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417章:投降或屠城

席卷天下 第417章:投降或屠城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东晋小朝廷的常备兵力只有二十万,常年布防于长江沿线。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庾冰用三万的兵力趁汉军牵制石碣赵军的时候轻易拿下新蔡郡、汝阴郡和汝南郡,等待褚裒接收成为三郡都督的时候,原本属于庾氏一族的兵力是撤退,换上了朝廷的正规军以及谢氏、褚氏等等一系的世家力量。

经过差不多半年的准备,东晋小朝廷新占的三郡之地是在庾冰的布防规划中形成防御体系,北面以汝阳、南顿、平舆、阳、固始、宋县为前沿防御链。

汝阳是位处最西边,它与宋县从平面地图看是相距两百余里,可是因为有多个防御链的关系,晋军布置的防线并不是直线,是一种半弯月的形状。

汉军是从梁郡方向直扑南下,走的不是颍川郡,按理说第一个攻击目标该是晋军整条防御链中位于最东端的宋县,可是偏偏最先攻击固始这个绝对的四战之地,以此可以看出汉军……至少是制定攻击计划的桓温有些瞧不上褚裒。

攻下固始的李匡所部,他们没有遭到来自晋军的强有力反击,甚至是四处出击总能有不错的收获。那是建立在各处驻防晋军没有互动的前提之下,汉军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将晋军占据的一个又一个点攻克,攻城拔寨的同时也不断消灭兵力属于劣势地位的晋军,聚少成多已经取得相当不错的斩获。

“连带伏击原鹿而来的晋军,我们已经斩杀敌军接近五千,俘虏敌军将近三万。”王表看着非常高兴,他拍着手里的文牍:“攻克敌军的布防点数量也是很多,足足有三十四处!”

按照庾冰的布防方案,晋军分散固守一些要点的同时绝对能够遥相呼应,甚至是会随着来攻的敌军攻击哪个点,灵活地调动晋军来一场围歼战,比较可惜的是目前晋军的指挥官是“以静制动”的国丈褚裒,导致的是明明晋军可以有很多次埋伏和合围汉军的机会,却是被一次又一次的放过。

“盘踞三郡之地的晋军数量该是有个十来万?”李匡其实是将正规晋军、世家私兵、民一同算进去。他问:“敌军已经进行龟缩,大部分集中前往新蔡郡?”

“是的,将军。”王表兴奋地说:“就是不断截击敌军调动的小股军队,我们才能取得那些战果。”

李匡根本就不是那个意思,他就想知道新蔡城的守军汇集到多少。

王表还是比较会察言观色,看见李匡眉头皱了一下,说道:“新蔡守军的数量估计是有六万左右。”

“那么就是说,除了汝阴之外,其余的晋军都集中到了新蔡?”李匡彻底看不懂褚裒究竟想要干什么,他问另外的问题:“当地人有什么动作?”

东晋小朝廷总以为自己是王师,不但所过之处的黎民百姓应该箪食壶浆以迎,连带还要无条件地帮助晋军。

现实是什么情况呢?当然存在帮助晋军的当地人,可更多的是冷漠对待,更少不了因为晋军要征赋收税而遭到的抵制和抵抗。

现如今的天下局势很复杂,汉王刘彦向东晋司马皇室的正朔地位发出挑战,上一次祭拜泰山炎黄庙的事情更是引得天下震动,等于是出现了“天有二日”的情况。

曾经的汉部在对待青州的地方豪强过于强硬,致使后面新占郡县的豪强和大族虽然不敢抵抗,可是大族和豪强的软抵制从未停止。

三郡之地,至少是汉军出现的那些地方,当地豪强和大族绝大多是是采取两不相帮的举动。

李匡已经从固始再次调兵到汝阴城下,他已经接到桓温要从晋军腹部攻击新息的消息,需要在北面进行策应,那么就没有比尝试攻克汝阴城更好的举动了。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新蔡城的晋军肯定不敢再来驰援。”王表在进自己的责任,提醒道:“我们在固始的留守部队仅是剩下两万,不知道新蔡的晋军会不会去攻击我们的后路?”

事实上王表想要说的是,桓温的命令是牵制和吸引晋军,攻击仅有两万驻守的汝阴城,那新蔡那边将近六万的晋军该怎么办?

“固始只会留下三千驻军。”李匡已经相信桓温的判断,那就是褚裒反应很慢,还要再加上一个褚裒根本就不懂怎么指挥军队作战。他说:“一万七千的部队前往新蔡,能吸引晋军出城作战最好,不能就进行牵制。相信有我军在新蔡城下,那位南边的国丈会很紧张。”

王表有些无话可说。他也算是看出来了,南边的那位国丈好像在开战以来就没有干过什么事,哦……还是有的,就是放弃外围的防线将晋军调到新蔡保护自己,使汉军非常轻易在紧缩,可以更容易地让新蔡和汝阴变成两座根本无法遥相呼应的孤城。

胡人不善攻城,李匡却不会派出汉军本部去攻打汝阴城,他其实并不太把胡人的命当成人命,甚至是打从内心里仇视胡人,毕竟他可是有过胡人造成不幸的曾经。不过,他也没有故意去消耗麾下胡人组成的仆从军,对于先登者开出的价码甚至相当不错。

“首个攻上城墙者,不论该次作战是否攻下汝阴,可解除奴籍,赏赐百金!无令而退却者,上天来决定谁生谁死!”李匡的呼声很大,对着即将攻城的仆从军喊完,立刻战剑下劈:“攻!”

且不管胡人听不听得懂满是山东味的汉语,总得看来被安排攻城的仆从军士气还算不错。他们呐喊着冲锋,进入到晋军守城弓箭手的射程内,迎着箭雨突击到城墙之下,随后又遭遇到檑木和滚石的攻击。

仆从军冒着各种各样的守城攻击手段很快就架起了云梯,很快有人不断吼叫着头顶盾牌进行攀爬,他们的举动遭到了守城晋军的强烈反击,除了檑木和滚石之外竟是有燃烧沸腾的屎尿被倾斜下来。

守城用“金汁”是一种普遍的手段,还会显得非常有效,被淋中的人皮肤很快就会溃烂,哪怕是没有当场死亡,后面其实也没有太好的手段进行救治,等于是抵抗力不足的人哪怕是被淋中手脚也死定了。

呐喊声和惨叫声在战场从不稀奇,每时每刻也必定会有双方将士出现伤亡,李匡是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的部队被挡在城墙之下。

“我们的部队很快就要溃退了。”王表观察下来,仆从军竟是一个能够攀爬上城墙的人都没有,他大声喊着:“要不要让弓弩手上前压制守军?”

攻城从来都不好攻,尤其是守军檑木、滚石、金汁等等守城器械充足的情况之下,所以有攻城为下的说法。

正确的攻城方式有很多,属于最好的是引诱守军出城而战,要不然只能是不断消耗守军的守城器械,直至将守军的箭矢、檑木、滚石、金汁等守城工具消耗完,也是等待守军士气变得无比低迷,才有可能说攻占城池。

“不。”李匡依然面无表情:“攻击部队溃退之后,派人向城内进行喊话。”

王表脸颊抽动了一下,问:“喊什么?”,他真心怀疑李匡是故意在消耗仆从军。

“献城者重重有赏,凡是抵抗者城破之后格杀勿论,抵抗超过十日则满城皆屠。”李匡皮笑肉不笑地说:“看就城内的那些大族或豪强与晋军是不是一路人。”

汝阴城的普通居民?没错,城内的普通居民肯定是最多,可他们却是没有可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必须是由哪个德高望重的人进行组织,那是社会阶层所决定了的事情。

“屠、屠……屠城?!”王表震惊了,他失态的说:“看情况城头没有发现百姓,您这样会让满城皆生抵抗之心,一旦汝阴变得众志成城……”

不是王表有多么震惊屠城那点事,攻打一座城池其实有很多种说法。有攻破城池后秋毫无犯,有攻破城池后清算守军,有攻破城池后尽杀守军和放纵本方士卒劫掠,有攻破城池后满城皆屠,也就是所谓的攻城、克城、破城之类的说法。历史上破城就预示着一场屠杀和抢劫盛宴,他所震惊的是李匡在给自己增加攻克汝阴城的难度。

李匡都懒得解释,摆出的是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

很快第一批进行攻城的仆从军就溃退下来,有汉军本部收拢溃退的仆从军,将他们押到另外的地方,一个又一个陶罐被搬来,命溃退下来的仆从军从罐子里每人拿出一个石子,抽到黑石子的不是松了口气就是欣喜若狂,抽到白石子的则是瘫倒或是哭嚎出声。

非常简单的惩罚溃败之军的手段,一般是采取十抽一杀,拿到黑石子的人侥幸能活,拿到白石子的人会被处死。这是从有商一朝就传下来的一套规则,同样采取惩罚溃军一样手段的还有远在欧罗巴的罗马人。

行刑是当众执行,那是丑态百出的倒霉之人连成一排跪倒,由另外一些幸运儿从背后挥出利器杀掉。

仆从军并没有因为看到那样的场面有什么躁动,他们就是静静地看着。

汉军本部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想法,他们要是在某次攻击行动中,有被事先约定不准溃退而溃退,也会被执行十抽一杀。

倒是汝阴城的晋军一片惊呼声起,他们应该是不懂汉军为什么会大批斩杀自己人,觉得汉军野蛮的同时也是不可理喻,毕竟攻击部队是九死一生才逃回去。

“真是……够狠!”李迈感觉到从所未有的害怕,他其实懂得汉军在干什么。他扭头对着一个文士装扮的人说:“他们对汝阴城势在必得。”

文士是汝阴的府尊,他叫什么名字不重要,脸上一片煞白,外加手脚有些发抖才是真的重要。

两人还没有交谈出一个什么来,却是发现身穿统一制服的汉军……,也就是汉军本部士卒,该是有五百来人列队向前。

“要用五百人来攻城?”李迈没有将自己的害怕表现出来,看到仅是五百汉军本部在前进反而是失笑道:“他们莫不是疯了吧!?”

五百汉军士卒当然不是要攻城,他们背后约有五千仆从军,包括西面和东面各自的那些仆从军才是攻城的部队。

这一批汉军来到城头守军的箭矢攻击距离之外,开始齐声进行呐喊:“献城重赏,抵抗格杀勿论,十日后满城皆屠。”

仅仅是五百人肯定是不能将喊话声传遍整座汝阴城,可是北面城头守军绝对是能够听清楚喊的是什么,而这些听清楚的人会将汉军的喊话传得满城皆知。

虽然很难想象,可是李迈的表情开始青白在互相交替,他怔怔地看着依然在喊话的汉军,等待反应过来是对着城头的晋军将士大吼:“放箭,放箭!”,这句话连续吼了至少二三十遍,可见是多么的惊恐,后面又下令:“谁都不准将听到的话向城内传递,违令者斩首!”

文士府尊的反应更直接,他是直接向后倒去,被自己的仆人接住,随后主仆消失在城头。

看看两人的反应也就清楚仅仅占领汝阴城不到半年的东晋方面与城内的关系不怎么样,要不然他们应该是在第一时间惊喜汉军在逼城内居民配合防御。

李迈根本就没发现那个文士府尊不见了,他亲自在城头到处走动,一再重复不能将汉军的喊话传递进城。他还有一件必须要干的事情,那就是派人邀请一些之前表现友善的大族和豪强,更是要监视那些半年来不合作的人。

至于城内普通居民?很抱歉,丝毫不开玩笑的讲,李迈与李匡这两个五百年前可能是一家的人同样无视掉了。对于现如今的社会状况而言,他俩会有这样的作为也不是没有道理。

王表很忧郁,他安静地看了一小会准备攻击的仆从军,视线转到李匡身上的时候,想道:【根本就是一锤子买卖,有人献城就是轻易攻取,聚城变得众志成城恐怕就是移师新蔡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