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第2690章:秦宋明青徐之战,牛莫忘三战姜松

范蠡猜的一点都没错,曹魏在南北两线屡战屡败、损兵折将,宋明两国确实比魏国还要着急。

赵匡胤在和薛仁贵纠缠的情况下,却依旧派智囊申公豹,去帮曹魏游说魔门高手,就是怕曹魏会扛不住被大秦给打趴下。

可让赵匡胤怎么也没想到的是,正是因申公豹的离去,而阎象又不如蔺相如,谋略不足,才有了之后葛陵之败。

申公豹的智力属性高达100点,试想一想,若是葛陵之战时他在赵匡胤身边的话,赵匡胤又怎么可能会中蔺相如的算计?

申公豹肯定会看破蔺相如的算计,甚至还可能会设计反杀,真如此的话,葛陵一战惨败的恐怕就是秦军了。

赵匡胤知道自己和曹操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所以对于曹魏的援助根本就没断过,除了申公豹之外,还派出三万大军。

与赵匡胤相比,明国对于曹魏的援助力度就小多了,甚至在派蓝玉驰援东郡之前,压根就没有任何支援。

朱棣难道不知道曹魏一旦完了,朱明早晚也会跟着一起玩完吗?他自然知道。

就算朱棣没看出,范增、姚广孝、李岩等谋士也一定会提醒他,所以他不可能不知道。

朱棣之所以没有支援曹魏,主要还是有心无力,毕竟九十万秦军兵分八路讨伐中原三国,其中:四路四十二万大军伐魏,一路十五万大军攻宋伐宋,而另外三路三十三万大军都在伐明。

所以,被大秦讨伐的中原三国中,曹魏压力最大,朱明次之,赵宋压力最小。

当然,中原三国之中,朱明的实力也最强,三次中原大战都未将其击溃,足可见其韧性之强。

另外,朱明在极限扩军之后,全国总兵力高达四十万,并且还有赵宋支援的十万宋军。

也就是说,青徐二州共有宋明五十万联军驻守,而三路来犯的秦军却只有三十三万。

宋明联军比秦军足足多出十七万,可却依旧是被动挨打的一方,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明国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了。

明国虽不像曹魏那样和大秦三面接壤,但东部却有着漫长的海岸线,都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大秦水军的入侵。

一旦任何一个海口失守,都有可能成为秦军突破口,到时大量秦军由此登陆的话,一旦站稳脚跟,再想将其逼退可就难了。

毫不客气的说,周瑜这一路的八万水军,硬生生逼得朱明不得不分兵驻守各地,牵制了二十以上的万宋明两军联军。

这也是宋明联军明明有五十万众,可面对三十三万秦军时,却依旧会如此的被动,甚至都分不出精力来支援曹魏的主要原因。

朱棣不是没想过以水军制水军,但朱明的水上力量主要是原齐国水师,而齐国水军曾在河北大战中惨败于大秦水军之手。

朱棣这些年虽一直大力发展水军,但也只是比之前的齐国略强,组建了五万水军而已,根本不可能是周瑜八万水军的对手。

对于朱明来说,和大秦打水战太过冒险,而机会却只有一次。

一旦朱明水军再次战败的话,那整个东部沿海地区都将成为大秦水师的后花园,大秦水军想从哪登陆就从哪登陆,中原三国和赢州的联系也将被切断。

所以,朱明的五万水军不出战,反而才会让周瑜忌惮,出战才会失去威慑力。

朱棣现在根本没有把握打赢周瑜,所以只能花费更大的力气,更多的兵力,在东部沿海各大要地设防,同时让大明水军养精蓄锐,等待一个能够一击必杀,打垮大秦水军的机会。

朱棣亲率十二万步骑,五万水军,再加上宋将袁崇焕的五万宋军,足足二十二万大军镇守青徐东部沿海,这才勉强挡住了周瑜八万水军的攻势。

宋明联军总共五十万,二十二万都用来镇守东部沿海地区,那动用到北部的兵力自然也就少了,只剩下二十八万众。

徐世绩率十三万明军,以及张须陀的五万宋军,共计十八万大宋明联军,抵挡苏定方的十五万秦军。

徐达则率十万明军,抵挡诸葛亮的十万秦军。

可由于宋明联军需要分兵驻守各地,再加上朱明水军又不敢出战,秦军却有周瑜水军的保护,所以让秦军十分轻易就攻破黄河防线,踏入青州南部地界,

二十五秦军,分两路进军,兵力较为集中,在战争初期完全就在压着明军打。

这也是为何一开始魏宋两国都着急往明国派援军的主要原因。

毕竟秦军在青徐的攻势确实很猛,也让魏宋真的以为明国才是大秦的主攻方向,谁曾想大秦明攻朱明暗揍曹魏,把魏宋明三国都给摆了一道。

如今大秦真正的作战意图已经暴露,既然秦军主攻的方向在魏而不在明,明国所面领的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了,自然也会跟着更改作战方略,分出一部分兵力前去支援曹魏,于是才有了之后的蓝玉率牛莫忘、傅友德等将领四万驰援东郡。

青南战场如今也已经陷入僵局。

苏定方和诸葛亮在渡过黄河,攻入青南之后,虽在战争初期攻下了不少平原地带的城池,但对于青南山区却一筹莫展。

中原一马平川,唯有青南地形复杂,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山地丘陵遍布,东,平原盆地山地、丘陵、湖泊交错环列其间,地貌极为复杂多样;

泰山、崂山、梁山、鲁山、峄山、沂蒙山、干佛山等名山大川,也大都在黄河以南的青南地区。

青南的宋明联军毕竟有二十八万众,在丢失,或者说有意放弃了北部平原地区的部分城池后,依托南部的山区所构筑的防线防御力更强,更加适合打朱明最为擅长的防御反击战。

前三次中原大军,朱明就是靠着防御反击战,这才打退的魏宋联军,如今又想故技重施,用来对付秦军。

朱明的战术虽老旧,但确实很实用。

秦军若是拼消耗,进行强攻青南山区的话,那伤亡显然太大,而且难免也会陷入疲软。

所以,当秦军在西线发力之后,苏定方、诸葛亮、周瑜三路大军,都默契的暂缓了在东线的攻势,毕竟他们本就不是主攻方向,根本没必要和明军在青南死磕。

东线的三路大军,只要能拖住宋明联军,一直拖到曹魏覆灭,西线几十万大军打过来的话,大秦就能以最小的代价灭亡朱明。

朱棣确定大秦的主攻方向后,秦军对自己这边的攻势确实变弱了,知道自己暂时脱离了危险,所以才敢分兵四万支援曹魏。

朱棣这次援曹的力度也很大,不但派出国了仅次于二徐的大将蓝玉,而且还把明国第一猛将牛莫忘也给派过去了。

要知道,伐明的三路秦军只是暂缓了攻势,还在青南没有退走呢,而且稳坐大秦前三的猛将姜松就在苏定方军中。

整个明国,不,是整个中原,除了牛莫忘之外,没有人能一对一挡住姜松。

可朱棣却将牛莫忘调离青南,前去兖州战场支援曹魏,丝毫不怕牛莫忘走后姜松在青南战场无人可制,不得不说此举还是相当有魄力的。

自秦明两国开战之后,秦军攻势最猛的就是姜松了。

姜松率本部兵马,三日连破齐郡四城,凭一己之力单挑夏鲁奇、夏书湮、王彦章、王彦童四大战神。

当初河北大战时,巨无霸、夏鲁奇、澹台誉、公孙述四大战神联手,斩杀了十二超神将之一的冉闵。

如今夏鲁奇已是基武107的战神,铁枪将王彦章基武也达到了106,巅峰神将王彦童同样进阶战神。

这样的四尊战神联手,阵容显然比斩杀冉闵的要强,可四打一却依旧敌不过姜松。

若不是牛莫忘救援的比较及时的话,恐怕明军最少也要减员两尊战神。

姜松和牛魔王的第一战,因姜松先与四大战神一战,体力消耗极大的缘故,这一战以平局而告终,不过很快两人又再次在临淄城下再次交手。

这一次没人帮牛魔王消耗姜松了,两位超神将一对一公平一战。

枪圣姜松基武109(+2)VS魔王牛莫忘108( 1)

这一战两人大战了一天,足足打了四百多回合,最终还是姜松更甚一筹。

姜松以巧劲耗得牛莫忘气虚后,全力一击回马枪将牛莫忘击落战马,而后乘胜追击才打败了牛莫忘。

牛莫忘和孙灵明一样,是那种内外兼修的猛将,虽在招式上输给了姜松,可体质却比姜松强。

姜松虽赢了牛莫忘,却难以将其击杀,以至于都还没过十天,牛莫忘就又恢复了过来,紧接着两人就又爆发了第三战。

这一战不是姜松找上牛莫忘,而是牛莫忘奉军师范增之名奇袭秦军粮道,却遭到金台、孟贲、阮翁仲、熬摩昂四大战神的围攻。

姜松能独自打败四尊战神,牛魔王只比姜松略逊,自然也可以做到。

牛莫忘以一己之力单挑秦军四大战神,以及和姜松两场大战的感悟,顺利突破大宗师,基武也提升到了109,而后再战前来救援的姜松。

牛莫忘与姜松的第三战,最终还是姜松赢了,但姜松赢的并全盛状态下的牛莫忘,而是被金台、孟贲、阮翁仲、熬摩昂消耗过一波的牛莫忘。

由此足可见,基武109的牛莫忘,实力已不比姜松逊色。

当然,牛莫忘有收获,姜松也不是没有。

姜松修为方面突破大宗师,使得基武提升到109(+1)点之后,基武虽没有再继续增长,但却跟高宠一样也在厚积薄发,转而向技能强化方面发展。

姜松的靠着两败牛莫忘的感悟,已经强化过一次的技能“枪绝”,终于顺利进阶为'神枪绝巅',成了继李存孝的“飞虎破军',和吕布的'龙城飞将'之后,的又一大四字独有技能。

至此,姜松已和牛莫忘交战三次,双方互有身负。

初战,姜松败,牛魔王胜。

第二三两战,都是姜松胜,牛莫忘败。

不过牛莫忘也因此突破,基武达到了109点,而姜松更是完成技能进阶。

双方都得到了好处,实力也都变得更强了。

虽说牛莫忘两败于姜松之手,败率更高,可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姜松弱,毕竟第三战他才突破,且被四尊战神消耗了太多体力,所以才会败给全盛状态的姜松。

若自己也是全盛状态的话,牛莫忘自信突破后的自己,一定能打败原地踏步的姜松。

至于姜松,他的基武虽没有提升,但技能却进阶了,战力也进一步增强,自然不会觉得自己会输给两次败于自己的手下败将。

姜松和牛莫忘都对自己信心十足,可就在两人都准备进行第四次交手时,牛莫忘却被朱棣给调去支援曹魏,所以两人之间的第四战只能留待以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