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永历四年 > 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

永历四年 第六十四章 关宁军

作者:张维卿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37:35 来源:笔趣阁

屠城对关宁军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吴三桂接下来的计划,还需要西安拥有足够的民生基础,但是满城里的那些满洲人和蒙古人,反倒是一堆隐患,远不如就此将其消灭掉省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王爷,这是不是……”

屠满城,这些年连战连捷的陈文都没有做过,至少称不上是在明面上如此。对此,吴三桂的女婿,也是打理吴军后勤的郭壮图显得有些犹豫。

“贤婿,你须知道,鞑子的真夷丁口稀少,那越王陈文已经将其拉扯成了致命伤,现在正好可以再给他们撒上一把盐,让鞑子更没有恢复起来的可能。”

说到这里,吴三桂叹了口气,继而说道:“况且,咱们想要成事,就必须比那陈文做得更狠。他用那个苦力营折磨鞑子、累死鞑子、用鞑子的命来建造堡垒、整修官道、挖山开矿。是节约民力了,可那些愚夫愚妇和一知半解的腐儒懂个什么,他们要的只是痛快,咱们只要把这满城屠了,他们就只会说咱们与鞑子势不两立,为咱们称颂,这样才能压过陈文一头。若非如此,莫说是更进一步了,只怕就连这些年跟着鞑子的污迹都洗不干净。”

吴三桂如此坦诚,郭壮图在感动之余也是频频点头,连忙回道:“岳父大人所言甚是,小婿听了便有茅塞顿开之感。只是唯恐如此高调,是会激怒虏廷的,到时候咱们就没办法坐收渔人之利了。”

郭壮图显然是还在对满清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吴三桂摇了摇头,继而对他说道:“哎,贤婿啊,咱们说到底是背叛虏廷,你以为今天不屠满城鞑子就不会来了吗?不,他们现在怕的只是陈文和江浙明军,所以他们一定会过来,而且用不了多久,因为在这上面示弱了,其他地方的官吏会怎么想,漠南、漠北的那些骚鞑子会怎么想,稍微露怯,那就将会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了。”

“这可如何是好啊?”

“贤婿难道忘了,本王在此之前就已经派人去向朝廷求援。算算日子,也快到了,到时候合两军之力,只要再有这么一场大捷,咱们就可以赶在陈文北伐前拿下京城,这才是咱们关宁军唯一的生路。”

吴三桂说到此处,郭壮图登时就反应了过来。现在的局势,满清是最不被看好的,因为汉地的各大势力都想要灭了他们,而蒙古各部则基本上都在做观风色,内有强敌,外无援兵,自身的核心武力数量有太少,现在已经是满清最为艰难的时刻了。

但是,谁灭了满清,这里面却有很多门道可言。原因很简单,明的正统性来源于驱除暴元,满清人口虽然无法与暴元相比,但是破坏却是让所有人深恶痛绝的,乃是完全可以划上等号的。

假使朝廷灭了满清,那么以着江浙明军现如今的庞大实力,尤其是他们占据的地理位置,明廷绝对无法安枕,唯有削藩一途。可是一旦削藩,陈文一族是死路一条,但其他藩镇也会胆寒,到时候天下大乱,明廷被陈文麾下那些暴怒、惊惧的部下们推翻,然后这些人再为谁来继承陈文的位置而分裂,他们这支关宁军集团才会有机会可言。

但若是陈文灭了满清,同样要借着声望的巅峰来改朝换代,否则时间久了,作为臣子的声望肯定还要被皇帝压下去,到时候朝廷还是要灭陈文满门来削藩。可是陈文一旦改朝换代,他自身的集团至少从现在看上去可是极为稳固的,那么他们这些中小藩镇不是被剿灭,就是要落下个被打散的局面,这却是吴三桂所不愿意看到的。

小朝廷和大藩镇,从来没有能够长久的和谐共处。东汉末年汉献帝与曹家是如此,盛唐末年唐昭宗与朱温亦是如此,甚至是暴元衰败之时,龙凤小朝廷与朱元璋一样是如此。

功勋盖世的英雄算什么,功盖天下者不赏,勇略震主者身危,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到时候,了不得就把这些功勋在史书上抹去,反正吃亏的只是陈文和那些所谓的公理正义而已,都是些无所谓的东西。

“岳父大人,可若是朝廷的援兵没有来得及赶到,那又当如何啊?”

这个问题,吴三桂不是没有想过,他此番运作可是从陈文诛杀洪承畴那时就已经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时间,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甚至当年他还一度想过与陈文在河南回师,并力东进呢。

局势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他选择策动张天福时就已然想到了郭壮图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从今天这一战来看,也根本算不得是什么问题。

“贤婿,今天的这一战还看不明白吗?就凭着这个西班牙大方阵,当年陈文可都是差点儿在那个旧阵上碰个头破血流,更何况本王还是专门对其进行了修改,鞑子又有何德何能能奈何得了本王!”

吴三桂需要足够的援兵才能赶在陈文北伐前向东继续进取,否则就需要时间来编练更多的西班牙方阵,这就不稳了。不过,此时此刻,对于西安的满城却并不需要这些,需要的仅仅是对满城进行分区,而后将吴三桂指定的屠城部队放进去就够了。

西安满城始建于顺治六年,乃是沿着府城内的北门大街和东门大街修建起了城墙,东、北两面借用府城城墙,将城内东北部的汉人尽数赶出,由此划为满城。

“满城周二千六百三十丈,为十四里六分零。东西距七百四十五丈,为四里二分零;南北距五百七十五丈,为三里一一分零。”由于南北两城门的实际位置在城墙偏西,而东西两城门的实际位置在城墙偏南,满城占据城内东北,却是比四分之一还是要大上一些的。

如此规模的满城,光是城门就五座之多。东门借用了府城城门的长乐门;南门是满城南墙西段,原来秦王府前用以端履整衣之处,名为端履门;西南方向以城内的鼓楼的东拱门作为城门;西墙偏南处的西华门,原是秦王府外城西外门,修建满城时才外移和易名;而西墙偏北处的新城门,则是因系拓筑满城时辟建。

吴三桂大军攻陷城池,迅速的控制了城墙和城门,满城里的八旗溃兵和没能逃出去的家眷就只能缩在里面。

“众将士听令,蛮夷残害汉家子民,已有数十载,早在辽东时就对辽民大加屠戮,入关之后更是变本加厉。我军如今攻陷西安,有此满城一座,其中俱是蛮夷。今,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汉中王吴有令,尽屠此城,三日封刀!”

屠城的命令下达,入城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赖以击破八旗军的忠勇、义勇那十个营头。整个满城也同样被分做了十个区域,每个区域一个营头,不偏不倚。

大军进入满城,沿着街巷前往各自的分区,八旗溃兵倒是组织起了些人马,但却根本不当一合之敌,最多是利用地形来突施冷箭,聊胜于无。

八旗军在各地屠城,今番反被屠戮,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关宁军杀入之前,很多满蒙妇人就投缳、跳井,乃至是被家中的男人亲手杀死。待关宁军杀入之后,面对着抵抗,自是奉行着杀无赦的原则,除了那些妇人、幼童可以被拉出去淫辱的,其他的则是一概不留。

西安满城,很快就沦为了人间地狱,哭喊声震天响起,此起彼伏。这些八旗军和他们的家眷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当他们的战无不胜的神话被陈文打破之后,便是吴三桂也会跳出来对他们大加屠戮。

满城之内,关宁军见人就杀,见屋子就闯,夺走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各营更是将那些掳来的妇孺扔进指定的区域,大肆淫辱。

满城城内如此,满城城外其实早在攻城时也少不了对百姓的劫掠和杀伤,但是当满城里的哭号之声传了出来,府城里的百姓们无不驻足,听着这份地狱中才会传出的嘶号,大呼过瘾,恍如天堂的乐曲那般。唯有那些在关宁军破城时被杀伤、被劫掠的幸存者以及被害者的家属们,不知是否该为这些看到陈文打破了满洲八旗战无不胜的神话后才敢阴上一把,平日里更多还是跟着鞑子害民的禽兽们,喝上一声好。

一个下午都是这样,到了晚上,满城内的狂欢还远远没有结束,三日封刀这是吴三桂下达的命令,不过就凭着满城里的那点儿人,估计到了明天就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无非是折磨那些生不如死的满蒙八旗俘虏。只是比起这些年清军屠过城池,却又算的了什么?

历史上,两百多年后的辛亥革命,陕西的满城里也上演过这样的一幕。但是相较之下,其血腥程度却远远不如现在这般不只是关宁军的军纪更差,更重要的是没有了那两百多年的时间,满清对汉人的杀戮就在眼前,而吴三桂所部则更是需要满城的鲜血来洗清他们身上的污点,至少他们认为这样子是可以做到的。

西安府城,原本是有一座秦王府,乃是明太祖朱元璋嫡次子朱就藩时开始营造的,历经两百余年,到了明末曾为李自成的大顺王宫。虽说这跟李自成沾边好像有些不太吉利,但是胜在规格够高,作为吴三桂这个郡王的行辕所在还是远远胜之的。

奈何,当初修建满城,秦王府是划在满城之中的,外墙被拆毁不说,内城也是被改建为八旗军的校场。而现在,屠城还在持续之中,吴三桂自然不可能进到满城里办公,于是便将行辕安排在了川陕三边总督衙门反正李国英这个顽固不化的笨蛋已经被他祭旗了,他也没打算再任命个什么川陕三边总督之类的官职出来。

经过郭壮图调查,陕西巡抚陈极新之所以不允许他入城,其原因在于骗城的把戏已经在中途北上收取凤翔府城的过程中露出了马脚,逃出的清军将吴三桂与张天福勾结的可能上报给了陕西巡抚陈极新。待吴三桂领溃兵而来之时,陈极新既担心吴三桂骗城,又疑心是那个报信的绿营兵扯谎或是猜错,只得紧闭了城门,婉言拒绝了吴三桂入城的请求。

此前,吴三桂在兰州府、巩昌府和凤翔府沿着渭水的这一路府城、县城接连上演骗城的帽子戏法,可谓是无往而不利。但这世上,骗子总有失手的时候,说到底还是要真刀真枪的才能决定胜负,而吴三桂凭借着当年从江西流窜回陕西的那支甘陕绿营还乡团打造出的杀手锏,也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此时此刻,吴三桂可谓是信心满满,对于未来充满了憧憬。他现在才只有四十六岁,正值壮年,麾下带甲数万,更是汉地西北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比之后世三藩之乱时已经六十二岁高龄的老朽自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不知道朝廷会给本王一个什么封号,最好是周王,再不济是辽王也行。到时候周、晋、蜀三王制衡越王一家,朝廷应当乐于在这里面玩弄那些大小相制的把戏,皇上愿意,文官们也愿意,所以他们是不会吝惜这个王位的。”

有明一朝,亲王爵位不授异姓,到了南明时,也是孙可望强逼着才打破了这个惯例。相较之下,晋王和蜀王两藩,倒是永历心甘情愿来酬谢救驾大功的,算来倒也是与孙可望有关系,有因才有果嘛。甚至就连陈文的越王和齐王封号,也都与孙可望有关,一个是收复南京的大功,孙可望代为册封的,另一个则是千里勤王,靠着暴打孙可望才拿到手的。

吴三桂反正,对永历朝廷极其有利。首先是北上的道路打通了,其次是川北和陕西、甘肃等地改换了旗号,再次则是有了北伐京城的路线,最后还可以用吴三桂的关宁军配合其他藩镇来制衡实力最强的陈文,一举而多得,一个亲王爵位难道还会吝惜?

“有了亲王的爵位,才能更好的招揽人心,将这西北大地化作我吴三桂的藩国,一如当年的辽西那般。至少不能被李定国压上一头,否则白白为朱家的皇帝和李定国那个贼寇做嫁了衣裳,那还不如自己关起门来称孤道寡,编练出几万西班牙大方阵自家再行东进来得爽利。”

满清在江南被陈文杀得几次大败,实力衰弱幅度极大,吴三桂现在又消灭了这支驻防八旗,形势更是一片大好。而恰恰是有了这么一次胜利,这支关宁军的将领们也是自觉着前途一片光明,此间的庆功酒宴就更显欢快。

吴三桂一杯美酒饮尽,如此的畅快已是许久未曾有过的了。大殿上舞娘翩翩起舞,乐师也在卖力的演奏,歌舞俱是烘托大捷气氛,在场众将也自是推杯换盏,时不时就要起身向吴三桂恭贺一番。

高墙之内,满洲、蒙古家眷的哭号与屠城者的狂笑交织,高墙之外的行辕中则是推杯换盏,轻歌曼舞。就在这喜庆与悲哀交错的时刻,吴三桂的亲兵队长却从大殿外蹿了进来,凑到吴三桂耳畔低声了几句。

“还愣着干什么,摆香案,有请天使。”

天使?

还沉浸在庆功宴气氛之中的众将先是一愣,随即便想起了吴三桂提及过的援兵,随即便跟着吴三桂向大殿外的院落走去。

永历朝廷的使者是一队明军护卫着的太监,衣服是刚刚换好的,但那面上却依旧难掩道路上的风霜。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原镇宁山海关总兵官汉中王吴三桂……”

自吴三桂以下拜倒案前,公鸭嗓子响起,吴三桂也算是坐实了南明臣子的身份。钦命总统陕西、山西、河南、直隶、山东五省水陆兵马援剿总兵官、特赐蟒玉、便宜行事、挂讨虏先锋将军印、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太保兼太子太师、济王吴三桂也宣告出炉。

没有得到周王,也没有得到辽王,但有个亲王的封号就总是好的。除此之外,麾下众将也多有封赏。只是吴三桂在得到这个亲王爵位之后,最关心的却是援兵什么时候抵达,这毕竟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回禀济王殿下,杂家启程时,蜀王殿下已亲率五万大军,准备经四川行都司北上,现在想来已经在路上了。”

“那就好,那就好。仰赖天子洪福,将士用命,本王刚刚在西安大败虏师,歼灭八旗军不下五千。如今正等着朝廷的援军抵达,便可以挥师东进,扫清北地胡腥。能得蜀王殿下相助,正是如虎添翼,虏廷焉有不亡之理?”

来的是刘文秀,而不是李定国,吴三桂不由得松了口气。原因无他,刘文秀曾是他的手下败将,虽然那一战胜得很是惊险,就连他在事后也曾说过平生未曾遇见过如此强悍的对手的话,但是对于如今自信心暴涨的吴三桂来说,刘文秀反倒是更好的选择。

“还请天使回禀陛下,只待蜀王殿下大军抵达陕西,臣吴三桂自当尽起秦陇甲士,为陛下、为大明收复京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