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四百七十章 日本人抛出的难题

长谷川好道的话甚合桂太郎的心意,他早就对江北垂涎三尺,又对王永安恨之入骨了,这个不识抬举的家伙,如果他当初能够接受成为日本的代理人,日本的势力和影响早就涵盖整个长江以北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可偏偏这个在日本生活数年的中国小伙子,竟然以一己之力拒绝日本的示好多年,让日本人的势力和影响始终无法进入江北地区。

现在好了,英法德俄等国对王永安除之而后快,而日本则而可以浑水摸鱼,趁机强占南通,截断长江水道上游,让英国佬的上嗨成为一潭死水,这么好的事,桂太郎岂能不敢。同时即拉拢的袁世凯,又给日本借口插手中国内政。

“呦西,你的注意非常好,我非常喜欢。”桂太郎笑得眼睛都没了,“我立即向天皇禀报,而你则向山县有朋元老汇报,听一听元老们的意见。如果我们对中国动手,元老们是否支持,如果我们仅仅对江北动手,元老们是否支持。”

长谷川好道笑着说:“您不就是元老吗?”

桂太郎苦笑道:“我虽然是元老,但是我的影响力不如山县有朋啊,毕竟山县是元老领袖。”山县有朋在得知长谷川与桂太郎的计划之后,慎重地表示万勿对中国直接动手,以免让原本南北分治的中国因为有了外敌而联起手来,中国人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会暂时放弃内部矛盾。

“对中国,应当分而谋之。”山县有朋叮嘱道,“如果对付江北,则一定要找到一个让中国人无话可说的借口,甚至让中国人认为日本军队的前进,是在代表正义讨伐邪魔歪道。”

长谷川表示一定会将话带到,而桂太郎在对大正天皇的报告中也谨慎地提到,为天皇的登基送上大礼。日本在明治天皇的手中一跃成为亚洲之首,而更应该在大正天皇的手中成为世界之首。

大正天皇被吹的心神荡漾,立即允许了桂太郎的计划,但是又说日本没多少钱了,一定要控制战争规模。看来大正天皇在正常的情况下非常聪明,只是他发起疯来,就跟傻子没什么两样了……

在得到天皇和元老的支持之下,桂太郎信心大振,随后立即发电报给立花小一郎,让他不断对袁世凯施压,当袁世凯承受不住压力的时候,再抛出可以将谋杀日本战俘的人员是江北间谍所为作为理由。一旦袁世凯承认,则日本便有足够的借口对江北开展,占领南通,英国佬强占了中国长江口的南侧,日本人则能强占长江口的北侧。

立花小一郎在得知桂太郎的冒险计划之后,心脏激动得砰砰地跳了出来,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那么将会给帝国带来非常大的利益,尤其是江北地区在王永安王永泰兄弟多年的经营之下,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占领南通相当于砍掉了江北经济的一条大腿,而这条大腿上的肉,足够日本军方吃几年的了。于是,立花小一郎明确要求袁世凯对日本教官之死负责,并希望派出调查组,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答案,日本将不排除对大清国动手。

袁世凯吓坏了,自己这边与江北军的战争尚未出一个结果,没想到那边却把日本人给惹毛了,尤其是日本的报纸上纷纷将矛头指向了他如果日本人以此为借口对华宣战,自己岂非赔了夫人又折兵?

袁世凯连夜与立花小一郎多次会晤商讨对此事(在华日本教官被杀)的处置,立花小一郎强调这件事对日本帝国影响非常大,原本答应借给清政府的战争贷款,有可能因为日本教官被杀事件而被迫中止。

袁世凯几乎一夜之间斑白的头发全白了,而前线除冯国璋的第一路外,几乎全线崩溃。但冈村宁次却选择了留在淮安,他坚持要在此处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并且不允许王廷桢的禁军和八旗军后撤。

但王廷桢在得知江北陆军派遣两个团准备包抄他们后路之后,而部队无心恋战,所以为了避免清军第四路也遭到全军覆灭的下场,王廷桢选择了撤军还把固执的日本人仍在了淮安,至于江北军怎么处置他们,那就是王永安的事儿了。

所以当江北军抵达淮安之后,突然遇到令人尴尬的事,一群没有带武器的日本人留在了淮安。对这群日本鬼子呢,江北军是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抓他们说得过去,毕竟他们是清军第四路的教官,不抓他们也说得过去,因为在每一支军阀的军队中都有外国教官的存在,北洋军中最多的教官是德国教官,甚至现在还有德国教官跟随队伍。

带队长官将此事立即报告给扬州大本营,王永安得到消息之后傻眼了,对这伙儿日本人……怎么处置呢,抓呢,还是不抓呢?

抓了吧,容易引起日本人干涉。

不抓吧,堂堂江北地区,让一群日本人留在淮安县调查来调查去,成何体统,外人还以为自己勾结日本人呢。

难办啊,小日本丢给了王永安一个大大的难题啊。

此时张謇已经去了上嗨,无法和王永安商议了,他只能找召集众人开会研究。

由于江北最近击败了清军三路大军,全军士气旺盛,自然而然也就自满骄傲起来,许多将领要求将日本教官抓起来,并将其公之于众,让全天下谴责日本干涉中国内政,揭露清政府卖国求荣的真相。

“对,通电全国,让清政府看看自己是什么玩意。”

“全国讨伐之。”

“我等与清军之战,实乃爱国者与卖国者之战。”

“他们一定私下里补偿了日本人不少好处。”

罗银贤却紧锁眉头,表示道:“此事不妥,应该立即放走日本人。”

李耀苦笑道:“不是我们不放人,而是日本人赖着不走,一定要留在淮安调查日本教官被烧死的真相。他们不走,我们反倒要好吃好喝招待他们,这算是什么事儿嘛,小日本鬼子真麻烦,要我说,一刀宰了得了。”

“他们又没有骚扰百姓,怎么能杀了他们呢。”王永安苦笑着说,仿佛因为屠杀了八百清军,军中戾气渐浓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