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五百零三章 南京协定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第五百零三章 南京协定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2:09 来源:笔趣阁

清末时期,日本在中国的武汉、上嗨、杭州、苏州、重庆均有租界,而恰巧这些租借全都是在长江流域沿线,因此日本将国内的一些内河舰船运到中国,名义上是保护日本商船免收水盗的袭击,实际上是在伺机寻找时机占领中国。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而这种情况不单单只有日本做,法国人、英国人也照样做,只有德国人和美国人暂时没有这个打算,毕竟他们其中一个下手晚了一个采取收缩政策。

日本的炮舰一般停靠在各租界附近的码头,这一次几乎全部调集到了南通,他们希望能够占领南通或者在南通划出一块租界。

李士锐想过用鱼雷或者炸弹炸船,可是日本海军士兵守备森严,虽然他们这一次讨伐军前锋部队没有派遣正规军,但海军可都是精锐,李士锐派出去一部分士兵乔装成渔民靠近日本炮舰,试图炸毁炮舰。然而日本人根本不允许任何人靠近炮舰,在一千米之外便开始炮击,勒令任何人离开交战区。即便是在夜里,日本人也会用探照灯不断地在江面上照射,以免遭到中**队的偷袭。

李士锐的士兵几次三番被日本人赶走或击沉,这让中国守军的士气大跌,李士锐特别希望海军能够支援自己,即便北洋水师不支持,那些投靠了南方革命党的海军呢?当然,他们愿意支持,却无能为力,毕竟军队要听从执政党的话,孙逸仙和袁世凯严令海军不得出战,以避免弱小的中国海军再一次遭到日本海军的屠戮。

最后李士锐没了办法,决定放手猛攻,与手下开始进行沙盘推演。根据推算,消灭日本前锋部队,至少需要五天阵亡三万到四万人的代价,这个损失李士锐不敢轻易承担,随即上报给王永安。

王永安考虑之后,说道:“江北人宁可全都战死,也不能丢一寸国土。”

李士锐于是开始全军准备战斗,此次对日本滩头部队的进攻,他集中了六个师的全部火炮,总计一百六十门各式火炮,以第一师和第二师作为正面强攻,以第六师作为左翼包抄,以第七师作为右翼包抄,以第三师做总预备队,以第九师作为后备部队,是个预备团随时准备拆分补充主力部队。

恰在此时,一个本地的老道跑了过来,叫着嚷着说自己可是施法下大雾,李士锐虽然不信神,但是也被这老道给吸引住了,便连忙将他叫来质问。

这老道叫做净虚子,是灵虚观的道长,而这灵虚观才建立不过七八年时间,净虚子一直神神叨叨的,大家时而相信时而不相信。要不是净虚子的话让李士锐不得不重视,早就被人给乱棒打出去了。

“你说你能施法降雾?你可知道军中无戏言,江北三千万百姓的眼睛可都盯着南通,要你骗了我是小,骗了天下让日本人杀了进来,你就是民族败类,到时候不用我杀了你,你会被全中国的百姓吐沫给淹死。”李士锐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目光越来越尖锐,最后与净虚子的脸紧紧相距不到十厘米,吓得净虚子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

净虚子红着脸低声说:“其实……我不能请雾。”

“拉出去。”李士锐一挥手,士兵们将净虚子架了起来,净虚子高喊道:“但我知道南通的天气,南通这里每年四月份都会下大雾,尤其是最近两年更是频繁,前年四月份下了三场大雾,去年下了两场大雾,而今年到现在还没有下大雾,所以我才肯定今年一定会下大雾。右帅,右帅,我说的是真的,虽然我平时靠骗人钱财维持道观,可是下大雾这件事我不会骗你,我也不敢骗你。”

“等一下。”李士锐让士兵放开净虚子,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净虚子站稳了之后,忙说:“我说的是真的,你可以随便找几个本地人都能证实我的话,去年四月份真的下大雾了,第一场是4月4号,第二场是4月22日,第一场大雾持续了半天,第二场大雾持续了一天一夜。”

李士锐道:“你能预测什么时候下大雾吗?”

“不能,但是我可以肯定,四月已经过去一半了,下半个月一定会有大雾。”净虚子笃定道。

“这可不能靠猜测。”李士锐叹道,“如果我们依靠你的猜测,这半个月不下大雾,那数万人马可陷入危险之中了。”

净虚子道:“四月不下雾,我净虚子吊死在南通城楼里!”

李士锐道:“要是四月份下雾,我倒是可以满足你一个心愿,说,你要多少钱?”

净虚子忙说:“我不要钱,我想要你们拆了对面九龙寺就行。”

李士锐被他的话气得够呛,让他赶紧离开,净虚子说我就住在这里,要是不下雾我就死给你们看,于是死皮赖脸地赖在南通城里。百姓们知道净虚子的话,纷纷说他这是在作死,军事上的事儿,怎么能靠经验呢,尤其是天气这东西,最时变化莫测。

4月16日,突出起来的,高千穗号巡洋舰等四艘巡洋舰与驱逐舰抵达狼山港,李士锐原本计划中全歼日本讨伐军前锋部队的进攻方案,被日本人军舰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通过侦查,李士锐断定日本人一定准备进攻南通老城,于是他认为应该先下手为强,且各部准备完毕,随即立即向总部报告总攻。

然而16日下午,李士锐得到了一个让全军乃至全国百姓振奋的消息,经过了三个月协商,袁世凯、孙逸仙和王永安三方代表,在南京取得了一个共识协定,即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南京下定很大程度是因为日本人给与的压力,让江北放弃了强硬对抗,也让袁世凯北洋系心生焦虑,唯恐江北倒戈日本所致。这其中南方革命政府内部也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由于孙逸仙向日本银行借款给政府官员发放工资给军队发放军饷,随即在内部产生一股激烈的倒孙风波。孙逸仙为了转移矛盾,这才松口让步与江北政府、袁世凯北洋系达成协议成立中华民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