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之最风流 > 26 威震郡北

三国之最风流 26 威震郡北

作者:赵子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09:00 来源:笔趣阁

全文字无广告为了早点,熬到现没睡。(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我这不是码字,我这是卖命啊。求红票……

——

来的人是杜佑。

荀贞困得要命,听了是他来后,还是强撑着起来了,洗了把脸,请他进屋,问道:“椽部夤夜来,可是沈家有事?”值得杜佑这么晚来打扰的,也只有沈家的事儿了。

杜佑道:“卿前夜诛暴立威,沈家人早已丧胆,能有什么事儿?我今夜来,是为两件事。”

“杜君请。”

“一件是我与张君、郭君离府出城前,府君有句交代,托我私下转告给卿。”

荀贞心道:“阴修有交代?”打起精神,道,“杜君请,下洗耳恭听。”

“府君:‘光武帝时,清河大姓赵纲为所害,阳平令李章诈为宴请,手剑斩之,吏人遂安,此固良鹰,以吾之见,不若凤凰。夫威德者,须相济也,专任刑罚则民不乐,独任德惠则民不畏死。闻卿年二十,慕仇览,慨然有教化天下之志。西乡断狱,亦能从春秋之义,此实大佳。以吾之见,武健严酷,未若礼让化之;使民惧死,未若令民乐。民惧死则刑多,民乐则仁爱。周亚夫谓赵禹:虽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即此是也。愿子思之’。”

荀贞聚精会神地听完,明白了阴修的意思。阴修这是嫌他杀伐太重,劝他慎刑,要多行仁爱。

他肃容道:“贞谨领教。”

杜佑笑道:“卿直法行治,不避贵戚,我辈楷模。府君亦再三赞卿嫉恶勇敢,刚直果决,之所以让我转告卿这番话,也是为卿考虑啊。‘周亚夫谓赵禹:虽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府君对卿有厚望,这是希望卿日后能居大府啊!”无害者,无人能胜之;文深者,持文法深刻;大府者,公府也。

荀贞是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被朝廷拜为三公的,又明知杜佑这是善祷善颂,没把这句话当回事儿,道:“府君教诲,贞必铭心中。”

“这是第一件事儿。第二件事,想问一下卿:沈家宗人、奴仆,铁官徒,以卿之见,如何处置才是适宜?”

荀贞莫名其妙,心道:“办交接的时候,我不是已经过我的意见了?”他答应过沈家人不追究他们的罪,办交接时,替沈家人了不少话,他们到沈驯死后就缴械投降了,认罪态度不错,又不是首恶,建议可以从轻处罚,郭俊、杜佑当时也答应了。却怎么这会儿又来询问?

他搞不清杜佑的意思,怀疑他是反悔了,想从重处置沈家人,含糊道:“诸君奉府君命来,专办沈家案。沈家人该怎么处置,非我宜言。”他决定先搞清杜佑的意思,再为沈家人话。不管怎么,既然答应沈家人了,不能言而无信,怎么也得为他们争取一下。

杜佑道:“府君‘武健严酷,未若礼让化之;使民惧死,未若令民乐’。下深以为然。诚如卿言,沈家人既非首恶,又沈驯死后就弃械认罪,下和郭君商议了一下,决定就按卿之意见,从轻发落。卿可?”

荀贞越发莫名其妙,既然决定按他的建议办,还这事儿作甚?他心道:“他只了他和郭俊同意,没张仲。难道是张仲不愿?”问道,“可是张君那里?”

“啊?不是,不是。下和郭君虽还未将这个决定告与张君,但张君宅心仁厚,必是不会反对的。”

“那?”

杜佑一改刚才的侃侃而谈,吞吞吐吐起来,道:“张君不但宅心仁厚,而且清白谨慎。”

荀贞等他往下,他却不了,拍了拍手,门外进来一人。

荀贞认得,是路上随从杜佑车旁的那个吏。

只见这吏手上托了个木盘,不知盛了些甚么事物,垒得高高的,上边盖了层绸布。吏躬身弯腰,把木盘放荀贞面前的案几上,恭恭敬敬地倒退出去。荀贞问道:“这是?”

杜佑打个哈哈,道:“卿请撩开观。”

荀贞撩起绸布,金光闪眼,定睛一,是五个金饼。

杜佑道:“明日卿将出城,依照风俗,下与郭君该为卿祖道,饯行相送,奈何公案身,怕是不得有空。先把程仪奉上,望卿笑纳。”祖道,“祖”即路神,凡远行,通常都要先祭祀路神,称为祖道。

荀贞金饼,再杜佑,心道:“程仪通常十钱、百钱。我前离颍阴去阳翟,以公达、伯旗(荀祈)、仲仁(荀成)之亲,尚不过只各送我百钱,文聘家富,又感我之恩,故送了一块金饼,已是太多。我与这杜佑、郭俊并不相熟,他两人怎就送我五块金饼?”

杜佑又道:“漆盘太,盛物有限。此五金之外,另有箱中百金,下放了室外廊中。卿若不弃,下就告辞了。”

荀贞险些笑出声来。若只五金,他还有些犯疑;一百零五金,这暗示也太明显了。

他已猜出,这些金饼必是沈家之物,杜佑刚才无缘无故地又提起沈家人,想来也只是为此找个引子。他心道:“钱财动人眼。不是我一人上了沈家的家产啊!杜佑和郭俊也定是想从中捞上一笔,又怕我知沈家财货的底细,故送来了这百余金饼,分润於我。也难怪,沈家金山银海,只要是个人,到了怕都会心动。”假意推辞,“这怎么使得!”

杜佑正色道:“卿轻身犯险,为民除害,驱逐国叕、手剑沈驯,阳城数万百姓因卿以安。今卿将启程再行,案巡诸县,岂可无程仪壮行色?莫要推辞了。”起身告辞,不顾荀贞挽留,带上候门外的吏,大步踏夜色出院。

荀贞追着送他了一程,转回院中,果门外廊上见到了一个箱子。

他也没打开,坐回堂上,着案几上的几块金饼发了会儿呆,感叹地想道:“世上有几人能做到富贵不能淫?杜佑有才名,郭俊大家子弟,以他两人且不能免俗,何况、何况,……,哈哈,何况庸碌如我者?”又想,“要是这杜佑、郭俊知道我已从沈家大捞了一笔,又会是何种表情?”猜了会儿,觉得无趣,困意上来,招呼门外值夜侍卫的夏,令他把这几块金饼也装入了门外廊上的箱中,搬入辎车里,等明天带走。

夏应命,捧了漆盘要走,荀贞又把他叫,斟酌了一下,道:“这件事除了你我,不要让别人知道了。尤其是志才、叔业、子元他们,别让他们知道。”贪污不是事儿,杜佑、郭俊都是郡中大吏,传出去对名声不,也算为人隐恶罢。

……

次日一早,诸人起床,洗漱、饭毕,乘车骑马出了邮置,沿街西行,朝西城门去。

杜佑昨晚怕今天不能送行,那只是托辞,还是来送了。张仲、郭俊也来了。此外又有县丞、尉,沈容等人。荀贞当着沈容的面,又向张仲、杜佑、郭俊夸了他几句,搞得他欢喜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投向荀贞的目光中,多了五分感激。

杜佑等人把荀贞送出城外,荀贞长揖作别,道:“阳翟再见。”

杜佑走近他身前,瞟了眼后头的张仲,低声道:“荀君切莫忘了我昨夜之言。”

荀贞心道:“不就是张仲‘清白谨慎’那句话么?”他和张仲也不熟,但正因这句话,却登时高张仲了几分,——明摆着,杜佑、郭俊收买不了张仲,又怕他知道,所以有此一提醒。

他笑道:“忘不了。”杜佑大喜,拉着他的手握了两握,彼此不言中。

来给荀贞送行的还有近千百姓,他们畏惧张仲、杜佑官威,不敢近前,远远地跟着,见荀贞要走了,不知谁起的头,近千人同声歌道:“荀家乳虎,惠下讨奸,为民除害,席不暇暖!”

又歌道:“前有许县太丘,今有颍阴乳虎”。

张仲、杜佑、郭俊讶然回顾。荀贞令许仲等去掉辎车顶部的巾盖、四旁的帷裳,登入车中,露车沐日,面向百姓,长揖到底,起身,高声道:“贞今辞矣!父老乡人请归。”

乡人们拜倒一片。

……

辞别诸人与百姓,荀贞登车行往下一个目的地,轮氏。

和颍川郡内其它的县城一样,轮氏也是一座古城,历史悠,名纶氏,境原夏代纶国地,春秋时属郑,战国属韩。楚、郑,韩、秦都此交过兵。至朝,改名轮氏。

几十年前,有一个叫董君雅的人此地做过县尉。此人便是董卓之父。

当然,董君雅此地作县尉时,荀贞还没出,他对此并不清楚。他现知道的,也唯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怎么样才能把县有贪浊恶绩的县令、县丞顺利地驱逐出境。

离开阳城两天后,他与戏志才、许仲等人到了轮氏。令人奇怪的是,县城外无人迎接。

刘邓大为不满,怒道:“轮氏令自视高过督邮么?竟不遣人出迎?”下马请令,对荀贞道,“君请稍等,待我先进城去,把那轮氏令捆来君之车前。”

他怒发冲冠。荀贞着他的样子,不觉想起了《三国演义》里边一个脍炙人口的段子:张飞怒鞭督邮。当初这段的时候,因不知汉之官制,他尚奇怪,督邮是何官职?竟能欺凌一县县尉?如今他知道了,真的可以欺凌县尉。莫县尉,只要督邮强势,县令长亦可欺凌啊。

“阿邓何须如此。他不来迎咱们,咱们径去县廷就是。”

辎车的帷裳早就重装上。荀贞完话,将帘幕放下,坐他对面的戏志才笑道:“轮氏令无愧千石大令,比六百石的阳城长硬气得多。”

“志才之意:咱们不能再用对付国叕那一套,该给他来点硬的?”

戏志才想了一下,道:“县浊吏以令、丞居首。既然县令硬气,便先收拾县丞罢。”

“就依卿意。”

刘邓引人打头,许仲扈从侧,数十车骑入城。正当午时,街上百姓寥寥。到了县寺外,寺外也无人值守。荀贞怪之,先不进去,令一督邮院的吏入内,召县丞来见。

吏进去多时,一人出来,表情茫然,跪拜车前,回报:“寺内、丞舍都无人,不知县丞去了哪里。”

“……,去找县令来。”

这回不是吏一人出来了,一个黄绶官吏和他一块儿出来的。县里能带黄绶的只能是县丞、尉,荀贞心道:“这吏办事太不得力,叫他去找县丞,一人出来;叫他去找县令,反将县丞带出。”有心给这县丞一个下马威,也不下车,只由许仲挑着帘幕,问道:“足下便是县县丞?”

“下不是县丞,是县尉。”

“……。”

县县尉县里的口碑不错,百姓们都是个官,荀贞倒不不给他脸面,下车相见,礼毕,正要问他县令、县丞何,这县尉先自了,道:“闻椽部离开了阳城县,进入了我县境内后,县令、丞皆挂印绶,书奏,自辞去了。”

“……,自、自辞去了?何时去的?”

“昨天就走了。不止他二人挂印辞去,县廷其它吏员也多有自辞的。一县之事,落下肩头,因忙於处理各曹杂事,一时未能出迎椽部,尚请恕罪。”县尉着,向官寺内召手,唤出四五个吏。这几吏手中捧着各色印绶,胆颤心惊地走到荀贞车前,跪拜奉上。

县尉道:“令、丞印绶,功曹、主簿印绶,并及其它自辞吏员的印绶数此。下谨移交椽部,请还郡府。”

绶有黑、黄、青绀诸色,印分铜、半通诸类,从千石到百石,各色齐全了。荀贞着这些印绶,明白了这县尉为何没有迎他了。

轮氏是大县,县尉四百石,不亲自出迎他这一个百石督邮。不亲自出迎,就只能派人出迎,可县里不仅县令、县丞自辞了,上点级别的吏员也大多自辞了,实无人可派。若派遣个不入流的吏,不定反会令荀贞以为是羞辱他,还不如干脆不派,只当不知他到。

县尉等荀贞使人接众多印绶,又取出几个奏,道:“这是县令、丞请罪自辞的奏,也请椽部转呈郡府。”

荀贞接奏,若有所失,展目望望官寺里,收回视线面露尴尬的县尉,再诚惶诚恐的那些吏,他觉得自己该走了。他现下的心情和前几天铁官里骤闻范绳是太平道信徒时的心情有些相似,都是强烈反差之后的不适。只不过,那时他是从希望到失望,这时是原是干劲十足,以为事儿会不办,到了事前才知道,不须费力事情已经解决。

他温言与县尉了几句话,拒绝了县尉请他入官寺坐坐的邀请,——县尉的这邀请,明眼人能出只是虚情假意,客气罢了。

坐上车,离开县寺,出了城。

他实忍不了,指着自己的鼻子,问戏志才:“我就这么可怕么?”戏志才放声大笑。

笑声传出车外,如阳光一般灿烂。

……

三天后,到郏县。

郏县的长吏还算守法,县中只有一家豪强作恶多端。

城外十里,荀贞碰上了欢迎他的队伍。

县主簿带头,十几个县中吏员,还有两三个地大族的代表,并有四五个坦胸负荆的人,自缚跪地。县主簿介绍:“这些人有的是县藏氏子弟,有的是县铫氏子弟,平素常惹是非,荡检逾闲,闻椽部驾临,知己往日罪深,自缚请罪。”

藏氏,便是荀贞这次打算查办的那个作恶多端的豪强,系中兴功臣故左中郎将藏宫的后代族人。铫氏,也是功臣之后,乃故卫尉铫期之后裔。

荀贞闻得主簿之言,立车前,斥责他道:“藏氏族中子弟倚仗祖父之势,欺男霸,纵奴逞凶,隐匿亡命,无恶不作,岂是能用‘荡检逾闲’、‘惹是非’八字就可以轻描淡写带过的?”县主簿变色惊惧,垂手躬身,唯唯诺诺,不敢再言。

荀贞伸手拿戏志才递过来的案册,翻到郏县这一页,喝问自缚跪地的诸人:“藏尧可?”

一人答道:“民。”

“前年三月十五日,你知人略卖人而与贾。卖家姓田,你买的是汝南人黄某。可有此事?买回家后第二年,因为一些琐事,黄某惹怒了你,你将他痛打至死,又可有此事?”

这人惶恐不敢回答。

“你作恶甚多,我不给你一一念读了。……,藏隆可?”

“、民。”

“去年五月初三日,你下乡收贷,借你钱的是黄岭乡刘某,他无钱还你,你就把他家的屋宅烧了。可有此事?”

此人亦恐惧不敢回答。

“藏歧可?”

“、人。”

“你族中子弟多为不法,唯你恶。三年前,你匿藏了一个贼杀人的凶犯,此人姓郑,现还你的家中,可有此事?前年,你又强娶人妻史氏,并把她的丈夫打了个半死,可有此事?只去年一年中,你就无故擅杀了三个奴婢,可有这些事?你蓄养剑客、死士,门下宾客横行县乡,无恶不作,乡人侧目,可有这些事?”

藏歧汗如雨下,叩头请罪。

荀贞不理他,转问剩下两人:“报上尔等姓名。”

一个答道:“下铫嘉。”一个答道:“下铫仁。”

荀贞道:“你两人犯下的恶也不少,别的我且不,只两事。铫嘉,你家自占隐匿家訾。铫仁,你门下宾客借你家之势,有市籍,却不入租税。可有此两事?”

场的郏县诸人,见他发指如神,大事皆知晓,无不惊骇。

铫嘉、铫仁连连磕头,道:“人知罪、知罪。”

荀贞缓和了下语气,道:“汝家乃功臣之后,世代簪缨,与寻常百姓家不同,行事应该越加谨慎才是,怎么反骄纵不法?中兴至今百六十年,昔日的功臣后代,因为违法骄恣而身死、乃至族灭的还少么?你们不为你们自己想想,难道你们家中就无父母长辈?你们就忍心你们的父母长辈受你们的连坐,死狱中么?”

铫嘉、铫仁骨酥肉软,只知磕头求饶。

“我也不是杀之人,念你二人是功臣后代,又有服罪之心,这回就饶了你二人。”荀贞声音转厉,厉色道,“可是,若叫我知道再有违法乱纪,扰民害民之事,严惩不贷!”

“是,是。”

县主簿陪笑道:“藏尧诸人亦有服罪之心。”

“藏尧杀奴,藏隆烧屋,藏歧尤为恶重,纵有服罪之心,亦不可不明刑正罚!……,来人!”

许仲、刘邓诸人大声应诺。

“将他三人捆了,立刻送回郡府,请府君发落!”

“诺!”

刘邓带人上前,一脚藏尧踹翻,将之捆上。别的轻侠有样学样,也将藏隆、藏歧踹倒,随之绑。刘邓点了四五个人,命他们立将此三人送去郡府。这几个轻侠接令,辞别荀贞,上马扯绳,拽着藏尧三人,打马而去。藏尧三人徒步跟马后,踉踉跄跄。

郏县诸人战栗恐骇,低眉顺眼,气不敢出。

县主簿强颜作笑,颤声请荀贞进城。

荀贞道:“我来汝县,就是为藏歧三人而来,人已擒下,还去你县中作甚?……,我今拿下藏歧,藏歧家中所匿之亡命郑某及他强娶之人妻史氏,就交给你们着办了。藏隆去年烧了黄岭乡刘某屋宅,刘某至今露天而居,请你转告贵县县令:‘为民父母,当怜民哀苦’。”

“是,是。下吏一定转告县君。”

荀贞拂袖转身,按刀登车。许仲、刘邓等人大呼开道,车骑开动,卷尘离去。他们数十车骑走出远了,郏县诸人还留原地,你我,我你,不约而同擦了擦额头,长吐了一口气。

……

荀贞过郏县不入,沿官道驰骋,南渡汝水,当天下午至父城。

父城主簿、大姓、县父老迎出二十里外。随着荀贞的行程不断向前推移,此前阳城、轮氏、郏县发的事儿已传入了此县吏民耳中。无需太多口舌,有罪的官吏即自辞去,有罪的豪强也自缚请罪。荀贞这里了一夜,次日出城。

满城百姓欢呼雀跃,歌之相送:“贤明神君郎陵公,疾恶如仇荀家虎”。“郎陵公”,荀淑是也。

……

车马疾驰,骑士威扬。半日四十里,至昆阳。昆阳令还印绶自辞,豪强不法者或自缚荀贞车前,或弃家亡命潜逃。烈日似火,官法如炉,高歌猛进,暮入舞阳,舞阳令还印绶,自辞去。夜宿邮置,又有歌谣,百姓彻夜歌之:“荀贞之,来何迟!除奸惩恶,拯救民。豪强大吏,今如羊。”清晨启行,横渡澧水,挟威疾行,午至定陵。未入境,浊吏辞;至县城,大姓服。

豪右强宗闻他进县,皆约束族中子弟:“督邮巡行诸县,斫荆斩棘,威锋不可挡,逐千石吏如驱一鸡,杀六百石如屠一狗。今入我县境,宗人子弟宜退避三舍,且勿犯其虎威。”一路所行,势如破竹,如风卷残云,洗污浊,所经诸县为之一清。

……

次日二渡汝水,北上襄城县。

襄城县名族李氏,天下楷模李元礼的孙子李宣县界处拥帚相迎。

襄城县吏治不错,豪强也守法。荀贞打算过县不入的,见到李宣,惊喜交加。戏志才、宣康、李博诸人也是十分惊喜。昔年李膺世的时候,天下士子视他的家门为龙门,进他家的门就是跃龙门。李膺今虽已故去,但李家州郡中的名望依然极高。能得李宣相迎,从侧面也明了荀贞正式登上了士族的舞台。

荀贞感慨万千,两年多辛苦经营,夙夜匪懈,克己自制,多次犯险,终於九转成功,不再是初来时那个荀家旁支子,也不再单单只是一个繁阳亭长、西乡有秩、北部督邮,相继得到了家长荀绲、县令朱敞、太守阴修的赏识后,终又得到了颍川士族的认可和接纳。

他接受了李宣的邀请,下午进了李家门,拜见过李宣的父亲李瓒,饭后,和李宣对坐清谈直至入夜。彼此谈兴极浓,皆无倦意,接着秉烛夜谈,彻夜未眠,通宵达旦。直到次日中午,方才依依惜别。

李宣又把他送出县界外,回到家后,李瓒问道:“你和荀家子都谈了些什么?”

“孔孟黄老,圣人之道。风土人情,世间趣闻。”除了政事,什么都聊了。

“荀家子何如人也?”

李瓒答道:“才亦寻常,中人之姿。”

“如此,一中人耳,缘何畅谈一日一夜,不眠不休?”

“才为中人,气度过人。其人行事威猛,意他必锐气逼人,不料宽容雅量,谦和沉稳,与之相谈,虽无出奇之语,推心置腹,恍如宿世故交,使人忘疲,不觉昼夜之流逝。”

李瓒停了一下,复又赞叹地道:“贞之门下三子,宣康、李博碌碌不足提,唯阳翟戏志才负气倜傥,精明敏捷,对坐夜谈,朗如日月入怀,假以时日,必成伟器。”

……

出了襄城县,戏志才问荀贞:“李宣何如人也?”

“家学渊源,胸有正骨,有其祖风。才识不如卿,我之上。”荀贞回答过,反问戏志才,“志才以为李宣何如人也?”

戏志才笑道:“以我观之,宣不如卿。”

“莫要笑。”

“如我前些日所言:‘古今才高者多矣,成事者稀。何哉?成事不才高’。大凡人之优劣,不才而器。宣聪明外露,失之轻,才高器浅,郡国之才;卿勇毅沉敏,重於行,才平器深,天下大才。”

荀贞哈哈一笑,依然当他是调笑自己。戏志才也含笑不再解释。

……

前行三十里,北渡颍水至颍阳。颍阳王、祭诸大姓士族县界相迎。进到县城里,百姓们夹道歌舞,歌谣响动全城。贪官酷吏皆已自辞,豪强大族皆俯首,荀贞无事可作,县里了一晚。次日一早,缘河北岸西北行,傍晚时分,阳翟望。

阳翟颍水南,还渡颍水,一行人结束了半个月的巡行,踏着暮色回到了阳翟城。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