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无赖兵王 > 第2494章 肯定得要治他

三国之无赖兵王 第2494章 肯定得要治他

作者:讳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10:45 来源:笔趣阁

离开曹铄的书房,曹恒才到门口,等在外面的张苞就迎了上来。

“跟我去军营。”招呼了一声张苞,曹恒径直往皇宫前院走去。

跟在曹恒身后,走了三五十步,张苞向曹恒问道:“太子,是不是现在要去召集将士?”

“父皇已经安排妥了,哪需要我去召集?”往前走着,曹恒应了一句。

“陛下都安排妥了?”张苞一脸疑惑的说道:“难不成是要太子今天就走?”

“司马太尉一早就已出发,我们这会再走,已是晚了半天。”曹恒说道:“呼厨泉平定了关外,虽然他对司马太尉会有一些忌惮,却绝对不是完全不敢反抗。倘若我们不能及时赶到,给匈奴人以威慑,不仅司马太尉有可能遭遇不测,匈奴也可能会提早与中原发生争端。果真是那样的话,当年父皇和我先后讨伐异族,就变的没了意义。”

“虽然我对天下大事不是太明白,可太子这么说了,必定是有道理。”张苞回道:“我只是觉着,太子妃用不多久就会临盆。这个时候太子领军出征,是不是……”

“太子妃临盆确实是大事,可相比于大魏社稷,却只是我一家的小事。”曹恒回道:“当年乱世,异族侵入中原,多少中原儿郎被他们砍去了头颅?又有多少中原女子被他们掳掠去做了奴婢?天下一乱,到处都是孤儿寡母,相比于这些,我一家的事情又算个什么?”

听了曹恒所说的这些,张苞只是点头,倒是没再多问其他。

来到军营外,曹恒见到十多名将军等候在那里。

等在军营外的,是曾追随他出关讨伐异族的凌统等人。

除了原先的那班人马,这一次将要随军的还有廷尉郭奕。

望见曹恒来到,将军们纷纷迎上见礼。

向他们点了一下头,曹恒的目光落在郭奕脸上:“郭廷尉也要随我出发?”

“我已向太子宣誓效忠。”郭奕躬身回道:“太子领军前往关口,作为麾下,我理当随同。”

“你是大魏朝的廷尉,身为廷尉,你应该知道什么最重要。”曹恒说道:“廷尉府承担的可都是地方官府不敢涉足的案件。很多犯事的皇亲也都会交到你们那里审讯,你要是离开,偌大的廷尉府,该交给谁去打理才好?”

“太子放心。”郭奕回道:“我已向陛下禀明要追随太子前往关口,廷尉府用不了两天就会有人接管。如今我已不再是廷尉,以往残留的案件也都做了定案。我追随太子出发,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妥才是。”

“廷尉一职可是很多人等着盼着都难到手的实差。”曹恒说道:“为了随我出发,你居然去向父皇请辞。”

没有下马,曹恒微微弯下腰,把站在面前的郭奕从头到脚好好的打量了几遍:“郭廷尉,能不能和我说句实话,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太子既然问了,我还是那句话。”郭奕回道:“我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要追随太子建功立业。身在长安,任廷尉一职,十年二十年以后或许还有升迁的机会,然而身无寸功,即便升迁也是有限。与其安然的坐在长安城内,整天处置一些不是太要紧的案件,还不如趁着尚且年轻追随太子到关外立些功劳。等到将来返回长安,前程也会更加明朗。”

“别人追随我,都是为了大魏。”曹恒微微一笑,向郭奕问道:“你追随我,莫非只是为了升官发财?”

“能否发财我不知道。”郭奕回道:“可我却相信追随太子,早晚必定升官。将军们都是有大能耐的人,他们出关当然是为了大魏朝廷,却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我只不过没像将军们那样只把话说了一半,而是给另一半也说出来罢了。”

“你倒是把话说的明白。”曹恒微微一笑,随后向郭奕问道:“难道你就不担心话说的太明白了,我会对你有了反感。等到将来从外面回来,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倒连廷尉也做不成了?”

“倘若太子真的要那样,我也只有认了。”郭奕躬身回道:“可我却觉着,太子绝对不会那样对待身边的人。”

“你凭什么那样自信,认为我不会那么对待你?”曹恒对郭奕说道:“当初将军们追随我,可都是怀着一腔赤诚,为的就是出关讨伐异族。可你却明明白白的告诉我,所以追随,就是为了立下战功才好升官。难道你就不担心我对你跟在身边的用心会有介意,以后也不会特别的重用?要知道,我不肯重用,你就不会有立下功劳的机会。”

“凡事都在太子。”郭奕回道:“太子要是不肯用我,我也只能认了。”

“好在还不是完全不明白事理。”曹恒笑了一下,骑着马从将军们面前走过:“都跟我进军营,不要让将士们等的太久。”

众人应了,跟在曹恒身后,走进了军营。

早就得到了将要出发的消息,分派到步枪的将士们已经准备好行装,随时可以出发。

曹恒来到军营,将士们纷纷带着行囊从营房里跑了出来,在校场上列阵。

三四万人列着整齐的方阵,一双双眼睛齐刷刷的看向正往校场这边走来的曹恒。

到了校场前,曹恒跨上高台,先是环顾着列阵的将士们,随后高声喊道:“将士们,我还没到,你们就已是准备好了行囊,可见长久没有征战,你们也是憋闷的狠了。”

曹恒说话的时候,将士们一个个都默不吭声。

望着站在高台上的曹恒,没有一个人发出哪怕半声咳嗽。

正如曹恒说的那样,自从曹铄下令三年不征,将士们早就憋闷的狠了,巴不得立刻有场仗可打。

他们并不在乎敌人会是谁,征战多年,如今闲下来的将士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够上了战场,找回他们认为丢了许久的存在价值。

目光在校场上的阵列前扫了几圈,曹恒接着喊道:“或许你们认为出发是要打仗,可我却带来了个不太好的消息给你们。三年不到,倘若不是迫不得已,父皇的旨意不会取消,这次出发,只是我带着你们到关口操练,至于打仗……还是不要想了。”

早先得到将要出发的命令,将士们一个个激动不已,都以为快要有仗打了。

然而曹铄却给他们带来了一个不愿意听到的消息。

出发前往关口,原来不是有仗要打,仅仅只是要带他们去那里操练。

“太子殿下。”阵列前,一名军官喊道:“军营里也可以操练,要是觉着不够宽敞,我们还可以到长安城外,为什么偏偏要去关口?从长安到出关的去处,少说也有上千里,往来一趟就不是三五天可以做到。”

“三五天还真可以做到。”曹恒嘿嘿一笑:“这次出发并不是要你们长途跋涉走许多路,而是要试用早已铺设完成却还没怎样使用过的铁路。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次出外演练,一是为了让你们明白步枪的使用方法,二则是要试用铁路,看看从长安到关口,究竟需要多少日子。”

原本以为是有仗要打,将士们都兴奋的不行。

曹恒这番话,像是兜头浇了一桶凉水,把他们燃起的情绪浇了个透凉。

校场上的将士们,一个个满脸失望,目光中的期待早已退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掩饰不住的失落。

“都给我打起精神。”看出将士们的失落,曹恒喊道:“要你们先去演练,为的就是将来上了战场不至于手足无措。步枪发放给了你们,我想知道,你们之中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熟练使用?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百发百中?”

曹恒两句话把将士们都给问的愣住了。

自从步枪发放到手中,他们确实是兴奋的很,每天背着步枪走在军营里,也觉得自己比那些还在使用刀枪剑戟的同袍要威猛一些。

可他们接受的操练却不是很多,甚至有不少人到现在也没用步枪打出过一颗子弹。

别说熟练使用和百发百中,即便是把子弹给打出去,都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担忧。

没有使用过的军械,虽然每一个人都知道威力无穷,可是没有用过,它所能发挥出的威势究竟有多大,对于没有得到足够演练机会的将士们来说,还都是未知的。

心里清楚自己会不会使用步枪,也清楚即便真的把子弹打出去会是怎样的效果,将士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的失落多半一扫而空,很多人都露出了迷茫和困惑。

“既然不能做到熟练使用,也不能做到百发百中,发放给你们步枪,上了战场和烧火棍有什么区别?”曹恒向将士们喊道:“觉着自己不会使用步枪的,揣起上战场杀敌的念头,跟着我到关口,好好的学会怎样使用枪械。等到你们能把枪械使用的熟练了,少不了会有仗可打。”

当着将士们的面,曹恒许诺将来会有仗打,将士们顿时又来了兴致,一个个把胸膛挺起,目不转睛的看向站在高台上的他。

“废话我也不和你们多说。”看出将士们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曹恒挥了下手:“三军听令,随我出发!”

曹恒一声令下,将士们随即发了声喊。

将军们跑向分派到他们手下的将士阵列前,各自招呼着排列起队伍,随同曹恒出发。

三四万背着步枪的将士跟随曹恒走向辕门,没有得到步枪的将士们,则眼巴巴的远远望着他们。

在校场聚集将士的时候,曹恒并没有允许那些不用随行的将士靠近,因此也没人听见他喊话的内容。

以为这支队伍是要出征作战,留在军营里的将士们一个个都是满眼的钦羡。

长安城的铁路,在位于城北的方向。

铁路向南一直往江淮地区蜿蜒,向北则通往关外。

自从铁路竣工,还从来没有派上过太大的用场。

以往也就是偶尔用来运送少量的物资才会使用到铁路,多半时候它是处于闲置。

曹恒率领将士们来到铁路边的时候,铁轨上已经排满了车辆。

这个时候蒸汽机还没有发明,更不用说电力,铁轨上的车辆都是由人力像压水一样压着一支杠杆,凭借着压杠杆的力道推动车辆前行。

车辆是在铁轨上行进,车轮和铁轨之间的摩擦很小,只要不断的向杠杆施压,在铁轨上行进的车辆就会越来越快。

领着大军向停靠着车辆的轨道前行,曹恒看见在轨道前站着一群人。

当先一人正是负责铺设道路的蔡稷,跟在他身后的不用说也知道都是他的手下。

望见曹恒率军来到,蔡稷带着那群人迎了上来。

到了跟前,蔡稷向曹恒躬身一礼:“我奉陛下之命,在此恭候太子多时。”

蔡稷跟在曹铄身边的时候,曹恒还很小,等到他长大一些,蔡稷已是被支使出去铺设道路。

虽然如此,曹恒却知道,眼前这位将军当年也曾是父皇身边的红人。

把他支使出去,无非是留在身边难有建树,想要让他成就更多功劳,从而把官做的越来越大。

迎上来的是蔡稷,曹恒对他也不会怠慢,赶紧回礼问道:“父皇要蔡将军负责把将士们送上车?”

“正是。”蔡稷回道:“太子和将士们都没有用过铁路,虽然铁路上的车辆很容易把控,倘若没人传授用法,还是很难走的飞快。”

“蔡将军这么说,可见铁路上的这些车确实要比马匹快上一些。”曹恒问道:“从铁路走,到出关的关口,大概需要多少日子?”

“顶多三五日。”蔡稷回道:“把控车辆只需要几名兵士就足够,太子可以把兵士分成几拨。每隔一些时候换一拨人,这样就可以连天加夜的赶路,不像骑乘着马匹,还要考虑战马会不会吃不消。只要有人把控,车辆随时都在前行,即便是到关外,也用不了多少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