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632章:知道太多会被灭口

席卷天下 第632章:知道太多会被灭口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刘彦是夏季中旬才抵达邺城,需要在这里停留半个月左右,随后还将在襄国停留大概一个月,为的就是让一套管理班子进行最后的搬家准备。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搬,自然不是说将邺城或襄国搬到关中,宫殿搬不走,可是宫殿里面的奇珍异宝肯定是要搬,再来就是大量的文牍需要打爆封存。至于那些锅、盖、瓢、盆、床、桌、椅什么的就没有搬的必要,以其带走还不如到了关中再打造,要不运输成本都比物件本身搞出多倍。

对了,桌子和椅子是已经在流行,但民间的传播速度要比官方快,官方依然还是大量使用案几以及蒲团,那是关乎到一种官场礼仪。

夏季的魏郡并不显得炎热,应该说现如今东亚的绝大多数地区都不算热,那是受到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就是很多地区汇报到中枢的信息显示,该下雨的时候老天爷不下了。

“真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田朔满是忧心忡忡地说:“老天不下雨势必造成干旱。”

元朔五年的时候就有相关的推测,比如未来的某一年可能会出现干旱情况,自那以后官方可是玩了命地在建设灌溉系统,但那是取决于从各条水系疏导水源,要是大面积不下于水系也会干枯,大量的灌溉系统只是将对农作物的影响拖延,根本就无法最终地治本。

刘彦很确信会出现干旱,他可以忘掉许多事情,对武掉天王冉闵死后发生干旱和蝗灾却没忘。

历史进程已经走到公元三四八年,没有被改变的历史中,冉闵是在是在公元三五二年战败并被杀死,随后很快就发生干旱和蝗灾,吓得慕容燕国以为是冉闵的怨气太大,给追封了武掉天王。

干旱并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必然是会有一个过程,往往是在官府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爆发出来才突然成为大事件。

蝗灾是与干旱有着直接关系,一般都是先干旱再出现蝗灾,等于是自然环境崩坏带来的效应。

“征西中郎将已经率军进驻姑臧,最先回报局部干旱的地区就是在凉州。”田朔有理由紧张和忧心,历史上凉州多次发生干旱,随后就会向关中蔓延,很快就该轮到中原腹地:“朔方以及并州查勘水源,亦是发现各条水系和湖泊的水位下降,司州、冀州等地暂时没有异常。”

要只是凉州有干旱的情况并不会让汉国中枢那么紧张,朔州那边因为有黄河从来不缺乏水源,并州也有相当多的黄河支流。这三个地方一块显示出水源出现下降的趋势,那么问题就真的足够严重了。

事实上,华夏大地的很多水系要么是黄河支流,要么就是长江支流。而黄河和长江的水源基本是来自于高原,要是出现水位下降肯定是高原上面发生什么情况,再来就是河段沿途各地的降雨稀少。

桑虞问出了关键问题:“南方呢?”

田朔是很认真地查看了一下,才说:“南方暂时没有发现异常。”

到这个时候,那些本来对刘彦想要让南方人加入国家治理体系不满的人,他们是变得有些庆幸。既是庆幸自己想要阻止也阻止不了,再来就是庆幸刘彦果然想得比他们远。

中原大部分地区会发生旱灾,到时候肯定是遍处颗粒无收,粮食就需要从其它地方想办法。汉军会在元朔六年大举南下,那是事先就判断中原会发生大面积干旱,攻灭东晋小朝廷除了正朔之争外,不就是为了到时候从南方获得粮食吗?

汉国是成功灭掉东晋小朝廷,可是灭掉一个国家不代表就能统治那一片地皮,还得是当地人愿意接受统治。前两年桓温在南方大杀特杀,不臣服的势力不是被消灭就是转到暗处,又轮到刘彦接纳南方人为官,长江以南才算是局势稳了下来。

“那就好……那就好……”桑虞脸上的愁容并没有减掉多少:“一旦中原发生旱灾,南方……会否出现波折?”

这个问题没人可以回答桑虞,谁都无法保证到时候南方会不会有人跳出来。

“国朝已经从南方迁徙人口将近两百万,不臣者亦是大批剿灭,却是还要当心那些世家生出不该生的野心。”徐正杀气腾腾地说:“必须增加驻军的数量!”

“除了增加驻军,还需召集各世家的嫡系血脉一同前往关中,乃至于是让他们举家阖族搬迁关中。”桑虞怎么看都有些阴测测地说:“要是拒绝,便以图谋不轨杀之。”

本来是一件防止世家暴起的好事,由桑虞来提起就有点像是要打击南方各世家。

很明白的事情,任何时候一个家族的嫡系血脉都显得无比重要,南方各世家的嫡系血脉被招过来就等于是人质。至于说让南方的世家搬家,那些世家在南方还是一个世家,等到了关中就什么都不是了。

刘彦是站在窗口看向外面的林园,听到桑虞的话才转头看过去,桑虞是一脸的正义,其余人则是各有神态。

作为北方系,能够打压或是重创南方系,那肯定是求之不得。而作为南方系,听到桑虞的话肯定是变得脸色铁青。

“交趾那边还在持续向中枢运粮。”刘彦是一国之君,眼中不分南北,对他来讲着眼的是全国:“未来数年北方会很依赖南方的粮食。”

压制南方不使生乱是必须干的事情,一些手段肯定是要用,但也不能逼迫到使人铤而走险的地步,桑虞的建议有可取之处,也是中枢必须做的事情,但不能做得太过份,比如强制性地迁移世家到关中。

刘彦的话都听见了,桑虞是一脸的可惜,其余北方系没有那么迫切,南方系则是安心下来。

桑氏一族本身的底蕴不差,他们又是最先收编中原世家的家族,才在短暂的数年之内成为北方第一世家。

作为北方第一世家的桑氏,他们实际上已经是被推上火炉子,再不愿意也要保持本身的优势,不但要压制其余的北方系,更不能让南方系出头。他们清楚一点,要是去针对现有的利益集团,不但是要遇到强有力的反扑,连带刘彦也不会干看着,那只有将战败的那些世家当成杀鸡儆猴的那只“鸡”,震慑其它综合实力差一些的集团。

桑虞会选择那些战败的世家,是考虑到哪怕刘彦会干涉也不会太明显,毕竟这个世界很现实,战败者要是没有遭受什么影响,战胜者的胜利岂不是没有什么价值?

刘彦在会议中途离开。

邺城的宫城是修建到一半被迫停止,刘彦没有打算在这里建都,那些没修好的工程也就没有继续的必要。

汉家复立胡虏逃离之后,邺城与襄国陷入相同的情况,那就是两个地方几乎都空了,还是后面有其余地方的人过来,才算是让两个地方稍微有了人气。

刘彦对于世家之间的动作其实非常反感,可是他遇上了历朝历代君王共有的难题,治理国家离不开那些世家,导致除非是要让国家停摆,要不根本动不了手。

当然了,刘彦建立国家的过程中并没有借助世家的力量,世家只能是作为依附者的角色,对于国政和国策根本没有太大的话语权,要是刘彦有那个决心,清理世家也仅是让国家的行政停摆,绝不会像东汉想要清理世家就会让陷入动荡。

刘秀再续大汉是得到地方豪强的倾力相助,而当时也仅是地方豪强罢了,并没有所谓的世家存在。世家的出现是在南北朝时期,除了东汉有那样的情况之外,许多朝代都是类似的情况,导致的是世家几乎控制着国家的方方面面。

东汉因为豪强而复立,也因为豪强而走向灭亡。随后的杨隋也是得到世家的支持才可以取代周,若说东汉因为没有要清理世家而延续了两百多年,杨隋则是因为想要清理世家弄了个二世而亡。有了杨隋的例子,随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根本不敢全面清理世家,做大程度也就是拉一批、打一批、灭一批。

南北朝搞出了世家这么一个怪兽,是到两宋时期才算得到终结,而两宋之所以没有世家,那是因为知识不再被世家所垄断,知识已经得到最大的传播。

“子深,你……”蔡优不但在苦笑也在摇头:“何必做得那么明显?”

桑虞却是笑了,说道:“虞如此,自有用意。”

说到底恰恰是在建国的过程中世家没有出多少力气,对君王的影响力又是可有可无,那么就不能再没有存在感。世家当然不能联合起来,互相之间的竞争和恶斗才会使世家进入刘彦的眼界,而南北间隙才是第一道开胃菜。

“扶余国……”桑虞发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自己身上,觉得有些事情是该摊开说了,就找个地方坐下来,说道:“王上鼓励各家族向外开拓,诸君想必看到了?”

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在点头,南方的那个半岛都快成为各家族的乐园,超过百个家族去撒欢,又以南方的家族最多。

“王上因何对在境外的各家族私人武装视而不见?”桑虞似乎也没想有谁来回答,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消化,才笑呵呵继续说:“是在鼓励民间向外开拓啊!”

庾翼对这个印象最深刻,庾氏抽调去征战扶南国的家族武装足有三万,要说没有觉得提心吊胆被刘彦清算是假的,可后来却发现刘彦根本就不在乎。

东晋小朝廷亡了,没亡之前有着太多的世家亡羊补牢也调人过去印度支那,后面哪怕是刘彦知道了也没有干什么,那么刘彦鼓励向外开拓的程度就很明白了。

“虞曾经请示王上……”桑虞看向几个北方系的领头人,才接着说:“想要调人前去的请求被拒绝了。”

不但是桑虞,其实蔡优等一些贯籍在北方的大臣都有向刘彦请示过,无一例外是刘彦并不希望他们过去印度支那插手太多。

“因为发现羊毛的多样用途,长江以北的家族想必都有子弟带人进入草原吧?”桑虞的意思是,刘彦很明显是让北方的家族在北方搞。他看了几眼属于南方系的众人,问:“各位请示要前往草原,被王上拒绝了吧?”

这一下南方系的众人都是点头。

“北方经营北方,南方经营南方,但凡不是汉家旧土皆可经营,此便是王上限制我等在国内过份占有土地的方略。”桑虞算是猜对刘彦的心思了,就是有些地方并不透彻。他眯起了眼睛:“王上已经给出家族崛起之路,可……参与的家族是不是太多了?”

桑虞只差明白地讲,他们这些早早抱对大腿的人可以享受战胜者的待遇,凭什么那些战败者也能!

室内的深度交谈还在继续,已经走到后宫的刘彦恰好是得到传递过来的信息,看了之后嘴角泛起笑容。

刘彦不喜欢窝在家里斗的世家,希望的是那些世家向外走出去,那样就能将世家看成是公司一般的存在。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为什么能够成型?真心不是官方单独使用国家力量在不断向外侵略,那么多的殖民地其实就是各个公司占下来,后面是得到国家的站台,才有了全球24.75%的土地。

让民间的力量去开拓和侵略,国家作为后盾来进行保驾护航和支持,这是刘彦认为可行的快速扩张方案,再有国家力量不断向西进行扩张,他觉得在自己死前至少太平洋地区的绝大多数地区肯定要姓汉,肯定也能去地中海洗一下军靴,就是能不能打到欧罗巴最西端有些不确定。

桑虞的演讲还在继续,他几乎是陷入某种亢奋:“拿下西凉进军西域,可能还要继续往西,便是为了得到一种叫棉花的资源。之所以要棉花,便是为了东北的那一片黑土地!”

蔡优愣了一下,问:“子深是说,此后大汉允许民间为主力向东北开拓?”

桑虞根本就不回答,甚至是因为蔡优那么一问停止自己的演讲。他心里想的是,好像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自己那么聪明?那还是藏着一些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