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431章:有必要冒险吗?

席卷天下 第431章:有必要冒险吗?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粗鲁一点的讲,汉国身上现在可都是粘满了屎尿,没擦干净之前多做那是多惹腥臊,没有把中原收复,乃至于是没有解决辽东、关中和西北,南下属于不恰当行为。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汉国对于那些胡人之国可以使尽任何手段,对于同样族裔的势力则不行,关于到人口的接纳和吸收,更是内部矛盾不好处理。因此而言,汉国在对待张氏凉国和东晋小朝廷的时候,可以是从官面上进行打击,却是不能像征讨胡人之国那样肆无忌惮。

南方的世家多到难以想象,要怎么去对待那些世家到目前为止汉国都没有拿定一个主意。全部杀掉绝对不可能,杀一部分拉拢一部分又有大多数汉国高层不愿意,毕竟利益就那么多,自己人分配都不够,凭什么让出利益?

“所以说,只有解决中原、关中、东北、关中等地,才能全力南下。”刘彦已经率军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济北郡。他当然是乘坐在王辇之上,与之说话的人是王勐:“我们目前面对的局面非常复杂,要与官方征战,又要对付各地豪强,实际上兵力并不足够。”

王勐给刘彦已经当了近一年的秘书郎,确定的是冬季就会下放到地方做一任县长,会在地方上干多久取决于他的政绩。

他们从奉高出发,走的是汶水一线,陆地上近七万大军,水路上舟船战舰密布,俨然就是一副浩浩荡荡的模样。

今次随行的官员众多,左右丞相随驾而行,九卿也是,再来就是众多中层官员。毕竟国家的君王亲征,刘彦又没有监国太子之类的人,国家的大小事肯定是会汇集到王辇。

季节已经临近秋季,而秋季是主杀伐的时节,汉国明确拒绝了慕容燕国可能的和平,对待石碣赵国要赎回姚弋仲也是拒绝,仅仅就是应允东晋小朝廷会放回褚裒,对待其余国家则是显得平淡。

汉国越是表现出不惧举世皆敌,各国对汉国越是不敢造次,一些想要与汉国结盟的国家则是显得更加热切。所以说,有些时候气势真的相当重要。

“石碣没有具体国策,看现状是没有准备好久仓促爆发大战。鲜卑燕国先前灭掉众多国家和部落,陷入平叛以及四处征战的泥潭。”王勐做刘彦秘书郎的好处有许多,其中一点就是对天下大势更加了解:“大汉是有备而战,粮秣和兵甲器械不缺,兵源虽说稍有不足,却处于国力上风。”

就是这样的道理,汉国强就强在国力上面,完全没有当怂货的必要。汉国非但不能表现得心虚,更是要保持一如既往的强硬,越是这样国家的民心士气越高,敌国就会越没有底气。

以前刘彦不知道胡人的国家是怎么个操作方法,几年过去其实基本上有了了解。胡人确确实实没有行事国策,大多数时候是拍着脑袋就干一件事情。不但是胡人的国家,事实上哪怕是华夏文明的国家也有类似情况,差别就在于至少会有一些准备。

石虎本来是要去关中,期间却是去了濮阳郡战场,等于是中途变卦。个人想要干一件什么事情中途而非没有多大关系,国家却是不能前一刻要做什么,下一刻却是中断去干别的事情,会造成之前的众多准备失效,新的事情又要从头再来。而国家层面的事情都不会显得简单,中途变卦对于国家来讲会显得仓促,更是容易引发变局。

汉国的国力是强得一点道理都没有,不但是有系统方面的因素,与国家管理也有重大关系,再来就是民心思想的问题。

不谈系统上面的助益,且先来谈汉国民间的主流想法。汉国的人口来源是解放和拯救,所有人皆是经过悲惨的动荡,他们有了一块环境安稳的生活地皮所想的就是生产,并且在生产热情上面绝对高涨。

汉国绝大多数人口是处于集体农庄的管理模式,国家执行的是耕战国策,军队并不大肆征兵的前提下,努力生产期待获得爵位变成了唯一途径。

爵位在汉国有特殊的意义,不但是获得崇高的社会地位,还是改变自己一生乃至于是后代的唯一依据,最为主要的是拥有爵位才会有自己的私人土地,哪怕只是因为最后面这一点,人人都会拼了老命想要拥有爵位。

去年(公元344年)汉军征兵,民间响应的力度远远超乎想象,那是一种只要是聚居点就是排起长队报名的局面,被接纳者振奋得难以自己,没有成为军队一员则是捶胸顿足。

二十等爵事先注定了一点,再有是军功为高是共识,若非没有到一定地步,再来是为国家健康着想,以汉国的人口构造征兵个四五十万真不会是什么难事。

王辇是在十八天之后抵达了济北郡的东阿,冉闵率众多将校迎接刘彦的到来。

“王上!”

是冉闵带头参见,因为甲胄在身行的是军礼。

汉军的军礼是站直了身躯,将右手横在胸前,脑袋向下一点。

刘彦所见的冉闵显得意气风发,冉闵也的确是有理由意气风发,濮阳主战场包括其周边可是有接近十五万汉军归冉闵统率。

冉闵接手指挥之后,与石碣赵国的交战互有胜负,濮阳战场那边的汉军少却没有呈现出颓势,周边的汉军则是压着石碣赵军在打,恰恰就是这样才会致使石虎想要寻求停战。

“王上过来之前,我军与石碣在韦城那边刚刚战罢。”冉闵跟在刘彦身侧,介绍道:“双方皆是动用骑兵,咱们吃掉了三百龙腾卫士的具装重骑兵和三千轻骑,敌军步卒亦有八千。”

骑兵交战想要全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引得刘彦对韦城那边的交战经过起了好奇心。

说来也没有太复杂的过程,是冉闵设下陷阱引来石碣赵军,再以优势兵力合围吃掉。方法显得常见和简单,执行起来却不容易,那关乎到统率的大局观和指挥艺术,用的是大战局局部兵力调动产生的兵力优势。

“安石。”冉闵向后面招唿了一声,等待谢安凑近了,才说:“临场作战的是安石,可由安石来细讲经过。”

石碣赵国的龙腾卫士可不是那么好吃掉,刘彦依稀记得当初在泰山郡之战吃掉五百龙腾卫士的时候,己方的损失竟是多于龙腾卫士那边的三倍。

可以在君王面前露脸谢安哪怕是再君子也不会放过,他又是一个极有文化素养的人,讲起来有条有理又不失细节,后面才说:“龙腾卫士确实不好对付,仅是三百龙腾卫士便造成我军近千死伤,后面还是歼灭敌军轻骑后由具装步卒和车弩部队将之消灭。”

韦城之战中出现的石碣赵军可不止三百龙腾卫士、三千轻骑和八千步卒,是八百龙腾卫士和近万轻骑,更有近三万的步卒。汉军吃掉的那一部分是不断局部分割之后,隔离掉其余的石碣赵军,才将之围歼,牵扯到的是战场调度问题,可见谢安对于军事也是拿手。

“主要还是将士用命。”谢安看着不像是在谦虚:“安算不得什么功劳。”

刘彦没有表示什么,是问道:“敌军目前有什么动静?”

与派遣使节前往奉高一样,石虎舍得派出龙腾卫士也是一种信号。大概是石碣赵军的后勤上出了问题,很难再长久对峙,要不然石虎肯定舍不得自己的那些宝贝疙瘩。

冉闵后面的介绍也说明了一点,汉军在濮阳主战场是用劣势兵力与石虎手中的十九万羯人族兵抗衡和拉锯,外围战场则由徐正、谢安和桓温来回穿插扫荡和打击,战场是涵盖濮阳郡周边数百里方圆,等于是石碣赵国的后勤线也在被打击之列。

同样的道理,石虎在外围的部队也是对汉军的后勤线下手,问题是石碣赵军面对的是各要道的众多兵堡以及要塞。再来是……他们并不知道后勤线对于汉军来说并不显得过份必要,原因是汉军的粮秣和军械并不是依赖长途运输。

主战场以劣势兵力,外围战场投放更多的兵力,类似的做法在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例子,成功和失败的都不少,关键点是兵力劣势的主战场军队要足够精锐。

刘彦手头有相关的数据,濮阳主战场交战七个月,汉军的兵力已经下降到六万左右,那是双方长久的来回拉锯造成的战斗损员,作为交换是石虎手头的羯人族兵折损近三万。

汉军在伤亡兑换比上仅仅是做到了略胜零点五。而汉军兵甲器械比羯人族兵更精良,说明石碣能够成为中原霸主并非是运气和偶然,各国各族忌惮羯族也并非是没有原因。

“闵以为,接下来石虎会寻求决战。”冉闵是笃定的表情在说那话,他无比确定地说:“国力上双方已经呈现出明显差距,再拖下去赵军很可能因为后勤原因变得士气低迷乃至于是不战自溃。”

不就是因为这样刘彦才会亲率援军过来的嘛!

拖下去对国力有优势的汉军有利,是随着交战越拖越久越有利,那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石虎尝试寻求和平,哪怕是暂时的和平,出发点就是整合国力,至少是搜刮足够的物资用于战争,无非就是石碣赵国真的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明白这点的汉国没可能让石虎顺心如意。

众人入了东阿城。这是一座随着大军到来已经变成大兵营的城池,与其它城池相同的是显得破败,城内并没有多少平民。

东阿离濮阳主战场接近两百里,刘彦会来到这里主要是位置靠近可以提供舰队航行的河道,陆上交通亦是显得方面。最为主要的原因,必要的时候汉军可以从东阿附近渡过黄河抵达北岸,于后路上切断石虎退路,或是径直采取攻打襄国和邺城。

“也许……天下大势在未来的一年就会呈现大变化。”刘彦入住了东阿城内的一座府邸,估计这座府邸也是东阿相对好的一座。他是等待所有人都入座,才继续说:“我们要争取的就是在一年之内奠定光复整个中原的胜局!”

汉国的中枢已经再次下令征兵,第二阶段的征兵数额足有二十万之多,摆出来的姿态就真真正正是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决战姿态。

算上仆从军和奴隶军,再征兵二十万之后,汉军的总数会接近八十万,穷兵黩武的姿态做得满满,可未来的一年或许真的是一个难得的时机,绝对不能让石碣赵国喘过气来。

刘彦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能够快点挖坑将石碣赵国埋进去就不想慢慢来,他的敌人并不止石碣赵国一个。

“王上。”冉闵还是刚刚知道刘彦有意图直接对襄国和邺城下手,一阵思虑之后带着满满的兴奋:“这是蛇打七寸,必然引得石虎动弹起来,远比目前这种依靠工事的攻防要有利!”

那就是气魄上面的问题,正常观念就是敌军在哪就在那发动决战,刘彦不想打一场工事攻防战,肯定是要想办法让石虎动弹起来,里面的风险却是一点都不低,比如渡河而战深入敌境腹部的汉军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东阿距离邺城约有两百五十里,距离襄国是四百余里。白马距离邺城两百余里,距离是三百五十余里。从互相之间的距离来算,是石碣赵军那边拥有优势。从军事动机的先手来讲,是汉军这边拥有主动权。

刘彦含笑问:“永曾这是认为可行?”

“自然可行!”冉闵不是什么胆小的人,甚至可以说他拥有很高的冒险意识。他无法压制兴奋地说:“不管是邺城还是襄国都是石碣要害。能拿下必然造成石碣全国动荡,对于今后征讨石碣万分有利。不能拿下也会调动起敌军,使我军获得主动。”

其余的人在思索,大部分人是觉得此举过于冒险。他们会这样想的道理非常简单,目前汉军有用国力后勤上的优势,拖不起的是石碣赵国,稳打稳推能够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冒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