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398章:因一人而变全局

席卷天下 第398章:因一人而变全局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以史为鉴和借鉴战例会做的人不要太多,但是能够从记载中品味出属于自己那一套的人真心屈指可数,就好像是学习同样一本兵书的将军,他们的战法会有自己的特色那样,再来是读一样的书也是分成绩好坏。

汉国经得起消耗,实际上只要不是会消耗大量的人口,刘彦很乐意让一些人得到成长的机会,那么关于徐正和袁乔的作战计划兵力该怎么调配就值得研究。

“寡人便再给你俩增兵两万禁卫军。”刘彦看着面露大喜表情的两人,鼓励道:“好好干!”

按照袁乔的计划,石碣赵军那边不管是真败还是假败短期内局面不会有大改变,兖州这边的战事将近两年的时间都是在来回拉锯,一件事情久了会被当成习惯,汉军这边突然暴起哪怕是敌军有防备也肯定抵挡不住。

“有王上增派的两万禁卫军,此番谋略必定更加顺利!”徐正不得不振奋,汉军之中没有比禁卫军更好用的部队了,禁卫军对于将领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执行,哪怕是遭遇再突然或是险恶的情境也不会生乱,皆是奋力厮杀到底:“王上,禁卫军什么时候能到?”

刘彦瞄一眼急切的徐正,扯了一下嘴角,说道:“五天之内就能汇集完毕。”

徐正一拍额头,他就是一时间忘记那项隐晦之事,多年间谁都没有搞懂那些精锐怎么出现,增兵之迅速也绝对远远超乎想象。

兖州这边要在冬季来一场将计就计,刘彦索性也就决定暂时留下来看看。

汉国的君王出巡,一直是至少有一万军队随行护卫,再加上相应的侍从等人,整支队伍实际上是接近两万人,甭提沿途实际上是有当地戍卫军也会在辖境内护送,只要有心想要获知并不困难。

袁乔对计划进行了一些调整,那是鉴于敌军肯定知道刘彦抵达济北郡做出的反应,他甚至私下对徐正说过,提起石碣赵军担忧刘彦亲至恐怕不会有动作,可又无法对刘彦的行为有什么指摘。

“这个担忧完全是有必要的。”徐正思索了一下,尝试性地说:“要不……本将去和王上说说?”

徐正还真的敢,他去找刘彦直接提起忧虑,倒是没有透露是袁乔的主意。

“简单。”刘彦不是没有相关的考虑,说道:“调出一万部队伪装成为禁卫军,寡人的王辇随之离开便是。”

君王有王旗,伪装而行是在汉境之内,就算敌军有探子也不敢过于靠近,只能是远远地进行张望,看到王辇和王旗移动再有疑虑也会上报。

要是石碣赵军真的在行使谋略,他们不会让长久的准备付之流水,怎么都是会按照原计划试一试,只是应该会更加谨慎一些。

袁乔得知刘彦的反应后满是感慨地对徐正说:“我王真乃仁厚之人。”

也就是徐正的性格才会大大咧咧跑去和刘彦说那些话,但也是刘彦才会从善如流。袁乔是从长江以南来的人,早就习惯了东晋小~朝~廷做事拖拖拉拉和有点身份就爱摆谱,对于汉国这边决定某件事情就非常利索其实还有点无法适应。

如之前所料那般,王辇和王旗离去后,第三天石碣赵军再次来攻,汉军这边反击石碣赵军打了一小会就退,汉军追击又遭遇到石碣赵军的伏兵配合,可是汉军在杀伤接近两千的时候石碣赵军又退了,套路连变都不变。

“敌军做得太明显了。”刘彦是对王勐说话,说道:“养敌骄纵是可以肯定的事情,但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王勐对于军事只能说稍微懂却不擅长,他无法去说出什么见解却又不得不搭话,只能说:“我军士气旺盛,粮秣辎重没有短缺。”

一支军队的战斗**除开对于功勋的追求,有没有粮食,破损的兵器、甲胄、器械能不能得到及时补充,这些都属于关键。

汉军的后勤就没有出现过问题,要是当一名将军的话,真的没有比带着汉军打仗更舒心的事情,有勇勐和求战**强烈的士兵,不用去为后勤辎重苦恼。带兵者能够全心全意专注于应敌,胜算上面怎么也该增加个一两分的。

刘彦这边没有去干涉徐正和袁乔要怎么打,可他想要当一名纯粹的看客却没有可能,比如徐正和袁乔带着人过来,说是有重大军情要禀告。

“小人是燕县窦氏一族窦冲,王师来前已经派人携带效忠之书欲效劳王上。”窦冲的年龄看着该是有个五十来岁,长相略略有些丑,却是有着明显的书卷气。他进帐之后立刻拜服下去自报来路,而后才又说:“近期小人获知有大批赵军从延津大举渡河,径直开拔向棘津与文石津未见再出,恐王师不知特来禀告。”

刘彦没有说话,是看向了徐正。

徐正又看向了袁乔,示意由袁乔来说。

“禀告我王。”袁乔该有的礼节从来不会少,先行礼再说话:“窦先生并不是个例,多有心向我大汉的乡绅前来述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说的就是这个?敌境之内有心向本方的人,他们会将察觉到的敌军动向进行禀告,这样等于是多了一批眼睛,能够更加完善地掌控战局。

“窦先生请先起来。”刘彦看着显得无比拘束的窦冲,问道:“石碣有多少人渡河隐藏,马军多少,步卒多少,又是多少粮秣和辎重?”

“这个……”刚起来的窦冲直接又跪了下去,略略惶恐地说:“启禀王上,族人只知道有大批赵军……,不,是石碣渡河,只知道人数庞大,却是不知道人数,也不知道多少马军、步卒、粮秣和辎重。”

刘彦看向袁乔,问道:“有详细一些的情报吗?”

袁乔还保持行礼的姿势,不留痕迹的地看一眼跪拜在地上的窦冲,看向刘彦时恭敬地说:“回我王,正在小心探查。”

要谈正事前,刘彦是先好好地安抚窦冲,不失礼遇的同时赞扬其心向所属,隐晦提起必定会好好照料,若是有功则以军功而论。等待窦冲退下,他手撑着下巴思量了起来。

“臣已经反复问过前来禀告的乡绅,并查阅之前他们写来信件的时间,不排除里面是有敌军谋略的因素,但……”袁乔不敢讲话说死,只说自己的猜测:“恐怕是石宣那边猜测王上没有走,调整策略所致。”

刘彦听明白了,又要上演如史上发生过的很多战例一样,发现地方君王身在前线意图进行包围歼灭,那么如果石碣赵国真的发现刘彦没有走,他们真的会大举渡过黄河来到南岸,断不会放弃这种打掉蛇头就能获取国战胜利的希望。

“石宣岁数不大吧?”刘彦其实也就是问问,该知道的早就知道了。他继续说:“是什么人在辅佐他作战?”,后面这句也是必须问的废话。

“主要辅臣有李菟、张豺、王朗、王华。”袁乔大致介绍了一下这些人的过往,可能不详细却能有个大概,主要是述说有过什么重要战绩和出身。他介绍完毕之后,顿了顿等刘彦消化得差不多,才继续说:“大军调动必然不可蔽,若真有大行动很快就会显示出端倪。”

值得他们深思的是,有多少敌境的人真的心向自己,汇报的情报是否准确可信,那会很大部分影响到做出的反应。

“这片区域离襄国和邺城近,赵王大肆建造宫阙以及搜刮美女,被祸害得着实不轻。”袁乔是个能说会道的人,介绍他们刚来时所遇到的景象,少不得要提起路边树林挂满了自缢而死的惨况,又讲藏匿起来的人见到汉军来了赶往投奔:“仅于今日,我们收拢的投奔百姓就有七万之巨,大多是被送往豫州进行安置,哪怕是正当交战也依然有百姓陆陆续续前来投奔。”

刘彦不是太明白袁乔为了表示民心所向还是什么意思,亦是不用过问谨防奸细等事情,身为君王问事太过详细等于是对臣工的不信任。他相信徐正和袁乔会有相关准备,要不也不是先送往豫州,不是送往汉境腹地。

“若是证实敌军正在大举过河……”袁乔深深地对刘彦行了一礼,慎重说道:“还请王上为江山社稷着想。”。意思就是让刘彦别冒险待在前线了,赶紧走人。

“是啊,王上。”徐正没有那么多的弯弯道道,直白地说:“王上自然不是怕了他们,但为了大汉还是以自己的安全为重。”

“军中将士少有知晓王上还在军营者。”袁乔可能是为了减少刘彦的顾虑,说道:“不存在王上离去后使我军心动摇。”

按照刘彦的真实想法,他还是比较希望能够留下来,可很多时候身份改变了还真不能任性,再不喜欢也该服从于大局,从善如流表示不会给徐正和袁乔增加压力,自然是会隐秘离开前线。

“这个……”袁乔听懂了刘彦的话,再劝:“王上出巡之地还多……”

刘彦立刻就郁闷了,连待在战场后方也不行?(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