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二十八章 旗袍的问题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第二十八章 旗袍的问题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2:09 来源:笔趣阁

这二十名退役士兵不是到了年龄退役,而是因为受了伤不能训练,这才被迫退役,王永安照单全收,一个都没退货,并委任其中一个最年长官衔最高做到排长的邵永勤作为工厂护卫队队长。

二十名护卫队虽然没有热兵器,不过冷兵器却并不限制,每个人都被王永安配上了腰刀,穿着虽然与北洋军同款,却是红色的军装,走在街上扎眼无比。

没两天,邵永勤便跑过来,羞赧地说:“东家,咱们的保安服能不能换一个颜色,红色太扎眼了。小的们走在街上都成了西洋镜了,任谁都看我们吹口哨,兄弟们实在气不过走了一两个小流氓。只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王永安哈哈大笑,说:“邵队长,男子汉大丈夫还惧怕这些?你连死都不怕,怎么还怕起穿衣服来?”

“我是不怕死,可是红军服也太……太那个了。”邵永勤不好意思地说。

“无妨,无妨,习惯就好。”王永安道,邵永勤见全劝不动,只好怏怏地走了。随后罗士潼请王永安巡视工厂,带着他查看了工人工作区、宿舍区、食堂,甚至还有茅厕和洗澡间,王永安对工厂一切进度都表示满意。最后,罗士潼说:“东家,按照现在的生产速度,两个月便能完成这一千套军服,还需早做打算,招揽更多生意啊。”

“你有什么想法?罗经理?”

罗士潼道:“办法有两条,第一便是您动用关系,争取更多的军服订单,二是咱们也不能只是生产军服,还需要生产其他服装,早早民用。东家,这民用成服虽然赚得不多,但胜在长久,军服暴利,却难以保证持久。”

王永安点头认可,说:“其实我早就想好了,以后我们可以生产女装。”

“女装?女人的衣服?”罗士潼惊讶道,“什么女装?”

“旗袍!”王永安嘿嘿一笑。

旗袍,形成于民国初年,彼时清政府统治结束,西洋文化进入中国,在与中国国情相合之后,催生了一种民国风尚服饰系列,这其中分别有男士的长袍马褂和女士的旗袍披肩。不管是长袍马褂还是旗袍,皆与清朝时期不尽相同。后世有学者提出,民国旗袍虽然从满清旗人女子服饰发展而来,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国女人优美的曲线,

中国汉族女性自汉代后,服饰逐渐只穿“上衣下裳”式,俗称“两截衣”,穿袍服几乎成为男性的专利。女性穿“两截衣”也被成了礼教对女性压迫的象征。因此在民国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西方文化与思想的大量涌入,国家饱受列强侵略和军阀战争之苦,思想先进的年轻人积极学习西方,穿袍服以此表示对礼教的抗争。

旗袍是中国服装传统的西化变异,它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同时又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构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于中国传统袍服,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民国时代象征的新时尚流行和服装审美的特点,可为中西服饰交融的设计典范。

民国之时“旗袍”的称呼之所以最终会流行开,是因为整个清代,汉族女装依然保留汉族女性传统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贵族命妇礼服外,寻常女子一般并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论贵族女性礼服还是寻常女子的日常服饰却都是袍服。因此在长达近300年时间的潜移默化下,普通人已经习惯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历史记忆,所以在民国旗袍开始出现的时候会给普通人一种这是“旗袍”的联想。

实际上民国旗袍首倡群体并不承认“旗袍”这个称呼,而是只叫它做长衫、长衣或长袍,与男性服装混为一词,1926年2月27日s海《民国日报》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议改称“中华袍”。又有人提议叫做祺袍的,但兜兜转转的,最后还是叫回旗袍了。”

尽管现在并不是销售旗袍的最好时机,可是王永安却知道,世界上最好赚的钱,永远是女人身上的钱,男人一套衣服可以穿十年,女人十套衣服只能穿一年。旗袍设计之优美,让中国女人增添了几分欲迎还羞的魅力,并不会被时代抛弃。

不过想要设计出旗袍来,王永安肯定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他前世学的是动画设计专业,画出来倒是可以,做出来就有难度。现在工厂的里的男工们制作简单粗略的军衣尚可,但是要制作旗袍却是很难,他需要最好的裁缝制作样板。

扬州城最好的裁缝姓顾,人称顾十针,顾家祖传十代做裁缝的。相传顾十针的祖先是给明朝崇祯皇帝做龙袍的,后来满清入关,内务府制衣局没随崇祯上吊,而是全部投降了大清国,又作又给清朝的皇帝做衣服。

没有人家是能够永远享福的,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家一样,顾家后来也落寞了,顾十针的太祖父不知犯了什么事,全家被赶出了京城。

其后顾家定居扬州,开了一个裁缝铺,如今传到了顾十针的手中,如今是扬州最有名的裁缝。

当王永安将自己的设想对顾十针说了之后,老爷子微微冷笑的说:“这是个什么事儿?还有给女人做衣服,我不给女人做衣服,你走吧,送客。”

王永安很是失落,他来到天悦楼喝酒散心,曹姐笑着说弟弟你这是怎么了,有谁得罪你了。王永安将自己的遭遇说给她听,然后叹气说:“为什么顾十针不帮我,这个顾十针是不是有毛病?有钱不赚?如果我们合作那一定会成为最扬州城最有钱的人。”

曹姐听后,咯咯一笑说:“顾老爷子会帮你才怪,你这样不是砸了人家的招牌吗?人家顾家就是靠裁缝手艺生活的,如果你的成衣真的做到了百姓之间,岂非正好抢了人家生意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