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六百三十四章 妥协下的新内阁

由于内阁即将重组,很多人心思活泛起来,不但北洋系活动频繁,江北系也没闲着,王永安向袁世凯推荐张謇担任新任内阁总理,北洋系候选人就多了,但正因为候选人多,反而没有任何一个人有绝对的把握。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而国会提出又下一任民党总裁继任内阁总理,可如果由民党总裁继任则需要民党重新选举,那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王永安为了支持张謇担任总理,频繁穿梭于国会与总统府,向袁世凯推荐张謇的同时,王永安频繁拉拢国会,并且在王府内举办宴会,邀请国会议员们。在国会议员中,有27位议员来自于江北,虽然他们的身份各异,有的是民党有的是共和党等,但是身为家乡人,王永安请他们一定要支持张謇。尽管27位议员席位并不多,可是接下来王永安与众多江北出身的议员逐一拜访邀请民党议员,使得国会支持张謇的人逐渐变多。

原本张謇在南北方的声望就很高,如今有了王永安的鼎力支持,国会中呼吁推荐张謇担任内阁总理的人越来越多。

袁世凯见到煮熟的鸭子就要飞了,他绝不能允许外人担任内阁总理,于是快刀斩乱麻推荐前财政总长熊希龄担任内阁总理。袁世凯心中原本属意于认真听话的赵秉均来着,但是赵秉均深陷宋教仁遇刺案中,如实委任赵秉均,恐怕民党就得闹翻了天。

国会支持者与反对者各占一半,一时之间熊希龄是否能够被国会批准担任新内阁总理也成了问题。

熊希龄在清末民初的中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首先人们常说的湖南神童,其实并不是杨度,而是指熊希龄。他的父亲是湘军大将,曾国藩的虎头将军,曾国藩提倡文人治军,熊希龄的父亲便将他送到最好的私塾中读书。熊希龄六岁的时候第一次看三字经,只用了两天便全背下来,而更加晦涩的四书五经也滚瓜烂熟强识于心,十四岁中了秀才,成为湘西奇谈。二十一岁中举人,位列湘省第十九名,名震湖广。二十四岁中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五岁时,甲午战争爆发,熊希龄悍然弃笔从戎参加湘军决定与日本一决死战。二十六岁,为两江总督张之洞赏识,并被委以重任改革湘军。二十七岁,在湘省巡抚陈宝的支持下在家乡开展维新运动,组织南学会、废除缠足运动、兴办铁路与航运、创建矿场,但很快维新运动失败,熊希龄被革职永不叙用。

在家乡生活五年之后,熊希龄被赵尔巽看中重新启用,随后熊希龄依旧支持实业发展经济文化科技,让湘省的财政得到极大的改善,其后被湘省巡抚端方推荐为陪同留洋五大臣考察欧洲各国。回国后,熊希龄坚信大清应效仿英国施行君主立宪制,于是为了立宪开始四处奔走。民国建立,袁世凯认为熊希龄是难得的敛财高手,便委任他担任财政部长一职,而熊希龄果真为刚刚建立的民国的财政立下了不小的功勋,因此被袁世凯推荐。

当然,熊希龄最被袁世凯欣赏的地方是他听话,袁世凯相信这个熊希龄绝不会学唐绍仪一样没事儿就跟他闹翻天,没事儿就强调宪政之类的话,熊希龄只会干一些事实儿,不会耍滑头。

而国会的部分议员们也正是因为熊希龄的低调,唯恐他成为了袁世凯的走狗,坚决不支持熊希龄。在随后的几轮投票中,熊希龄均以微弱的劣势未通过,而决定熊希龄是否担任内阁总理的决定性选票,居然是江北地区议员们的选票。

袁世凯无奈找到王永安和张謇,询问他们能否支持,王永安摇头坚持要张謇来做总理,反倒张謇谦让了起来,说自己可以不做内阁总理。袁世凯大喜过望,不过张謇提出一个要求,即新内阁中,江北系的势力要增加。袁世凯略微考虑了一下之后便同意了,许诺将教育部和农林部交给江北系,这让原本只打算得到教育部和文体部的江北系大喜过望。

随后的国会选举中因为江北议员的改投,熊希龄终于获得国会的通过,成为中华民国第二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很快提名新的内阁十二部名单,但是名单交给袁世凯之后,却让袁世凯哭笑不得,说你这名单与宋教仁有何区别,只是宋教仁认为只有革命党干实事儿,而你认为只有北洋系干实事,可你却忽略了江北系这个政治巨鳄了,按照你的名单选拔,恐怕未来江北会出乱子。

熊希龄赶紧与袁世凯仔细商议,最终列出了新任内阁名单,内务部长朱启钤、陆军部长段祺瑞、海军部长刘冠雄、财政部长熊希龄兼任、农林部长周自齐、外交部长孙宝琦、文体部长梁启超、工商部长张謇、交通部长沈云沛、教育部长许鼎霖、卫生部长肖湘山、司法部长陈兆棠。四总局人选则为铁路总局局长孙逸仙、海关总局局长梁敦彦、宗教总局局长陈振先、审计总局局长魏文康。

名单公布之后,不管是北洋系、江北系还是革命党均对此并不满意,北洋系本以为可以一家独大,但却发现江北系非但没有被排挤反而壮大了。而江北系只得到了教育部,袁世凯私下向王永安承诺的农林部却没有让出来,而是让北洋的周自齐担任。而革命党更是悲惨,居然只剩下了一个四总局的铁路总局,孙逸仙成了新内阁中革命党的独苗。

作为革命党精神领袖的孙逸仙自然不能单独担任,他立即结束了在日本的铁路技术考察工作回国,通电宣布辞去铁路总局长一职。

因为孙逸仙的辞职,王永安率领江北系向袁世凯提出要求政府提供支持江北四铁路的建设,袁世凯为了安抚江北系,将铁路总局交给了江北系,铁路总局局长则由江北系干将顾贺担来担任,算是江北系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取得的小胜果吧。

至此,熊希龄内阁正式成立了,与历史上熊希龄内阁北洋一家独大不同的是,如今的内阁分为两大派系,熊希龄既要受袁世凯的气,又要受北洋系官员和江北系官员的气,可比风箱里的老鼠还要憋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