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542章:无近虑,却有远忧

席卷天下 第542章:无近虑,却有远忧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两军相争,首争在于士气高低,就有“夫战,勇气也”这么一句话的出现,而军队的勇气就是体现在士气上面。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对于汉军来讲,两军交锋己方得胜已经是惯例,钟会要的是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用最小的损失来获取胜利,不是用己方的尸山血海去博得一场城池攻防战的胜利。

阳邑城墙出现第一道豁口,接下来的时间依然是汉军单方面的表演,有了第一道豁口之后,被不断轰击的城墙越来越脆弱,后面发生了数丈乃至于是数十丈城墙的倒塌,可是汉军依然没有发动冲城。

“近两天跑出城投降的敌军数量不断增加,昨天的一天便有三千余人。”彭达还没有说那些要跑然后被自己人射死的敌军士卒,他询问:“敌军士气无比低落,我等何时发动攻击?”

“明日。”钟会知道攻击的契机已经到了:“明日一战克阳邑。”

众将校立刻大喜,他们将阳邑围了二十来天,每天都是远程攻击器械在发威,迟迟不展开登城作战早就有些憋坏了。

用兵之道嘛,要针对敌军,也要谋算本方军队,钟会的契机,不单单是指敌军士气低落,还有故意憋着己方将士。

钟会讲的是“克”,克城就是攻下城池,会清算抵抗的敌军,对于投降的敌军相对会温和一些。而所谓的温和在汉国的惯例中是将投降者划拨到奴隶阶层,使用他们去为汉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城池的城墙成段倒塌,阳邑守军的心理防线是随着城墙的倒塌不断瓦解,出城投降一开始还是个人行为,后面演变到成建制的投降,徐光不断杀人,可是杀人并没有阻止投降风波,反而是因为镇压闹出更多的自相残杀。

阳邑战线的汉军在收割成熟的果实的过程十分精彩,钟会让进攻部队喊出“降者免死”的口号攻城,进攻开始之后遭遇的抵抗并不激烈,汉军每到之处收降多过于厮杀,守军抵抗变得坚决是到了接近城主府阶段。

“徐光将城主府改造成为一个堡垒,三里之外建立土胚墙,由多个甬道构成通道。”司宏壮这支部队将负责对阳邑城主府的首攻,他收集情报方面很严谨:“里面有两千多的羯人和将近三千的羌人、氐人。”

守城的敌军除开还在顽抗的那五千多人之外,其余已经投降。汉军在对待降俘上面相对粗暴,逮住羯族人就是当场格杀,像是羌人、氐人和杂胡一律充为奴隶。那些投降之后的汉家苗裔会被甄别,之前有作恶的是宰杀掉,其余会送往各郡县变成百姓充实地方人口。

“由你部和部分郡县兵负责收尾,有问题吗?”钟会得到司宏壮的保证,笑着说:“如此甚好。”

司宏壮是个俾将,麾下有一个师的兵力。

汉国已经改建兵制,由上往下就是,兵团、集团军、军、师、曲、屯、队、什、伍。

两个伍为一个什,五个什为一个队,五个队为一个屯,四个屯为一个曲,五个曲为一个师,三个师为一个军。

由至少三个军来汇集成为一个集团军,两个以上的集团军成为一个兵团,征北幕府现在就是一个集团军的规模,要是征北幕府与征东幕府合流就会变成一个兵团。

新军制是刘彦将古典兵制和后古典时代的兵制相结合,比如去掉了古典军制中的“彻”、“卒”等等几个单位。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兵团和集团军并不是到了现代才有,古典时代已经有相关的军事单位。

攻击城主府工事依然是以远程器械作为开端,连厚厚的城墙都能被轰塌,土胚墙以及篱笆墙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事。

司宏壮仅是用一天的时间来破坏工事,第二天是摆下阵势直接推进。

“盾牌如墙掩护兵卒而进,后方强弩窥视待发。”徐光冒险上了城主府的房顶眺望,面对危局却是显得平静:“汉军还是老样子。”

城主府被砸了一天,工事基本是被毁坏,到处有石块和巨弩,遍地更是可以看到箭矢,比如徐光所站立的屋顶瓦片上就插着不少弩箭。

“面对如此强军是我们的不幸。”杜广同样平静“我们已经尽力而为。”

谁说不是呢?阳邑的守军在远程武器上面全面劣于汉军,兵源的构成更是有够乱七八糟,他们在见识过汉军的器械优势后,对自己能坚持二十三天都有些意外。

“可惜了,汉军没有获取优势立刻强攻。”徐光既是对能坚持这么久感到满足,优势失望地说:“要不然多少能杀死杀伤更多汉军吧?”

“汉国已经有堂皇大国之势。”杜广不是视汉家文化如粪土的羯族,学习汉家文化之后了解更多:“但凡大国,获取优势之后,会以更小的代价来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中原天朝之国,莫不如此。”

徐光嗤笑了一声,说:“曾经的司马皇朝就是抱着这样的目标,为了减少自己人的损失,以匈奴、鲜卑、杂胡为兵,后面才被匈奴夺去了中原。”

杜广竟然有些无言以对。

还真并不止司马一家子这么干过,而太远的就不说了,西汉不也是以投降的匈奴人为兵,东汉是以投奔的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为兵。西汉有遭遇过反噬但挺了过去,东汉却是玩脱了被仆从军洗劫了洛阳,到了西晋则直接是丢了中原。

“听闻汉国有将近二十万的仆从军?”徐光带着满满的期待:“希望他们走上司马皇朝的老路!”

“是啊,仅是我们羌人就有**万,余下则是氐人、杂胡以及辽东和海外族裔。”杜广目光注视到前方升起一朵朵的乌云,拉着徐光退却:“下去吧,敌军箭阵覆盖了。”

汉军的步战从来都是那么单调,结成盾阵掩护推进,每前进一些距离就是跟随其后的弓弩手进行箭矢覆盖,偏偏这种单调的推进方式并不好应对,想要破解唯有远程攻击距离上面的武器要优于汉军,或是用骑兵不计伤亡代价地突进。

各种工事被破坏,环境自然也变得复杂,组成盾墙的汉军推进到充满杂物的区域,很难再以成片的盾墙方式推进,是需要裂开盾墙以小队方式推进。

天空不断飞跃过箭矢,一声声金属的摩擦声中盾墙开解,涌出的是手持战刀和小圆盾的士卒。

汉军的盾墙裂开时,躲避在复杂环境中的守军开始施放冷箭,防不胜防之下汉军很快出现伤亡。

钟会对留下来的部队必将消灭负隅顽抗的敌军参军没有什么怀疑,他带着部队向北之后,下一阶段是过渭水兵直逼晋阳。

“幕府传达信息,石宣已经率部离开晋阳往北而去,暂时不知道是前往西北草原或是退却回定襄。”张乾是冉闵旧部,现在是钟会所部的长史,与之集团军的行军长史区别就是长史前面没有‘行军’两个前缀。他同样是骑跨在雄峻的战马之上,神态与语气带着意气风发:“石宣仅是带着所部精锐出逃,留下李菟率军驻守晋阳。以阳邑的情况来看,晋阳大概是差不多。”

“石宣麾下最为精锐乃是东宫高力,又有三万羯人和近七万羌、氐。”钟会以谨慎的心态提醒:“阳邑之战,我们消灭的是石宣临时抓捕的杂胡与奴兵居多,仅是有三千羯人与两万羌、氐,他手中主力尚在。”

汉军这边知道石宣逃了,大体能够判断出是带着约有五六万人出逃,确定出逃中必有东宫高力,但是无法肯定带走多少羯人、羌人和氐人,也就无法确认留守晋阳的李菟手中兵力构成。

关于中阳那边的情报虽然略略有些延迟,不过征北幕府也已经知道苻洪在撤退。

苻洪的这一次撤退抓的时机很准,他是趁着汉军主要攻伐并州东北部,仅有一支汉军骑兵在汾水南岸,果断搜刮地皮似得能带走的东西绝不留下。

李坛发现苻洪有撤退迹象,仅仅是让第二骑兵军过汾水进行袭扰,用意更像是逼迫苻洪停止搜刮立即撤离,由地方过来的郡县兵警戒汾水,除此之外并没有试图对苻洪的撤退进行拦截。

“将军手中的战兵是略显不足……”张乾用着不解的表情问:“可是郡县兵并非不能战,怎么会放纵苻洪的撤退?”

钟会并不了解那么多,他只能说:“或许是有我们不知道的因素吧。”

国家间的战略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在汉国的整体战略中,是需要有一支异族作为开路先锋向西而去,刘彦认为苻洪所率的部众就是很理想的开路先锋,给李坛的命令就是将苻洪所部朝西驱赶。

李坛本来还在头疼该怎么完成君王使命,面对苻洪主动向西撤退是欣喜态度居多,恼怒的是苻洪临走之前竟然大肆搜刮地皮。

苻洪那边动静真的太大了,大到让汉国这边想不注意都难的地步。汉国对于财物那些并不是多么在意,在意的是人口,说明白点就是不允许胡虏掳走汉家苗裔。

石虎向北撤退时已经掳走近百万的汉家苗裔,汉国知道的是被掳走的汉家苗裔境遇十分糟糕,是比之前还要糟糕上无数倍,对此现状汉国上上下下无不愤慨,今次北伐喊的不光是收复旧土,还有的就是解救被掳同胞。

关于国策上面李坛没有向幕府建制下的将校说明,毕竟没打就先说要放跑苻洪,无论怎么看都有些泄士气,会让部队在与苻洪交战的时候束手束脚,再来就是放归放却不能让苻洪发现。

哪怕是留下一个师,钟会那一路还有三个军又两个师,其中一个还是禁卫军。

“晋阳之后便是曲阳。”李坛还是待在京陵,几个战兵军都派出去后,幕府周边只是剩下一个禁卫军。他对条攸说:“吾所思,石虎会否如石宣。”

征北幕府有派出斥候跟随石宣所部,问题是石宣对付汉军斥候用了大力气,双方的斥候在旷野上互相追赶厮杀十分激烈,从石宣率军撤到蒙山区域后,汉军斥候从蒙山就追丢了石宣所部。

李坛已经派人寻找早先出发的骞建同所部,可是与到了旷野很难找到石宣所部的原因一样,别看一支部队数万人,可是广袤的旷野有太多可以躲藏的地方,想要找真就不是那么容易。到了冰雪融化的季节后,一些活动痕迹是随着冰雪融化被大自然所遮掩,搞得李坛这边哪怕大概知道骞建同所部在哪个区域,找起来也是要耗点时间。

条攸不得不感慨一点,汉国的崛起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波折,导致汉国高层几乎是有着一种顺风顺水的骄傲。他知道汉国高层骄傲有足够的理由和底气,可是骄傲用在行军作战上面有一句话叫“骄兵必败”。而汉国不止是兵,将也是一个个骄傲得很,这一点很值得所有人来忧虑。

“石羯有退却草原之意,此石羯并未隐瞒。”条攸觉得自己应该做到行军长史的责任,明知道有些话不好听,还是要说:“将军,殊不知石羯此举是在麻痹我军,为何未战便料定敌军会不战而逃?若将军抱此信念作战,我军败亡不远矣。”

李坛当即就愣住了,他本是有些话要脱口而出,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王上所命,每战必以禁卫军为先锋,将军是有派出禁卫军为先锋,却有战兵军紧随其后。”条攸其实不知道刘彦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要求,他只是实话实说:“禁卫军精锐无人可挡,实乃选锋不二人选,再有遇敌埋伏不自乱,想必此便是王上用意,是怕各将校骄傲,怕……”

李坛之前还没有多想,听条攸一席话又深思了一下,发觉近期自己的确是骄傲过头,全军上下好像也是那样,对战争充满必胜信心没有什么错误,但因为骄傲自满而出现想当然的想法,真的是会吃亏,等待真的吃亏就说什么都晚了。

“长史!”李坛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慎重地对条攸一礼:“多谢长史教诲。”

条攸赶忙回礼,连胜道:“分内职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