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第2914章:苏烈诸葛亮进军,朱棣欲弃守青北

吴郡,吴县,太守府内,孙权正因孙策的一封信而大发雷霆。

孙策在信中不但说孙权弑父夺权的不孝,而且还毫不掩饰的怒斥了他的无能,文不成武不就,眼高手低,一点能力都没有,却偏偏想要当吴王,连身边有楚国的奸细都不知道,以至于把吴国大好的局面依照葬送,死后有何脸面去见父亲和列祖列宗?

没错,孙策的这封信,表面上是在羞辱孙权,但实际上却是在点醒他,通篇只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孙权身边有楚国的奸细。让他明白‘钟达(司马懿)”此人并不可信。

潘阳湖水战,吴国输的糊里糊涂,战后自然会思考输的原因。

就算孙策智力不够,想不通具体因果,孙武则因愧疚不会去想,但孙膑也肯定会一查到底的,毕竟孙武这次输的太莫名其妙了。

虽说是孙权派去的援军拖的后腿,但却并不是负责领军的主将谢安的原因,谢安也奋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才被生擒。

那么又是因为谁的原因而泄露了情报呢?

孙膑一步一步向上追根溯源,最终查到了孙权的军师‘钟达’,也就是司马懿的身上。

对于钟达此人,孙膑也进行过一番了解,之前一直是孙权的死忠,且丝毫不掩饰对孙策的不满,可这次鄱阳湖水战却主动并劝孙权派兵支援。

也正是因此,才引起了孙膑的怀疑,毕竟钟达的前后反差有点大。

可随着孙膑的深入调查,他却发现了钟达此人的恐怖之处,纸面上的情报堪称天衣无缝,根本找不出任何的破绽,但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完人,单单没破绽这点,就已经是最大的破绽。

查到这时,孙膑就已经断定钟达是刘秀派来的奸细了,专门负责挑拨和激化吴国内部的矛盾,孙权则只是钟达的傀儡而已,而纸面上的情报也全都是伪造出来的。

孙膑虽明知钟达是奸细,但苦于没有证据拆穿他,于是就向孙策献上了反间计,让孙策明着臭骂孙权一番,但实际却是在点醒他。

孙策说孙权不孝是事实,说他眼高手低也是事实,但说他一点能力都没有?这显然是不是事实。

作为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年仅十五就继承兄长位置的少年君主,孙权在武略方面虽远不如孙坚和孙策,但在政治方面,就是孙坚和孙策两个加起来也远不如孙权。

孙权是有才能的,只是不在军事方面,可偏偏他人菜瘾还大,明明不是那块料,但就是喜欢亲自领军,这才搞出了那么多的笑话。

如果说孙策是军事家的话,那孙权就是政治家,而且是手段很高明的政治家,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是个没脑子的蠢货。

可孙策要是明直接告诉孙权,钟达是刘秀派来的奸细的话,那孙权反而会怀疑孙策的用意,觉得他是在离间自己君臣的关系,毕竟钟达可是他手下的第一谋士。

但孙策不指名道姓,他通篇都在大骂孙权,仅仅其中一句暗示他身边有奸细的话,那么孙权怒归怒,但当他冷静下来之后,反而会自己排查并怀疑到钟达身上。

这要是按孙策以前的脾气秉性的话,肯定不会如此费心费力的去点醒孙权的,大不了他就自己单挑刘秀,不求你孙权帮忙,只求你别添乱就行了。

但潘阳湖一战后,吴楚之间的差距已经彻底拉开,全据长江水道,来去自由的楚军优势太大,单靠孙策一家已经挡不住刘秀了,只有孙策和孙权联手才能自保。

可有钟达在孙权身边,孙权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别说是帮忙了,甚至还会继续帮倒忙,而孙策也没办法在应对刘秀的同时还防着孙权。

所以,必须要先解决钟达这个大麻烦,孙权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那时孙策和孙权才能真正联手一致对外。

迫于无奈之下,孙策只能接受孙膑的离间计,而孙权也没有让孙膑和孙策失望,一番愤怒的发泄之后果然怀疑到了钟达身上。

孙权统帅属性虽不高,但智力和政治都不低,只是因为年纪尚轻,以及磨砺不够,所以还未达到五维巅峰罢了。

之前孙权没有对钟达产生怀疑,是因为他从没往这方面想过,毕竟钟达不但是孙权的谋主,还是救命恩人,没有钟达的话,他根本不可能从建业大牢中逃出来。

但经过孙策的提点之后,孙权只要稍微一想就会意识到,只要自己逃出建业的话,吴国大概率才会分裂,这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对楚国了。

一念至此,孙权只觉得背后直冒冷汗,他打心眼里不愿意怀疑钟达,但他的计谋在帮了自己的同时,也确实让楚国受益了。

“钟达,你最好能解释清楚,否则就怪本王无情了。”

看着下方下跪行礼的司马懿,孙权眼中杀意一闪而过,他已经在心中做出决定,司马懿若是不能自圆其说的话,那他就宁杀错不放过,吴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容不得他有丝毫大意了。

孙权不知道的是,下方跪着的司马懿,实力可比他强得多,所以他才一显露杀意,就立马被司马懿给捕捉到了。

“孙权对我露出杀意了?为什么吗?”

司马懿何等机敏的人,一秒不到就想通了其中关键,肯定是因为潘阳湖水战的缘故,自己主动劝孙权派援军之举,终究还是露出了些许破绽。

一想到孙权这次召见自己,大概率是鸿门宴,冷静如司马懿,此时心中也不禁焦急万分。

他不怕死,但他还有大仇未报,他的命是兄弟刘平救回来的,在毁灭大秦,替刘平报仇之前,他绝对不能死。

司马懿甚至都不敢运功探查四周,因为这会暴露他隐藏了功力,但余光一撇,果然发现柱子后面有人影,显然他这次是凶多吉少了。

“只能靠挟持孙权来脱身了吗?”

这个念头才一出现,就立刻被司马懿给否了,原因无他,他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彻底取得了孙权的信任,眼看着就要助楚灭吴了,却在临门一脚时前功尽弃,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只要楚国能灭了吴国,那他司马懿就是第一功臣,到时他就能凭借功勋后来居上,接手兵权总督一方,并亲自领军和秦军对阵。

这个时候放弃的话,司马懿虽依旧立有大功,但总督一方显然是不可能了,所以他决定搏上一把。

刹那间,司马懿心中百转千回,他知道这么做很冒险,堪称九死一生,但他依旧要尝试一下。

以他对孙权的了解,若是有实质性的证据的话,也就不会召他过来问话了,而是直接派人来取他首级,而如今这般显然还是没有证据,所以自己还没彻底暴露,那么也就还有机会。

“阿平,保佑我渡过此劫吧。”

司马懿在心中默默祈祷一声后,随即强忍着心中的不安,一脸镇定的抬头并抱拳请罪道:“主公,钟达有罪。”

孙权脸上露出一抹失望,显然这个回答他并不喜欢,他以为司马懿这是要向他求饶,却依旧装作不知道,不动声色的问道:“哦?军师有何罪啊?”

“钟达罪在识人不明,本以为谢安出身江东世家,和我等乃是一条心,却不想此贼暗中投靠刘秀,致使我军在潘阳湖水战大败。”

“什么?”

孙权闻言顿时一惊,毕竟若是谢安的话,那潘阳湖之白也能说得通,而且是谢安才更加危险,毕竟谢安的弟弟谢玄还执掌着兵权呢。

“仔细说说吧。”

听到孙权此言,司马懿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暗暗松了口气,他知道这一劫渡过去一半了,接下来就看自己的编瞎话的水平了。

司马懿了解孙权,他既然对自己起了疑心,就不会轻易放下,这种情况下他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转移矛盾,用更大的危险来转移孙权对自己的怀疑,而谢安就是他最好的背锅侠。

首先一点,谢安已经被楚军俘虏了,所以他也没办法解释,自己想怎么泼脏水就怎么泼。

其次,谢安本是孙权军的主将,在他的带领下大军全军覆没了,可他却没死,还被俘了,多疑的人肯定会怀疑。

最后,谢安的弟弟谢玄正在领军抵挡马援,谢安若是奸细的话那谢玄也跑不掉,而一旦谢玄率军投靠刘秀的话,那对于孙权来说才是灭顶之灾。

所以,在得知谢安才是奸细后,孙权直接就慌了,这也给了司马懿自我辩解的机会。

“谢安,谢玄,对不住了,这次虽说是我为了自保而牺牲你们谢家了,但也是你们兄弟有眼无珠在前,仅为了家族利益而效忠孙权这样的昏君,只能说你们活该啊。”司马懿心中冷笑着想道。

在司马懿的机智下,孙权将信将疑之下,暂时打消了对他的怀疑,并将怀疑目标认转移到了谢安身上,连带着无辜的谢玄也遭了殃。

谢玄手下虽没什么强将,但依靠地利,也能在地形复杂的会稽,跟马援打的旗鼓相当,但孙权一个只守不出的命令,让他彻底陷入被动,以至于会稽郡惊呼全境沦陷。

谢玄正对孙权不满呢,觉得他的微操是在瞎胡闹,将战争视为儿戏,却没想到孙权对他的不满更大,假借述职为由将他诓骗回去,然后稀里糊涂的就被剥夺了兵权。

在被关进监狱的那一刻,谢玄是真的连肠子都悔青了,他在战场上为孙权卖命,到头来反而落的这么个下场,早知会有今日,当初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效忠孙权,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不得不说,司马懿是有股子韧性和运气的,面对这种死局都能转危为安,当然前提是他遇到的人是孙权,否则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建业的孙策在得知钟达不但没事,反而还是谢安被孙权剥夺兵权后,都已经不知道该骂孙权什么了,他对这个弟弟是真的无语了。

这件事自然是没完,但如今刘秀已率大军压境,孙策暂时没功夫对付司马懿,只能让孙膑来全权负责,尽可能快点解决司马懿这个大麻烦。

刘秀亲率大军直捣建业,而孙策则率军死守都城,建业攻防战一触即发,同时中原和东北两大战场也都发现了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