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锦绣大明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彀(上)

锦绣大明 第三百五十二章 入彀(上)

作者:路人家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0:17 来源:笔趣阁

“大人打算近日回京?”刘应箕满是惊讶地看着面前的钟裕问道:“这会不会太急切了些,毕竟此间乱事可还未平息哪。”

钟裕见他这模样也有些意外,照道理来说,地方官是希望他这种奉旨钦差越早离开自己的辖地越好的,毕竟多了一个比自己地位更高的官员,总难以叫人感到舒服。何况,刘应箕所作所为又最是担心被人查出,自然就更希望他这个钦差离开了,怎么现在反倒是不想自己走的样子。

心里虽然有所疑惑,可钟裕的脸上却显得一副淡然:“难道刘抚台觉着本官还有什么没有调查明白的隐情吗?若真是如此,还望刘抚台能实言相告。”

刘应箕闻言一惊,赶紧否认道:“那倒不是,大人过虑了。只是乱军尚未彻底平定,大人身为奉旨钦差就这么回京了,下官只怕你不好向朝廷交代哪。”

“这个嘛,虽然朝廷派本官前来时是有提过此责,但本官毕竟只是一介文臣,这带兵平乱之事却属武事,越俎代庖怕是不妥。而且我也已查知此次兵变皆由军饷不足引起,那只要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今后便不会再有类似之事发生,本官也好向朝廷有一个交代了。而且,本官也相信以刘抚台和郭总兵的本事,想要尽快平息此番叛乱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这……”见钟裕说得如此在理,刘应箕一时还真就找不出反对的办法来了。但他心里也明白,钟裕这些话只是托词,他所以急着回京是为了将那些不利于自己的证据上报朝廷而已。一想到这么一来可能导致的后果,刘巡抚的心里就一阵发紧,说不得只能照之前李珏的意思做事了。本来还打算再等等看的,现在却等不得了。

想到这儿,刘应箕便点头道:“大人所言也甚是在理。不过您就这么回去怕还是有些不妥。”

“哦?这话是怎么说的?”

“大人请想,若是回京后陛下或是其他朝臣问起您对大同兵力部署方面的看法,您该怎么作答呢?这段时日里大人一直忙于查察兵变一事,对我大同各处驻军的具体情况却所知有限,下官也是担心你回去后会被人责难哪。钦差乃是天子耳目,即便身负要命,也不光只完成任务便好,还需要对地方多作了解的。”刘应箕一副推心置腹,语重心长地教导自己这个后辈道。

钟裕闻言先是一愣,但仔细想想还确实是这么回事。若是自己回去后连大同这里兵力部署的具体情况都不了解,确会被人扣上个不尽责的帽子。便道:“那不知刘抚台的意思是?”

“虽然下官可以将大同的驻军详情相告,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人何不出城去外面转转,看看我大同各卫所堡垒的具体情况呢?那样大人在朝堂上被人问起时,也能更详尽些。反正也费不了多少时日,不知大人意下如何?”刘应箕提议道,同时目光偷偷地打量着对方,看他的心意到底如何。

“这……”钟裕还真有些被他说动了,倒不是因为需要向朝中官员有个交代,而是因为他觉着这样才能在回京后更有说服力,不然只靠手头的这点证据似乎还嫌单薄了些。如果自己能从底层军士的口中也听到相似的说法,那回去后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不过在钟裕的内心深处却依然有所警惕,总觉着刘应箕说这些,做这些的背后有了更深的目的。这从他偷眼观瞧自己的神色里就能看出些端倪来了。但仔细想想,又想不出对方能在此事上得到什么好处,难道真只是为了讨好自己吗?

在权衡了一阵后,钟裕最终还是点头应承了下来:“既然刘抚台盛情一片,那我便再叨扰你们几日吧,希望这次能有所收获,也能给我大明的边防之事带来些帮助。”

“那是自然的。”刘应箕一见他答应了,心下便是一松,喜色已有些难以掩盖了。

见他如此模样,钟裕心里的疑窦又深了几分,但此时话已出口,也不好再无端改变主意,便暂且把这份怀疑压了下去,只和刘应箕商量起该如何在大同之外转转,了解此地的兵力部署来。

这一番说话,又用了近一个时辰,钟裕这才把刘应箕打发回去,然后叫来了早已等待多时的杨震:“杨千户,本官以为咱们还是暂且先不忙着回京吧。”

“嗯?大人这是何意?”杨震听了这话便是一呆,随后心里就转起念头来:“难道他因为自家之事而改变了主意?”这一点正是杨震所担心的,也是他急于促成钟裕赶紧回北京的重要原因。

因为杨震很清楚,在此多待一日,便多一分变数。这变数不光来自这里的官场和民间势力,更来自钟裕自己的内心。一旦他因为考虑到自家存亡安危而改变了主意,事情可就不好办了。毕竟真论起来,钟裕才是钦差正使,自己是没有主导和禀报之权的。

钟裕因为心头不安,所以并没有敢对上杨震的双眼,也就没有觉察到对方的怀疑,只是将刘应箕的那番道理说了出来,末了道:“本官细想之下也觉着刘抚台的考虑有些道理,便答允了他,过两日去城外的卫所堡垒看看,也好了解更多大同驻军的情况嘛。”

“大人……当真只是这么想的?”杨震怀疑地看了钟裕一眼,却没有把这话道出来。因为那可能导致两人之间产生嫌隙,这是杨震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但他却也不希望这事成真,便劝道:“大人,这么做会不会太冒险了些?”

“杨千户这话是何意?”钟裕被他这么一说,心里陡然便是一紧,但口中还是如此问道。

“大人想过没有,若是离了大同,去到外面的卫所堡垒之中,万一有人要对我们不利该如何应付?”

“这不可能吧?他们会有如此胆量?”

“若正常来说,他们确实没有这胆子。可现在,我们掌握了刘应箕以下诸多官员的罪证,还是可以将他们满门抄斩的罪,若是他们得知了这一切,大人以为他们会不会狗急跳墙,铤而走险呢?”

“这……”钟裕顿时面现为难之色。其实在他内心深处,也是有着这个顾虑的,但不知怎的,此刻他却更愿意相信对方没这个胆子:“你所说的虽然也有些道理,却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不错,刘应箕等人一旦得知我们所掌握的罪证必然不会甘心受死,但他们又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呢?你我可不会将如此要紧之事给泄露出去吧。

“还有,即便退一步来说,他们真觉察到了什么,从而想对我们不利,又何必非要把我们调出城去再下手呢?在大同城里,咱们不一样是他们砧板上的鱼肉吗,何必非多此一举?另外,对一般军士而言,我们依然是朝廷钦差,我不信他们会有这个胆子,真敢帮着那几位大人来冒险杀我们,因为我们所掌握的罪证对他们来说可是没有多少关系的。”

他这一番话说下来倒也有理有据,叫杨震有些难以反驳,只能苦笑一声:“大人确实长于辩才,非我所能比也。”

钟裕虽然见杨震无法反对,心里却也有些异样的感觉,自己当真像口中所说那般正直无私吗?这事就当真没有半点蹊跷,自己就真看不出来吗?

事实恐怕不是这样的!他心里有一种声音在说,他所以会答应刘应箕,还是因为私心作祟,不希望钟家受此事牵连这才会想到了拖延回京的日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这个认识,让钟裕的心下一阵黯然,自己一直以来所秉持的公正、正义在这一刻显然没能经受住现实的考虑。在看了杨震一眼后,他便道:“若杨千户真觉着事有蹊跷的话,你可以留在大同,只本官一人出去,这样如何?”如果真有什么危险,就由我一人承担吧!这是我应受的教训。钟裕在心里如此补充道。

杨震却断然摇头:“不可,这样我就更不放心了。大人乃是钦差正使,若你出了什么差错,我这个副使能有什么用处?既然大人主意已定,下官自当陪同前往,希望这一切都是我的杞人忧天吧。”

杨震这番话,又说得钟裕一阵动容:“杨千户你这又何必呢?”

“我相信大人的判断。”杨震淡淡一笑,心里却道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吧,在官场上,只会比江湖更难混。随后,他又提议道:“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咱们离开大同必须尽量多带我们自己人,这样即便真出了什么意外也好有个照应。”

“这倒是正理。”对此,钟裕自然是支持的,其实他心里也是有所担心的,能有钦差卫队随同前往,总会安全许多。

但杨震心里依然很不放心,在数万,乃至十万大军包围之中,这几千钦差卫队真能保障他们的安全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