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第2794章:白起大破白马城,曹操被迫弃官渡

明末初期的农民起义军有很多,像什么三十六营、十三家等等,但基本都被曹文诏、孙传庭、卢象升和洪承畴四人给剿灭了。

曹变蛟在地位上虽比不上上述四将,但他年轻时就随从曹文诏出兵作战,积累军功做到游击军将,之后后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更是屡建战功。

明末初期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嘉胤,曾击败过洪承畴率领的明军主力,但却被曹文诏曹变蛟叔侄轻松击败,最终在兵败后被明军奸细所杀。

在湫头镇之战中,曹文诏因寡不敌众而兵败自尽,洪承畴接替其位后任用曹变蛟为副将,两人联手继续镇压起义军。

像紫金梁王自用,初代闯王高迎祥,老回回、过天星、大天王、蝎子块、闯塌天等义军领袖,也基本上都是曹变蛟的手下败将。

至于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人,那是在高迎祥死后才开始崛起,在此之前只能算是小辈,甚至都没有和曹变蛟交手的资格,基本看到曹变蛟的旗号就会自动绕路。

曹变蛟和洪承畴的组合对付起义军很轻松,但对上创业初期的满清就有些不够看了。

松山城被满清攻破后,洪承畴和曹变蛟都被俘,洪承畴直接选择了投降,曹变蛟却因宁死不降而被杀害,足可见其品德和血性。

另外,明末早已不是提倡个人武勇的时代了,但曹变蛟却是少有的智勇兼备型的将领,史书对他的评价就是:勇冠三军。

这样一位文武双全,只用兼备的名将,再加上中牟城的防御力也不弱,守城物资充足,兵力也有四千,按理来说不至于连两天都守不住。

要知道,中牟距离官渡,骑兵只需大半日,步兵则要两天半。

在范蠡的提醒下,曹操已经提前派夏侯渊率军前去支援,而夏侯渊的行军速度又是出了名的快。

曹变蛟只需等到夏侯渊的援军抵达,就算无法击退来犯的秦军,也肯定能够再死守中牟月余,那么是什么让曹变蛟这么快就战败,甚至跑都跑不掉呢?

罪魁祸首还是贾诩。

贾诩表面让李定国明攻开封,可实际上却是虚晃一枪,真正的目标还是中牟城。

领军前往开封的确实是李定国,但他所率领的兵力却非四万,而是两万,但却佯装成四万大军,以此来误导魏军。

与此同时,徐晃和高顺则率领两万秦军,并且兵分四路潜行至中牟。

在收到曹操向中牟派遣援军时,李定国的两万主力军立即放弃开封,全速赶往中牟,并故意暴露其中一路五千兵力的行踪,让曹变蛟以为这路秦军要伏击夏侯渊。

曹变蛟收到的情报是,李定国主力还在开封那边,而中牟的秦军只有高顺的五千大军。

高顺本来想要伏击夏侯渊的援军,但在行踪泄露之后,已经放弃设伏,准备撤退和李定国汇合。

曹变蛟自然不可能放高顺轻易逃走,于是就率三千守军出城,打算和夏侯渊给高顺来个两面夹击。

曹变蛟三千,夏侯渊五千,这一仗魏军八千,打秦军五千,还是两面夹击,魏军可以说是必胜。

曹变蛟这傻孩子自以为抓住了战机,可让他怎么没想到的是,他眼中的战机其实是贾诩为他精心编制的陷阱,高顺和徐晃两万大军就等着他出城呢。

曹变蛟中计了,他前脚才带着三千守军出城,徐晃后脚就率军突袭了中牟城。

收到中牟城遭受进攻的飞鸽传书后,曹变蛟当即意识到自己中了计,于是果断率军返回,毕竟继续进军只会单独和高顺撞上,三千打五千他并没有赢把握。

当曹变蛟抵达中牟城下时,徐晃早已夺了城池,并在城楼上等着曹变蛟。

看着城楼上变换的大旗,曹变蛟气的暴跳如雷,但却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输得很彻底,而就在这时高顺也追了过来。

曹变蛟只有三千魏军,却被高顺五千秦军堵在中牟城下,而城内的秦军还从出城包围,显然已经逃不走了。

如果双方人数相当,魏军自然敢与秦军一战,可现在的情况是秦军一两万,围攻他们三千人,这显然是必败必死的一战啊。

所以,在见此状况后,魏军士兵自然是士气大跌,不少人都得怕的双腿直打颤。

高顺这时走了出来,冲魏军大喊道:“对面的魏军听着,只要放下武器投降,本将承诺饶你们不死……”

高顺有一套固定的劝降话术,每次开战前都要说上一遍,之前基本都没起什么作用,但这次话都还没说完,就有魏军主动放下武器投降。

曹变蛟见此下意识举起弓箭,想要射死那名逃兵,但这一箭终究还是没射出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有了第一个降兵之后,很快三千魏军就跑的只剩八百,其中有两百还是曹变蛟的亲兵。

看着身边战战兢兢,浑身发抖,却依旧没有放下武器的士兵,曹变蛟叹息一声后说道:“你们要是想投降的话,就也放下武器,跑去秦军那边吧,本将不会怪你们的。”

此言一出,众士兵你望我我望你,随即又跑了一大堆,只剩下三百人没有走,并大喊道:“愿随将军死战到底。”

曹变蛟的眼睛湿润了,他已经做好了一人战死的准备,本以为所有人都会跑光,却没想到还有三百人愿意和他并肩坐战。

“能和诸位弟兄并肩作战,我曹变蛟死而无憾了。”

言罢,曹变蛟眼中尽是决绝之色,带着三百死士,主动向数千秦军发起冲锋,可都没能靠近,就被秦军弓箭手射死了近半人马。

随后,高顺亲自出手,生擒了曹变蛟,余下的几十名士兵才不得不放下武器。

在之前的战役中,因李存孝开了的好头,秦军面对曹魏宗亲基本不会手下留情。

曹操的叔父曹胤、亲弟弟曹德,以及曹安民、曹爽、夏侯奉等宗亲,全都战死在了和秦军的作战中。

其实这些人本来都是可以生擒的,但因为曹操抗秦态度坚决,引起了众多秦将的不满,所以遇到曹魏宗亲,就算能擒也不擒,很多直接斩杀,毕竟有李存孝在前面顶着,就算问责也问不到他们身上。

由此可见,大秦诸将对曹魏态度的厌恶,而目前唯一被生擒的曹姓将领只有曹文诏一人。

高顺自然可以直接斩杀曹变蛟,但见到他没阻止士兵投降,明知必死还有敢和秦军死战到底的勇气,心中触动之下才决定给他一个活命的机会,并亲自出手将其生擒。

高顺经过不断地提升,如今基武虽达到了101,但他毕竟不是勇武型的将领,所以综合战力其实还要弱于基武100的曹变蛟。

之所以高顺能够生擒曹变蛟,主要还是得到了组合技‘五子同心’的加持。

‘五子同心’最少需要三人在场才能发动,除了高顺和徐晃之外,于禁也在军中,所以才能触发组合技。

不过就算得到了‘五子同心’的加持,基武101的高顺也花了将近一百回合,才将基武100的曹变蛟击败并生擒。

贾诩的计划,既然将曹变蛟算的死死的,自然也不会放过来援夏侯渊。

只是相比于曹变蛟,虎步关右的夏侯渊,显然要老谋深算的多,察觉到情况不对就立即退回了官渡,并未给徐晃和高顺对他下手的机会。

徐晃和高顺按照贾诩的计策,只伤亡了五十六人,就轻松攻破中牟城,而后等李定国抵达之后,留下三千守军,就率全部兵力奔赴官渡,和张辽军会师。

曹操本以为中牟临近官渡,无论是派遣援军,还是运输物资都极为方便,作为官渡的南方屏障的话,起码可以坚守一两个月,却没想到两天都没能坚持到就沦陷了。

当然,最让曹操抓狂的还不是中牟失守,也不是曹变蛟被生擒,而是颍川战场的曹彬又传来个坏消息。

颍川魏军退守许昌,赵宋援军迟迟未到,元九灵又畏战跑路,南线战局随时面临崩坏的局面。

有点许昌失守的话,颍川秦军就能直捣陈留,那曹操在官渡的坚守就没有意义了。

至于元九灵走了之后,在赵宋援军未抵达的情况下,曹彬能不能守住许昌?

老实说,别说曹彬没有信心,就连曹操也没有多少信心,毕竟许昌虽坚固,但因为是魏国前都城的缘故,也是被大秦细作渗透的最严重的城池。

曹操也不知道许昌内有多少奸细,更不知道城内有多少人私通大秦,但显然数量不会少,若不是曹彬盯得紧的话,恐怕早就被人从内部打开,献城给嬴昊了。

曹彬在信中劝曹操放弃官渡,甚至是西部防线,退往东部继续抵抗,但曹操心中却有两大顾虑。

一是魏国的精华在西部,西部守不住,那东部就更守不住了;

二是如何摆脱秦军追兵,毕竟李定国马上就要和张辽会师了,十几万秦军就在官渡,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魏军退走。

目前官渡防线依旧很坚固,还没有任何被秦军攻破的迹象,可若是放弃官渡撤退的话,一旦途中被张辽追上反而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了,让曹操也难免踌躇,一时间难以下定决心。

但很快却传来了白起攻破了白马城,乐毅退守濮阳的消息,这才促使曹操下定决心,主动放弃了官渡防线。

毕竟白马城一破,北部的东郡防线,只剩下濮阳一座坚城可守。

可一旦濮阳也被白起攻破的话,那秦军就可直接攻入济阴郡,并截断魏军的退入东部的道路,从而围困并歼灭西部三大战场的全部魏军。

一旦西线魏军被歼灭的话,不拿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了,毕竟以东部的兵力不可能挡住几十秦军,到时秦军甚至可能传檄而定魏国。

一念至此,曹操瞬间打了个冷颤,当即决定放弃苦心打造的官渡防线,但更让他头疼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如何又该摆脱张辽的追兵?

曹操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有些轻视张辽的,认为张辽的统兵能力在大秦开国八大都督中倒数,嬴昊派张辽来对付他曹操完全是一种失策。

但随着李存孝被调走后,张辽在战场上的表现,却让他再也不敢轻视了,就更别说张辽身边还有贾诩辅佐。

曹操想在张辽和贾诩的手下,率军从官渡安然退走,这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