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588章:器械之利

席卷天下 第588章:器械之利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一座防御工事完善的城池,能够不去攻打它而又能完成既定战略目标,那么就没有必要去碰得头破血流。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金城不止是防御工事完善那么简单,根本就是一座刺猬一般的城池要塞,无论是从什么角度都能看到巩固的工事,更有布置许许多多的远程城防武器。

“既然是凉**事重镇,着实是在预料之中。”谢安到来之后当然是要亲眼查看一下金城的防御布置:“每三十步之间就有一台床弩,八十步便布置一座投石车,此些是摆在明面。”

城墙高度足有四丈,高度越来就能让远程武器的射程更远一些,外面还有一里的城外防御带,金城在布置防御链的时候应该是将可打击范围给考虑了进去。

“主城之外还有至少四座大小不一的军堡,分别坐落于主城五里之内。”钟兴抬手指了一下被大军营盘包含其中的那座堡垒:“我们来时,他们是主动放弃并破坏那处堡垒。”

关于堡垒的事情,谢安还没有看过,也就说:“过去看看。”

单一城池不足守,守城之时也不可能将所有部队撤入到城内,要不然就会变成瓮中之鳖,应该是在主城之外还有屯驻兵力,可在敌军攻城时袭扰,亦可吸引敌军来攻时给主城制造打击敌军的机会。

张氏凉军主动放弃的军堡,它实际上只是遗留下一个框架,能被破坏的地方就没有一处完好,大部分的墙壁和承重柱倒塌,只能是看地基辨认出一些情报。

“我们倒是有些发现。”钟兴带着谢安来到一处土质像是被翻整过后的室内空地:“此处该是原先有地道。”

西凉的地表之下水份并不多,大部分土质中的含石量也不是太高,挖地道什么的的确是难度不大。

“那么说,各个军堡与主城之间还留有地下通道?”谢安蹙眉了,他说:“有地道,他们就能随时获得增援与补给。”

至于说攻打下来,利用敌军挖的地道进攻主城,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去那么干。敌军敢事先挖好地道,里面肯定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想利用要有尸体填满地道的心理准备,哪怕是攻进足够的距离,另一头给灌水不但会致使全功尽弃,又要死上一大批人。

地道攻势本身就需要攻其不备,一旦被发现就是自取灭亡。哪怕是从地道入城,敌军也肯定会事先设下埋伏,人一从地道上去恐怕就要面临布置好的箭阵和团团的包围,有多少人命都不够死的。

“还是得打啊……”谢安还是第一次主持进行攻城战,沉思了一小会,说道:“敌军的军堡不类主城……”

钟兴是瞬间会意。

之前来的只是前锋,不会携带大型攻城器械,主力来了就代表大型攻城器械也该到了,对付那些哪怕是有城防器械也不会多的军堡,完全可以利用本方的远程攻城器械进行淹没。

主将有意识,选定攻击目标,命令一下达就该是部下一片忙碌。

将城楼视为指挥部的张冲,他有空就会观察城外汉军的动向。

汉军到来之后只是进入军大营,还适度地将营盘向外扩建,一些必要的拒马等障碍物也是加量,随后就是派出小股部队外出,大概是从周遭运水,已经来来往往了多趟。

古时候建城的第一要素就是水源,只有拥有充足水源的区域才适合建城,要不然光是居民用水就会是一个大麻烦。

金城是位于黄河边上,原先就有开辟河道引到护城河,更建设有水渠引水入城,这些输水通道实际上是布下工事以及大量兵力防御。

谢安没有率领主力到来之前,钟兴就已经尝试在黄河之上搭桥,张氏凉军理所当然是会出来袭扰,双方大大小小是打了十数次,不过互相之间的伤亡并不多。

“主上,看那边……”黄彦抬手指向某处:“那些……是投石车?”

张冲其实早就发现汉军大营的动静,看到大批量的抛石车被人和畜力拉出来也没感到意外。他可是听说了汉军怎么去攻打石羯赵国的城池,屡次都是使用数量惊人的远程攻击器械覆盖,以定襄之战使用的远程攻击器械最多,还反反复复轰了将近三个月。

“无妨。”张冲必须稳定军心:“城外留有一里工事,敌军器械无法抵近,哪怕是抵近也会遭到我军床弩以及抛石车攻击,他们无法站稳脚跟。”

黄彦本来是说汉军要去攻击掎角之势的军堡,听张冲的话也就不再多说,以免有惑乱军心之嫌。

让张冲比较在意的是,汉军的抛石车似乎与张氏凉军的外观不一样,看上去汉军的抛石车体积更大一些,结构上面好像也复杂了不少,接下来就该看看射程是多远。

张氏凉国当然有制造投石车的技术,款式上面与晋军其实没有分别,射程最远可达一百六十步,但是准头什么的一点都不用提。

张氏凉军的投石车在平地之上可以将石头投出一百六十步,由四丈高的城墙上可以增加二三十步的射程。

按照计量单位,古时候的一里是取三百步,而一步是按一点五米来概括,那么一里就是四百五十米。(有些朝代却明确公示,一里是现代的三百米。)

安置在城头之上的投石车射程其实还在是本方防御工事范围之内,只能是等待一部分城外防御工事被攻占才能发挥。上面摆放的床弩则不一样。

张氏凉军的床弩款式与晋军依然是一样,有差别的地方也只会是在弓弦的选材之上,像是晋军缺乏足够多的牛筋……也就是床弩弓弦质量较差,以至于晋军床弩射程普遍只能达到二百步左右,但是张氏凉军的床弩因为弓弦质量优异却能射上二百五十步。

城头的床弩有二百五十步的射程,再加上高度带来的射程增幅,他们实验的结果是可以射到己方防御工事之外,可以在敌军发起攻击的时候为城外守军提供远程支援。

“小心!!!”

大喝是由汉军士卒发出,他们推动抛石车到离军营最近的一处军堡,靠近到两百步左右的时候,军堡那边发出了远程攻击。

“躲避弩箭!!!”

话音刚落,军堡射来的弩箭也是失去动能落下,一声声的怪异声响开始出现,其中伴随着中箭的闷哼和惨叫。

“盾呢?赶紧组织盾阵!”

军堡并不是只发射一波弩箭,是每一段时间就会射上一波,看距离分明就是来自于强弩,数量上还不少。

理所当然的,张氏凉军肯定是有强弩,这个也算是华夏军队的特色之一,只要是主力兵团必定是会搭配强弩,差别就在于多与少。

张氏凉军的强弩还是延续于先汉的款式,而先汉的强弩是改善于曾经的秦军,秦军又是从(战国)韩国那边获取技术。

可以说自强弩出现,华夏文明武装起来的军队基本是有备配强弩,比较诡异的是到北宋阶段时,华夏文明的强弩技术竟然比西夏的差,导致北宋破解西夏的神臂弩之后如获至宝。而西夏神臂弩的技术,其实是得之于李唐的遗产。

弩的射程多远是关键,其中还要看远程的穿透力,汉军的强弩射程可达四百五十步,神臂弩的射程则是三百四十余步,但神臂弩在射出二百四十余步之后仍然可以入榆木半箭,可见神臂弩在三百七十余米的射程上仍具有惊人的穿透力,这一点汉军的强弩却是办不到。

“弩兵呢?死绝了啊!”

“已经在赶来了,大家伙再躲一躲。”

“这他妈……”

应该说汉军有些自大了,他们在迫近到两百步之前还是有多次试探,没有成功勾引军堡的张氏凉军发射弩箭,等待汉军将抛石车推进到距离,刚停下来要进行发射准备时,才是一阵劈头盖脸的射。

“风、风、风……大风!大风!大风!”

耳边传来了战号,声音落下紧随其后的是一阵巨大的弓弦嘣动声,肉眼可见的是地平面升起了一张由密密麻麻弩箭组成的“大网”,它们发出锐利的破空声在半空中向前,随后覆盖在远处的军堡。

汉军强弩部队的反击来得迅速也是突然,军堡组成箭阵的凉军是在望手的同时下才慌忙躲避,弩箭落下之时躲避不及的人中箭而倒。

太多的弩箭了,人一旦中箭被留在原地,身上的弩箭就是密密麻麻,连带地面也快成为弩箭丛林,应该说是整个军堡能够有着力点的地方都是插满了汉军发射的弩箭。

需要的远程压制来了,抛石车周边的士卒赶紧动弹起来,他们是撇下抛石车就往后跑。

“什么个情况?”索孚略略有些懵,他是从军堡的望口向外观察:“怎么就丢下投石车跑了呢?”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军堡主将反正就是一阵吹:“将敌军杀得落荒而逃,敌军攻势没有成型,又丢下……”

恭维话没能说完,跑了的汉军又折回来了。

抛石车是进入军堡的强弩射程,己方的强弩部队没可能时时刻刻进行压制,那么当然是要采取一些措施。

丢下抛石车往后跑,不是说就将抛石车给丢弃,是回去弄来一些篱笆、盾牌等等的遮身物,趁着己方强弩部队还在不断压制的空隙,就在抛石车周边搭建,等于是就地构建防箭工事。

“往上堆草,支撑架注意一些,等一下还要覆盖厚土。”

“晓得、晓得!”

说白了,谁规定抛石车就应该是在毫无遮拦的空地,只要不妨碍抛石车的装弹和发射,爱怎么布置就怎么布置。

索孚看得是有些吃惊:“汉军……这该是有多充足的经验?”

后面还有让张氏凉军更惊讶的事情,汉军就地弄了简易工事,重新推动抛石车的时候连带搭建的工事也能移动,足足又再往前迫进了二三十步,才展开队形。

“他们……”索孚不止是吃惊,还有着强烈的不安:“……还在搭建甬道!”

抛石车是需要石弹的,等于是需要一条补给线,那总不能是中间毫无遮挡物,不然每次补给石弹该死伤多少?

甬道是一种好玩意,谁发明的存在争议,可以确定的是在秦时被大量使用。军事用途的甬道,是一种周边遮掩物的道路,主要用途是封闭性防止敌军偷袭,首次大规模使用的是秦军将领章邯。

军堡主将喃喃地说:“敌军停止发射弩箭了。”

是的,弩箭的发射是停了,但抛石车却开始射击。

发射第一轮石弹的只有三辆抛石车,他们是在军堡一百八十步左右的距离进行发射,摆臂的动作完成,相隔一会就是听到三声巨响。

索孚能够察觉地面猛地一震、再震、三震,后面是耳朵里传来各种吵杂声。

三颗石弹其实只有一发命中军堡的建筑物,另外的两颗是都砸在了空地。建筑物被命中,石弹是带着巨大的力道砸开了土墙,却没有让建筑物发生倒塌或是整个墙壁倾倒,可见张氏凉军在建造军堡的时候是下了一番功夫。

“不能让敌军肆无忌惮地使用投石车。”索孚看向了军堡主将,斩钉截铁地说:“组织发动攻击,务必毁掉敌军的投石车!”

军堡主将就是再不愿意也要执行军令,再则他也明白再坚固的工事被反复砸也会塌方,不管是期间被砸死,还是军堡被毁,反正他一样逃不脱死掉的下场,自然晓得应该拼命。

谢安是远远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似乎是看够了才将视线收回来,问行军长史袁乔:“渡河浮桥何时能够搭建?”

袁乔其实是落在队伍最后面才刚刚抵达,一来先向钟兴了解情况,又接手辎重部队,修桥什么的正是归他管。

“若是在金城附近,水流相对湍急最快需要半个月左右。”袁乔不得不建议:“应当查勘周边河道,选水流平稳之地,亦不能放过浅滩。”

谢安想要的是军队能够过河,能够找到什么可行方案是行军长史的事。

“某会向王上请求增兵……”谢安却是没有多大的把握,沉吟了一下才又说:“不然只能兵行险着。”

袁乔眉头挑了挑,比较赞同地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