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三百三十二章 老匹夫康有为

因为黄兴屡次生事,并打乱了袁世凯的计划,袁大都督下令向黄兴和他的党羽所在的汉阳发起进攻,给他一些教训。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而黄兴的主力部队,则是他同乡的湘军。他手下侦查到北洋军并未重兵镇守汉口,便派遣湘军第一协和湘军第二协,鄂军步兵第五协以及敢死队兵分三路进攻汉口。

彼时阴雨绵绵,尽管北洋军士兵都躲在民房里没有站岗,但是起义军抵达汉口的时候一个个冻得够呛。北洋军见状也毫不客气,立即对其中左路的湘军第二协采取包围战术,湘军第二协惊慌而退,并冲散了第二协后面的鄂军第五协第十一标,其他各路见状也纷纷退去。

黄兴组织的这一次偷袭,当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而他本人将此失败归咎于带队军官的无能,遂即斩鄂军第五协第十一标标统杨选青。杨选青是湖北人,起义前几天刚刚结婚,本来在家里休婚假,听闻武汉起义,立即参加了革命,没想到却因为湘军撤退冲散了他的队伍,反倒被黄兴给砍了头,挂在电线杆上,表示如果还有谁指挥不利,以此下场。

然而黄兴的警告反而引起了军中的不满情绪,是你黄某人的心腹湘军冲散了我们湖北人的军队,你反倒杀了我们湖北人的军官,许多湖北起义军选择了偷偷离开军队,回家种田去了。黄兴见湖北军队士气大跌,更加认为湖北人不善战,但他也知道自己杀了杨选青却不杀冲散杨选青的第二标统领,实在是有一些说不过去,于是挥泪杀了湘军第二协协统甘兴典。

尽管湘军大将甘兴典被杀,然而却丝毫没有让湖北新军有一丁点的感激执行,驻防在汉口的起义军士气大跌。

天晴之时,北洋军对汉口黄兴部队发起攻击,清军第一个进攻点便是鄂军驻防的三眼桥,鄂军上下接力抵抗,北洋军久攻不下随即退去。与此同时,北洋军另一部分对琴断口发起进攻,而驻防在琴断口的则是黄兴的心腹部队湘军第一协,只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北洋军便占领了琴断口,湘军第一协就跑了。

随后北洋军猛攻三眼桥,但守军极其顽强,双方反复争夺,鄂军指挥官周决胜重伤不下火线。黄兴本以为鄂军必然会逃走,没想到逃走的却是自己的心腹,于是他下令湘军立即回援,务必守住三眼桥。黎元洪也深知三眼桥的重要性,随即派出鄂军第二协支援。

双方在三眼桥血战三天三夜,湘军协统刘玉堂被炮弹炸死后,湘军深感战胜不了北洋军,随即擅自逃走。湘军的撤退让三眼桥的鄂军独木难支,尽管黄兴以身作则,甚至手持步枪和指挥刀站在第一线指挥作战,只可惜北洋军越战越勇,越打越精,起义军死伤惨重,不得不从汉阳撤军。

汉口已失,汉阳又失,如今武汉三镇只剩下鄂军所在的武昌了。

诸败军聚于武昌召开会议,分析战败原因,黄兴作为指挥官自然首先发言,他认为军官不行,士兵不行,军火不行,建议放弃武昌,进攻南京。

湖北众人顿时大怒,张振武起身呵斥道:“武昌是我们首义之地,我们当与武昌共存亡,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如果人说放弃武昌,当立即处斩。”随即拔出手枪,啪地一声放在桌子上,双目圆睁怒视同盟会的几个人。

黄兴见大家将矛盾指向他,只好请黎元洪私下说,自己愿意去上嗨请求援军,如果能够攻克南京,必定会带兵援助湖北,随即当夜狼狈离开,再也不给湖北革命添乱了。

尽管后世对黄兴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革命领袖,认为他依靠着坚强的意志不断斗争,是革命旗帜,但是就军事指挥而言,他的能力只能指挥一个班。而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又是一个内斗内行外战外行的党派,排挤同僚的手段层出不穷,可是面对北洋军的时候始终没有任何办法。后世有史学家曾经为黄兴辩解说,黄兴面对的敌人都是非常强大的敌人,可是这话似乎忘记了抗日战争所有中国将领面对的日军都是强大敌人,这些将领依旧能够跟日军斗一斗,而黄司令呢,能把比较好的革命形势带成一团糟,也是一种本事。

黄兴一走,湖北众人重新选举,黎元洪委任蒋翊武担任前线指挥司令,并派遣诸将收拢散兵,同时向全国发出电报请求各省援军救援革命。彼时江西、川省、陕省等省份革命者或者军政府纷纷派遣援军抵达,起义军重整士气。

而袁世凯在占领汉阳之后,认为自己威慑革命党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便下令军队以长江为界,不得向武昌进攻。次日,袁世凯委托英国公使朱尔典与武昌城的黎元洪沟通,重新提议两军停战,掩埋尸骨。

黎元洪自然愿意,于是双方决定暂时停战,纷纷派遣志愿者或者医疗兵进入汉阳收拢尸体,或者掩埋或者焚烧。经过简单统计,汉阳一战,湘军鄂军阵亡四千余人,而北洋军阵亡不过几百人,双方战斗力高下立判。

与革命党秘密和谈的袁世凯,随后乘坐火车,返回北京,他准备开始向清廷逼宫了。

而此时王永安护侨军一行人也抵达了日本的长崎,原本仅仅是休息一下,却不料忽然接到了日本政府的邀请,今年七月,日本明治天皇病逝,他的儿子嘉仁继位。明治天皇的葬礼举行了三个月,又进行了无数悼念仪式,终于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嘉仁的登基仪式才正式开始。

王永安虽然是一个中国人,但是在国外颇有名望,因此收到了参加嘉仁天皇,也就是大正天皇登基仪式的邀请。

王永安考虑到如今日本国内动荡,暂时不会与中国发生任何冲突,自己参加大正天皇的登基仪式并不会引起非议,于是便接受邀请。护侨军暂时停留在长崎,而海祈号巡洋舰载着王永安前往东京湾,集体参加了大正天皇的登基仪式。

这次大正天皇登基仪式,日本政府邀请了许多国外名人,包括王永安在内,也包括孙逸仙在内,但是因为国内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孙逸仙顾不得和日本人搞好关系,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回国领导革命,因此拒绝了日本人。除了王永安外,还有一个名人也受邀参加了,那边是著名的保皇党立宪派领袖康有为,那康有为知道王永安也前来参加之后,顿时大为兴奋,连夜拜访王永安,他说的第一句话就让王永安差点掉了下巴,康有为大声呼吁道:“大将军,对中日合并为一国,如何看待?”

我怎么看?我看你妹啊看!王永安大怒,只见康有为喋喋不休地开始推销他的中日合并成为亚洲黄种人帝国的概念,忍不住大喊道:“卫兵,给我把这个老匹夫叉下去,滚!”

康有为大怒道:“王靖云,我敬你是云骑尉,你怎么能如此对我?”

王永安冷笑道:“中日合并,亏得你说得出来!若是中日合并,谁是皇帝?是日本的嘉仁皇帝,还是大清国的溥仪皇帝?”

“我大清国自然是大清皇帝,日本国是日本皇帝,可以实行双皇帝制度,统一军队,统一财政,统一政治。”康有为兴奋地说道,“皇帝不过是国家符号,做做样子,两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效仿奥匈帝国,你看如何?”

“滚蛋!”王永安骂道,“要不是看在你年纪大的份儿上,我早就让人把你打出去了,滚!”

康有为气呼呼地走了,大呼:“孺子不可教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