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国崛起1857 > 第六百五十四节 动真格的

大国崛起1857 第六百五十四节 动真格的

作者:狂人阿Q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9:08 来源:笔趣阁

文鸢的战败早就深埋在性格中了,激情澎湃的人,往往容易陷入骄傲自大的陷阱,他过于大意了,过于轻视日本人,骄兵必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日本打赢了打一场长崎之战,整个日本都沸腾了,主战派气焰嚣张,主和派一时没有了声音,连在御前会议前,伊藤博文也被山县有朋完全压制住。

此时换成日本人骄傲了。

文鸢的初战不利,打乱了朱敬伦的计划,他本没想过要派兵深入日本内陆作战,对比一下越南把美国拖的样子,朱敬伦相信,日本不会做得比越南差,真的进攻日本,恐怕会陷入一个泥潭之中,十年都拔不出来,关键是打这样的国家实在是没有什么油水可捞,贫瘠的土地,过剩的人口,好斗的民风,这种地方要来干什么?

朱敬伦本来计划着,文鸢能够顺利拿下日本长崎,然后就打开了登陆日本的窗口,日本人肯定马上屈服,然后大明借势威逼日本答应赔款道歉等条件,就此了解琉球悬案。

可是日本人打赢了,这就麻烦了,日本人一旦陷入偏执的幻想中,比世界上其他民族都要更偏执,这回不真正打疼日本人,他们是不会罢休了。

而且打输了这场仗,就此停战,对新兴的队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从外到内,大明都输不起。

朱敬伦不能不怪文鸢,是他一路上发回那些有利信息,完全误导了参谋部的判断,也误导了朱敬伦的判断。

看着跪在地上,一言不发的文鸢,朱敬伦足足骂了他半个多小时。

“滚吧,去把长崎打下来,或者就把自己埋在那里吧!”

朱敬伦摆摆手,文鸢重重的磕了一个头,起身离开。

走出皇宫,文鸢心里好受多了,打了败仗之后,回到国内,遇到的亲朋每个都在安慰他,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之类的话听的他耳朵里都生出茧子了,但别人越是安慰,他就越是羞耻,他需要的不是同情,他要的是雪耻。

所以他来皇宫负荆请罪,他要一个雪耻的机会,让他继续担任攻日前锋。文鸢听说很多军官在他战败之后,都纷纷请战要北上日本为大明军队一雪前耻,真让别人去帮自己雪耻,文鸢以后还怎么活?

朱敬伦骂了他一顿,但他舒坦,不止是因为许可他继续担任攻日指挥的角色,仅仅是这种毫不做作的痛骂,就比那些有口无心的安慰更让人舒坦,他是做错了,谁要他娘的安慰,错了就该挨骂不是,挨打都是活该,他一定挺着。

再次离开广州,跟随文鸢同去的,已经有十万广军区士兵。他们将在文鸢的指挥下,完成之前未完成的任务,攻下长崎,取得登陆地。

十万人不可能一次都送到日本,大多数人得在琉球等待,前方站稳脚跟后,他们才会陆续踏上日本的土地,大多数人最后只会参加在长崎的决战。

此时已经到了1880年六月,随着大明正式宣布动员,大批军事力量派往日本,战争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史学家将因琉球处分事件引起了主要在明日两国之间爆发的战争,称之为琉球战争,将该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琉球复国之战,第二阶段则有争议,日本人称之为大明侵日之战,而大明则称之为惩罚战争,意思是惩罚日本人袭击大明领事馆。

随着大量明军登陆日本,文鸢依然是总指挥,他这一次表现出了极为审慎的态度,步步为营,放弃横穿长崎半岛中央山地的打算,沿着海岸线逐步推进,打算绕行长崎,尽管速度上会拖慢很多,但陆军始终保持在海军视野之内的行军,却会安全许多,而且物资运输条件会大大改善,这让他可以随军装备重武器,而不像上次一样,几乎是用步枪加刺刀,在跟日本的奇装满员的精锐陆军交战。

大明作战计划的改变,立刻就让日本坐不住了,他们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制海权,别说军舰了,但凡是敢在战区出没的船只,只要是日本的,都统统会被海军俘虏,三菱公司好几艘商船就因此而丢失,因为他们的总部正是在长崎,让他们彻底离开长崎海域,实在是很难。

此时别说长崎港了,就算是长崎所在的九州岛,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虽然不敢说片板不得入内,但大规模的海上运输确实消失了。

时间一久,日本人确实感到吃力了,伊藤博文再次说服了维新派的高官们,必须接受谈判,否则日本难道要停止维新,日本幸运在他的上层虽然有政治斗争,但是斗争的两派人,往往争的是怎么维新,而不是维新还是不维新,这跟洋务运动中总摆脱不了保守派坚持守旧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日本无论那一派掌权,都会尽量推动改革,比如大久保利通在位的时候,大力兴建官办工厂,到了大隈重信执掌大藏省,却尽力扶持民间资本,但俩人在大方向上,是没有分别的,都是推动工业化。

伊藤博文的警告,让一大群激进的明治高官开始清醒,日本此时根本就没有持续战争的本钱,如果长久下去,胜败且放在两边,目前进行的改革恐怕会毁于一旦,至少也是停滞不前。

但大明在领事馆袭击事件之后,已经撤走了所有的外交官和谈判代表,日本只能再次请求英国出面调停,几个月的战争,已经极大的影响了英国的对日贸易,英国也想终结这场战争。

但是他们有些不太好出面了。

上次他们作保,日本答应让琉球复国,大明才答应重开谈判,结果谈判桌上,日本人直接拿出琉球王的书信,表示琉球是自愿并入日本的,这种欺诈手段,让英国政府十分尴尬,这次日本又找上了他们,英国公使就先要求日本保证,必须接受琉球复国的条件,否则英国无力调停。

英国这才找上大明,大明给的回复是不谈,已经不再信任日本人,要谈就在东京谈,等大明队进入东京的时候,跟他们的天皇免谈。

英国很清楚大规模战争不可避免了,早在大明开始动员的时候,日本人就失去了和平的机会,真不理解为什么日本会在琉球那么个小地方坚持。

大明对日本发起的打击,很快就引起了一连串国际事件,俄国人突然蠢蠢欲动起来,1877年到1878年,俄国跟土耳其再次爆发了一次战争,俄国队逼近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并且跟土耳其签订了城下之盟,除了割让土耳其领土之外,扶持了斯拉夫国家大保加利亚,最大的变化是,俄国强迫土耳其修改博斯普鲁斯海峡通行规则,允许俄罗斯等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通行。

这预示着俄国终于冲破了海峡的封锁,将势力渗透到地中海,结果英国再一次派出军舰威胁,摆出不惜开战的态度,联合对巴尔干有野心的奥匈帝国,导致俄国的再一次西进计划破产,不得不吐出已经到手的利益,放弃了军舰通过土耳其海峡的权力,也大大缩小了保加利亚的国土。

这次战争,加剧了俄国也英国之间的矛盾,倒是俾斯麦以调停人的身份,进一步增加了德国和俄国之间的联系,一定程度上让德国摆脱了普法战争后,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对新生德国的忧虑,重新将防范的主要精力放到了俄国身上。

俄国在十九世纪的扩张,十分带有游牧民族的特征,那就是在西方受阻的情况下,就会转向东方,加上德国有意的引导,让俄国东进的意图越来越强烈。

恰克图张家口铁路的修建,彻底改变了俄国的地缘形势,极大的加强了他们在东方的力量。今年这条铁路正式通车,俄国商人从武汉、福州等地运到天津的茶叶等商品,大大缩短了通过草原的时间,让俄国商人在茶叶贸易中,彻底压到了晋商。

今年俄国人借助这条铁路,已经多次试图南下了,他们多次借口铁路运输遭到草原匪帮的威胁,希望清政府许可他们可以沿路驻扎士兵,他们打算以新疆的利益做交换,但清政府没有同意,李鸿章加强了在蒙古的防御力量,向库伦派遣了八千淮军士兵。

大明北进打击日本的军事行动,让俄国人看到在东北亚继续增强力量的可能,于是跟大明政府商议可以结盟对抗日本,他们认为在日本问题上,英国的表现让大明政府有所顾及,俄国认为,如果俄国可以支持大明的话,会加强他们在日本的影响力,同时获得大明的好感,有希望与大明一起,抗衡英国在该地区的力量。

于是俄国从西方调来了两艘铁甲舰,增强了海参崴的力量,并多次出现在日本海域。

俄国的举动,才是英国最担心的,有历史学家认为,十九世纪最大的地缘对抗,不是德国和英国之间,而是俄国和英国之家,是英俄争霸,影响了整个世纪的历史走向,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只有英国和俄国,才是两个在欧亚大陆上,具有全方位影响力的帝国,俄国局限于中欧,法国日益没落,而俄国人将触角伸向了四面八方,在各个方向都对英国产生了冲击。

英国战略目标的调整,让他们对俄国出现在东方极为警觉,尤其是发现俄国正在跟大明接触的时候,马上也展开了对大明的外交行动,希望大明不要跟俄国合作,英国认为大明跟英国是有共同利益的,而俄国不但是英国利益的冲击着,长久来看,也会损害大明的利益,英国希望加强因北方铁路问题,跟法国与大明一起达成的抵制俄国的外交共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