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沪市法租界

当夜张铁向王永安请假,说明日一早回来,自己想回家看一下父母双亲,王永安准了假。

休息一夜之后,张铁回来了,还带回来小弟张锡,这张锡武艺不如张铁,但性格比张铁沉稳。张铁说他弟弟不愿意在家里守着卤肉店做一个跑堂的小二,他一身武艺希望能够有所成就,王永安考虑一二之后,便让张锡随张铁学习,做自己的护卫。

王永安吃了早饭之后,王永安向妻子说明,自己要带着手下前往法租界考察一番。

袁念祯叮嘱道:“你有时间通知一下我二哥,我很担心他。”袁克文自从负气离开豫省之后,一直逗留在上海,他年轻多金,身份尊贵,自幼学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生活无忧无虑。而袁世凯也觉得自己在豫省并不安全,二子袁克文在沪市玩乐,也算是保全了家里的香火,若是朝廷有人发难,好歹袁氏子孙不会被一网打尽,于是放任他不管,只让管家袁乃宽每月给袁克文汇足了钱,至于袁克文在沪市做什么,家里却一概不知了。

王永安点点头,答应闲下来一定会去找袁克文,随即带着手下穿过法租界的界线,来到沪市法租界内,也就是后世的黄浦区与静安区。至于上海县城,则是后世的卢湾区,此时隶属于大清国管辖,并驻扎一队巡防营宣告着清政府在沪市的苟延残喘。

最早,沪市租界分为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三个租界区,其后英国人和美国人商议之后,美国人放弃了在华租界,于1862年合并成为英美租界,后改名为公共租界。因此上海租界如今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英国人管理的公共租界,另一部分为法国人管理的法租界。

由于英国人在治理租界过程中对中国人有严重的歧视政策,他们故意让第二级殖民地欺压第三级殖民地,让第三级殖民地欺压第四级殖民地,依次来转移殖民地的矛盾,所以中国人特别恨公共租界里的印度巡捕和卫兵,也使得公共租界甚少有华人大富豪居住。

法国人治理租界殖民地的方式与英国人截然相反,他们在全世界殖民地都施行底层自治原则,所有高管皆由法国担任,但所有与百姓接触的职务均有本土人担任。所以在法租界中,法国人依靠中国人治理租界治安与民生,例如现在法租界里最有名的探长便是青帮大佬黄金荣。

对比英国人用印度人管理中国人,法国人用中国人管理中国人显然更高明一些,大量中国百姓和有钱人涌入法租界(后世黄浦区静安区)定居,也因此法租界地区始终是所有租界中最繁华最富庶的区域。

英国人嫉妒不已,却又放不下心中的傲慢改变自己的做法,一直到后来日本人崛起,在公共租界中自己搞了一个“日租界”,英国人这才渐渐改变了他们对沪市租界管理的办法,大量培养中国人。

法租界是在1849年设立,最初法租界的面积仅为986亩,还不到一平方公里。而在1940年汪兆铭(字精卫)收复上海全部租界时,法租界面积已经扩大到15150亩,其原因是在这将近一百年时间内,法租界前后有三次扩大租界行为。

法租界的第一次扩界行为发生在1860年,由于太平军乱江南,不少江南富户尤其是苏南人涌入沪市,法国人趁机向清政府提出扩界要求,扩大了130亩。第二次扩界时间为慈禧向列强宣战,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时,法国人趁机扩大了1112亩。第三次扩界为1914年袁世凯登基前,袁世凯大肆抓捕反对者,尤其是南方革命党。袁世凯为了能够派遣警察进入沪市租界抓捕躲藏在法租界的****暗中允许沪市租界扩界,法租界趁机将租界面积扩大到15150亩,几乎为清政府主政时期丢失面积的15倍之多。

然而与后世人现象不同的是,沪市百姓反倒对扩界行为持欢迎态度,尤其是法租界扩大,更是得到了本地百姓们的大力支持。

法国人治理殖民地的方式更加温和,也更加商业化,不像英国人在治理租界时强制要求文化统治和大英帝国的威严,法国人一方面追求商业利益,另一方面注重享受,所以他们在民生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沪市法租界逐渐成为沪市最繁荣的商业城区。

而此时为1909年末,法租界尚未第三次扩界,但法租界内生意也非常红火。虽然是西方圣诞节,但是对于法租界的众多中国百姓来说,今天这个日子是他们卖给外国人上品的好日子洋人特别喜欢在圣诞节花钱。

大概法国人也没有想到,他们的圣诞节在中国人的手中居然成了购物街,满大街店铺开门营业,满大街都是小吃零食,法国侨民逛起了街,相互交谈着交流着,整个法租界一片热闹喜庆的气氛。

由于如今股票行情一路看涨,大量中国富户将钱财金银投入到炒股之中,导致房价大降,王永安正是看中了这一段时间的房价暴跌,才有意进入房地产业。所以在看了一圈之后,他决定投资法租界房地产,除了一些房产之外,他准备购买闲置土地,建设后世的标准楼房。

想到这里,王永安心里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要抢先注册个商标,什么恒大地产、绿地地产、万科地产、保利地产、中海地产、碧桂园地产、富力地产……不过想来想去,王永安还是决定算了,还是以扬华为名字,创立扬华房地产集团,成为中国房地产第一大鳄。

返回县城后,见到客栈外居然站着巡防营的兵士,王永安不由得吓了一跳,唯恐袁念祯受到伤害,连忙走上前去。却见一位头戴正七品顶戴花翎的清官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原来是因为王永安带了一队军队到来,引起沪市警察所的注意,调查得知扬州王协统的弟弟,人称扬州小诸葛的王永安来到沪市县城,沪市县令刘怡前来拜访,并询问王永安此行来沪的目的。

王永安笑着说自己行程的目的只是想要在法租界购买一些土地,当然如果可能的话,自己也想在上海县郊区购买一些土地,例如几年后成为新的法租界界地的西南地段。(即普陀区、长宁区、徐汇区中心地区)

刘怡忙问四公子带着兵丁武器,这是为何,王永安屏退左右,笑着说自己不过是为了保护财产之后。刘怡顿时感同身受地点了点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多找一些人保护自己才能安心,四公子这么做无可厚非。

刘怡虽然不是大贪官,但是小来小去的贪污,这些两年也赚了十几万两银子了,他也天天担惊害怕自己被人劫掠了银两,因此对王永安带兵进城,心里便网开一面了。

刘怡告辞之后不久却送来一张请帖,送请帖的人说陪同者还有前上海道台聂缉(同规音),王永安心想刘怡前脚走后脚送请帖,莫不成是这聂缉想要宴请自己?送请帖的未知可否,王永安笑着答应了下来,说今晚一定前去。

王永安知道,这聂缉在沪市不是一般的人,可以说在清末的沪市里,聂缉名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人出生于湘省衡阳,不单是曾国藩小女婿,还是李鸿章的得力干将,历任江南机械制造总局总办、淞沪道台、浙省布政使、苏省布政使、苏省巡抚、鄂省巡抚、皖省巡抚、浙省巡抚,创建沪市恒丰纺织新局。

聂缉在李鸿章掌权的时候风光无限权力通天,但李鸿章因甲午战败失势后,聂缉随即遭到政敌的诬陷,多亏李鸿章仗着面子在慈禧面前求情,这才侥幸逃得一命被罢官回家。聂缉对朝争痛定思痛,闭门不出,翌日后对聂氏子孙提出要求,从今往后聂氏一门永不为官。

聂缉不远与官场在接触,便移居到法租界,但是由于恒丰纺织厂在沪市县城,因此常常来往租界与县城之间,如今年纪大了,便由其三子聂云台主持聂家的恒丰纺织厂。

被王永安料中了,刘怡之所以晚上多此一举地宴请王永安,是应了聂云台的请求,由刘怡做东,撮合王永安的扬华服装厂能够与恒丰纺织厂合作,以应对日本的纺织品对国内的冲击。

王永安不认识聂云台,却也听过他的大名,聂云台谨遵家训一生不为官,但是确实中国机械制造的第一人,他与张骞、黄云奇合作创建了中国民国时期第一家也是最大一家机械制造厂中国铁工厂,从山寨丰田式自动纺织机开始,并逐渐进行改良。由于质量可与日本同类产品媲美,价格适中纺配易得,运输方便节省时间,厂方又守合同,全国各纱厂纷纷前来采购。抗日时期,聂云台的沪市工厂被日本占领,但抗战结束工厂却被***大佬们纷纷占领,聂家多方呼吁却始终无法取回聂家的财产,其实***大佬们贪婪的嘴脸已经天怒人怨,聂家与众多爱国者一起投奔了红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