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401章:有何惧之

席卷天下 第401章:有何惧之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两年前……也就是东晋咸康八年,前凉建兴三十年,后赵建武八年,代国建国五年,成汉汉兴五年。

石虎在邺城营建四十多所台观,又营建洛阳、长安二处宫室,参与劳作的达四十多万人。他又想从邺城修建阁道到襄国,敕令黄河以南的四个州郡整治南伐的军备,并州、朔州、秦州、雍州准备西讨的军资,青州、冀州、幽州为东征作准备,都是三个男丁中调遣二人,五人中征发三人。

一时间各州郡的军队共有甲士五十多万人,船夫十七万人,溺水而死、被虎狼吞噬的占三分之一。再加上公侯,牧宰竞相谋取私利,百姓们失去所从事的家业,愁困不堪。贝丘人李弘顺应民心的怨恚,自称姓名与谶言相符,聚集党羽,设置百官,事发后被杀,连坐获罪的有几千家。

两年后,石虎再次下令全国征兵,各州军队会集起来有一百多万人,他的本意是要挥师南下攻击东晋小~朝~廷。

东晋小朝廷收买石碣赵国太史令赵揽,使他秘密地对石虎说:“白雁停栖庭院,是宫室将要空寂无人的征兆,不适宜向南进发。”

石虎相信赵揽,于是石虎驾临宣武观,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南下的事情自然是没影子。其中姚弋仲的那一部分是从冀州征讨青州刘彦,才有济南郡的漯阴之战。

当时所谓的聚兵百万大部分是胡人聚集而成,其中的晋人只占两成不到。那是胡人吸取了晋室大肆武装胡人反被推翻的教训,控制晋人士兵数量,一般情况下晋人士兵的数量只有胡人的两到三成之间。

同年的十一月,石虎在灵昌津建造黄河渡桥,开采石料作为桥墩,但石块投下后,便被水冲走,耗用劳力五百多万,渡桥却未建成。石虎发怒,斩杀工匠,停止建造。

没有看错,石虎建个桥耗用劳力五百多万,不是五万多人,也不是五千多人,更不是五百多人。

与此同时,石虎还在当年下令天下索取美女,大举征选民女三万多人,分成三等配置各处。太子、各王公私下发令征选的美女又将近万人。各个郡县极力选取美女,经常强行夺占百姓的妻子,杀害她们的丈夫,加上丈夫自杀的,人数达三千多。

被强征的美女送到邺城后,石虎在殿前挑选分等,因为使者能干,被封侯的有十二人。导致各个州郡的民众因流失、反叛而死伤略尽。当地的守令因不能安绥他们,被下狱诛杀的有五十多人。金紫光禄大夫明乘侍奉石虎时直言力谏,石虎大怒,让骁勇的龙腾中郎将他摧折而死。

屡次有军事行动,各县、郡、州都会有“指标”,就是被征调的士卒每五人出车一辆,牛二头,米十五斛,绢十匹,不备者斩首,民间怎么去支应石碣赵国是不管的,只要结果。

动辄数十万,来个上百万,最夸张的时候还耗用五百多万,估计也就是胡人君王才会干出这等疯狂的事情。

也许很多人不理解石虎这么干为什么没有让国家崩溃,可实际上石碣赵国从来都像一个多部落联盟多过于像一个国家,石碣赵国也是时时刻刻处于崩溃的边缘,只是碍于羯族残暴和武力强盛才继续存在下去。

这个部落联盟中羯族是统治地位,有羌族和氐族作为最大的帮凶,再有数量庞大的杂胡。

石碣赵国中的杂胡在有战事时必然会被成批征调,杂胡也乐意参战,那是因为参战可以肆无忌惮的进行劫掠,打着打着说不准某支杂胡也能变成大部落,毕竟不管是羯族还是羌族、氐族,乃至于没落了的匈奴和正在崛起的鲜卑都是这样过来的。

“这样……”袁乔已经是身处咸城,他满脸感概地说:“再有胡人的特性会携带男女老少皆,因此咱们动不动就遭遇上数万、数十万大军,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徐正一开始就知道石碣赵国是一个奇怪的国家,但凡正常一些的国家真没有人会那么疯狂。他扯了一下嘴角,不屑地说:“动辄数十万,可真正能打的连其中的三成都没有。”

司宏壮作为先锋进兵的速度非常快,突击到濮阳三十里内的时候是分成三十个小队出去,攻击那些因为突然遭受袭击而来不及聚拢的敌人,将敌人打散之后再由后面跟上的援军来处理。

仅仅是两个时辰,汉军取得的战果消灭三千余,俘虏了近两万。

俘虏自然是要往后送,点算下来其中的老弱妇孺竟然是多数,才会有袁乔和徐正的对话。

“或许可以打一下援?”袁乔发现先锋化整为零四处袭击的效果非常好,同时司宏壮向后面传递的情报显示,敌军突然遭受袭击处于混乱:“来援的敌军大股小股都有。”

“要是能将敌军吓阻在白马那边,自然是可行的。”徐正在看地图,他点了点白马的位置,说道:“事态突然,孙伏都被我们堵在鄄城,战场内的敌军失去指挥必定会乱套。”

除开鄄城与廪丘之外,直接突进的汉军数量上其实不多,仅是接近五万。他们向前突击实际上有点冒险,能够突袭拿下濮阳自然最理想,不能就大量歼灭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敌军才是正理,也好为接下来的交战创造有利局势。

仅仅是稍微安歇不足两刻钟,徐正将袁乔留在咸城,他是带着后续的部队继续前进。

战事也不能说是突然爆发,只能说长达一年多的“习惯”被改变,被动迎击的一方没有反应过来很正常,毕竟一方是有计划,另一方纯粹是被动反应。

石宣在接到濮阳有大批汉军兵临城下已经是临近傍晚时分,之前他派出李菟领兵先去迎敌,后面又陆陆续续派遣援军,赶往战场的石碣赵军数量已经超过八万。

梁犊是在白马与李菟会面,他见到李菟到来实际上是一种松了口气的心态,一切只因为情势太过混乱,前方传回的消息太杂难以判断。

“这么说,到处都有汉军的踪影?”李菟看上去很冷静,他看着绘制简陋的地图,主要关注的位置并不是濮阳,是咸城以东一线:“孙伏都那边没有半点消息传递过来?”

梁犊直接摇头:“不但是前方没有消息传回,卑职派去联络的快骑至今也还没有一人返回。”

“汉军这一手很利索啊!”李菟总算是有了慎重的神情:“这样看来汉军是倾巢出动,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与孙伏都所部完全分割,也才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吃掉孙伏都所部。”

梁犊才不管孙伏都怎么样,重视的是他们怎么办。

“简单!”李菟抬手点了点濮阳,肃声道:“老夫亲率大军向前,无论如何先接战。”

梁犊再有意见也只能表示没有任何意见,表示李菟出战之后,他一定会守好白马,巩固李菟后路。

要是算人数,石碣赵军从来都是占据优势的那一方,汉军经常是以五万以下的兵力战十万以上的赵军,可人数也就只是人数。

李菟所率的兵马与之前的石碣赵军很不相同,他们不是地方临时凑出来的杂牌军,也不是羌族或氐族那种阖家老少全上的模样,他带来的部队除开三万羯族骑兵之外,余下也都是各族青壮男子。

白马离濮阳是六十余里,全程还都是平坦地形,李菟完全不担忧会遭遇埋伏,毕竟在这种地形视野宽阔,敌军能看到己方,己方必定能看到对方,汉军哪怕是想要大规模挖坑藏人也没有充足时间,藏的人少起不到作用。

地势平担的战场很难用什么奇谋,有的就是双方摆明阵势进行堂堂正正之战,徐正得到斥候汇报,说是有至少六万敌军平推而来,他立刻就知道该让己方那些散开四处袭击的部队撤开,是时候大兵团压上。

“这边一点都不留人,我们往后撤十里!”徐正是骑马立在濮阳城南一里之外,看着濮阳城头飘着石碣赵军的旗帜:“看敌军是入城,还是追过来。”

濮阳城内的守军该是有一万以上,要是延津方向的敌军不立刻来援,实际上汉军没有一击而下的把握也不会发动攻城,要不攻到一半敌军来了还是要撤退。

李菟率军接近汉军二十里的时候已经开始下令放慢速度,他倒是要看看汉军统兵主将是做什么选择,得知汉军向蒲城东南侧后退十里开始安营扎寨,故意大声对左右说:“常闻汉军悍勇,攻势如火,求战意切,没想到也有没打先撤的时候。”

给面子的左右自然是一阵“哈哈”大笑,少不得要有人嘲笑汉军没有种什么的。

提振士气嘛,那是一军将校应该做的事情,哪怕是睁眼说瞎话,可士兵信了就好,李菟和一众石碣将校就是在干那样的事情。

汉军撤退并且在安营扎寨,李菟也就不用太体恤战马的脚力和士兵的体力,他下令一万骑兵快速先行,本部亦是加快了速度。

在濮阳东南十里之外,徐正密切注意敌军动向,得知有一万左右的敌军骑兵先行,问手下的将校:“本将欲给予这支敌军迎头痛击,谁愿意领兵前往交战?”

钟兴立刻出列,洪亮声道:“末将愿往!”

“好!”徐正从案几的令牌筐里抽出一支,丢向钟兴:“共举领七千突骑三千弓骑,务必使敌军知晓汉军厉害。”

所以说表字不能乱取,大多是与名有关联,兴本来就有从舁(yu)从同的意思,乃同力共举也,钟兴的表字共举就是这么来的。

钟兴接住令箭,大声应:“诺!”,人却是站在原地,他还得听徐正要打到什么程度。

“若敌军交战,以最凶勐的姿态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最多的敌军。”徐正嘴角勾了一下,痞态地说:“若敌军本部加速,不得犹豫立刻返回。”

这一下钟兴再次应“诺”,十分利索行礼而去。

很快七千突骑和三千弓骑就离开构筑到一半的大营,向着西边奔踏轰隆的马蹄声而去。

一万汉军和一万石碣赵军是在濮阳西南五里外互相看到对方,汉军发现石碣赵军之后没有改变方向,是以不紧不缓的速度继续推进,倒是那股石碣赵军像是稍微减缓了一下速度可又很快加速起来。

要是站在濮阳西边城头,可以明确地看到两支骑兵皆是矛头指着对方,皆是气势汹汹地扑上去,待互相之间接近到三里地左右时,汉军骑兵那边率先分成两部,随后石碣赵军也做出相应的动作。

“突骑兵随我正面突击。”钟兴的声音其实传不了多远,需要的是紧随身边的旗号手和吹号手用旗语和号角提醒全军,旗帜摇摆再加上苍凉的号角声响彻,他放声大吼:“汉军威武!”

可惜的是,突骑兵是埋头控马前冲,没有出声回应有些不美。

与之相对的是,石碣赵军发出了吼声,尽管听着乱糟糟,喊什么的都有,可看着有些声势浩大。

最先发生交战的却不是对冲的大股骑兵,是汉军弓骑兵这边。

汉军弓骑就真的只会奔射那么一套,他们本意是要侧翼迂回,等待突骑兵与敌军互冲之时在侧翼射箭,但在那之前要么是需要甩开追击的敌军,要么只能是拉着敌军“放风筝”慢慢磨死。

胡人对于骑射自是擅长,不过他们拿的是角弓,角弓的射程短,威力实际上也不怎么样,前导的胡骑秉着唿吸,嘴巴咬着缰绳,做引弓要射姿态的时候,汉军弓骑在距离他们一百步已经抢先射箭。

三千弓骑兵是同一时间射箭又一起控制战马方向小幅度地转变方向,第一波箭雨没有落下,战马方向改变时又是第二波和第三波的箭雨。

濮阳守军所看到的是,汉军的奔射很快很急,配合上面更是不存在什么间隙,己方要骑射的骑兵根本就是闷头闷头冲向了箭雨落下的位置,刹那间就是人的惨叫和战马哀鸣,一片片的人仰马翻。

……分…割…线……

宿醉睡到晚上,只能发个大章。(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