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484章:细思极恐

席卷天下 第484章:细思极恐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本来的事情,国家与国家的战争从来都不是看胜率,看的是国家能够承受得起多少的损失。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一个国家没有足够的后备实力,哪怕是当前的军队无比强大,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可是总会赢着赢着国家却是完蛋了。底蕴和后备实力强的国家,就是一输再输,可是输着输着却能把敌国给耗死,获得最终的胜利。

石碣赵国强不强?应该说以一波流的算法来推断,石碣赵国绝对能够称得上强。不是石虎愚蠢或是老来呆面对汉国的时候才选择一退再退,相反是他显得无比理智,清楚自己统治的是一个根本没有后备实力的国家,察觉到汉国莫名其妙拥有强劲的底蕴,才在几次会战级别的较量后选择保存羯族的力量。

对于石虎来讲,只要羯族的实力保住了,那么羯族就有未来。一旦羯族没了,别说是继续统治中原或者依然保有一个国家,那就真的是什么都没了。石虎有足够的退路,广袤无边的草原就是属于羯族的退路,大不了就是退往草原深处,等待某天汉国衰弱了再杀回来。

庾翼前往草原的时候就发现了一点,石虎正在让那些在中原住惯了房子的胡人重新熟悉帐篷,使那些忘记了该怎么放牧的人重拾游牧民族该有的生活技能。他判断出来了,要是并州和朔州依然守不住,以羯族为首的那批胡人肯定是会退往西域或是漠北,就是不太清楚汉国这边察觉了没有。

汉军与石碣赵军的较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州的地形决定将会是以骑兵为主力,双方的骑兵就是在广阔的平原上洒血厮杀。

汉国的骑兵基本用在了与石碣赵军的较量上面,步军只能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看要布防多少的节点就布置多少,剩下的步军完全可以灵活调动。

比较让庾翼意外的是,李氏成汉在汉国的入侵中只是坚持了不到半年就亡国。他还不知道是成都被汉军兵临城下,李势的意志不够坚强,才致使汉军可以那么短的时间内灭亡李氏成汉。他是按照汉军一路攻伐过去的思路来想,得出的结论是汉军的步兵战斗力很强,那么东晋小朝廷肯定是要倒霉了。

淮南区域水网密布,过了长江到以南区域的水网虽然没有淮南那么密集,不过长江以南的大小水系也是很多,再来就是长江以南的区域是一种多山的地形。

一般来讲,北方的军队给人强大的印象是因为骑兵厉害,步军方面的战斗力可就有些不好说。这样一来的话,产生的想法就是北方也就凭借骑兵,失去骑兵之后北方军队未必有多么能打。

庾翼回到东晋小朝廷的地界之后,听到的言论有不少,许多讲的就是失去骑兵这个爪牙的汉军未必会有多强,东晋小朝廷占了全面的地理优势与人和优势,一定会让汉军在长江以南来个折戟沉沙。

什么?汉军的内河水军数量多到可怕?那东晋小朝廷就布置足够多的障碍,不管是铁锁横江还是四处弄水底桩石,大家都不要玩水军就对了。

“是这样的情况,但凡长江的支流,确实都是在搞类似的事情。”谢石刚从健康回到寿春不久,没想到的是庾翼会在寿春。他一点都不避讳地说:“水网不再是我们的优势,只能依借地形先节节抵抗,寻找最佳时机来打一场关键性的战役。”

庾翼来寿春只是路过,他真正要去的是江都,要找的人是谢安。

与之东晋小朝廷境内的水系不同的是,已经被汉国内河水军控制的长江是别想搞什么铁锁横江之类的动作,他们拼了老命地在长江沿线布置陆地防线,尤其是汉军最可能登陆的地点搞得最大,像是江都对面就弄出了三十里的防御纵深。

庾翼来找谢石,是觉得有必要告知一些消息,比如汉国在北线的战事并不是东晋小朝廷这边想象的那么艰难,将自己对石碣赵国的猜测也讲述出来。

谢石听后只有苦笑,说道:“我们畏之如虎的石碣,他们在面对汉国的时候竟是那么软弱。”

“有谋士告诉石虎,说汉国与晋国必然会有一场生死较量。”庾翼停顿了一下,见谢石听得很专注,接着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汉国是一头猛虎,晋国却是未必。不过,石碣抱着渔翁得利的心思很明显,就像我们坐视汉国与石碣的战争一样。”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什么的,几乎是每个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状态,却是很少国家能够完美地演示出黄雀该有的得利,反而是螳螂将蝉吃掉之后超越生物的演化直接变成老鹰,结果是想要得利的黄雀也被老鹰给弄死,唇亡齿寒才会显示出重要性。

东晋小朝廷之中,包括谢石在内后悔没趁汉国在北边与石碣较量时动手的人肯定有不少。可他们并不是完全没有动手,伸手拿了汝阴郡、新蔡郡、汝南郡在汉军反扑后不但没了四万正规军连国丈也被俘。他们真正后悔的是,没有在汉国崛起的过程中倾尽全国之力阻止。

“想要当渔翁的太多了,石碣、燕国、代国,甚至是凉州幕府……”谢石说着说着好像是突然间想起了什么,问庾翼:“苻洪入关中,去了陇西郡之后一直在与凉州方面交战。汉军入关中,有参与到双方的征战中吗?参与了的话,又是选择与谁为伍?”

庾翼还真的就知道关中的消息,答曰:“入了关中的汉军仅是进军到陈仓一线,谁拦路就是打谁。”

“这样的话,汉国开战的对象就有六个……”谢石满满都是惆怅:“一打六,成国已经被打死,石碣被打半残……”,他一脸便秘表情,带着万分的不解:“刘彦是怎么治理国家的?强到根本无法解释。”

无数人的研究过刘彦怎么去治理国家,摸清楚汉国大多数人口是处于一种合作劳动的模式,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合作公社可以让国家掌握最多的资源,只是将那种行为视作曹操曾经搞过的屯田,就是刘彦搞这个的时候规模上要比曹操大上近乎于百倍。

将百姓集中起来管控和指挥,剥削百姓来保证军队的粮秣,那就是研究刘彦的人得到的答案。他们震惊于那些百姓怎么会软弱地配合,又纳闷百姓怎么不暴起反抗,期待汉国那些百姓赶紧地爆发起来,等啊等的或是派出奸细鼓动,没有等到是现实,活动的奸细只要冒头就被抓是不幸。

其实他们又怎么能够理解,中原的百姓在胡人统治下已经习惯了软弱,真心是有点硬不起来。再则是得到安全保证可以不被吃掉,对于那种官府负责方方面面的事情不但并未觉得不妥,反而是百姓十分喜欢被管束起来进行集体劳动,另外有生产不也是有功劳吗?

“是强到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庾翼有亲自到汉国游逛的经历,不像谢石等一些人只能乱猜,他说:“百姓是被汉王从胡虏手中解救,感念于汉王的恩德,愿意听从汉王的指示和号召。青州从战乱中走出来仅是三年不到,民间的生产已经全面恢复,看不到有多么繁华,但是能看出百姓非常满足。其余各州,汉国九卿不断奔走调控,不合作的世家与豪强被消灭,很快就会按照汉王的意志来进行发展。”

谢石在静静地听着庾翼讲汉国的见闻,百姓突然得到安全感之后的合作,世家与豪强是多么的凄惨,汉军将士的社会地位以及待遇是多么的好。

“让翼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汉国在航海上面的成就。”庾翼有乘船出海的经历,他突然念出一段庄周的《逍遥游》,后面用着震惊的语气说:“汉国的渔民出海猎鱼,猎的是身躯无比庞大之鱼,数艘大船合作共猎一只。神物在汉国渔民的捕猎中流血,染红了一大片的海域,渔民可杀神物,足见汉王无比重视操船技术。”

“汉军平时吃的就是鹏鲲?”谢石懵了一下,寿春外面的汉军在造饭时,每次都能飘过来鱼鲜味。他见庾翼在摇头,失声笑了一下,才说:“庾公是想说什么?”

“扬州危险的并不是长江沿线。”庾翼并不相信谢石不知道汉军舰队频繁出现在扬州海岸线,他说:“与汉国的战争,哪怕是守住长江沿线,若汉军从扬州东面登陆……”

“肯定会登陆的。”谢石苦笑道:“国丈已经在做相关准备,再来是……总是需要有一些世家先知晓汉国的厉害。”

庾翼几乎是秒懂,扬州海岸线边上的世家成了牺牲的对象,他们被当成了要被汉军宰杀的鸡,来演示汉军对世家的态度,吓唬其余的“猴”选择全力支持朝廷中的主战派。

说起来的话,自“衣冠南渡”之后,北方迁移到长江以南就将那些本土的南方世家挤压得没地待,南方本土世家不是向更南边迁徙,就是搬到了北方世家不喜欢的海边。

在这一次汉军的入侵中,表现出抵抗意志最强的是“衣冠南渡”后迁移到南边的北方世家,一直被北方迁移而来世家欺负的南方本土世家则表现出诡异的态度。

事实上南方本土世家真的是被从北方迁移过来的那些世家欺负惨了,他们的祖业被夺,灭掉的世家不知道有多少,没被灭的世家在朝廷也是被边缘化。定品时基本没得到什么好待遇,后面能走的走掉,不能走的留在原地苟延残喘,能够对北方出身的世家有什么好态度就怪了,该是心怀仇恨才对。

汉国九卿之一的典客吕议出身江夏,吕氏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世家出身,却是在汉国那边被重用。而之前吕议在南方的时候根本就不是什么上品定阶,等于是给众多落魄状态的南方本土世家找到了让家族重新崛起的方向。

“那就难怪了啊……”庾翼根本就没有客气,直接说:“难怪那些世家要直接反,不反也是等汉军过来就要立刻干拨乱反正的事。”

谢石还真的就不知道类似的消息,霍地就那么站起来,满满都是震惊和愤怒:“那些跳梁小丑要造反?”

“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吗?”庾翼可不会说已经不少找庾氏门阀,那些人是见庾氏门阀处于被打压的状态,以为能够走到一路去。他含笑对谢石说:“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吧?”

然而不管是在谢石还是另外一些人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情理之中,他们认为那些南方本土世家在长久的被压迫中已经变成软蛋,有设想过前线抵抗不顺利的时候南方本土世家会跳,或是汉军掌握全面优势后会就地接受统治,就是不相信南方本土世家打算直接反。

“汉国对待世家那样,怎么……怎么可能!?”谢石已经在来回渡步,要是那些南方本土世家没等战事有个什么结果直接跳反,东晋小朝廷的局面可就要变得异常糟糕。他停顿下来,用着惊悚的目光看向庾翼,有些口吃地问:“庾氏……庾氏……已经决定和他们一块……,一块?”

洒脱起来的庾翼可怕到吓人,一阵“嘿嘿”笑声后,说:“感谢你们的卸磨杀驴,和一再打压与逼迫,庾氏身上没有了朝廷的标签,被南方本土世家视作一路人,汉国那边同样觉得可以争取。”

谢石差点没直接呼唤武士进来将庾翼给抓起来,他是用着无法理解的表情,问道:“那就是庾氏不拆分旁支前往汉国发展的缘由?”

别说,有条件又有能力的世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拆分旁支去了汉国,可是庾氏门阀从始至终还真就没有干类似的事情。

“你……你,你们庾氏真是可怕!”谢石想到了太多的往事,东晋小朝廷似乎是庾氏门阀做主的时候能够从汉国那边占到便宜,等待庾氏一族从小朝廷隐退之后就是一直吃亏。他略略失神地讲:“是从忠成逝世后,庾氏就在进行布局?”

忠成是庾冰去世后,小朝廷给封的谥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