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远东王庭 > 第1195章:绿野之乡(Ⅸ)

远东王庭 第1195章:绿野之乡(Ⅸ)

作者:程剑心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12-26 23:36:47 来源:笔趣阁

早上**点钟的阳光明媚而清爽,晨光透过大橡树繁密的枝叶撒在树下那张圆木桌上,星星点点的光斑为铺展在桌上的手绘地图涂抹了一层陈旧油画般的质感。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罗兰拿起一支大号圆规,尖头那端固定在地图上寇拉斯堡所在的位置,另一端装上炭笔,调整圆规脚距,然后在地图上画出一个大圆圈。

根据地图比例尺,不难算出圆规的半径在现实中对应的长度约为800里,以加索高原为天然分界线,高原之南皆为远东的稻米种植区,高原之北则是谷物(根据当地习惯,谷物特指小麦、大麦、黑麦和燕麦)和玉米种植区。

“这个村落20年前就被大水冲垮了,幸存者搬到50里外的高地丘陵重建家园……这片森林15年前被山火烧毁,当时我曾组织弟子去扑火……这里漏了一座农场,是十年前新建立起来的流放者定居点,有我们‘丰收之环’的德鲁伊驻扎,前不久我去视察过,经营的还不错……”瓦莲京娜拿起钢笔修改地图上错误或者过时的地名,一边如数家珍的向罗兰和约德尔介绍各处乡村的环境变迁。

帝国统治远东时期,奉行的是“王权不下乡”的政策,对粮食产量较低的广大北方山村地区基本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也不甚在意这些村落在地图上的位置是否精确,是否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迁而发生改变,出现疏漏在所难免。

寇拉斯王国建立以后,虽然在政策导向上一改前朝旧例,试图加强政府对乡村地区的统治力度,罗兰的乡村公社治理方案也是本着上述目的提出来的,但是目前毕竟还没有真正推行开来,寇拉斯堡当局对北方乡村地区的情况所知甚少,连行政地图也只能拿帝国时代的老古董凑合着用用,被更熟悉远东乡村地区情况的瓦莲京娜指出疏漏和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

罗兰倒不觉得有啥丢人的,约德尔却感到尴尬。堂堂一国农业部,连一张精确的地图都拿不出来,实在让他这个农业大臣很没面子。

“帝国行省时代对远东的国土测绘很不上心,这份地图年龄比我都老,上面标注的很多地名已经时过境迁,误差太大,得花大力气重新修订。”

“约德尔先生跟我想到一起去了,”罗兰对农业大臣说,“等忙完手头的工作,我会向内阁提议组织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国土测绘和资源勘察,以便获得更为精确的远东地形图、行政交通图和资源分布图,这不仅对我们的农村工作大有裨益,还将为后续开展的工业和交通建设提供至关重要的参考资料。”

瓦莲京娜放下手中的鹅毛笔,笑着说:“我能修改的地方就只有这些,更北方或者更南边的乡村目前还没有绿野德鲁伊驻扎,我对当地的情况也不甚了解。”

“瓦留莎姐姐,你已经帮了我们的大忙,感激的话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们计划从这个距离寇拉斯堡不超过800里的范围之内挑选出两百个推行乡村公社和国有农场的试点,这里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远东农村的情况,还要请你多费心,帮我们挑选出适合作为试点的乡村。”罗兰望向金龙姐姐的眼神里带着期待。

瓦莲京娜很享受被小情郎依赖的感觉,重新提起笔蘸了蘸墨水,望着地图沉吟:“既然我们要搞大规模的农场,首先得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当地人口较为稠密,能提供足够多的农业劳动力,其二是周边的荒地比较容易开垦,尽量避开地精、豺狼人、食人魔之类野蛮部落的骚扰。”

“的确如您所说,作为试点的乡村,人口最好不低于500人,耕地的面积不低于一万亩,前一条尤其重要,毕竟耕地不足还可以设法开荒,人口太少就很难搞成规模化经营的大农场了。”约德尔对这个问题也有相似的见解。

“人口不低于500的村落啊……”瓦莲京娜蹙起漂亮的柳叶眉,握着鹅毛笔管喃喃自语,“远东乡村的居民大多不足一百户,想挑选出人口规模足够大的试点还真不容易呢。”

沉吟了数秒,瓦莲京娜终于落笔,环绕寇拉斯堡周边圈圈点点,飞快地标记出符合要求的大型村落。临到挑选最后一个试点时,她一反常态地迟疑了许久,最后在距离“绿野之乡”北方大约两百里的群山与沼泽之间,慎重的画下一个圈。

“最后一个试点,就选这里吧。”

约德尔拿起尺子测量她最后选择的试点与寇拉斯堡之间的距离,面露疑惑:“这个村子已经跳出圈外,与首都的直线距离足有1000多里,而且周边的地形也很复杂,不是丛林就是沼泽,距离首都这么远,交通很不方便,真的适合作为试点吗?”

瓦莲京娜摊手苦笑:“选择这里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两百个试点加起来至少有100万人口,想凑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谷地村的驻村德鲁伊早就跟我打过招呼,强烈要求参加农业改革试点,我实在不忍拒绝她的一片热心。”

约德尔吃了一惊:“一位居住在偏远乡村的德鲁伊,居然也知道我们政府尚未正式公布的农业改革规划?”

瓦莲京娜深深看了罗兰一眼,似笑非笑地说:“这可不是我泄的密。”

罗兰干咳两声,对约德尔解释:“谷地村的驻村德鲁伊冬妮娅小姐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时常通信,不久前我在一封信中提到搞乡村改革试点的事,她很热心的要求参与,考虑到当地有三百多户居民,总人口超过一千,常年受温泉滋润的土地非常肥沃,的确很适合搞大农场,再加上村民淳朴善良,积极响应改革,我们总不能浇灭农民兄弟的满腔热情啊?就当是一个特例吧,等将来贯通远东南北的铁路修起来,谷地村与寇拉斯堡之间有了便利的交通,也就算不得什么穷乡僻壤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