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五百九十三章 王段矛盾

段祺瑞主动道歉,袁世凯间接道歉,化解了弹劾段祺瑞危机,暂时减缓了第一届内阁政府的种种矛盾。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尽管此间事了,可是从这件事上大家看出来王永安的能力,也看出来袁世凯与唐绍仪之间的矛盾,南方报纸开始大肆报道北洋内部矛盾,并声称袁世凯渴望独裁统治中国云云,批评袁世凯是一个独裁总统,不肯放权。

段祺瑞的篡越行为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他得知前因后果,知道是王永安在背后捣乱,于是将这个仇恨记在了王永安头上。

其后各部长开始陆续发布内阁十二部的组建声明和人员结构,并陆续接管前朝的各种职能,农林部长陈其美拒不接受任职,他表示自己愿意留在上海戡乱,防止有人趁机搅乱政府。陈其美是绝度不相信袁世凯的,他的军队也不愿意接受陆军部的整编。但陈其美耍了一个花招,他下令自己的部队摇身一变成为警察,而警察一般都是归地方政府管理,这导致了中央拿这个拒不上京的陈其美毫无办法。最终袁世凯大怒,免除了陈其美工商部长一职,同时委任郑汝成担任上嗨督军,只让陈其美担任上嗨工商理事会主席。

工商部长既然被免职,那么便空下拉一个位置,袁世凯授以唐绍仪提名蒋作宾担任新的工商总长。这蒋作宾是武汉革命党,与南京革命党势不两立,此举引起了南京革命党的不满,当袁世凯将委任书提交国会之后,立即遭到以南京革命党人为首的国会的拒绝,国会未通过蒋作宾担任工商部长。

国会的这一举动进一步加剧了南京与武汉革命党之间的矛盾,随后袁世凯提议参议员刘揆一担任工商总长,虽然刘揆一是鄂省人,但是他一直在南京,因此获得了通过。刘揆一担任工商总长之后,内阁十二部总算是凑齐了,随后人事任命陆续颁发下来。

然而各部之中唯独陆军部的人事任命颁发得最慢,尤其是陆军次长的委任书,也许是段祺瑞忘记了,也许是他有意为之,偏偏不给王永安颁发,以至于陆军部各总署人事任命都颁发下来,独独王永安的任命书没有。

大家都知道这是段祺瑞在报复王永安,纷纷替王永安担心。可是王永安却非常悠闲,每天在京师四处游玩,看不出半点的焦躁之情,反倒是段祺瑞急了。终于在唐绍仪批评陆军部人事混乱之后,段祺瑞颁布了人事任命,王永安担任陆军次长,主持军事教育与军纪军法管理工作,并派遣王永安立即前往保定陆军士官学校整理混乱的校区。

王永安随后派遣手下姜登选前往保定陆军士官学校,然后故意来到陆军部向段祺瑞报告,申请保定陆军士官学校经费五十万两银子用于改善军校建设,气得段祺瑞说:“有五十万两银子,我就能够建两个镇的军队了。”

“办什么事儿不要钱呢,现在的军校教学楼老旧,教具简单,学生训练环境奇差无比,如果再不改进,全国人民都会骂你这个陆军部长无能了。”王永安故意说道。

段祺瑞气得够呛,让王永安自己去解决。

王永安离开陆军部,当真自己去解决了,他倒没有用自己的钱,而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借钱。他找到四国银行,除了洽谈迪海铁路一事,还希望四国银行能够提前支付一笔银子。等陆军部有钱了,再还给陆军部,并且他以陆军部的名义去借钱,将来四国银行筹钱,大可以向陆军部讨要。

四国银行考虑了一番,决定借给陆军部十万两银子,王永安高高兴兴地拿着这十万两银子向段祺瑞表功,气得段祺瑞大喊道:“王靖云,你怎可以陆军部名义借款?”

“不是你让我自己想办法吗?我这都是为了中国的陆军着想,我能借到银子是我的本事,你应该表扬我才是。不过我不需要这种表扬了,只是这十万两银子全都被我用在军校的建设上了,不知道段总长什么时候有空,我带你去保定陆军士官学校看一看,什么叫做旧貌换新颜,什么叫做……”

“滚!滚!滚!”段祺瑞气得鼻子又歪了。

王永安与段祺瑞在陆军部斗智斗法被传到了袁世凯的耳朵里,袁世凯也颇感无奈,若是别人也就罢了,肯定被袁世凯免职算了,可偏偏是这个王永安,此人能量不小,前一次险一些让自己下台。段祺瑞成了王永安的上司,日日提心吊胆,此人脑后生有反骨啊。

当然,袁世凯最近焦躁的不只是陆军部的内斗,各界报纸纷纷对他的批评,让他压力倍增。几日之前全国报纸称赞袁世凯是中国的华盛顿,这才过了几天,袁世凯就成了报纸陛下的独裁者了。

袁世凯也气得够呛,他指责报纸乱说话,并要求内务总长赵秉均立即抓捕那些乱说话的报纸编辑。赵秉均表示为难,那些报纸都在法租界内,自己无法进入法租界抓捕。

“碍事的法国佬。”袁世凯只能大骂法国道。

恰巧法国人此时向民国政府提出,向能够扩**租界范围,杨度建议说以此作为条件,让法租界不再庇护那些反动编辑。袁世凯考虑一二之后,还是拒绝了杨度的建议,并同时拒绝了法国人扩**租界的要求。

此时四国银行与日本向袁世凯施压,要求袁世凯尽快批示迪海铁路计划,袁世凯不敢随便签署迪海铁路修建计划,毕竟如果将这条铁路交给洋人,则极有可能背负骂名。此时段祺瑞与王永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段祺瑞指责王永安支持六国合建铁路是卖国行为,沿线矿山资源会被外国列强榨干。而王永安则认为沿线矿产埋在地下,自己国人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开采,即便有资金有技术也没有铁路交通开采,倒不如让外国人建厂,带动沿途中国百姓经济,而且除了日本外,四国银行并没有对中国有领土的野心。

段祺瑞则认为让外国人在中国划地盘占地方就是卖国,于是王段矛盾越来越深,陆军部内几乎不得安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