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巅峰召唤 > 第2627章:占领汉中,诸侯皆惊

三国之巅峰召唤 第2627章:占领汉中,诸侯皆惊

作者:流香千古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7-08 14:38:02 来源:笔趣阁

李元霸的全力一击,就算是李存孝被打中也得受伤,就更别说是马山威了。

李元霸的这一锤,不止打碎了马山威的护甲,护心镜,内甲,就连五脏六腑也被一同打碎。

化成一道抛物线的马山威,在半空中疯狂吐血,并且还吐出不少破碎的内脏,继而重重的砸在地上,却依旧没有立刻死去,不过显然也已经离死不远了。

看着大步走来的李元霸,伤重到连动都无法动弹的马山威,气若游丝道:“悔啊。”

说这句话时,马山威的脑海中彷佛在播放幻灯片一样,快速的回忆起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只因一点小恩小惠,就误以为王莽是英雄,跟着王莽一起助纣为虐。

在河北大战中被秦军生擒后,他本来已经有了降秦的想法,却被劫狱的袁天罡给顺带救了出来。

在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忽悠下,本就意志不太坚的他,稀里湖涂的投靠了李唐。

可没几年李唐也被灭国,而他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却又再次被秦军俘虏,最终认命般的投降了大秦。

降秦之后马山威才发现,袁天罡和李淳风说的那些,什么他多次和秦军作对不可能得到重用,什么降将在秦军内部饱受歧视等等,全部都是骗人的屁话。

马山威对此也是后悔不已,他后悔自己意志不坚定,听信了袁李二人的鬼话,以至于蹉跎半生,却还是沦为了降将。

他要是在河北之战后就投降的话,以他的本事熬到大秦立国的话,就算混不上侯爵,可伯爵子爵之中也总该有他一席之位吧。

可惜啊。

可就在马山威放下心中芥蒂,准备在大秦大展手脚之时,却在一场必胜的追击战中遭遇了李元霸。

一念至此,马山威也不知是上天这是在有意愚弄他,还是对他的愚蠢和不坚定的惩罚。

李元霸这种级别的武者的五感都极为敏锐,他甚至能轻松听到百米外敌人的心跳声,听到马山威的呢喃声自然不难。

“现在才后悔当叛徒?晚了。”李元霸冷冷道。

马山威斜视李元霸一眼,虚弱道:“老子,悔的是,没,早点,降秦。”

话刚说完,马山威又吐出一大口黑血,其中依旧还有不少内脏碎片。

他知道自己必死,却还是强忍着痛苦,艰难道:“你们李家的人,一个个的,都没有良心,当初,老子真是,瞎了眼,竟会投靠李世民……”

马山威话还没说完,就被暴怒的李元霸金瓜击顶,脑袋直接被打爆,脑浆更是散落了一地。

击杀了马山威之后,李元霸心中的怒火也削减了不少,不过眼中依旧满是恨意,毕竟他要向大秦复仇,而马山威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李元霸的目光又落到自己微微发抖,明显比右手略瘦小一些的左手上。

这支麒麟臂本来并不属于他,乃是从大秦的宗师高手步惊云身上砍下,然后在给自己接上的。

李元霸本以为就算接上这只手臂,也只能用以最基础的生活,却没想到在他打通三焦玄关,手臂与身体的经脉彻底接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支手臂所能承载的力量也越来越强。

这也让李元霸的心中产生了一种希望,觉得自己或许还有机会重回巅峰。

但经此一战之后,李元霸心中的期望有多大,失望也就有多大。

“果然,别人的手臂,就算再怎么契合,也终究比不上自己的。”

李元霸轻声自语道,麒麟臂无法承载他百分百的力量,或许炼气可以让他继续变强。

不过他的炼气天赋并没有炼体天赋那么好,也不知道炼气这条路能不能让他重返巅峰。

秦军侧翼的兵力本就不多,仅仅只有一千五百骑而已,主要还是靠三尊战神来维持。

可如今三大战神,一死两伤,仅靠这一千五百骑,自然不可能挡住李嗣源的三万大军,所以侧翼很快就被李嗣源部击溃。

收到侧翼被击溃,马山威战死的消息后,杨戬自然是大惊失色,虽然胜利已经近在眼前,可他也不得不选择撤退,否则可能会面领全军覆没的下场。

为了及时止损,将损失降到最低,杨戬只能下令撤退,所幸秦军全员骑兵,不跟蜀军纠缠的话,想跑还是非常容易的。

至于蜀军,在秦军的勐攻之下,已被杀的处于胆寒边缘,秦军现在主动撤退,劫后重生的他们高兴都还来不及呢,又怎么还敢纠缠不休呢?

李嗣源见蜀军竟然没拦秦军,如此轻易的就让秦军撤了出来,自然也是感到气愤无比,但仔细一想后,也想明白了蜀军的处境。

对于蜀军而言,只要不别撤回定军山就始终不安全,所以当务之急并不是追杀秦军,而是先撤回定军山。

可秦军虽败退了,却不代表就会撤走,毕竟秦军仍有再战之力。

若是秦军游离在大军之外,采用游击战术,只要蜀军一撤退,就扑上来咬上几口,这样任谁也受不了。

李嗣源连忙前去和审食其汇合,双方合计之后,决定把所有骑兵全部派去追击,此举不为斩杀秦军,只为了将秦军彻底逼退。

不出李嗣源所料,杨戬虽下令撤退,但并未彻底撤走,而是准备撤至十里外休整,等待时机择机再战,毕竟秦军尚有再战之力。

可当见到蜀军和李嗣源军的骑兵追了归来,杨戬就知道自己没有任何机会了,只能下令撤回南郑。

为了防止不在发生意外,保证后方军队都能撤走,杨戬还和轩辕亲自留下断后,也因此遭遇了前来追击的李元霸。

两人隔空对视到只后,都不禁相顾无言,毕竟在李唐共事的那段时间,两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杨戬率先打破沉寂,澹漠的开口道:“怎么?不指责我背叛了李唐吗?”

此言一出,李元霸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了。

叛唐降秦的唐臣中,他唯独不能指责杨戬,因为杨戬没有任何对不起李唐的地方,反而是二哥李世民害的杨家灭门,于情于理都对不起杨戬的一片赤诚。

杨戬见李元霸沉默不语,也没了跟他继续交流想法,直接策马和李元霸战了起来。

这一战并未持续太久,见己方士兵都撤走后,杨戬也主动结束战斗,毕竟有刘耳在,斩杀李元霸也不现实,而他的目的也只是试探李元霸的深浅,如今目的已经达到自然要撤了。

杨戬撤回南郑之后,立即向李靖汇报了李元霸的事。

李靖对此也是极为的重视,一脸严肃的问道:“杨戬将军,现在的李元霸,比起你来如何?”

杨戬略微犹豫后,沉声道:“我比他强,不过想嬴的话,恐怕要四百回合开外。”

听到此言,李靖心中对李元霸的实力,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估计。

接上了左臂的李元霸,就算还没有恢复巅峰,秦军之中恐怕也只有李存孝、杨戬、姜松、孔宣四人能打败他,其他将领遇到了他只会跟马山威一样的下场。

“李唐可就是被蜀国所灭的,李元霸会归顺蜀国吗?”

李靖又继续问道,毕竟李元霸若是站在蜀国那边的话,那雍凉秦军这边的高端战力就不太够用了,而他也要向朝廷申请增调其他勐将过来支援。

“这个末将也不知道,不过李世民死于我军之手,而李元霸和李世民感情最深,想来他肯定更恨我大秦吧。”杨戬答道。

听到杨戬此言,李靖心中虽还并不确定,但也准备以此为借口,让朝廷向雍凉军赠派勐将过来。

哪个名将不想麾下勐将多多的,李靖自然也是如此,而他麾下虽已经有了杨戬、轩辕、龙且等勐将,但显然也还想要更多的勐将。

而这次就算争取不来李存孝,起码也要在姜松、宇文成都、吕布、高宠之中,给争取过来一两个。

勐将可是稀缺的抢手资源,各大军区全都争着抢着要,而没有李元霸这个威胁的话,李靖还真不一定争的其他军区,毕竟雍凉军区的勐将数量已经不少了。

就在秦军打扫战场,清点战果之际,蜀军也退回了定军山,只是兵力却也只剩下两万。

吸引秦军注意的三千诱饵,被康安裕的一千铁器击溃,只有将近三百人逃回了剑阁。

至于审食其这边,也战死了七千余士兵。

至于李嗣源军的伤亡,自然也就小的多了,只损失了一千余士兵。

可蜀军打扫完战场后,却只找到了一千五百具秦军尸体。

也就是说,杨戬这次追击虽失败了,可只损失了一千五百骑,却对蜀军造成了一万一千的损失,虽败尤胜。

这还仅仅只是追击这一战,而更大的战果还南郑呢,只是还未彻底清点出来罢了。

王翦收到攻破南郑的消息后,也加速了对各地邬堡的攻略,同时派人前去游说其余诸县投降。

还未被攻破的其余几县,得知南郑沦陷的消息后,都未做出任何反抗,纷纷主动开城,向秦军投降,只是城中都已无蜀军,剩下的只是壮丁组成的新军罢了。

反倒是那些邬堡内的蜀军,死也不相信南郑沦陷的消息,依旧选择负隅顽抗。

对于这种蜀汉的死忠派,王翦自然是直接送他们上西天了。

很快,南郑攻防战的战果也被统计了出来。

李靖和韩信以八万秦军为攻方,而蜀军却有六万守军,八万轻壮,以及十多万百姓辅助守城,却依旧没能挡住秦军的攻势。

此战,秦军共计斩杀蜀军四万五千,其中蜀军主力一万五千、轻壮三万,俘虏六万五千,其中蜀军主力一万五千、壮丁五万。

秦军取得如此之大的战果,自然也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战后经过清点,秦军伤亡了四万大军,其中直接战死一万八千,而重伤则高达两万二。

其中能治愈后能返回军队的士兵有一万五千,而无法治愈和残疾的士兵则高达七千。

也就是说,此战秦军一共损失了两万五千大军。

秦军作为进攻方,战死数量却反比蜀军少,表面上看是秦军赚了,可实际上却还是有点小亏的。

毕竟秦军可各个都是精锐,而蜀军仅用汉中的轻壮,就消耗了秦军不少老兵,这自然是非常不划算的。

李靖的统帅属性虽高,可在这种攻城战中,也并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所以伤亡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伤亡也是为了快速胜利,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否则的话汉中轻壮真会被蜀军消耗干净。

秦军虽攻下了南郑城,可兵力也降到了四万,不过李靖和韩信都不在意,毕竟秦军才刚刚经历了扩军,后方的兵力充足着呢,前线不够就再调过来就是了。

李靖也早就从雍州调了三万大军过来,只是还在路上,未能赶上这一战,南郑就已经被他给攻破了,所以并不为兵力而担心。

李靖得知李嗣源和蜀军调动频繁的消息后,没登彻底稳定南郑局势,就立即率四万大军直扑定军山,可去了之后才发现只有一个空寨。

蜀军主动放弃了定军山,全部退入了剑阁,毕竟南郑被攻破,也就意味着汉中彻底沦陷,在守定军山也没有意义了。

李靖在定军山留下三千守军后,继续率军直扑李嗣源的西部两县,结果李嗣源也向西逃入海州,只给秦军留下了两座空城。

至此,汉中郡也彻底落入了秦军之手。

隋、魏、宋、明四国,得知秦军这快就占领了汉中,纷纷大惊失色。

毕竟汉中在秦军手上的话,接下来无论是向东攻打中原,还是向西平定凉州,都将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