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二百一十九章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8:20 来源:笔趣阁

听到刘备居然跑来想要调停,而且书信中隐含讥讽之意,帐内诸将几乎都动怒起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尤其是管亥等将,更是愤怒到了极点。

他的那两个弟兄或许武艺惊人,可是他又算的了什么东西,不过一织席贩履之辈,居然敢当着他们的面哌噪。

“锵”的一声,管亥已经抽出刀来,就要先宰了那个使节。

按理说敢来担任这种使命的,胆量也不会太小。问题在于刘备也不过是区区一个平原相而已,手底下又能有多少能人异士?就算是有也不是能在这种任务上面随意浪费的。

这次负责传信的不过就是刘备衙内寻常的一个小吏,充其量也就是口舌伶俐那么一点。可是面对着管亥,这小吏早就脑袋发懵,哪还能发挥自己的这个优势?

严绍帐下的诸将除了赵云面露不忍之色,似是想要阻止之外,其他人也都冷眼旁观,并不打算理会这件事。

所谓主辱臣死,那刘备不过是一织席贩履之辈,却在书信中对严绍暗藏讥讽,这叫他们如何能不怒?先杀一个信使不过是对刘备的一个警告罢了。

看着那小吏吓的瘫坐在地上的样子,严绍微微叹了口气,就在管亥就要下刀的时候,抢先一步抬手道。“住手…”

要说管亥的武艺肯定不如张飞,可是他的性子却跟张飞差不多,都是那种只要性子起来了,就谁也拦不住的那种。但就跟张飞一样,在这个世上也同样会有人能制的住他,那个人就是严绍。

作为追随严绍时间最长的一个将领,管亥同严绍的关系非同一般。平日里即便是管亥惹出什么麻烦来,至少不是特别过分,严绍也会帮忙解决,就跟刘备与张飞的关系相似,只是严绍同管亥之间没有什么兄弟之情罢了。

若是别人开口,或许管亥就这么不管不顾的一刀抡下去了,可是严绍开口的话…

几乎没有片刻犹豫,管亥停了下来。

锋利的刀锋就这么停在距离信使脖子不超过一公分的位置上,或许是错觉吧,那小吏甚至能感到自己脖子上的汗毛都倒立了起来。

“主公?”管亥有些奇怪的回头看了严绍一眼,似乎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拦住自己。

严绍摇了摇头。“某所怒者,乃是那刘备,又何苦为难一小吏呢…”

却是真的没心情去跟一个小吏为难,毕竟这也不过是个普通人,只是负责送了一封信,若是就因为这个丢掉了性命也太屈了些。

何为心胸气度?这个还真不太好说,但至少跟一个小吏计较绝对称不上是大丈夫所为。再者赵云就在旁边,对于这个仍旧有些迂腐的心腹爱将,严绍到是很愿意表现出自己宽仁的一面。

果然,用余光扫了一眼,就见赵云果然是好感度暴增的样子。

严绍也不去看那个小吏,只是问向太史慈。“子义,军备筹备的如何了?”

“粮草已经筹备齐全,足可供应大军使用半月有余,如今军士们正在伐木打造攻城器械,两日内当能完工…”太史慈一抱拳,凛然道。

粮草筹备的工作顺利的出乎意料,这一路下来严绍至少攻陷了六七座城池。其中多是跟最初的那个城池一样,至多也就是只有那么一两家世家的那种。可是积少成多,一个个的下来,也给严绍筹备了不少的粮草。何况这一路严绍不断将手里的黄巾安置下来,每个城池少则数千多则上万,六七个城池下来,手里的黄巾至少少了五六万的样子。

如今还剩下的便只有三万多,再加上严绍手里的四万兵马,大概七万人。

其实七万人也不算少了,但跟之前相比辎重压力明显降低了许多。不说沿途筹备的粮草,随着北海送来的粮草数量增多,严绍的日子明显好过了许多,如今营内储备的粮草足有半月有余,却欠缺的也就只有攻城的器械了…

“传令,后日攻城!”

等到太史慈领命退下,严绍看向那小吏,冷笑着道。“刘备不亲自前来,却叫你这小吏来,用心实在险恶,某今日便不与你计较。你且回去,告诉那织席贩履的家伙,这乐安某是拿定了,他若是有什么意见,就让他亲自前来,休要像个女儿一样的在旁哌噪。”

“是是是…”刚刚经过这样的惊吓,那小吏哪里还敢继续停留。哆哆嗦嗦了一阵,便仓皇的逃了出去,到了营外翻身上马,也就直奔着平原的方向飞奔而去,到是让营帐内的诸将轰然大笑。

“好了,莫要在笑。”见众人的笑声似乎有些止不住的样子,严绍轻咳一下。等到众人的笑声停歇下来,严绍才继续开口道。“这次不管何人阻拦,这乐安某都要定了,还有王玄那厮的人头也是如此。不过那刘备随时织席贩履,却也不是易于之辈,尤其是他的两个弟兄更是勇武不凡,却是不能小觑…”

“主公何必长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听到严绍这么说,甘宁有些不满起来。“若是那刘备真的敢来寻不痛快,某虽不才,愿斩其首级献于主公帐前!”

黄忠等人也齐齐抱拳,对甘宁的话是很赞同。

要说持谨慎态度的,也就只剩下赵云跟太史慈等少数清楚关羽跟张飞武艺的人了。也只有同等级的人物才清楚刘备的两个兄弟究竟有多么勇武,不过就跟甘宁一样,他们对严绍的话也有些不以为然。

就算那关张再厉害又能如何?终归只是两个超一流的武将而已,他们这里却有四个之多,无论哪个都不会逊色了对方。尤其是黄忠,正值壮年的黄忠只怕也就只逊色吕布一人。

这种阵容,哪里是刘备能比…

看着帐下诸将,严绍失笑了一下,也觉得自己似乎有些想的太多了。

分割线

那小吏用了浑身解数,才在短时间内跑回了平原。

当着刘备等人的面,这小吏自然是哭诉着自己的遭遇,尤其是严绍等人对刘备的蔑视。

在听到严绍称刘备为织席贩履之辈时,性格暴躁的张飞顿时动怒起来,气得哇呀呀的直叫。

一旁的关羽也是如此,平日里总是眯着的丹凤眼勐的睁开,眼底满是杀机。

无论两个人的性格上究竟有多少缺陷,二人至少有一点却是完全一致的,就是对刘备这个大哥的真心爱戴。

或许后人有些无法理解,但是不得不说,刘备确实是摊上了两个好弟兄。史上的刘备半生飘零,能最终建立蜀汉基业,这两个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弟兄也可以说是出力不少。

“大哥,给俺两千兵马,俺这就取了那严绍的脑袋来给大哥出气!”

关羽到是没有说话,但是看他的样子却是跟张飞一个想法。

被如此的轻视,刘备又如何不怒,然而以他的城府却是没有表露出半分来,仅仅只是长叹了一声。

“大哥!”见刘备一点反应也没有,张飞也有些不满了起来。

“大哥,那严绍终归是要跟我们敌对的,既然如此,何不先下手为强,若是等到这严绍拿下了青州其他几郡,那时只有我们,只怕…”关羽也在旁边开口。不过他的想法到是跟张飞不太相同,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严绍辱及刘备的出身,而是从更大的局面上去考虑。

眼下严绍跟刘备的关系可说是相当的恶劣,青州路边的小童都知道,严绍有心统一青州,做焦和之后的青州刺史。而想要坐到这个位置,首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抢下青州全景,那么作为青州六郡之一的平原郡也就成了必争之地。

作为平原相的刘备,当然也在严绍的视野范围之内,几乎是绊脚石一样的存在。可想严绍对刘备的态度会如此,相信用不了就会将兵锋指向平原,那时青州其他几个郡都被荡平,只剩下刘备一个人,真的就连一点获胜的可能性也没有了。

到不如趁着各郡还没有被严绍吞并,出兵共同对抗严绍。

平原也算是一个比较有规模的郡,郡内兵马也有三千多,若是凑一凑的话,凑个五六千并非没可能的事。而且跟王玄那等的废物不同,刘备的亲和力也是有名的,在郡内的世家口中也算是一个很不错的郡守,凭着他的颜面,想要从世家手中得到些支持并不困难更重要的是,这一路上严绍的所作所为也算是传开了。

或许对严绍而言,这么干完全是事出有因,可是其他人看来就是严绍在掠夺其他的世家财物。

掠夺世家财物这种事情,当今也就只有黄巾这种贼寇能干的出来,严绍堂堂一个北海郡守居然也干,可想造成的轰动会有多大。不过最要紧的是各地世家人人自危,谁也不清楚真的让严绍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后,会不会对他们动手。

若是严绍胆大妄为到了对他们也动手,那…

与其让严绍做了这个青州刺史,到不如换一个更加老实一些的,岂不是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一些?

这也是世家的谋算,利益为先,所以若是刘备需要些支援,那些世家还是很乐意的。毕竟总比被严绍攻占以后再强行掠夺了锵虽说严绍攻下乐安之后,便不会再做这种掠夺粮食的事情了。

刘备当然也清楚这点,不过心动之后,刘备就摇了摇头。

凭着他的实力,就算他真的去帮忙也没用。他身边的两个弟兄倒是厉害,都称得上是万人敌,可是这个所谓的万人敌也不过是一种夸张罢了,不可能真的能跟一万人敌对。

最要紧的是,他的两个兄弟是万人敌,严绍手下同样也有几个勐将堪称万人敌的水平。四对二,无论怎么想最后能获胜的都绝对不会是他不是?

而且…

说到底,他的真正底牌从始至终都不是手里的兵马,而是他的那个同窗师兄…

只要有公孙瓒的支持,他相信自己在平原的地位便会如泰山一般稳固。

可惜的是,他似乎猜错了…

作为当今的枭雄之一,又出身自名门的袁家,袁绍怎么可能会满足于区区一个郡守的职位?

如严绍尚且会开始扩张领土,何况是袁绍来着?当时袁绍并不景气,门客逢纪建议他攻取冀州时,袁绍非常踌躇,拿不定主意。

“冀州兵强,我军饥乏,如果攻打不下来,我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逢纪献计道:“韩馥是一个庸才,我们可以暗中与辽东属国长史公孙瓒相约,让他南袭冀州。待他大兵一动,韩馥必然惊慌失措,我们再趁机派遣能言善辩的人去和他说明利害关系,不怕他不让出冀州来。”袁绍很看重逢纪,果然照他的意思写一封信送给公孙瓒。

随后韩馥的部将麴义反叛,韩馥讨伐不利,袁绍派使者与麴义结交。同时公孙瓒发兵,南袭冀州。韩馥一战败绩,慌了手脚。此时袁绍的说客高干、荀谌不失时机地到了邺城。高干是袁绍外甥,荀谌与韩馥的关系不错。他们对韩馥说:“公孙瓒乘胜南下,诸郡望风而降;袁车骑也领兵到了延津,他的意图难以预料,我们私下都很为将军担忧。”韩馥一听,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急切地问:“既然如此,那怎么办呢?”荀谌不正面回答,反问道:“依将军估计,在对人宽厚仁爱方面,您比袁绍怎样?”韩馥说:“我不如。”“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氏怎么样?”韩馥又说:“我不如。”“那么,在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家得到好处方面,您比袁氏又当如何呢?”韩馥摇摇头:“还是不如。”连提了几个问题后,荀谌这才说:“公孙瓒率领燕、代精锐之众,兵锋不可抵挡;袁氏是一时的英杰,哪能久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地。如果袁氏、公孙瓒合力,与将军交兵城下,将军危亡即在旋踵之间。袁氏是将军的旧交,而且结为同盟,如今之计,不如把冀州让给袁氏。袁氏得到冀州以后,他一定会厚待将军。公孙瓒也就不能和他抗争。那时,将军不但能获得让贤的美名,而且您还会比泰山更加安稳。希望将军不必疑惑!”韩馥生性怯懦,缺少主见,听荀谌这么一说,也就同意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