭来,只能匆忙躲避,根本无睱去思考。

赵承平也根本没有什么战术,只是盯着一个人攻击,如果有人想上来偷袭,他也并不分心,只是将那人暂时逼退,转头又继续专心对付原来的目标,直至将原来的目标赶出边线。

他本无心伤人,只是想赶紧结束,出去买羊肉饼。

十人之中,除了第一个偷袭的人重伤之外,其余人只是被逼出界,并无大碍。

最后,场上唯有赵承平一人持戟昂首站立,此时天边已是一片血色斜阳。

秦人最佩服武勇之人,方才他表现出的非凡体力,场外众禁军此时对他只有满心的服气,之前的轻视之心早已荡然全无。

“好!”昭襄王率先称赞。

赵承平对方才同场竞技的对手恭敬一礼:

“承让。”

昭襄王道:

“除了方才的赏格之外,你还想要什么?”

“城西大道上的羊肉饼。”忍不住脱口说出来了。

昭襄王一脸茫然:

“你说什么?”

赵承平清了清嗓子:

“咳,我身为赵国人,就这么直接事秦,不太合适吧。”

昭襄王笑道:

“这有何不可?我大秦海纳百川,各国有才之士皆可在秦国为官,寡人绝不会因为你是赵国人,而薄待于你。”

赵承平想了想:

“我欲入王稽将军麾下为将。”

此时王稽得范睢力荐,被升任为河东郡郡守,且三年之内可以不向咸阳汇报郡内一切吏治与税赋的特权。

对于赵承平的要求,昭襄王略显惊讶道:

“一般人都是想要留在咸阳,为何你要求离开?”想想穰侯魏冉和华阳君芈戎,让他们离个咸阳简直是要死要活的,公子芾甚至忧愤成疾,还没到封地就一命呜呼。

赵承平道:

“我本性散漫,只怕留在咸阳迟早会被弹劾行为不端,还不如早早离了咸阳才好。”

昭襄王这时也想起了昨夜他在宣太后房中看到的那一幕,若是留他在咸阳,只怕与宣太后当真日久生情,到时候万一他有点什么想法,也不好控制。

他略一思忖,同意了赵承平的要求:

“寡人封你为河东郡都尉,归由郡守王稽调遣。”

离开校场,赵承平突然想起自己已不再是平原君门下,不能再回驿馆,这会儿刚封了官职,又不能去找华阳君,找宣太后就更不可能了,所以晚上去哪儿睡这是个问题。

正犹豫着,突然有人前来,说范丞相请他往丞相府一叙。

赵承平看着那人,脑中跳出资料,果然是范睢门客,这个范睢,还真是个有眼力的家伙。秦国不少人都是他给举荐的。

他心中冷笑:举荐的人越多,这些人带来的结果越不可控。没想到他竟然还惦记到自己头上来了。

反正今晚没处睡,既然他诚心诚意的邀请了,那不如就去看看他到底打什么主意。

其实赵承平也不是很能理解战国时期人民的想法,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国家要死要活,智计百出,个人生死荣辱置之度外,另一些人,在各国流蹿,什么苏秦挂六国相印,张仪又是游说各国,合纵、联横……根本就没有什么国家的观念。

更重要的是,连各国的国君也不觉得这有什么,被后世当作背信弃义标志的“朝秦暮楚”,在先秦时代,不仅是随时随地发生的,而且大家都觉得这事挺正常。

算了,这也算是一种思想境界。

丞相府中,范睢十分热情的欢迎了他,酒宴之上,首先大大夸赞他今日校场上的表现,又说了一番将来为国君再做贡献。

哎,原来在两千多年前,领导说话的套路就这样了啊。

范睢向赵承平敬酒,到底是丞相府,这里的酒浓度明显不是酒酿的那种甜香气,颇是浓冽,赵承平只觉得生理性的不适,将酒杯放下:

“抱歉,我实在不能喝酒,少饮则大醉不醒,只怕失礼于丞相面前。”

虽然范睢觉得这事挺不可思议,不过他还有话要对赵承平说,万一赵承平喝完这杯真的大醉不起,那也不好,所以他没有再劝。

待菜过五味,宾主和乐融融之际,范睢开口道:“都尉此去河东郡,可有什么打算?”

赵承平心想礼节性的聊天终于结束了,他放下筷子,恭敬回答道:

“自然是认真做好本职,为国君分忧。”

范睢摇摇头:“都尉可知河东郡三年不须向大王禀报任何吏治与税赋?”

“知道,这是大王对王郡守的信任。”

范睢叹道:“只怕宠极而骄,我是王稽举荐给秦王,如今位列丞相,于公于私,我都不希望他做出什么不利于大秦的行止。因此……”

他忽然对赵承平郑重一拜:

“希望都尉到了河东郡之后,可以在王郡守身边相佐于他,若是他有什么……也希望都尉可以劝他悬崖勒马,方不负大王重望。”

赵承平忙不迭的还礼,心中却暗暗冷笑:

“那你可真是所托非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