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一个北洋幕僚 >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亮剑精神

作为大清国的状元郎,江苏省南通人张謇曾经投靠在吴长庆旗下,并与袁世凯一同担任担任幕僚之职。张謇是翁同的高徒,但翁同受到百日维新的影响被免职回家,张謇也深感官场凶险,便辞官回到家乡南通开始实现他的实业救国思想。1896年,张謇创建了大生纱厂,十几年的不断经营之下,仅在去年便达到年利润三百万两白银地步。而在1904年,张謇又创建了南通大达轮步公司,开辟了清末民营海运的先例。与此同时他先后在南通与上嗨建立新式学校,创建了上嗨纺织学校和南通师范学校。1909年,张謇被公举为江苏省咨议局议长,发起国会请愿活动,但铩羽而归。

王永安对张謇一行人盛情款待,并且询问了一下关于京师之中的官场情况,尤其是谁能说上话,王永安准备买一顶官帽子,只可惜张謇说出来的人,王永安却是求不到了。载沣、奕和徐世昌。载沣忌惮王家兄弟许久,而奕早就对王永泰不满,这两名宗室贵族断然不会收王永安的银子,而徐世昌虽然能够说得上话,却不会收王永安的银子。

不过虽然张謇帮不上他什么忙,可张謇也不敢得罪王永安,在江淮地区,二十四混成协可是响当当的屠户营,谁不知道如今大清国最能打的部队就是二十四混成协。张謇等人也希望看一看这支传说中的神秘部队,王永安便带着众人前往净法寺军营观看军士训练。

当众议员见到军士整整齐齐的队列训练,横竖斜均是一条线,不由得惊讶不已。正所谓外人看热闹,且不说军士们在作战的时候如何,单单是这军列队形,整齐划一得让众人膜拜不已。众议员们并不是没有见过军队,却从未见过这样的一支军队,连站队列都成了一门艺术,恐怕连拥有德国教官的北洋六镇也达不到。

“这些都是精锐吧?”张謇问道。

王永安却摇头道:“这些都是新兵,刚刚入伍不到两个月的新兵。诸位前辈也知道,我军涡河血战损失惨重,四分之一阵亡,三分之一受伤。不过这也造就了我二十四混成协一种精神。”

“什么精神?”众人不禁问道。

“亮剑精神。”王永安骄傲地说道,实则剽窃了后世的电视剧……好吧,没有人知道他剽窃了,但全都为他的傲气所折服,这就是二十四混成协的精神,这就是名震海内外的天下第一协。请愿团的其他士绅议员们在第二天便走了,而张謇被王永安挽留了两天,洽谈扬华航运公司与张謇的南通航运公司合作的事情,双方的运输路线不同,扬华航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在京杭运河沿线,渐渐地取代了漕帮的作用,而南通航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在长江沿线,并且开辟了上嗨到日本大坂、长崎和台湾基隆港等多条远航航线。两个航运公司各有特点,也各有缺点,双方能够形成合作互补,所以对于合作,张謇和王永安都带有极大的诚意。

在张謇看来,随着王永泰成为江北巡按使,督察江北官场,势必淮河流域会成为他的独立小王国,南通虽然临海,却包含在江北巡按使督察范围内,因此与王永泰王永安的合作必不可免。而扬华航运公司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公司,在浙省人罗士潼担任总经理之后,此人手段尽出,陆陆续续兼并了京杭大运河漕帮的势力范围,甚至将从前扬州漕帮总舵未曾办到的统一漕帮任务给办了下来,如今从南京到天津这一段京杭大运河漕运生意,完全被其掌握。而罗士潼的下一个目标,便是竞争长江航运,开战国际航运。

如果南通航运公司不和扬州航运公司合作,双方很快便会正式交锋,而南通航运公司并不是张謇的核心生意,当初建立南通航运公司的原因也很简单,他需要将南通的棉纱和棉花运到上嗨,由于雇佣成本太高,他才自己建立了航运公司。所以尽管南通航运公司的发展一直不错,可始终是在为大生纱厂服务,张謇没有必要和扬华航运公司发生竞争。

张謇也听说了罗士潼的手腕,此人商业头脑非凡,但同时因为吸纳了漕帮进入公司,专门成立了一支保安队,一方面负责保护扬华航运公司船只,另一方面则暗中对竞争对手进行打击,甚至闹事干扰。而扬华航运公司的背后则是王永泰与王永安兄弟二人,一个是大清悍将手握天下第一协北洋新军第二十四混成协,一个是袁世凯的女婿人称扬州小诸葛。

张謇完全没有必要得罪他们,反而双方通过合作,加强生意场和官场上的联系,双方互助协作守护相望。

对于生意,都是双方的下属在谈,张謇和王永安谈的是私人感情。

午后,张謇受邀来到王家老宅,看到了养病之中的王永泰,三人便坐在王永安亲手搭建的阳光房,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喝着茶聊着大清的官场趣事和大清国的国运,世界的风云局势。

张謇对着玻璃做的阳光房非常有兴趣,王永安便为他讲解了一番,木制房梁建好之后,以玻璃为墙,房中铺建地暖,如果感觉到阳光房中气温低了,便烧地暖供热。所以这阳光房二十四小时温度在二十度左右,而阳光房的玻璃是三层大块玻璃,以避免如冰雹袭击意外破碎。

张謇是江苏省的名人了,王氏兄弟对他非常客气,张謇提到了一件事,让王永安觉得有一些惊讶,一个叫做汪兆铭的粤省年轻人就在两个月前准备刺杀摄政王载沣,闯下了天大的大祸,却被载沣饶过性命了。

原来汪兆铭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法政学院,但是因为考试成绩太差只能肄业回国,但是还是担任了在日华人报纸《**馆》的编辑。此时恰逢朝鲜被日本正式吞并,并改进为大韩民国,大清国上下群情激奋,纷纷对日本的蛮横无理和大清国的外交软弱感到气愤,许多人认为究其原因便是出在了大清国统治阶级满清宗室身上。于是汪兆铭从日本回国来到京师之中,与同志者黄树中一次策划暗杀摄政王载沣,逼迫满清宗室同意建立国会、满清还权给汉人等目的。

他们在载沣每日经过的甘水桥下埋了炸药和地雷,准备载沣经过的时候,点燃炸药炸死满人中最大的官。不过他们每日踩点,且在甘水桥周围徘徊数日,且作为两个南方人叽里咕噜说着京城老百姓听不懂的南方话,于是被京师的“朝阳区群众”揭发。步兵统领兼九门提督那桐直接派人给抓了起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