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579章:时光荏苒

席卷天下 第579章:时光荏苒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即将临近冬季的关中,无战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不知道是因为季节的关系,还是其它,张氏凉军与氐、羌、杂胡是在秋季末尾退了个干干净净,不止是退离秦州一线,甚至是放弃了陇西和陇东的一退到底。

谢安手头的兵力有限,仅仅是在敌军主动退却之后光复失地,并未向联军发起有威胁的攻击。

等待关中飘雪之后,又确认氐、羌、杂胡等那一批人消失,张氏凉军则摆出固守姿态,谢安规划一下防区便去了长安。

长安是在元朔三年开始进行梳理,主要是清除城内的建筑废墟,对道路进行一定的修复。这个是因为刘彦已经将长安设为未来的帝都所在,先期清理是为了后面的建设。

经过一年多的清理,长安城内的废墟依然没有完全收拾干净,甚至是旧有宫城是一动不动。导致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因为人手极度不足,一般情况下只有奴隶在干活,等待到了百姓纳赋的时候,关中人口稀缺并无法提供多少徭役。

谢安会来到长安,是他收到来自中枢的指示,将有一批禁卫军会纳入指挥体系,同时骠骑将军冉闵也会派人押送多达十八万的奴隶前来。

冉闵快要全面攻克朔州,对羯族的坑杀一刻都没有停止,其余诸族倒是留了条活路。

诸族所谓的活路是,男女不管几岁皆是充作奴隶,其中适龄女子则是按照中枢的要求赏赐给有功将士。

汉国现在的男女比例还是差距有些大,大概是三名男性对比一名女性,不想办法三名男性之中就有两名会成为光棍,或是男性只能大龄之后娶比自己年轻非常多的女子为妻。

为了改善男女差距,汉国能想到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向外获得女性,除开抢敌对民族的女人之外,对属国女人的明媒正娶和诱拐也是不断。而汉国的属国,不就是东北、朝1鲜半岛、倭列岛嘛。

在众多属国中,受到汉国男女比例差距太大伤害最多的是高句丽。

高句丽一再被慕容鲜卑料理,几次大败让大量的青壮不是战死就是被俘。那么高句丽的男人肯定是变少,汉国作为宗主国理所当然有义务帮忙,明的和暗的的方式就没有停过,从元朔二年开始到至今,高句丽改变贯籍为汉国的女性数量超过八万。而高句丽的总人口也就七八十万,等于是高句丽的适嫁女性差不多被汉国这边网罗一空。

消灭一个民族,优先融合他们的女性会是一个绝佳的主意,毕竟光有男人可无法诞生后代,而适合生育的女人越多也就代表一个民族随时可以激增人口。

高句丽对汉国大肆从本国获得女性是一种快疯了的态度,高层很清楚高句丽现在不能与汉国翻脸,底层却是没有那么多的顾虑,结果是高句丽社会上开始出现排斥汉人的现象,高句丽军队里的士卒对汉国也是越来越仇视。不过得说,汉国由上而下就没有一个人将高句丽的怒火当回事。

除开高句丽之外,百济、新罗和倭列岛诸国的适龄女性也是汉国的目标,就是不能像高句丽做起来那么肆无忌惮和过份。百济和新罗鉴于高句丽的状况,是一种内部宣传的抵制,后面更是请求汉国每年不要从两国带走超过多少数量的女性。倭列岛则是无比的奇葩,列岛诸国好像是没发觉什么部队,不但不排斥汉人接纳倭女,相反是极力奉上倭女。

实际上汉国的男女比例真的差距太大,导致的是汉家男人非常宠爱自己的妻子,缺女人缺到一定份上的时候,血统什么的根本没人在乎,也就不存在瞧不起异族女人的说法,甚至是因为国家与国家的贫富差距问题,嫁给汉家男人的女性娘家时常是能够得到接济。比如倭列岛之所以拼命给汉家男人塞女人,就是因为能够从汉国女婿那边获得倭列岛上稀缺的物资。

谢安在长安一直等,到了深冬的时候,第一批军队才算是经由潼关而来,一个常备军带着两万多的郡县兵,更有大概六万左右的奴隶。

“呃,我们是作为戍卫军,主要是监督奴隶加快对长安的清理。”马愿被谢安问及的时候,先是解释,后面又说:“上面认为两三年之内大概就能解决周边敌国,都城要尽快进入建设状态。”

一听不是援军,谢安是感到无比的失望。他只是知道会有援军,实际上并不知道是多少援军又是什么兵种。

“两三年?”谢安像是才刚反应过来:“中枢……竟然有此信心?”

马愿只是笑笑,他连中郎将都不是,知道的事情其实有限得很,刚才那些话是途径冉闵负责的战区听来。

身处关中的谢安消息有些闭塞,还不知道谢艾破坏了诸王会盟,更不知道张氏凉国的国主张重华被生俘。不止是谢艾,应该说绝大多数的人消息都不会那么通畅,可能张氏凉国那边根本不知道自己国主被俘的事,毕竟就是发生在草原深处的事,没人去通知不知情属于理所当然。

从谢艾破坏诸王会盟到深冬季节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很多事情一直是在发生改变,拓跋什翼健和慕容俊分别逃了回去,两国对于发生什么事情全然知情,势必是会做出自己的反应。

拓跋什翼健做了两手准备,大概是在一个半月之前,一方面是派出使节前往刘彦所在的蓟城,提出修好的请求被拒绝,随后又请求成为藩属国再次被拒绝;另一方面是不断收缩拓跋代国南部的军队和牧民,并且放弃了离河套非常近的盛乐,不断在漠南深处集结人手。

刘彦拒绝拓跋什翼健的修好道理很简单,战争是拓跋代国打了个先手,那么战争什么时候就该由汉国说了算。他会拒绝拓跋什翼健作为藩属国的理由更简单,拓跋什翼健分明就没有什么诚意不说,就是真的有诚意当藩属国汉国也绝对不能收,要不以后哪个国家,想来打一下汉国就打,打不过就称臣,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事。

双方已经是实际上进入战争状态,汉国还有足够的能力将拓跋代国从地图上抹去,虚假的和平完全没必要实现,目前的汉国可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玩智商游戏。

汉国中枢得知拓跋代国将军队和人口集中往北部,倒是一时间没搞清楚拓跋什翼健想做什么,猜不出来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直接去书谢艾,说法是拓跋代国要进犯柔然,让谢艾赶紧忽悠跋提,设法使两国快点去打生打死。

鉴于有了新的动作,谢艾麾下的禁卫军调动也就暂时没有付之行动,汉军可能需要先突入到拓跋代国北部搅一下乱,更可能是对着柔然再来一次当头棒喝,谢艾手头自然是需要有一支强军。

慕容俊经过一连串的辗转是比拓跋什翼健晚上一个月以上才回到老巢,他回去首先听到的就是慕容病死了的消息,面对的是整个慕容燕国的军政大权掌握在慕容霸手里。

病了数年的慕容在入冬时分死了,那个时候慕容燕国的太子慕容俊是处于失踪状态,国相封奕有提过让慕容霸直接登基的意见,理由当然是“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说法。

回到龙城的慕容格忍不可忍地发飙,俊美到令人嫉妒的脸庞当时是被气得发青,要是佩剑估计要当场刺死封奕。

后面慕容遵、慕容友、慕容厉等一些王子,包括许多胡人大量都是先后表达反对或迟疑的意见,仅有极少数文官和晋人武将支持,关于慕容霸登基继位的事情也就变成不了了之,只不过慕容霸还是脑袋上扣了一个监国执政的头衔。

成了监国执政的慕容霸,他开始的时候没有发飙,只是极力要求将慕容下葬,又遭遇到慕容格的强力反对。

慕容格是以太子慕容俊没有归国在场为由进行反对,其他人处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这一次没有站在慕容格这一边。显得势单力孤的慕容格这一次可是让慕容霸深深恨上,慕容霸要不是考虑到还要仰仗慕容格对抗汉军肯定是要采取什么行动。

等待慕容俊狼狈回到龙城,慕容格却是被勒令待在自己的府邸不能踏出半步。

慕容俊的回归总算是让慕容得以下葬,只不过慕容下葬的祭奠由本来应该是他独自支持,变成由他和慕容霸一起主持。在慕容下葬的祭奠仪式中,处于禁足的慕容格没有到场。

慕容下葬了,慕容俊也回归了,作为太子的慕容俊在祭奠结束后是不是该荣登燕王宝座?

然而,新王登基的事情却是足足被拖了近一个月,慕容俊成为新一任的燕王,慕容霸监国执政的头衔却是没有去掉,封奕从国相变成了太尉,另外一些文武的官职变化也是挺大。

慕容燕国遭遇了什么事情是隐秘,慕容俊和慕容霸是个什么样的妥协过程没有被公示,值得称道的是慕容燕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也就是说都没有调动军队火拼,就是那一段时间阴沟里、道路上没少发现来历不明的死尸。

其后的一段时间,封奕的嫡长子封蕲在外出狩猎的时候死了,怎么死的却是由慕容霸对外的公示,说是被鹿用角给顶死。

话说,天寒地冻外出谁还会去狩猎?可封蕲还真的是外出狩猎,还好死不死地被鹿角顶死。他的死法令人不得不想到西汉时期的李敢,而李敢是被霍去病报复用箭射死。

堂堂太尉嫡长子封蕲的死,是死得没有泛起哪怕一丝丝的涟漪。他死后不到半个月,慕容格解除了幽禁,被慕容俊册封为太原公,并被勒令前往令支城继续统率军队对抗汉军。

在慕容格受命重赴战场的时候,慕容霸也得到慕容俊的命令前往北部。

慕容霸从龙城而走的时候是带上了封奕,连带不少文武官员也是随行,近十三万人走得那个叫浩浩荡荡。他们是要前往鲜卑草原,也就是鲜卑人的发源地,就在柔然部落联盟的东侧、东高车的东南侧,旁边西北侧不远就是北海(巴加尔湖)。

一直待在长安的谢安,他是在冬季临近末尾的时候才从最新一期的邸报上得知发生的大小事。他在等候援军的空档,还先接待了中枢派出一批要出使张氏凉国的使节团,同时也确切知道张重华已经被押往襄国。

此前,先行前往张氏凉国的汉国细作并不少,他们是去蛊惑张祚和张天锡干大事,成与不成反正就是先让张氏凉国的高层先生乱子。

在使节团来到长安的隔天,谢安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盼来了援军,那是原属于骠骑将军幕府的两个骑兵军和一个步兵军。

汉国派遣使节团前往张氏凉国,会待在长安等待冰雪化开才继续赶路。他们的使命很简单,要是张氏凉国还不知道张重华被生俘的消息,就将消息在张氏凉国宣扬开来,他们还会根据谢安所部的推进速度散布谣言,大概就是张重华已经决定举国投降的假消息,能让张氏凉国信以为真最好,不能就闹得张氏凉国人心惶惶。

张重华是被押往襄国,但他绝对没有投降,更不可能以国王的名义要求张氏凉军在汉军到来之后立即投降。

相反的是,张重华被逼迫之后就开始绝食,汉国方面当然不能任由他被饿死,是硬灌着喂食。他算得上刚烈,绝食死不掉就要以头撞墙或是咬舌自尽,最后是逼得看管者不得不绑起来和将嘴巴塞上,只有在强硬喂食的时候才会拔出嘴巴里的东西,却是又立即被竹筒子塞住。

了解了国家近期发生了什么,周边又是发生什么,谢安突然就发现笼罩在汉国身上的压力解除,更是经过一番的思考确认一点,风传中枢要用两三年时间来至少削弱周边诸国很有根据,绝对不是出于一种臆想。

【出征西凉或许会遭遇到一些麻烦,但也仅是麻烦,无法阻止西凉在国主被俘后群龙无首后,亡国的结局……】谢安对自己统军征战张氏凉国当然怀有信心,他感概的是:【没想到,王上还真用短短数年重新光复汉家大半旧土,想来也一定能恢复先汉强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