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249章:正式起兵

席卷天下 第249章:正式起兵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潼关设于东汉末年,它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之内长期拥有诸多城池;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因此,潼关乃是军事要地中的要地。

晓关位处霸水下游,北面是连绵的冢岭山,西边是蓝田,南面为盆地,东面是上络之地。它的建立时期很难说清楚,该是在曹魏时期始置,经过西晋的加固,到了匈奴刘氏赵国后期又一再被扩建,形成雄关。

实际上晓关后面还有一个蓝田关,不过因为前面有一个晓关的存在,导致蓝田关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蓝田关年久失修之后已经是处于半废弃的事实。

石虎让冉闵只带一万部队,冉闵还真的就带了一万的部队,除了部队不是还要民伕吗?没有谁规定一万的部队限制带多少民伕,那将近二十万的民伕不算过份吧?

看二十万民伕的构造,约是十四万青壮,余下就是老弱妇孺。再看冉闵军携带的辎重,畜力车超过三万辆,粮秣至少有七万石,另有一些军械、布匹和杂七杂八的东西。

三万辆畜力车,它们由四万多匹马和两万头牛拉动,作为后备还有将近一万匹马和四千多头牛。牛不用说了,马其实有一部分是战马,之所以由战马拉车完全是出于伪装。

冉闵与汉部的交易的兵器比较杂,大部分是枪头、战刀、箭镞,少量的战剑和马槊,近战兵器合起来数量达到八万,箭镞数量为二十五万。甲胄方面铁甲一千八百副、皮甲三千副。而这是后面一期的交易,没有算上之前的两年。

双方交易中,食盐和咸鱼的数量最多,多到冉闵提供给本部之余还能大肆向外贩售,是冉闵近些年来的重要财帛来源。

“交易给我们的那么多,刘彦手中的数量可想而知。”冉闵满是羡慕地说:“短短四年从无到有,难以想象怎么发展才有如今的实力。”

“正是!”王简慢悠悠地说:“很多事情不是传闻,刘彦手中甲士真的有上万之多,那还是一开始的数量,现如今至少会有两万,那是各个国家举国之力都难以办到的事情。不止是步卒甲士,甲骑具装亦有上万之多!”

刘彦手中的甲士没有两万那么多,该是只有五千不到的样子,毕竟后面没有再“召唤”剑士,倒是非系统的甲士数量持续增加。

甲骑具装指的是具装重骑,刘彦手中真正的具装重骑数量仅有一千五,也就是那支虎贲军,其余的系统骑兵就只有人有套甲,马匹并没有甲胄防护。

当然了,任何一个势力有多少数量的什么兵种,哪怕是该势力也只会有一些核心人员知道,外部更只能是依靠猜测。

“他们还有强弩兵和连弩兵。”蒋干说的是泰山郡之战时,汉军新出现的兵种:“之前藏着掖着,是与邓恒交战才暴露出来。”

一片吸气之声就那么出现了,有那么多的甲士和甲骑具装,再有相当数量的弩兵,他们就想不通刘彦到底是怎么发展,才会有那么强的生产能力。

“我们也会有强弩和连弩。”冉闵给部下打一剂强心剂:“最迟两个月后就会运过来。”

冉闵与刘彦的交易很频繁,就是交易方式上有些特别,刘彦需要的不是财帛,冉闵的支付方式是人。

前前后后的交易中,刘彦从冉闵这边获取的人口超过十八万,大抵是一些杂胡居多。到后面的交易中,冉闵送去的晋人数量猛增,最后一批更是达到了四万晋人的数量,就是青壮数量较少,大部分是老弱妇孺。

刘彦几乎是来者不拒的态度,对于有大量的晋人老弱妇孺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能看出冉闵是在安排起兵事宜,虽然是被占了便宜,可是接收老弱妇孺等于在帮冉闵备战,对于大家都是有好处的事情。

条攸激动地问:“多少?”

“两千部强弩,五百部连弩。”王简有些遗憾地讲:“就是箭需要我们自己制造。”

“那都不是事!”条攸很是高兴:“那可是弩啊!比弓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以冉闵携带的军械,再武装出五六万人绝对没有问题,他这一次进入关中是真的想要干大事。

关中是一个好地方,哪怕是郑国渠被破坏和荒废,但依然无法改变关中是一个粮仓的事实。

因为石碣赵国的国策,羌族与氐族的精华族人皆是在襄国,等于是给了冉闵一个占领关中的机会。他们都已经想好了,进入关中之后立刻控制潼关、晓关、蓝田关,等于是锁住了关东进入关中的咽喉,介时大有可为。

冉闵要入关中,除开一万已经整编起来的军队和二十万的民伕,后面陆陆续续还有自发性追随搬迁的人。

庞大的队伍抵达渑池,苻氏一族怎么会不紧张?要知道这年头军队和民伕其实没有算得那么清楚,青壮稍微武装一下就能够投入战场。因此苻健拦下冉闵之后给出的理由就是,冉闵率领的人大大超出了石虎给的数量,拒绝冉闵进入关中。

“七日!”冉闵举起了手握成拳状:“七日为期限,介时若是苻健不让开,便直接强攻!”

苻健可能是要最大限度的吓唬冉闵,带来的氐族兵该是有三万左右?

石碣赵国虽然重视羌族和氐族这两个打手,但是对两族的限制也十分严重,例如羌族和氐族的精华人口都是被限制在襄国附近进行监视,地方上又严格限制两族的族兵数量。

生活在西北的羌族绝对超过两百万,由于石虎的限制,成编制的羌族兵仅有八万左右。要说私底下没有更多的族兵是开玩笑,但因为被限制太死,无法公开整编,再有就是军械难以大肆打造,暗地里的族兵质量肯定是要比公开的那些差很多。

氐族这边也是相似的情况,石虎允许氐族人在关中招募五万的部队,私底下多少有些不好算,但苻健带了三万过来等于是给了冉闵一个好机会。

“正兵大部分在这里,只要击溃他们,短时间内他们很难再聚兵。”王简停顿了一下,等待众人消化完信息,才又说:“比较麻烦的是后面,氐族必然与我们大肆交战,襄国那边的反应也该考虑进去。”

蒋干乐呵了一下,说:“很简单,就说氐族人要反。不管襄国那边是否相信,将事态先搅浑总没有错。”

石碣赵国到处都有人在反,前一段时间西北的生羌还大肆作乱,那么凭什么氐人就不能乱?

因为各处都有暴乱发生,估计石碣赵国的中枢早就习惯了?就是想要捏造关中氐人造反有点难度,毕竟苻洪一直都留在襄国,氐族的精华也是在襄国附近,只要石虎稍微查一下就能知晓苻洪是不是真的要反,所以只能是混肴视听,多争取一些时间。

七天的时间转眼即逝,冉闵利用这一段时间进行了多项准备,包括控制住渑池,整编了三万的青壮。

要说起来,冉闵统军绝对有一套,虽说之前那些青壮早就有经过训练,可是用短暂的七天完善三万人的整编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约苻健相见,介时吾率军冲锋羌兵中军直取苻健首级,你等应付其余敌军。”冉闵身穿重甲,坐骑朱龙马亦是披上了甲具。他手持一杆马槊,背后插着两杆钩戟,腰间悬着一柄战剑,马的一侧有骑弓和箭囊:“一战歼灭三万羌兵!”

一众人,哪怕是文士也全副武装,每人都有一件骑战用的铠甲,就是坐骑没有披甲。

渑池城内,遍处是准备着厮杀的士兵,最为靠近城门的是接近一千五百的甲骑具装,其后是至少三千身披皮甲的步卒,再往后就是一些仅仅手持武器的步军。

不用太注意看,冉闵的这支军队并没有统一战袍,看去就是五颜六色的纷杂。真实情况是,整个石碣赵国戎装统一的也就是龙腾卫士,其余仅有各个大人物的亲卫兵才会身穿统一制服,余下不管是郡县兵还是什么皆是没有统一军服。

甲骑具装被认为是一国之精粹,有多少甲骑具装就代表势力多么强。此前冉闵也是攒了不少的重甲,就是不能暴露出来,不过到现在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所谓。

冉闵麾下甲骑具装的骑士基本都是来自于各个家族的成员,也就只有那些人能够保证食物的充足和丰盛,才能够有强健的体魄。

事实上也是那样,冷兵器战场比拼的就是体制,毕竟只有足够的体质才能披上重甲挥舞兵器,让骨瘦如柴的人去穿七八十斤的重甲没走两步不知道喘成什么样子,那还怎么打?

眼见苻健毫不客气地率领近两万大军来渑池城外,冉闵先是在城楼上看了一会,最后冷笑:“诸君,夺取关中在此一役!”,说着率先下了城关,利索翻身上马,大喝:“开城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