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第2716章:班固舍命以死谏,禁令解羌人疯狂

见杨广如此决绝,成公英、班固等人都急了。

班固苦劝道:“主公,万万不可啊,如今形势虽危机,但我军内部却是团结的。

只要我大隋上下万众一心,就必定能够打退大秦。”

班固这话到是并没有说错,秦军虽然势大,可隋国内部依旧极为团结,原因无他,凉州百姓以前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

凉州先有百年汉羌大战,后又凉州诸侯混战,直到杨广统一凉州,并推行土地改制之后,凉州百姓的日子才开始好过起来。

除了土改之外,杨广还大力治理水患,开挖水渠,恢复凉州的农业生产。

他还是第一个提出科举的君王,打破了世家豪强对仕途的垄断,让平民百姓有了晋升之阶。

对于凉州百姓来说,他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杨广带给他们的,所以底层百姓自然都拥护爱戴他了。

跟名声毁誉参半的曹操截然不同,杨广的名声不只是在凉州,哪怕是在全天下也很好,隋国内部上下也都是真心在拥护他。

这也是哪怕秦军四路出击,并且形成困龙之局后,隋国内部也依旧团结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隋炀帝,可在这个时代的隋王杨广,却是个备受民众拥护爱戴的明君,很难让人相信这竟会是同一个人。

班固话音刚落,成公英就迫不及待的劝道:“主公,咱们大隋最大的优势,不是兵多将广,不是地域广阔,也不是民风彪悍,而是内团结万众一心、

可解羌令一出的话,我国内部必定动荡,到时人心浮动,兵无战心,都不需要秦军来犯,我军恐将不战自溃啊。求主公慎重。”

说完,成公英就跪下了下去。

“求主公慎重。”

班固和李德林也跟着跪下,希望杨广可以收回成命,但此举却反而激怒了杨广。

“放肆。”

杨广如同一头愤怒的狮子,怒视三人道:“羌族早已被打断脊梁,本王解除其禁令,羌人必定感恩戴德,又岂敢反我?尔等刚刚所言实乃危言耸听。”

如今的杨广政治100,智力95,又岂能不知羌令后的风险?

但正是因为知道解羌令是自断臂膀,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法子,甚至自损一千后都不一定能杀敌八百,这才是最让杨广难以接受的。

因为面临李靖的困龙之局,隋国除了这种饮鸩止渴的邪招之外,竟没有其他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底牌了。

直接死亡并不可怕,慢慢等死才最折磨人。

杨广又是个输不起的人,自然不会束手待毙,所以哪怕他心里门清,却依旧选择了自我安慰,只往好的一面去想,而故意的去忽略其中的风险。

“主公,羌族乃蛮夷,夷狄,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又岂会因解禁而感恩?”

班固仰起头,严肃道:“主公,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隋之争,乃是汉人内斗,就算我大隋输了,丢了凉州和海州,也只是时运不济,并没什么可丢人的。

可若是因解除禁令,使得我汉人耗费百年,好不容易才灭掉的羌人复起,那我大隋将是汉人的罪人啊,求主公慎重。”

从班固的话中不难看出,在很多士大夫的心中,其实已经渐渐在接受,大秦将要一统天下乃大势所趋的事实,所以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开始转变为整个汉民族。

在班固、成公英这些反对派心中,隋国可以灭,但解羌令不能出,因为这会损害整个汉民族的利益,真实施的话那他们就是所有汉人的罪人。

但在杨广、杨素、高颎等人心中,却将隋国的利益,凌驾于整个汉民族之上。

汉人怎么样,他们管不了那么多,但是隋国绝对不能亡。

也正是因为如此,本就生气的杨广,在听到班固以民族大义,对自己道德绑架之时,心中自然是更加的愤怒。

高颎见班固这么刚,心中暗道不秒,刚准备连忙班固闭嘴,却暴怒的杨广给抢先了。

“好,好啊,班固你终于说出心里话了呀。”

杨广强忍着心中的怒意,大声道:“大隋就算输了这一战也不丢人?你当然不丢人了。

大隋亡了的话,你把这身官服一脱,换上大秦的官服,就是大秦官员了,照样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本王呢?你要本王束手就擒,向杀父仇人乞降,一辈子活在屈辱当中吗?”

班固被杨广的怒吼给吓的脸色都有些发白,连忙一脸惶恐的辩解:“主公息怒,班固绝无降秦之心……”

班固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杨广直接打断。

“绝无降秦之心?你班固在大秦可有个当汉中太守的弟弟,你敢说没有?”

听到杨广此言,班固没有丝毫犹豫,果断道:“没有,班固绝无降秦之心,所进之言皆是为了主公,为了我大隋啊。”

杨广听到此言却冷笑起来:“好个为我大隋,为我大隋你能说出输了也不丢人这种话?我看你早就想卖主求荣以自己的换取富贵了。”

杨广此言一出,不只是班固,就连成公英和李德林也脸色大变,但碍于形势,又不能帮班固说话,只能将腰弯的更低。

班固此时的脸色已经是惨白一片,杨广不止质疑他的立场,竟然都质疑起他的忠诚了,这对向来恪尽职守、忠心耿耿的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侮辱。

“班固绝非卖主求荣之徒,主公若是不信,班固愿一死以证清白。”

班固此言一出,不只是高颎、杨素等人,就是杨广也不禁为之色变。

他自然知道班固对他的忠心,这些年班固的汉中太守弟弟班超,不止一次写信劝过班固,但班固为了避嫌都连看都没看就直接上交给他了。

班固的忠心毋庸置疑,但现在班固以死明志之言,反而让杨广有些下不来台了。

就在杨广有些犹豫不决之时,班固却又道:“主公,班固可以死,但禁令不能解除啊,否则我等都将成为汉人的罪人。”

此言一出,杨广眼中寒光一闪,心中已经起了杀心,但终究还是忍了下来。

“哼,冥顽不灵,解羌令必须实施,孤意已决,你要是时想死,就找个地方自己死去,别在这里惺惺作态。”

说完后,杨广看也不看班固,直接拂袖离去,独留班固摊跪在原地,眼中尽是失望和死寂。

成公英和李德林看着杨广的背影,心中也对杨广为了存国,而不管民族大义的表现越来越失望。

高颎和杨素见此,当即上前安慰起三人来,杨广搞出的烂摊子终究还得他们来收。

“班大人,主公刚刚只是气话而已,你可千万别当真的。”高颎安慰道。

班固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抹希冀,抬起头看着高颎,说道:“丞相大人,你肯定也觉得解羌令不能推出吧?你快去劝劝主公吧,一旦解羌令实施,我等都将成为罪人啊。”

高颎的脸色顿时一僵,沉默了一番后,开口道:“班大人,你要理解主公的苦衷,现在我大隋想要自保,除了从羌人那里借力之外,已无他法了。”

班固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高颎,不敢相信那个勤政爱民的高丞相,竟然会支持杨广推出解羌令。

忽然间,班固突然就想明白了,平民出生的他,和高颎从来就不是一种人。

高颎和杨素这种世家出生的士大夫,从来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主,而不会去考虑什么民族大义。

至于杨广,同为世家出生的他,本质上和高颎杨素其实是一种人,在他的心中隋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会在凉州实施了这么多的仁政,也只是因为这么做对他有好处,有利于他的霸业,所以他才会这么干,而不是他真的有多么的在乎平民百姓。

虽说君子论迹不论心,不要看人家心里怎么想,而要看人家具体怎么做的。

班固也正是看到杨广的做法,才决定誓死效忠于杨广,可真当杨广暴露自私的本性后,他只觉得自己就是个笑话一样。

“道不同,不相为谋。”班固一脸的绝望的自语道。

由于声音太小,高颎并没有听全,于是问道道:“你刚刚说什么?”

而回应他的却是一声怒吼。

“我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班固怒吼道。

这次在场所有人都听到了,脸色也都不禁为之一变,而高颎更是一脸严肃的说道:“班大人,慎言啊。”

高颎知道班固的为人和能力,不希望班固走上一条死路,所以才会这么说,他想把班固从死路上拉回来。

但班固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他被杨广伤透了心,已经心存死志。

班固一脸自嘲的笑了笑,跌跌撞撞的走回了自己家,而他刚刚在大殿内所说的话,也很快就被呈交到了杨广那里。

杨广得知自然是大怒不已,心中更是生出了杀心,他知道班固恐怕是已经对他失望了,不然不可能当众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但考虑到班固的功劳,以及在寒门士大夫之中的威望,杨广还是按捺住了杀心,转而准备将其缉拿下狱。

派去缉拿班固的人很快就返回,但却并没有抓到班固,只带回了班固的尸体。

“主公,大事不好了,班大人他自尽了,这是班大人死前所写的遗书。”

“什么?”

杨广一愣,连忙接过遗书,看了完后,却被气的浑身发抖,直接将遗书给撕得的粉碎。

杨广怎么也没想到班固会如此刚烈,只因他一句气话就心生死志,并以死劝他不要实施解羌令,而遗书上也全是劝他回头,不要一错再错的死谏之言。

看完班固的遗书后,杨广心中又感动又愤怒,感动班固确实到死都在为他考虑,愤怒的则是班固这一死也让他彻底下不来台了。

杨广怀着复杂的心情,沉思了一会后,下令道:“传令下去,班固因通秦而畏罪自杀,本王宽仁,不因罪而获其家小,并准其家人为其收尸下葬。”

“诺。”

杨广看着地上班固遗书的碎片,自语道:“谁也不能阻止解羌令,谁也不能灭我大隋。”

当天晚上,数只信鸽从大兴飞往海州,由于是深夜,秦军的猎鹰无法拦截信鸽,所以秦军并不知道解羌令方面的消息。

至于海州的杨新密、杨雄等人,在收到杨广的传讯后,心中虽也震惊万分,但他们都是隋国王族,自然是以杨家的利益为先,所以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公布了解羌令。

一夜之间,解羌令传遍海州七郡。

海州七郡的羌人得知禁令解除的消息后,都已经不能喜悦来形容了,那简直就是全族欢腾,甚至是疯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