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席卷天下 > 第213章:时不待我

席卷天下 第213章:时不待我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9 来源:笔趣阁

按照之前的系统规则,刘彦需要被石碣赵国承认为刺史才算是完成系统任务,但是占领八个郡则没有该项限制。

完成了升级系统的任务,刘彦第一时间就选择升级,时至今日只需要二十六天就能完成。

除开齐郡之外的青州几个郡大部分被汉部占领,要是按照普世规则,他们从今以后汉部的军队就能称为青州军。

完成了对八个郡的占领,汉部高层立刻投入对人口的统计,期间免不得是要与各个郡县的家族产生接触。

下密一战打出了汉部的威名,大部分家族在面对汉部的人时是选择配合,但总是少不了一些顽抗的家伙,那么汉部对顽抗的家族进行征讨也就成为必然。

“在新的战事爆发之前,我们必须要将那些不配合的家族进行清理。”纪昌永远是那么杀气腾腾:“选出几个座位典型,必要的时刻鸡犬不留!”

乱世用重典,一开始刘彦的柔和政策不过是崛起时实力不足。目前汉部已经发展起来,该强硬的时候绝对不能软弱。

“的确!”桑虞赞同道:“整合内部是首要,大战之时最为忌讳内部不净。”

壮武那边的突然骑兵就是一个典型,幸亏是因为信息传递迟缓的关系让蒲家是在下密之战分出胜负才起兵,要不造成的麻烦绝对比想象中要大许多。

姑息只会养奸,汉部高层是经过一再淘汰陶冶下来的人群,他们能够分清楚主次。

完全消灭家族不可能,毕竟汉部这边的各阶层也有自己的家族,他们要做的就是消灭那些不肯配合的家族,留下有用的那些。

清理青州各郡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里面还牵扯到相关的迁徙问题。刘彦已经下达指令,尽量将人口迁徙前往长广郡和东牟郡,先行开发处于山1东半岛最东面的区域,余下那些靠近西面会在未来战争中遭受战火侵袭的郡县却是不宜开发。

按照石碣赵国的划分,长广郡和东牟郡的地皮其实非常大,比较可惜的是两郡山地较多,适合于耕作的地皮只是少数。

“初步统计的人口,数郡的口众数量为四十七万余。”蔡优已经接管了民政,田朔被调去了辽1东。他蹙眉道:“迁徙人口耗费颇重,不会影响到接下来的战事吧?”

主要是刘彦显得急迫,要不大战之前进行人口迁移并不多么合适。

“我们从不缺乏粮秣。”纪昌异常有底气:“此番占领数郡,多数农田充公,再加上我们三年的储存,粮秣足够支撑到明天秋季。”

汉部要感谢那一批一年三熟的农田,除了刘彦谁都搞不清楚为什么能一年三熟,但汉部整体就是在享受实惠。既然是无法搞懂,很多人也就暂时放弃深究,只需要知晓粮秣不会缺乏便是。

不止是一千系统农民侍候的农田在支撑汉部的粮秣,渤海已经变成汉部“我们的海”,大海的出产在过去从未被任何一个华夏政权重视,可大海的出产从某方面来讲真的要比陆地丰富。

止于目前为止,大海每年能够提供给汉部的渔产就超过两千吨,那还是汉部没有足够渔船的前提,要是相应地再增加渔船规模,大海的产出必定会再增加。

一开始是天然捕鱼方式,后来走了养殖路线。不止是对鱼雷进行养殖,其余海产的养殖业陆陆续续出现,事实会证明大海绝对是盛产食物的来源,比较麻烦的无非就是保鲜问题。

汉部现在没有太高明的储藏海产手段,比较有效的只是各种腌制。所以咸鱼啥玩意就成了一道招牌,每次用餐时绝对有咸鱼这一食物,吃得汉部的人都快反胃。

“开发长广郡和东牟郡,尽全力开发。”刘彦听到统计的人口只有四十七万内心惆怅:“辽1东狭隘半岛那边也不能放松。”

汉部可是还有军队驻扎在朝1鲜半岛,中原战事最为紧张的时刻也留下足够的驻军,保持对高句丽足够的压力。

在朝1鲜半岛之上,汉部是联合百济在对抗高句丽,后面新罗也加入针对高句丽的同盟,三方是各自向北扩张,其中百济算是占最大的便宜。

汉部与百济的贸易一直都没有停顿,可以从百济获得足够的奴隶投入到辽1东狭隘半岛的建设上面,那样就不用特意从中原输送劳动力,反而还有剩余的劳动力会被送来中原。

青州这边肯定不会只剩下四十七万的人口,战乱迫使大量人口躲入深山老林,只要情势稳定下来,再有汉部尽力宣传政策,陆陆续续会有人从深山老林出来。再来就是还有很大的一批家族没有统计人口,等于是人口数量必然会再增加。

简单而言,刘彦需要尽力让内政走上正途,哪怕是其它几个郡依然荒废,长广郡和东牟郡也必须要发展起来,尽快为后续战争服务。

“斐燕所部像是蝗虫一般在东安郡肆虐,他们请求用奴隶与我们交易粮秣和兵器。考虑到接下来我们或许能够用得上他们,职的意见是同意交易。”纪昌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语气听上去却是有些森幽:“他们的存在会成为我们示警的第一线。”

不知道是蠢还是什么,斐燕举起了慕容鲜卑的旗帜,天然上就是石碣赵国的头号大敌。要深切的知道一点,刘彦是攻占了青州数郡,可汉部并没有举起什么旗帜,那样一来虽说汉部会是石碣赵国镇压的对象,但在排序上面会处在斐燕叛军之后。

“那帮大儒或许会容忍我们,但斐燕肯定是要先被消灭。”桑虞坏笑着:“可以猜测,石碣会先安抚我们,乃至于是对君上高官厚禄地抚慰,甚至是同意君上成为新一任的青州刺史,随后命令君上剿灭斐燕这支叛军。”

说的是大儒,可不是说那些胡人。

大儒的肠子是弯的,什么事情都能权衡利弊,对大儒来讲公开举起反旗之后再亮出敌国的旗帜,可比刘彦这种闷不吭声直接开干的势力严重多了。

石碣赵国可是有不少晋人大儒,虽说他们在国家决策层面上起不到什么关键作用,但聒噪几乎就是他们的本能。事实上也是这样,大儒不聒噪怎么显示存在感?

汉部对斐燕所部采取的策略类似于养寇自重,刘彦已经向身在襄国的张石发去指令,就像是桑虞所说的那样,那批大儒还得聒噪起来,能起到什么效果则是看成效。

外部因素在极力争取做到更好,像是张石请求那些大儒帮汉部说话就是其一,内部的建设却是还要抓紧才是,比如在军事重镇的建设之上。

下密之战结束之后,刘彦开始了新的布置,平寿与黔陬为主要。

系统不是奖励了人口上限吗?灵山岛那一处的城镇中心在升级无法“召唤”农民,位处柜县之旁谷地的城镇中心却是大肆“召唤”农民。

“召唤”出来的农民在军队的护卫下分别开往黔陬和平寿,其中平寿的建设在一个月前已经开始,黔陬却是近期才投入建设。

考虑到徐州军随时可能开来,徐正就率军在黔陬前方修筑营盘进行必要的拱卫。

李匡是校尉了,他的爵位也升到了第四等爵“不更”,该是汉部阶层中相对高一些的人物。

当然了,李匡可不是因为俘虏姚兰才升的官和爵位,他与众多的人一样,就是因为下密之战汉部获胜,成为新一批的获益者。

姚兰被押往黔陬的路途上。知道他为什么没有被认出吗?除开他完全低调之余,还是脸上被用自己刮了数条伤痕,时刻也是披头散发遮住。要不是绝对亲密的人,很难辨认脸上有那么多伤疤的脸出来。

低调而又沉默,姚兰却是依然无法改变成为战俘的命运,他与许多被俘的人被押送着前往黔陬的路上。

李匡骑跨战马,身后跟着一众军官,军侯身份的李坛位列其中。

“八百亩的上田,另有一座府邸。”李匡看上去显得非常高兴:“仆从二十四人,每年还有官署奴隶帮忙耕作,每月还有俸禄。”

那些东西都是在黄1岛区那边,黄1岛区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会成为汉部的行政中心,李匡的府邸距离刘彦的府邸只有两里之地,比不上另外一些汉部的核心人物,却是预示着李匡在那边有一席之地。

汉部就是这样,每一个等级都有属于自己的待遇,随着汉部日益发展,眼见势力越来越大,可以预期到一些事情。

李匡呼喝着:“诸君却也是要努力了!”

姚兰恰好走过,他不留痕迹地看一眼李匡所在的位置,那里众多人身穿豪华戎装骑跨在战马之上,有着说不出的意气风发。

说汉部的戎装豪华不是说假,别部司马以上都有配置一套明光铠,再搭配其余的物件,看去光鲜无比。

人靠衣装马靠鞍,汉部从一开始就对穿着非常有讲究,那还是一种心理暗示,像是众多战俘看着汉部士卒,看那一身统一标配的戎装,或许会心生一种“败给他们好像是必然”的想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