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652章:春风一样的温暖

席卷天下 第652章:春风一样的温暖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李石当然知道倭兵,他不止一次亲眼看到倭兵在乡野间抓捕百济人,印象中是倭兵无比的野蛮和凶狠,还在小心肝乱颤,对方却突然来个九十度弯腰致歉,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身份牌上面有姓名、户籍、面貌身材特征和号码,半岛登记为汉籍的人基本上都有一块,为的就是辨别身份。

半岛现在到处都有倭兵在乡野里抓捕半岛土著,现在半岛之民与中原王朝的百姓,双方在衣冠穿着上并没有差别,该是麻衣就是麻衣,只有在一些盛装上面存在差别。

百姓的衣冠没有什么不同,皮肤颜色自然也是一样,倒是面部五官认真辨别还是不一样的。比如半岛之民大多单眼皮,两目内眦间的山根会宽一些,鼻子也大多是猪鼻。

每个地方,因为环境以及气候的不一样,事实上人的长相真的是会存在区别,最简单的就是冰寒地带与温和地带的人鼻子就是不一样的。除了鼻子这一点之外,皮肤的毛细孔大小和身上的体毛多寡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甚至是在皮肤上面都会存在粗糙和细腻上的差距。

很多微小的特征并不是几眼能够看得出来,要不是事先知晓那些特征,压根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一样。要不是印象深刻到一定份上,其实黄种人看白种人和黑种人都差不多一个样,白种人和黑种人看黄种人又都是一样的脸。

中原以及长江以南并没有号码牌这个玩意,半岛上有大批的仆从军,又在大肆抓捕半岛土著,别奢望倭兵能够分清楚到底谁是汉人,那么身份牌的存在就很有必要。

小野当汉国的仆从军已经有四个年头,从最底层的士兵混成了小队长。他作战未必有多么勇猛,该获得的赏赐却是从来没少,有了一些积蓄寄回去让家人在家乡买了些田地,对目前的现状感到非常满意。

目前倭列岛诸国除了极为少数的人有姓氏,要不然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姓氏的,甚至是大部分人根本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财产,说白了就是某个武士名下的奴隶,那个武士又会是哪个贵族的士兵之类的。

倭列岛诸国的现状其实就是春秋时期的中原,只有士族才会有姓氏,士指的是武士和一些有爵位的人,也只有士才有资格参与战争,普通百姓是不允许持有兵器上高贵的战场的。

倭列岛的人以前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几乎没有什么途径,该是农夫就会一辈子都是农夫,武士身份讲的是家族继承,是不是贵族看得是投的什么胎。而这一些因为汉国需要仆从军,列岛诸国的上层就从民间大肆招人,也就给了原本是普通人的群体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中原也有自己的演化过程,比如普通百姓能上战场,是由于弩的出现。毕竟不管是近身兵器还是弓都需要经过长久且专业的训练,训练有素的武士宰百姓就和玩一样,百姓还真的没有多少资格参与职业战争。而弩只要孩子抬得动都能扣动扳机杀人,科技改变了战争,使没有长年累月训练的百姓也能持弩参战。后面战争的规模越变越大,大批的武士先后战死,不想亡国只能让百姓上阵。

第一个大规模征召百姓参军的国家是秦国,战争是秦与楚跨境之战,后面秦与楚修好掉头去攻晋。那个时候中原霸主晋国正号召一帮小弟一块围殴楚国,秦军入晋境因为军纪败坏大规模屠杀平民,打破了战争由军队与军队解决的惯例。此后中原战争不再是为了征服迫使敌国交保护费,进入了总体战阶段,周室分封各国也是从那之后大批灭亡。

对了,春秋数百年的“默契”战争就是被秦军打破。所谓的默契所指方向太多,其中就包括不杀百姓这一条。毕竟抓捕百姓当奴隶卖了获利更多,哪怕不卖也能充作劳力。

春秋战争的默契还有一个极具英雄色彩的“致师”,也就是敌我双方各出一车,于两军将士的观战中进行战车与战车的单挑,有些时候一场“致师”甚至都能决定到底要不要打下去。

有一个阶段的楚国就相当喜欢“致师”,那是因为楚国有一个叫养由基的神箭手,他使用的箭矢甚至都要被楚王供奉在宗庙,战时经过祭祀才会取出。

养由基的“致师”相当简单,站在战车之上等待“致师”开始,号鼓之下驭手驱马拉车而出,他来个张弓射箭就立刻叫驭手收工,通常在他收起弓的时候,对面的敌将就已经中箭载倒。

比较诡异的是,敌方死了战将,死去的战将不但连人带甲会成为养由基的所属物,那支箭也必然会被归还。

这种极具英雄色彩的“致师”还是被秦军打破,当时的庸国就是要按照惯例“致师”,庸军一切都还在准备时刻,对面的秦军明明答应要“致师”却无耻地发动了冲锋。庸军是在从上到下的懵逼中大败,之后国家也被秦、楚、巴三国所瓜分。这一场秦军与庸军的战争传达周室分封诸国,以后战阵上也没有“致师”。

秦国打破的规则太多了,其它国家还在打“征服”之战,为的不过是压服统治者让老老实实地交保护费,秦国却已经开启了不为保护费而为攫取土地的灭国模式,其实是让中原各国极度的不适应。

知道暴秦是怎么来的了吧?真就不是因为商鞅变法后的秦法,其实就是因为太多原有的既定规则被打破,早就让中原各国对秦国的信用值持负数印象。

要是历史没有被刘彦改变,倭列岛的很多规则是要到明治维新才被打破,其中包括普通人不能有姓氏,当然也不能当武士老爷才能当的士兵。

小野原来就是一个农夫,他从来都没有想到那双拿农具的手在某一天能摸到兵器,被征召到半岛成了仆从军的一员,是从最廉价的炮灰慢慢熬成了老炮灰,随后是走了运因为资历老替补成了基层小队长。

因为本身命运的改变与汉国有关,小野天然上对汉国是充满了感激之情。

如果仅是感激汉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小野哪怕知道李石是汉人也不会弯腰九十度,其实是在战场上看了太多汉军的悍勇以及善战,又知晓汉国疆域之广,感激之余是异常敬畏,哪怕是对上普通的汉人心里面也是先矮了一头。

李石看对百济人那么凶狠和野蛮的倭兵对自己甚是恭敬,害怕和不安多少还有一些,却会下意识将自己的腰杆挺直一些,就在小野的亲自领路下到了辕门。

看守辕门的是汉国郡县兵,小野多少是记得规矩让李石站在辕门十步远的位置,他自己则是踩着小碎步过去,人还没有到腰已经弯了下去,脸上带着谄谀不断边走边鞠躬,到了更是弯腰不起地将事情讲了个大概。

余章是戒备辕门的伍长,一开始就在好奇打量李石,听小野讲了个大概就对李石招手,等人离得近了,和煦地问:“可是遭遇了什么难事?”

小野还在一旁弯腰不起,被一名郡县兵拉到旁边也不知道细声说什么,就不断鞠躬,嘴巴里也不断“是是是”应承个没停。

李石看倭人军官对王师的士兵那样子,脑子里生起了自己都没搞明白的情绪,听到余章问话才赶紧扭头看去,手足无措也不知道是该跪拜,或是该行什么礼。

余章已经开始在内心里皱眉,半岛被解放的同袍其实并不多,就是大多都卑躬屈膝习惯了,真没多少精神气。他们驻扎在这里,隔三差五就会有同袍过来,通常还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要不是上头严令以春风一般的温暖对待,真没谁有那个耐心听唠嗑。

“啥?”余章听李石讲的断断续续,话语上也是东拉西扯,逻辑听着更是能让人绕晕,才算有那么点明白:“找回你的翁丈,然后你的翁丈是个百济人,原先还是一个豪民?”

现在没岳父这个称呼,翁丈就是岳父。

陈朝就在旁边嘀咕:“不是来找媳妇,就是来找翁丈,还特么都不是汉人。”

余章听到袍泽的嘀咕脸色都黑了,他有听过一些未经官方证实的传闻,包括登记户口的时候刻意各种放宽,其中有一些为的就是让那些同袍看看什么是汉人的地位,压根就不管谁是不是谁的媳妇,只要不是汉女,谁爱把谁弄成自己的媳妇都从官方上承认。

那么一搞真的搞出很多事,原先作为奴仆的汉人抢了半岛某个土著的媳妇变成自己的,半岛的一些贵女(通常就是豪民阶层)从高高在上变成了奴仆之妻。

翻身的汉人其实还是最谨小慎微的,知道还有这样的操作之后,也没有多少人敢过来“补救”,一些假冒汉家苗裔的人才是大胆,只不过这些假货通常未能如愿。

现在可没有联网的网络,想要确认一个人的身份千难万难,确定了身份就是想知道在哪也不容易,本来就对“资源”被抢了有气的余章,类似的事情遇得多了真有些恼火,可上头有严令不好将火发出来。

异族女性还真的就是资源,军方的有功将士都能申请,为妻为奴是将士自己说了算,却不是所有单身汉都能在这一场灭掉半岛三国的战争中获得福利,对于资源被分配肯定心有怨言。

“简单咧。”余章也没想使太大的坏,表情依然和煦,就说:“参军啊,战阵之上取一颗敌方首级,可以赎回一个奴籍的人。想将你的翁丈领回去,这是最直接的做法。”

李石从未想过要参军入伍,想的就是好好跟解幼过小日子,一听之下就有些傻眼,怔怔地问:“没其它法子吗?”

余章一阵“呵呵”轻笑,脸上的和煦微笑被收起来,变得有些冷漠:“什么都没干就获得自由,还得到了一个媳妇,已经是王上开了天大的恩,还想怎地?”

“我、我……”李石憋了半天,憋出一句:“小人不会杀人。”

这一下不但是余章在“呵呵”,是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呵呵”,没有离去的小野赔笑着心里却是感觉怪异。

【果然每个国家都是有孬种和废物的。】小野这个想法刚生起来就被自己掐灭:【这个家伙原先好像是百济的奴隶?不是上国出身,没有上国其余人的胆魄以及武勇,好像也很正常。】

每天来军营寻求帮助的汉人并不少,他们是真的将解救自己的汉军当成了王师,就是过来的目的真相当操蛋。

余章还没有解决李石的事,碰上一个来寻求帮忙找丢失了的鸭子,要不是内心里不断催眠自己要像春风一样的温暖,真很想操刀砍死这帮啥屁事都来劳烦军队的家伙。

找鸭子嘛?小野觉得到了自己表现的时候,讨好地请求一定要让他来执行这个任务,后面又小声地解释:“他只想要找回鸭子,大可随便找一只鸭子充数。”

半岛上的汉国郡县兵只是起来管理和威慑作用,真正干活的还是那帮仆从军,余章就挥挥手,就是让小野干活前先进行报备。

站在旁边没人理又自己踟躇半响的李石,他重新凑了上去,没那个眼色看余章其实已经非常恼火,期期艾艾地问:“小人该在何处报名?”

“啥玩意?”余章都忘记刚才调侃李石的事了,重新问了一遍,不耐烦地对陈朝说:“带他进去找黄队率。”

陈朝惊讶地说:“咱们这里没有谁能征召兵源呀!”

余章当然知道这个,汉国想要当兵的人大把,导致的是军方能够对兵源挑挑拣拣,除了出身之外还需要足够的身体素质,他就对瘦弱的李石成为袍泽没报希望,看李石这人脑子好像有些不正常,只是想要履行职务,该怎么去处理就是上官的事了。

这么件事情后面其实发展得颇为精彩,包括李石一听半岛没谁能征兵,千辛万苦跑去乘船到中原,后面还真成了汉军一员,数年之后是没找回解老,他自己也战死在汉国对萨珊的战场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