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467章:北上和南下

席卷天下 第467章:北上和南下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汉国目前只是一个军事强国,民生除开青州之外基本凋零,不过总的来说生活在其中的汉人很乐意看到国家军事上的强大。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汉人愿意看到国家注重军事的理由很多,独独说他们过去数十年遭遇到异族的残暴统治这一条上面,哪怕是日子苦一些也愿意支援军队建设,何况国家在税收上面对待拥有私田的小户真的有优待,赋的徭役其实更像是变相地位人民提供劳动换取一日两餐。

刘彦见到了谢道韫,没有太特别的什么事情发生,就是闲聊一下,问问沿途的趣事,随后也就分别。

“叔父。”谢道韫是与谢安乘坐同一辆马车,她看着因为不断征战而皮肤变黑的谢安,轻声问:“汉王一直这么随和吗?”

应该说谢道韫对刘彦的第一印象非常好,除开刘彦一身还算不错的卖相之外,最深刻的该是刘彦性格看着温和又健谈,不像一些君王只顾着摆威严。

“王上对待臣工确实温和。”谢安知道刘彦发火的一次是石虎挑起种族仇杀,其余时候刘彦总是显得非常淡然。他不像过多聊君王的事情,对谢道韫说:“驿馆就不回去了。”

之前是临淄令阿香的安排,要不然谢道韫到了临淄之后确实应该去谢安那边住。

“叔父马上就要动身南下?”谢道韫关注的其实不是关于南北战争,也不怀疑谢安会在那一场战争中恪守立场,她之前还没有多少忐忑,真的见过刘彦之后心理变得不一样。她说:“婶婶会在都城吧?”

谢安的妻子是刘氏,乃清谈家刘之妹。她还是元朔二年末从长江以南过来,携带的口众和财帛非常多,都是从谢氏门阀分家所得。他们成亲了许久一直没有子嗣。

事实上东晋小朝廷的世家子基本很晚成亲,生育上面更是晚,经常是两个出身世家的男女定亲很多年之后才会正式成亲,导致的是服老子少的情况很普遍。

谢安对于马上就要南下参与入侵战争多少是有些惆怅,不止因为东晋小朝廷的征讨大都督是谢石,还因为汉国这边对待南方世家的态度已经日渐明显。

关于在入侵之后怎么对待长江以南的世家,汉国中枢制定的是拉一批、打一批、杀一批。关于该拉拢谁其实很明确,就是谁对汉军的南侵有用又愿意投靠,那么谁就是拉拢对象。打一批和杀一批就不用多谈。

使谢安觉得惆怅的是,中枢对于南方资源再分配的意志异常坚定,那么甭管是愿意不愿意被拉拢,南方世家绝对不能再掌握庞大的资源。

谢道韫这边入住谢府,发生什么事情略过不谈,南方关于汉王刘彦认可亲事则就显得十分诡异。

汉王刘彦接受婚事有很多的解读,可以肯定的就是谢氏门阀在这一次大战后不管有什么结局,反正谢氏肯定是要继续富贵下去。原先那些本来也是要家族女子出嫁,后面又后悔的那一批人,等待局势发展成为南北战争必将爆发的时刻,内心里还不知道有多么的苦涩。

季节进入到开春,南方是最先开始准备农耕的区域,由南向北因为气候的转变各地皆是进入农忙时期。

在春季来临后,各条战线滞待的汉军又开始南移,总规模上面达到了四十余万众,战兵数量不下于二十万。

经过数个月的缓冲,东晋小朝廷是在内耗中尽力备战,他们根据汉军的分布展开自己的兵力。

汉军屯驻在长江沿线的动作并不难探查,徐州的江都是一个,豫州的汝阴兵力最多,荆州北部也是一处。

东晋小朝廷一再扩军后,属于朝廷编制的部队从二十万增加到三十六万。由谢石统领十万屯驻于寿春沿线,王龛统兵五万进驻荆州北部沿线,国丈褚裒坐镇建康遥领十五万防御丹徒沿线。剩余的那些部队,有需要戍卫地方,少不得是要防备诸越和诸蛮。

说起来,东晋小朝廷一直都在遭受各种越人的困扰,那是东吴时期就遗留下来的问题,到了小朝廷统治南方的时候诸越之乱更甚,尤其是越靠南方的区域越人之乱更频发,主要是集中在建安郡(福建全省以及浙江局部)、广州南部(广东全省、广西局部)、交州(越南南部)。

东晋小朝廷的民族麻烦不止是诸越,还有诸蛮。目前所说的诸蛮比较有针对性,广州北部和西部(广西大部)、盖州(贵州)、宁州(云南)这些的蛮患最大,时不时就会爆发一场混乱。

东晋小朝廷在对诸越和诸蛮上面采取两种手段,无外乎就是抚和剿,对诸越招抚和安抚比较多,对诸蛮则是有乱必剿。

南北战争将要爆发,之前由王劭(王导之子,王羲之兄弟)率军在南方,不顾季节四处出动征战,为的就是安顿后方,不使北线爆发大战时后方生乱。不得不说的是,王劭也是一个清谈家和书法家,他军职是中领军,率军作战并不亲自上场指挥,是由王氏门阀的部曲(家将)来调节和指挥部队作战。

“小朝廷用了差不多六个月的时间一直在稳定后方……”纪昌像是嘴角勾出一个冷笑才接着说:“听闻非作战损员很大。”

今天是小朝会,刘彦当然是坐在该坐的位置,下方班列的众臣工是屈膝跪坐在自己的地方。

小朝会与大朝会不相同的地方在于参与人员的规模并不大,主要参与的是一个部门的主官,不像大朝会时身在都城的上品阶官员都需要到场。

中原对于南方的印象要说什么深刻的地方,水网密集是一个,多山、多丘、多岭又是另外一个。从始皇帝组建南疆军团攻打西南,印象中还要再增加密布的丛林和随处可见的沼泽和瘴气。

“小朝廷迁移南方后,对外最大的胜利是攻取交州划入治理范围。”桑虞口中的交州在很久以前叫交趾,东汉末年还属于天朝上国的疆域,士氏的士燮治理下没有发生分裂,士氏没落后却被当地土著独立,东吴时期打过一次只光复了局部,还真是到了小朝廷南迁才又收回。他略略好奇地说:“听闻那里是一个产粮地?”

刘彦当然知道交州是哪,那个地方还真的是一个很大的产粮地,稻米一年可以三熟。除了因为气候的关系很容易让庄稼生长之外,交州那里还有亚洲地区最大的无烟煤矿产储存,更有着世界十大铁矿之一,其余的树木资源和铜矿资源、白银资源也是非常丰富。

东晋小朝廷的近海航线其实非常繁荣,南海一线往来船只多不胜数,发生饥荒的时候还出现过从交州搬运粮食救急的事情。除此之外,东晋小朝廷与扶南、林邑也有建交,一些世家斗富用的珍珠、珊瑚之类的东西就是来自于与两国的贸易。

汉军要攻打东晋小朝廷,除开长江沿线摆下了大军,海上的优势当然也不会放弃,那么了解小朝廷南方诸个州郡就成了必要。

汉国勘探东晋小朝廷的海航线从元朔二年就开始在做,主要是集中在东晋小朝廷的扬州,也就是东海沿线。到了元朔三年时期才对江州那边靠近。江州是东晋小朝廷的版图之内,汉军多次登陆向内侦查,发现的却是当地实际上是有诸越分割自治的现状。

“那里迟早会是我们的。”桓温已经领受征讨李氏成汉的任务,交州北部就是宁州。他完成灭掉李氏成汉的任务后是继续南下,目标就是宁州:“战事顺利的话,请允许臣进逼该处。”

刘彦对入侵长江以南当然重视,却是对战事进程快或慢有些拿捏不准。

汉军将会采取多处出击的策略,长江沿线有三处,可以确认的就是还会派军登陆扬州东部,要不要从江州登陆则需要看实际情况。

李氏成汉所占的疆域并不大,也就是蜀地和荆州西部小块,拥有的军力该是有个七八万。

桓温对攻打李氏成汉在早些年前就开始进行研究,比较纠结的是他研究的是从南向西北,可真没有研究过从北南下。

蜀地从先秦灭掉古蜀王国之后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疆土,典籍记载数量非常多,也不难从一些地图上查找关于山川的分布,桓温回到临淄述职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少府那边。

少府是管理君王私产的一个部门,关于各地的地图收集的数量最多,桓温找到关于蜀地的地图后着手研究,才有了一路汉军前去荆州北部,另一路汉军重新进入关中。

刘彦很乐意看到桓温志气高涨,就是蜀地本来就地形一场复杂,好走一些的路沿途不是关卡就是关隘,打起来真不是太容易。

想从蜀地入宁州,需要翻越的山岭比从关中到蜀地或是荆州到蜀地更多更险。实际上关中入蜀还有栈道和一些历史上开通的道路,各个朝代没有重视过蜀地入西南,要有也是从蜀地入黔地,而黔地……那不是桓温这一路军队的征战地。

小朝会结束,刘彦需要做西北之行的最后准备,众臣工也有自己要干的事情。像是谢安要南下,桓温要入蜀,其余需要随同刘彦出巡的人怎么也该将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

刘彦出巡是在二月二日,不过现在却没有什么龙抬头的说法,那是武则天当政之后才出现的节日。

出巡的队伍十分庞大,那是不但刘彦携家带口,百官也是全家老小一块随行。会这样是刘彦已经决定暂时将中枢搬到邺城,那里的地理位置决定不但可以关注北线战事,对南线的联络也会比在临淄快上不少。

临淄成为临时都城仅是两年,不存在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区域争执也没有那个环境,可没有像一些朝代要更换都城时会有那么多的麻烦。刘彦这次暂时将中枢搬到邺城,尽管邺城那边宫阙设施齐全,可并不是要拿邺城作为下一步的都城。

出巡队伍一走,相隔六天之后如观星官推测的那样,东面的渤海最先开始出现降雨,随后向内陆一直移动,大半个青州开始进入新一年的雨季。

“下雨好。”刘彦对农耕的理解也就那样,却非常清楚水源对农耕的重要性:“青州的秋季会是一个丰收的好季节。”

六天的行程让出巡队伍进入到鲁郡,接下来会进入东平郡,走的是济北郡、濮阳郡、顿丘郡再到魏郡的路线。

“其余各地已经开始恢复稳定了。”崔婉怀抱儿子在逗弄,她在冬至节那天被册封为王妃,少不得日后就是皇后,不但崔氏一族欢欣鼓舞,冀州各个豪族也是心里底气大增。她的左边坐着闷闷不乐的拓跋秀,右边是参与逗弄孩子的桑妙,说道:“王上还给新光复的那些地方免了三年的税,很快会恢复人气的。”

免税是刘彦在册封崔婉为王后的同时昭告天下,赋(徭役)却是没有说不会再征,汉国百姓在感谢刘彦的时候难免是会提到崔婉。

桑妙今年十九岁,是桑虞的族妹,她是在元朔二年随了刘彦,目前是充依(千石俸禄,位比十二等爵的左更)。

车辇的边角坐着谢道韫,她对一块乘坐王辇其实还是比较抵触,一是没有正式成亲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二来是与另外的那些娘娘并不熟悉,几天下来除非是有人过去说话,要不然都是安安静静地看着。

刘彦是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他入邺城是一项很值得纪念的事情,还会去襄国走上一圈,以示汉国对石碣赵国取得了大胜。

政治意义上特别,免不得是对冉闵正北伐兵团进行必要的威慑,稍微敲打一下冉闵。

那是冉闵扩充军队的速度太快,虽然实现中枢已经确认冉闵可以征募当地兵源,问题是不到一年的时间,冉闵麾下的北伐兵团由十四万暴增到接近四十万,要是猜忌心严重的君王连调查都不会,肯定是直接将冉闵给“咔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