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梦回隋唐之我是李建成 > 第七十九章 出镇河东(一)

在杨玄感他们密谋的时候,位于山西绛州的龙门县,由于杨广在辽东的失败,很多老人都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女失去了父亲,很多人都沉浸痛苦和对亲人的思念中,在杨广祭奠征辽将士的消息传来。

“皇上真是仁君,自古没有几个会为那些烈士亲自祭奠的君主。”

“这有什么,要不是他,我儿子怎么会死,我都这么老了,就只一个儿子,他死了,我就一个人,没人给我养老送终了。”

“呃!听说了吗?官府又要征兵了,又要拉夫了,我们村的男人只要到十六岁的都要拉走。”

“你是听谁说的!”

“哎!我小舅子在河东太原任兵曹参军的书吏,他看到朝廷发过来的文书后托人告诉我的。要我早作准备。”

“什么,还要打仗!”

“皇上就像一个赌输了的孩子一样,不能打败仗啊!”听到这句话,议论的人都闭住了自己的嘴。晚上,一群人在一起商议。

“毋大哥,现在大家听说了还要征辽东的消息,都已经开始激动起来了,我看我们可以行动了。”一个满脸大胡子的彪悍大汉沉思一会。

“不行!我们还得加把火,让火烧的更加的旺一点。使他可以燎原。”

“大哥有什么高见?”

“你们这样干!”说着,在几个人的耳边慢慢的说道。

一群饥饿的农民在郊外挖到一个石像,是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头戴王冠的男孩,背面写着此子为王。大家感觉奇怪。不久,全县的孩童都在唱着一首歌谣。

“黄天配后土,后土生人王,母字多一点,端儿为人王。”全县的老百姓听到这断民谣后,人心更是浮动。

“听说了吗?前些天,有人在城外挖到一个石像。还有民谣的事。”

“我听说了,是一个女人抱着一个戴皇冠的孩子,还说挖出的时候天色大变,天昏地暗。”

“什么天昏地暗,我听说是祥云浓罩。看来这天下又要变了。”

“我看是,呃!你说这新的天子会是谁呢?”

“不知道!”

“老哥,我听说有个叫毋端儿的人,他武艺高强,能刀枪不入,神通广大,并且为人正义,行侠仗义。母字多一点,端儿为人王,是不是说的就是他呀!不如我们去投奔他吧!如果他真是真命天子,也许日后能坐天下,我们到时也可混个开国元勋当当。”

“说的对。”母端儿住所。

“天子无道,有道者代之,我们辛辛苦苦的种地、纳粮、当差,结果昏君征伐高句丽人,却闹得我们食不果腹,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我们有何错,有何辜。要我们受这种罪。我们要为自己而活。”说着,周围的人跟着他一起高呼起来。

“我们要活下去,我们不为朝廷纳粮了,我们不为朝廷当差了,如此**无能的朝廷我们要着何用?毋大哥,你带着我们反了吧!”

“对!我们反了。”

“反了。”

在毋端儿的带领下,龙门百姓发动了民变,他们头戴红头巾,**着上身,胸口画了一个圈,自称神仙下凡护体,一举攻下了龙门县城,他们杀了县官,夺了兵器库,打开监狱放出了囚犯,附近的县得到了鼓舞,都发动了叛乱,毋端儿的声势一下子发展成了六七万人,绛州成了一座孤城,刺史赵元楷飞报朝廷,朝野震动。由于绛州处于山西河东的腹地,交通便利,向北可以威胁太原,以太原王氏为首的氏族家业大都集中在那,所以以王氏为首的大臣马上请求杨广马上发兵平叛,并希望由他们家族的军事新贵王世充人统兵大将平叛。其他的世家大族虽然也在太原有些产业,但主要根基不多,他们担心的是若是不马上平定叛乱,可能关中地区也会发生同样的民乱,所以立即劝说杨广先在平定关中戒严防备,防止再派遣大军平叛。两派意见争持不下,杨广看着心烦,回到了后宫,萧皇后看到杨广面色沉重,知道他又有烦心事了,马上屏退了众人。轻轻的站在杨广的身旁。

“皇上,有什么烦心事你可以跟我说吗?说出来心里会好受些。”

“龙门民变,朝廷大臣分为两派,一部分认为在民变没有波及到关中的时候先稳定关中,在派兵平叛,另一部分认为应该马上平叛,如果是平时,朕会非常高兴的。可是现在国家动荡,他们这样争下去恐怕国无宁日了。还有就是太原王氏家族希望推荐王世充为将军前去平叛。”

“王世充,就是那个祖父本来姓支,后来祖父死后,祖母改嫁给霸城王氏后,父亲也改姓王的王支收的儿子。”

“是的,就是这个人,这个人有才华,也有能力,并且从军时也立下了些战功,在地方上任职也有些政绩,可是太原一带是王氏的根本,如果他借平叛为名,在那里借机割据,而且还有太原王氏从旁协助,我恐怕还真奈何不了他们。但如果不派他去,如今我还真是派不出更加合适的人选。”说完,杨广闭上眼睛。萧皇后轻轻的按摩着杨广的太阳穴。

“皇上,臣妾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满足皇上的心意。”听到萧皇后这么说,杨广马上来了兴趣。

“哦!梓潼,你推荐的是何人!”

“皇上的表亲,唐国公李渊。”

“是他!”谈到李渊,不是杨广不知道李渊的能力,主要当年杨广与杨勇争储的时候,文帝曾经暗示过李渊希望他支持杨广,但李渊却保持中立,没有参与,这让杨广心中有了芥蒂。看出了杨广心里的想法,萧皇后轻轻的说道。

“皇上,把李渊派去平叛有三个好处。第一,启用李渊,可以让群臣觉得皇上不计旧仇,不忘老臣,显示皇上的胸怀;第二,李渊胜了,帮皇上去除了大患,如果失败了,正好可以就此把他处置了,群臣也不会说些什么,第三,皇上不是说太原是太原王氏的老巢,皇上怕他们割据立国,不正好吧李渊派去,这样他们闹起来,皇上不正好看戏吗!”听了皇后的话,杨广的心慢慢平复了下来。

“梓潼言之有理,传旨,命李渊为平叛大将军,拨给李渊一万精兵,命其速速平定叛乱,望不负朕望。”听了杨广的话,萧皇后心中默默的想。

“高夫人,我这样也算是对的起你送我的那些珍宝了。”

李渊接到杨广的圣旨后,心情非常的复杂,他知道,如果镇压失败了,杨广可以借农民军的手把他杀了,即便他手上归来,杨广也会借兵败将他问斩,而他留在在京城的夫人会跟他一起共赴黄泉,可如果成功了,就可以缓解杨广对他的猜疑,暂时保证自己家族的短暂平安。想到这里,李渊慢慢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他把窦夫人、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秀宁招到自己的面前。

“皇上派我为平叛大将军,这次是新皇登基时期对我们李家的一次重用,你们都习武多年,除了建成以外,世民、元吉,你们都是第一次上战场,这次好好的历练历练,别丢了我们李家的脸。”

“是!父亲。”李世民和李元吉高声对李渊喊道。李渊对他们的态度很满意。

“建成、元吉,你们都好好的跟夫人告个别,别让她们担心,秀宁,你在家里好好照顾母亲,有空多陪陪你的两位嫂嫂。后天早上校场点兵,为父带你们出征。”

“是!父亲。”李渊说完,让自己的子女各自散去。他也握住窦夫人的手,深情的看着他。

“夫人,我又要走了。”

“夫君,我在家等着你!”说完,倒在了李渊的怀中。

李世民的房中,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无垢正在为李世民缝补战袍,长孙无忌站在李世民旁边。

“世民兄,这次出征一定要好好表现,除了历练之外,正好借此机会拉拢一些实力,为日后做些准备。”长孙无垢嫁给李世民后,夫妻两个感情颇好,长孙无忌由于这层关系经常来李世民这里走动,李世民也颇为看重长孙无忌的才华,现在长孙无忌还没有几十年后的那种圆滑和气度,所以说话游侠不知掩饰。李世民知道他说的以后,但现在的他也还没有生出那么大的野心。

“无忌!你说的很对,这次出征的确试一次历练的机会,至于日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再说了,我们李家即便拉拢了些军中的将士,等平叛一结束,这兵权皇上还不是会收回去的,以后能不能碰到一起还很难说。”

“世民兄此言差矣,如今朝廷搞得天下是天怒人怨,这次民变之后肯定还会有大乱,而且太原河东一带靠近突厥,是我大隋北疆,边关重镇,民变平息后必定会派重臣镇守,这职位必定归伯父,河东是唐尧的出生地,伯父的爵位正式唐国公,正是上天给于你们李家的大兴之地呀!还有日后如果你们李家真能成大业,这打下的江山是你还是你大哥呢?”

“无忌,你的话太多了。”长孙无忌正侃侃而谈,突然看到李世民怒目圆瞪的看着他,赶快把嘴闭上,长孙无垢怕他们两人发生冲突,赶快把针放下,泪眼朦胧的看着李世民,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垢,心慢慢的软了下来,用手轻轻擦拭无垢的脸。

“无忌,你还年轻,有些话不能瞎说,现在圣上还在,我们李家应该为圣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建成是我的大哥,不要破坏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长孙无忌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说过了,低着头告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